在農村,親戚間反而更容易鬧彆扭,甚至不相往來,為什麼會這樣?

農村 農民 三農 農業 情感 DNF磚廠交流 2018-12-03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遠親和近鄰曾經都是關係比較親的人。尤其是親戚間,有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在那擺著,更能一起經受各種考驗,所以農村才有了患難時候見真情的說法。最近這一二十年,市場被打開了,農民也不再滿足於能吃上白麵就滿足的生活了,賺更多的錢,過更優越的生活是農民夢寐以求的奮鬥目標。很多農民可能也感受到或者觀察到了,農民都去追求夢想的生活了,親戚感情就沒時間維持了。

在農村,親戚間反而更容易鬧彆扭,甚至不相往來,為什麼會這樣?


而且就現在來說,在農村,親戚間反而更容易鬧彆扭,不少農村的親戚相互之間都有過爭吵,嚴重一點的乾脆就不相往來了。農民除了感慨之餘,可能也會思索,為什麼會這樣呢?老徐個人覺得,之所以這樣主要有2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利益的糾葛使然。別忘了農村俗話就有“親戚不共財,共財兩不來”的說法。很多農民為了改善家庭狀況,都走上了抱團發展的道路,但和外人抱團,由於不知根不知底的,所以也不放心。

在農村,親戚間反而更容易鬧彆扭,甚至不相往來,為什麼會這樣?


這時候農民往往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親戚,起碼相比於陌生人,親戚間更加了解彼此的為人,而且有這層親緣關係在,就算後期有分歧了,也好處理。可事與願違的是,絕大都數一起“共財”的親戚,最後都因為利益的分配問題而矛盾不斷,一拍兩散就算是比較輕的了,更嚴重點的可能就是大打出手,形同陌路。當然,共財也不是造成親戚間鬧彆扭的唯一因素,還有個比較普遍的因素就是攀比,或者說是見不得人好(嫉妒心?)的心理因素。

在農村,親戚間反而更容易鬧彆扭,甚至不相往來,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是親戚中有一個相對來說,日子過得比較滋潤的,想要和親戚間保持比較和諧的關係,一般來說都要吃點經濟上的虧。怎麼理解呢?說白點就是多給親戚們點好處,比方說平時多給親戚們買點禮物,親戚家如果紅白事兒了,多送點份子錢。真能這樣的話,一般也都會念著你的好,彼此之間還是很協調的。如果自家日子比較滋潤,但對親戚不是很大方的話,親戚會慢慢的疏遠。甚至有些心理不是很平衡的還會在背後說壞話。

在農村,親戚間反而更容易鬧彆扭,甚至不相往來,為什麼會這樣?


以前農村都說只要不出三五代人,都是很親的,但現在基本上到第二代的時候就不是那麼親了。親戚間由於生活和物質的差異,有了比較,有了計較,就有了間隙。很多時候,親戚間由於本身比較近,接觸的機會比較多,鬧彆扭的機會自然也就多了。在農村,親戚間反而更容易鬧彆扭,甚至不相往來,為什麼會這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