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農村 山芋 農民 農業 糖果啦啦隊 2018-12-04

蘇北鄉村的農具,它們都曾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延續、承載和濃縮著昔日的農耕文明。這些農具,總是以飄渺細微的觸角,勾畫著舊日歲月的難忘情愫,退居成一篇篇散文裡的懷舊和鄉愁。

不管如何,它們都是蘇北鄉村發展過程中的印記,以我看,以下這些圖片,只有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是一個合格的豐縣人!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壓水井。壓水井是每家每戶必備的,因為沒有自來水,所以蓋房子的時候,首先都要打井,井打的越深,井水越甘冽,清爽。

壓水井一般都是打在院內寬敞的地方,便於提水和洗衣,井頭下面擺放一個接水的水缸,舀一瓢水澆在井頭裡當“引水”,雙手借力壓井把一上一下就會很快把水引壓上來,水順著井頭的嘴巴流到缸裡,不一會就壓滿了一缸的水,一天吃飯,洗衣的水就差不多夠了,如果不夠用,隨時隨地都可以壓水用。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摺子”。其實,在這幅圖中,出現了三種鄉村常見的農具——木杴、掃帚、水缸和摺子。“摺子”是我們江蘇省蘇北豐縣、沛縣一帶的叫法,“摺子”可以把小麥、玉米等糧食圍聚起來儲存,在空地上晾晒糧食的過程中比較常見,多用於暫時性儲存,以防止雨水、露水打溼糧食。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對它的叫法可能有所區別,你那裡怎麼稱呼它呢?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碌磙和烙石(lao 石)。碌磙,一般都是大青石做成的,呈圓柱體,兩頭有磙眼。碌磙是我們勞動人民祖先發明的一種脫粒農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前,鄉下打穀場上經常見到,這玩意一直是我們農民祖祖輩輩的好幫手,我對碌磙情有獨鍾,每每見到它,愛慕之情油然而生。

而烙石,則是軋場時,使麥稈或稻草被軋平整,以防翻起,方便第二次碾壓,同時,還起到促進秸稈上的糧食加速脫落的作用。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如今,碌磙基本上沒啥用處了。有時,它偶爾成為鄉下孩子們的玩物,更多的時候,它被放在路邊,被人當做閒置的一個風景。更多的碌磙,則是躺在院子裡的角落,被雜草深深覆蓋,有的即便不知去向,也沒有人留意它的去向如何。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平車(地排車)。平車是在豐縣農村必不可少的重要運輸工具,構造非常簡單,由車輪和車架組成,一根鐵槓連接兩個橡膠軲轆組成了車輪。車架由車底、車幫、車把組成。地排車的附屬構件就是車襻、車後擋板等。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在農村沒有機動車的年代,全靠它來運輸,種田用它往地裡運肥,往家拉麥子、玉米、棉花等,建房子用它拉土、拉磚頭。它的用途,幾乎貫穿整個的農業過程。它承載著農民的豐收和期冀。作為農村長大的孩子,平車記載了我童年的歡樂和夢想。同時又給我的記憶裡注入了辛酸和苦澀。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手扶拖拉機。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在鄉村還是比較稀罕的農具之一。用來拉莊稼、蹚田、耕地之用。由於操作相對容易,農村幾乎大半的中青年都會使用。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石槽。在豐縣當地,石槽主要用於喂牲畜用。以前老百姓餵豬,豬欄裡就有一個凹形石槽,用於盛放豬食、水。此外,喂牛、羊等也常用到石槽。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紅芋刮子。每逢初冬的時候,晒紅芋乾子,是初冬一道別致的風景。農民將洗淨的紅芋,用力朝著訂著鐮刀的地方推去,下面就會掉下一片片薄薄的紅芋片,晒乾之後,就成了紅芋乾子。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摟耙。沙地常用的一種農具,用來鬆土,有些農戶也用來種蒜時,劃上一道道印跡之用。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箢子。鄉村用來盛裝饅頭、蔬菜丸子、穀物之類的器皿。箢子一般是用剝皮後的柳條編制的。和通常意義上的名叫“筐”的東西不同,箢子的做工極為精緻,密密麻麻的白色柳條一根壓著一根,中間基本沒有縫隙,它的底座幾乎是平平的,沿著底座往上編排,最終形成一個敞口的半球形的器物。

為了便於攜帶,在對這器物的上口作過修剪、包邊等裝飾處理後,還會在上面固定一根處理過的彎曲成半圓形的木棍。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老鼠夾子。二三十年前的農村,是一個鼠滿為患的時代,為了將老鼠消滅,幾乎每家都買了若干個老鼠夾子,通常會在上面放上好吃的東西,誘其上當。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鈴鐺。(拍攝人老佛哥)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社員出工幹活,大多是要靠擊打它,用來召喚集合。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不屬於農具的範疇,但因著和農活休慼相關,今天也把它列入其間。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耙子。主要用於田間摟草或翻晒小麥、水稻用,是農村家家戶戶必備之用具。耙子構造雖然簡單、價格也比較低廉,但是使用價值卻不小,至今在農村依然比較常見。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這種被改造過的碌磙,是用來軋稻草或葦子用的。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扒棍子。在豐縣鄉村,這種農具幾乎隨處可見,常常用於捶打稻草和豆莢之類的。正常情況下,扒棍子要便於緊握髮力,且有一定的弧狀。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簸箕。簸箕在我們豐縣當地主要用於揚米去糠。簸箕的使用者以農村婦女居多,但是製作簸箕的手藝人卻以男性為主。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圖為豐縣鄉村的手藝人正在展示他親手製作的簸箕。他說,這門手藝過去是傳男不傳女,不會外傳,但是現在年輕人沒人願意繼承衣缽了,原因是活累錢少,不如外出打工掙得多。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墨盒(墨斗)。鄉村木匠做傢俱時劃線用的。使用時,木匠師傅用搖動一旁的手柄,然後在一端用手牽出纏繞的繩子,用手往上拉住,看準角度後,再猛的放下,於是,一條整齊的黑線就形成了。接著,木匠師傅則拿起鋸子沿著先前的劃線進行便大功告成。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輪胎船。對輪胎進行改裝,在水中可以起到小船的作用。掌握在水中划行的用途,需要一定的技巧。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囤子和刷夫。囤子為草編器具,刷夫為高粱去除籽粒後的產物,過去,囤子用來盛裝饅頭,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簍子。用葦子所編,主要盛裝一些零碎的物品,譬如棉花等輕便的東西。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包架子。這是農村搞副業賺錢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大人乾的活,因為打草包需要一定的力氣和技術,這是小孩子所不具備的。大人坐在高高的板凳上,雙腳交換著磕磕板,一隻手用梭子送稻草,一隻手窩邊,因為草包講究的是均勻平整光溜,而稻草是一頭粗一頭細的,所以送草窩邊左右兩邊輪流來,否則就不平衡了。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咔噠咔噠,一般一個大人一天可以打十幾個草包,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個稻草包三毛錢左右,一天可以賺三塊多錢。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打繩機。是專門紡打包用的草繩,操作人要腳踏鐵板,使上面的裝置,勻速旋轉,同時,還有眼疾手快,把稻草依次塞進兩個“鼻孔”。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現在草繩使用範圍不斷擴大,如今不少是用來捆綁綠化樹。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耩子。從前農民種小麥用的,估計現在已經絕跡了。主體是耩子耬,耬前伸出長長的兩個猿杆,緊貼耬的上端是耩子的扶手,扶手垂直下面是三個距離相等的耩子腿。

為使種子均勻的流進三個空心的耩腿裡,在耩耬的缺口中間拴了一個小鈴鐺,在搖耩子人的來回搖晃下,拴在耩耬缺口的小鈴鐺也隨之擺動,將漏出的種子均勻的播撒在耩腿裡。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紡車。從棉花到棉布大致需要經過軋、彈、紡、織等步驟,其中紡線是一道重要的工序,而紡線的工具就是紡車。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們,對紡車有著深刻的記憶,那時,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幾乎每家都有一輛紡車,一家人的穿戴都離不開它。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cha 子(糞箕)。豐縣鄉村二三年之前最常見的農具之一,用來拾糞、裝草或其它農品的器具。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洋灰缸。估計這個稱呼是豐縣的專利吧。三十年前,它的“誕生”不知道是否和當時農村的老鼠患有關。

做洋灰缸,首先要用偏沙性的土壤,在院子裡的平地上,和泥、堆泥、修整,一隻粗糙的水缸模就成型了。等水缸模晾得差不多,再用瓦刀、抹灰刀仔細打磨。等水缸模晒到能支撐足夠的重量,開始抹砂漿。水泥、大沙、石子摻水和好,從缸模挨地的地方向上抹過去。一圈又一圈,等二指厚的砂漿完全把缸模包裹起來。五六天後,水泥完全硬化,就可以挖掉做缸模的泥土。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碓窩。顧名思義,是石制的杵臼器具,窩面有一碗形的凹窩,常被農村用來揣鹽粒、芝麻、花生、黃豆等。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碓窩子圓滑程度越好,就越不粘東西,易清洗。這樣的碓窩子在使用上才更加順手,才會深得人們喜愛。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這些原汁原味被時光風蝕得滄桑如詩的農具,這些笨拙簡陋沉重讓無數農民累彎了腰的農具,會讓後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稼穡之艱。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現代時代,讓豐縣無數的老農具,自慚形穢成了無家可歸的盲流難民,商潮洶湧,物慾橫流,誰又去憐惜傳統農耕文化魂歸何處?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農具,是農耕歲月的活化石。每件農具裡,都貯藏著一段舊時的光陰,每件農具裡,都留存著一段漸行漸遠的民俗風情,每件農具裡,都滲透著一段濃濃的鄉愁。

二三十年前的鄉村農具,熟識十種以上的,才算一個合格的蘇北人!


當鄉愁在舊時的光陰裡發酵,就會釀成豐縣各地、一個時代無法抹去的滄桑記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