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一分 村莊美十分

農村 農民 三農 環境汙染 民生 人民網 2019-02-15

在河南信陽息縣路口鄉彎柳樹村,村民馬永紅每天習慣坐在自家門口的垃圾桶旁擇菜。過去,不管什麼垃圾都往一個桶裡倒,現在,垃圾桶一個變倆:一個裝菜葉、果皮等可漚肥的,一個裝塑料袋、玻璃瓶等不能漚肥的。桶上有圖片和文字,一看就明白。

垃圾分類在息縣農村正成為新風尚。通過試點探索,息縣較好地解決了農村垃圾分類難、處理難、成本控制難、群眾參與難的問題,昔日“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的場景不見了。

結合農村“房前種菜,房後漚肥”的傳統,息縣在農戶中推廣“兩容器一池子”,村民按可漚肥和非可漚肥將垃圾初次分類,在房屋附近的菜地或農田挖漚肥池,一家或幾家的垃圾集中堆放,發酵成生態肥還田。

非可漚肥的垃圾運到哪?記者在楊店鄉張圍孜村資源分揀中心看到,幾位村民正騎著電動三輪車,拉來各種瓶子、廢紙箱等廢品。“能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可以折算成積分,在愛心超市兌換學習用具、生活用品。”分揀員範金龍說。

二次分類,貴在精細。在資源分揀中心,可回收利用的廢品由分揀員變賣,所得歸自己;有汙染的垃圾由縣、鄉集中無汙染化處理;無汙染且不可利用的由縣垃圾處理廠統一處理。

農村垃圾分類,既要儀式感,也要持久力。息縣將每週五作為全縣的“生態文明日”,組織各單位、農村、學校廣泛開展垃圾分類、清潔家園、文明宣導活動。建立農村垃圾分類“責任清單”制度,兌現獎懲,充分調動幹部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息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餘金霞說,“抓兩頭、帶中間”的效果明顯,通過老人和孩子的帶動,撿拾垃圾、主動分類已成為村民的自覺行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