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腳下的“甜蜜事”

農村 王漢 農民 種植業 左江日報社崇左新聞網 2017-05-06

第一書記“駐村”村更“甜”

□ 本報記者 劉華戀 見習記者 覃柳鮮

“我們駐村書記真有本事,才短短一年多時間,村裡的手工紅糖和糖泡酒在價格和銷量上都有了大提升,我們生活更有盼頭了。”寧明縣城中鎮耀達村的村民對駐村第一書記王漢讚賞有加。

近日,記者前往耀達村採訪這位駐村第一書記。王漢就職於寧明縣花山岩畫管理局,同時也是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崇左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寧明縣美術協會祕書長。2016年初選派到耀達村擔任第一書記,同年5月26日,成立王漢工作室,也是第一書記駐村工作聯繫點。

耀達村處於寧明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區核心區,經濟來源以種植甘蔗、外出務農為主。

王漢看準了耀達村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花山岩畫所在地,還有著壯族先祖留下的另一個遺產——手工紅糖製作工藝。豐富的原材料加上獨特的製作工藝,完全可以發展紅糖產業。

“數百年來,耀達村有種植甘蔗、大火熬製紅糖的傳統。每年的農曆十一月至次年三月,甘蔗豐收,群眾習慣熬製紅糖,釀製糖泡酒。”王漢說,從傳統的手工紅糖製作工藝入手,鼓勵村民熬製手工紅糖,同時生產以紅糖為主料發酵的糖泡酒。一戶人家每年最高可熬製紅糖5000多公斤,釀製糖泡酒3000多公斤。

工藝不是問題,但如何才能讓產品更好地保存,更好地銷售,賣出更高的價格?

散裝的紅糖不利於長時間保存,為此,王漢向後援單位花山岩畫管理局尋求支持,為耀達村增加了一臺紅糖真空包裝機、2500個真空包裝袋以及3000個包裝盒。“有了真空包裝機,紅糖得到了更好的保存,更有利於我們的紅糖生產和銷售。”王漢說。

長久以來,村裡的紅糖都是群眾自產自銷,零售為主,利潤不高。王漢深刻的意識到,只有開拓創新,對手工紅糖進行“提檔升級”才是出路。經過多方面努力,由王漢牽頭,耀達村群眾與寧明言之旅遊工藝品有限公司聯合組建了巴萊貝儂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注於純文化工藝品製作、天然手工紅糖的研發與銷售。

巴萊貝儂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小茵說:“融合了現代工藝與傳統技藝的花山紅糖產品大大提升了手工紅糖的品質、功效和價值,煥發出新的光彩。”據介紹,目前,合作社研發出了玫瑰、紅棗、土姜、桂花等口味的系列花山紅糖製品。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集百年製糖工藝的“花山紅糖”當然也少不了精緻的外包裝。多才多藝的王漢利用自己的美術專業知識為紅糖設計外包裝,做成紅糖禮盒。“我們的紅糖經過包裝,原價20元一盒的紅糖可賣到80元。” 王漢告訴記者,平時紅糖的零售價每公斤僅在10元左右,經過精緻包裝,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價格上可翻數倍,大大提高了紅糖的利潤。現在,王漢正為“花山紅糖”申請註冊商標,進一步打造紅糖品牌,同時利用互聯網,擴大銷售渠道。

“我們要把我們的‘花山紅糖’和糖泡酒推向廣州、上海和北京等地,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的產品,帶動村民走向致富的道路。”村民黎友軍說道。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耀達村的紅糖產業將會一步步做大做強,成為帶領廣大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門路。合作社現已吸收10多戶農戶參與,輻射帶動岜耀、賴江屯20多戶貧困農民增收。

此外,王漢工作室還開展培訓,使當地群眾掌握一定的鄉村旅遊服務技能,熟知烹飪、工藝品製作加工等技術,從而著力提升糖泡酒、紅糖片的加工銷售,形成土特產產業鏈,促進鄉村文化旅遊發展,進一步增加群眾收入,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