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有夢想就有前進動力,2017年,鄔瑞生投資600多萬元,在沙圪堵鎮建起了精品小雜糧加工廠,引進了五套先進的小雜糧加工生產線,年加工小雜糧能力達到8000多噸,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和全旗800多戶農民簽訂了訂單。對全旗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加工,帶動了近2萬多戶農民,進入了小雜糧產業鏈。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有夢想就有前進動力,2017年,鄔瑞生投資600多萬元,在沙圪堵鎮建起了精品小雜糧加工廠,引進了五套先進的小雜糧加工生產線,年加工小雜糧能力達到8000多噸,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和全旗800多戶農民簽訂了訂單。對全旗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加工,帶動了近2萬多戶農民,進入了小雜糧產業鏈。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小雜糧豐收在望

在鄔瑞生為夢想奮鬥的路上,沙圪堵鎮的各項利好政策也為他注入了強大推動力。近年來,沙圪堵鎮在全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鎮建設等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掘美稷文化,集中打造優質小雜糧種植基地,推廣種植蕎麥、糜子、豆類等小雜糧,形成了“一村一品”種植規模。還註冊了美稷、沙格達爾、稷香等優質小雜糧商標品牌,利用農牧產品電商平臺,讓沙圪堵小雜糧和特色小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蕎麵碗托兒今年入選內蒙古味道之鄂爾多斯“溫暖十味”。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們沙圪堵,一年賣出去的碗托兒,能繞地球5圈,特別好吃,走咱們吃碗託走。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有夢想就有前進動力,2017年,鄔瑞生投資600多萬元,在沙圪堵鎮建起了精品小雜糧加工廠,引進了五套先進的小雜糧加工生產線,年加工小雜糧能力達到8000多噸,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和全旗800多戶農民簽訂了訂單。對全旗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加工,帶動了近2萬多戶農民,進入了小雜糧產業鏈。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小雜糧豐收在望

在鄔瑞生為夢想奮鬥的路上,沙圪堵鎮的各項利好政策也為他注入了強大推動力。近年來,沙圪堵鎮在全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鎮建設等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掘美稷文化,集中打造優質小雜糧種植基地,推廣種植蕎麥、糜子、豆類等小雜糧,形成了“一村一品”種植規模。還註冊了美稷、沙格達爾、稷香等優質小雜糧商標品牌,利用農牧產品電商平臺,讓沙圪堵小雜糧和特色小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蕎麵碗托兒今年入選內蒙古味道之鄂爾多斯“溫暖十味”。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們沙圪堵,一年賣出去的碗托兒,能繞地球5圈,特別好吃,走咱們吃碗託走。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有夢想就有前進動力,2017年,鄔瑞生投資600多萬元,在沙圪堵鎮建起了精品小雜糧加工廠,引進了五套先進的小雜糧加工生產線,年加工小雜糧能力達到8000多噸,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和全旗800多戶農民簽訂了訂單。對全旗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加工,帶動了近2萬多戶農民,進入了小雜糧產業鏈。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小雜糧豐收在望

在鄔瑞生為夢想奮鬥的路上,沙圪堵鎮的各項利好政策也為他注入了強大推動力。近年來,沙圪堵鎮在全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鎮建設等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掘美稷文化,集中打造優質小雜糧種植基地,推廣種植蕎麥、糜子、豆類等小雜糧,形成了“一村一品”種植規模。還註冊了美稷、沙格達爾、稷香等優質小雜糧商標品牌,利用農牧產品電商平臺,讓沙圪堵小雜糧和特色小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蕎麵碗托兒今年入選內蒙古味道之鄂爾多斯“溫暖十味”。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們沙圪堵,一年賣出去的碗托兒,能繞地球5圈,特別好吃,走咱們吃碗託走。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碗托兒

如果說,沙圪堵人的早晨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那麼,沙圪堵人的夜生活,就絕對是在美美地吃上幾個碗託之後開始的。晚上攜親伴友,來到底街的碗託店,吃上幾個清涼的碗託,消暑又解饞,也是這裡的傳統。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有夢想就有前進動力,2017年,鄔瑞生投資600多萬元,在沙圪堵鎮建起了精品小雜糧加工廠,引進了五套先進的小雜糧加工生產線,年加工小雜糧能力達到8000多噸,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和全旗800多戶農民簽訂了訂單。對全旗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加工,帶動了近2萬多戶農民,進入了小雜糧產業鏈。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小雜糧豐收在望

在鄔瑞生為夢想奮鬥的路上,沙圪堵鎮的各項利好政策也為他注入了強大推動力。近年來,沙圪堵鎮在全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鎮建設等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掘美稷文化,集中打造優質小雜糧種植基地,推廣種植蕎麥、糜子、豆類等小雜糧,形成了“一村一品”種植規模。還註冊了美稷、沙格達爾、稷香等優質小雜糧商標品牌,利用農牧產品電商平臺,讓沙圪堵小雜糧和特色小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蕎麵碗托兒今年入選內蒙古味道之鄂爾多斯“溫暖十味”。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們沙圪堵,一年賣出去的碗托兒,能繞地球5圈,特別好吃,走咱們吃碗託走。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碗托兒

如果說,沙圪堵人的早晨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那麼,沙圪堵人的夜生活,就絕對是在美美地吃上幾個碗託之後開始的。晚上攜親伴友,來到底街的碗託店,吃上幾個清涼的碗託,消暑又解饞,也是這裡的傳統。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今日沙圪堵

把小雜糧做成了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致富著勤勞的農牧民。

準格旗沙圪堵鎮黨委書記 李建文:

民以食為天,這是千百年來印證的真理,沙圪堵盛產小雜糧,我們就要把它做成長久的產業,做成利在千秋的事業,再現美稷古地的風采,成為我們工業發展、城市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的基礎支撐。


小鎮

小鎮與我們

我們

豐收時節,秋野蔥蘢,瓜果飄香,黍谷離離。《小鎮故事》準格爾旗採訪組一行6人踏上準格爾大地,攜手準格爾旗同仁,探訪黃河古渡龍口鎮和美稷之地沙圪堵鎮,用鏡頭寫意兩個鎮70年來的發展變遷。

沙圪堵鎮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有夢想就有前進動力,2017年,鄔瑞生投資600多萬元,在沙圪堵鎮建起了精品小雜糧加工廠,引進了五套先進的小雜糧加工生產線,年加工小雜糧能力達到8000多噸,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和全旗800多戶農民簽訂了訂單。對全旗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加工,帶動了近2萬多戶農民,進入了小雜糧產業鏈。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小雜糧豐收在望

在鄔瑞生為夢想奮鬥的路上,沙圪堵鎮的各項利好政策也為他注入了強大推動力。近年來,沙圪堵鎮在全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鎮建設等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掘美稷文化,集中打造優質小雜糧種植基地,推廣種植蕎麥、糜子、豆類等小雜糧,形成了“一村一品”種植規模。還註冊了美稷、沙格達爾、稷香等優質小雜糧商標品牌,利用農牧產品電商平臺,讓沙圪堵小雜糧和特色小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蕎麵碗托兒今年入選內蒙古味道之鄂爾多斯“溫暖十味”。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們沙圪堵,一年賣出去的碗托兒,能繞地球5圈,特別好吃,走咱們吃碗託走。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碗托兒

如果說,沙圪堵人的早晨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那麼,沙圪堵人的夜生活,就絕對是在美美地吃上幾個碗託之後開始的。晚上攜親伴友,來到底街的碗託店,吃上幾個清涼的碗託,消暑又解饞,也是這裡的傳統。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今日沙圪堵

把小雜糧做成了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致富著勤勞的農牧民。

準格旗沙圪堵鎮黨委書記 李建文:

民以食為天,這是千百年來印證的真理,沙圪堵盛產小雜糧,我們就要把它做成長久的產業,做成利在千秋的事業,再現美稷古地的風采,成為我們工業發展、城市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的基礎支撐。


小鎮

小鎮與我們

我們

豐收時節,秋野蔥蘢,瓜果飄香,黍谷離離。《小鎮故事》準格爾旗採訪組一行6人踏上準格爾大地,攜手準格爾旗同仁,探訪黃河古渡龍口鎮和美稷之地沙圪堵鎮,用鏡頭寫意兩個鎮70年來的發展變遷。

沙圪堵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有夢想就有前進動力,2017年,鄔瑞生投資600多萬元,在沙圪堵鎮建起了精品小雜糧加工廠,引進了五套先進的小雜糧加工生產線,年加工小雜糧能力達到8000多噸,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和全旗800多戶農民簽訂了訂單。對全旗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加工,帶動了近2萬多戶農民,進入了小雜糧產業鏈。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小雜糧豐收在望

在鄔瑞生為夢想奮鬥的路上,沙圪堵鎮的各項利好政策也為他注入了強大推動力。近年來,沙圪堵鎮在全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鎮建設等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掘美稷文化,集中打造優質小雜糧種植基地,推廣種植蕎麥、糜子、豆類等小雜糧,形成了“一村一品”種植規模。還註冊了美稷、沙格達爾、稷香等優質小雜糧商標品牌,利用農牧產品電商平臺,讓沙圪堵小雜糧和特色小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蕎麵碗托兒今年入選內蒙古味道之鄂爾多斯“溫暖十味”。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們沙圪堵,一年賣出去的碗托兒,能繞地球5圈,特別好吃,走咱們吃碗託走。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碗托兒

如果說,沙圪堵人的早晨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那麼,沙圪堵人的夜生活,就絕對是在美美地吃上幾個碗託之後開始的。晚上攜親伴友,來到底街的碗託店,吃上幾個清涼的碗託,消暑又解饞,也是這裡的傳統。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今日沙圪堵

把小雜糧做成了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致富著勤勞的農牧民。

準格旗沙圪堵鎮黨委書記 李建文:

民以食為天,這是千百年來印證的真理,沙圪堵盛產小雜糧,我們就要把它做成長久的產業,做成利在千秋的事業,再現美稷古地的風采,成為我們工業發展、城市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的基礎支撐。


小鎮

小鎮與我們

我們

豐收時節,秋野蔥蘢,瓜果飄香,黍谷離離。《小鎮故事》準格爾旗採訪組一行6人踏上準格爾大地,攜手準格爾旗同仁,探訪黃河古渡龍口鎮和美稷之地沙圪堵鎮,用鏡頭寫意兩個鎮70年來的發展變遷。

沙圪堵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有夢想就有前進動力,2017年,鄔瑞生投資600多萬元,在沙圪堵鎮建起了精品小雜糧加工廠,引進了五套先進的小雜糧加工生產線,年加工小雜糧能力達到8000多噸,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和全旗800多戶農民簽訂了訂單。對全旗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加工,帶動了近2萬多戶農民,進入了小雜糧產業鏈。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小雜糧豐收在望

在鄔瑞生為夢想奮鬥的路上,沙圪堵鎮的各項利好政策也為他注入了強大推動力。近年來,沙圪堵鎮在全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鎮建設等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掘美稷文化,集中打造優質小雜糧種植基地,推廣種植蕎麥、糜子、豆類等小雜糧,形成了“一村一品”種植規模。還註冊了美稷、沙格達爾、稷香等優質小雜糧商標品牌,利用農牧產品電商平臺,讓沙圪堵小雜糧和特色小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蕎麵碗托兒今年入選內蒙古味道之鄂爾多斯“溫暖十味”。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們沙圪堵,一年賣出去的碗托兒,能繞地球5圈,特別好吃,走咱們吃碗託走。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碗托兒

如果說,沙圪堵人的早晨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那麼,沙圪堵人的夜生活,就絕對是在美美地吃上幾個碗託之後開始的。晚上攜親伴友,來到底街的碗託店,吃上幾個清涼的碗託,消暑又解饞,也是這裡的傳統。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今日沙圪堵

把小雜糧做成了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致富著勤勞的農牧民。

準格旗沙圪堵鎮黨委書記 李建文:

民以食為天,這是千百年來印證的真理,沙圪堵盛產小雜糧,我們就要把它做成長久的產業,做成利在千秋的事業,再現美稷古地的風采,成為我們工業發展、城市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的基礎支撐。


小鎮

小鎮與我們

我們

豐收時節,秋野蔥蘢,瓜果飄香,黍谷離離。《小鎮故事》準格爾旗採訪組一行6人踏上準格爾大地,攜手準格爾旗同仁,探訪黃河古渡龍口鎮和美稷之地沙圪堵鎮,用鏡頭寫意兩個鎮70年來的發展變遷。

沙圪堵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有夢想就有前進動力,2017年,鄔瑞生投資600多萬元,在沙圪堵鎮建起了精品小雜糧加工廠,引進了五套先進的小雜糧加工生產線,年加工小雜糧能力達到8000多噸,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和全旗800多戶農民簽訂了訂單。對全旗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加工,帶動了近2萬多戶農民,進入了小雜糧產業鏈。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小雜糧豐收在望

在鄔瑞生為夢想奮鬥的路上,沙圪堵鎮的各項利好政策也為他注入了強大推動力。近年來,沙圪堵鎮在全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鎮建設等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掘美稷文化,集中打造優質小雜糧種植基地,推廣種植蕎麥、糜子、豆類等小雜糧,形成了“一村一品”種植規模。還註冊了美稷、沙格達爾、稷香等優質小雜糧商標品牌,利用農牧產品電商平臺,讓沙圪堵小雜糧和特色小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蕎麵碗托兒今年入選內蒙古味道之鄂爾多斯“溫暖十味”。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們沙圪堵,一年賣出去的碗托兒,能繞地球5圈,特別好吃,走咱們吃碗託走。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碗托兒

如果說,沙圪堵人的早晨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那麼,沙圪堵人的夜生活,就絕對是在美美地吃上幾個碗託之後開始的。晚上攜親伴友,來到底街的碗託店,吃上幾個清涼的碗託,消暑又解饞,也是這裡的傳統。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今日沙圪堵

把小雜糧做成了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致富著勤勞的農牧民。

準格旗沙圪堵鎮黨委書記 李建文:

民以食為天,這是千百年來印證的真理,沙圪堵盛產小雜糧,我們就要把它做成長久的產業,做成利在千秋的事業,再現美稷古地的風采,成為我們工業發展、城市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的基礎支撐。


小鎮

小鎮與我們

我們

豐收時節,秋野蔥蘢,瓜果飄香,黍谷離離。《小鎮故事》準格爾旗採訪組一行6人踏上準格爾大地,攜手準格爾旗同仁,探訪黃河古渡龍口鎮和美稷之地沙圪堵鎮,用鏡頭寫意兩個鎮70年來的發展變遷。

沙圪堵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有夢想就有前進動力,2017年,鄔瑞生投資600多萬元,在沙圪堵鎮建起了精品小雜糧加工廠,引進了五套先進的小雜糧加工生產線,年加工小雜糧能力達到8000多噸,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和全旗800多戶農民簽訂了訂單。對全旗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加工,帶動了近2萬多戶農民,進入了小雜糧產業鏈。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小雜糧豐收在望

在鄔瑞生為夢想奮鬥的路上,沙圪堵鎮的各項利好政策也為他注入了強大推動力。近年來,沙圪堵鎮在全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鎮建設等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掘美稷文化,集中打造優質小雜糧種植基地,推廣種植蕎麥、糜子、豆類等小雜糧,形成了“一村一品”種植規模。還註冊了美稷、沙格達爾、稷香等優質小雜糧商標品牌,利用農牧產品電商平臺,讓沙圪堵小雜糧和特色小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蕎麵碗托兒今年入選內蒙古味道之鄂爾多斯“溫暖十味”。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們沙圪堵,一年賣出去的碗托兒,能繞地球5圈,特別好吃,走咱們吃碗託走。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碗托兒

如果說,沙圪堵人的早晨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那麼,沙圪堵人的夜生活,就絕對是在美美地吃上幾個碗託之後開始的。晚上攜親伴友,來到底街的碗託店,吃上幾個清涼的碗託,消暑又解饞,也是這裡的傳統。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今日沙圪堵

把小雜糧做成了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致富著勤勞的農牧民。

準格旗沙圪堵鎮黨委書記 李建文:

民以食為天,這是千百年來印證的真理,沙圪堵盛產小雜糧,我們就要把它做成長久的產業,做成利在千秋的事業,再現美稷古地的風采,成為我們工業發展、城市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的基礎支撐。


小鎮

小鎮與我們

我們

豐收時節,秋野蔥蘢,瓜果飄香,黍谷離離。《小鎮故事》準格爾旗採訪組一行6人踏上準格爾大地,攜手準格爾旗同仁,探訪黃河古渡龍口鎮和美稷之地沙圪堵鎮,用鏡頭寫意兩個鎮70年來的發展變遷。

沙圪堵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記者楊貞、王文軒在沙圪堵鎮鄔楞小的老加工廠裡採訪,這是鄔楞小經營20多年的加工廠,廠子經過不斷的擴建成了現在的規模,如今在沙圪堵鎮無人不知這家小雜糧加工廠。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有夢想就有前進動力,2017年,鄔瑞生投資600多萬元,在沙圪堵鎮建起了精品小雜糧加工廠,引進了五套先進的小雜糧加工生產線,年加工小雜糧能力達到8000多噸,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和全旗800多戶農民簽訂了訂單。對全旗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加工,帶動了近2萬多戶農民,進入了小雜糧產業鏈。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小雜糧豐收在望

在鄔瑞生為夢想奮鬥的路上,沙圪堵鎮的各項利好政策也為他注入了強大推動力。近年來,沙圪堵鎮在全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鎮建設等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掘美稷文化,集中打造優質小雜糧種植基地,推廣種植蕎麥、糜子、豆類等小雜糧,形成了“一村一品”種植規模。還註冊了美稷、沙格達爾、稷香等優質小雜糧商標品牌,利用農牧產品電商平臺,讓沙圪堵小雜糧和特色小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蕎麵碗托兒今年入選內蒙古味道之鄂爾多斯“溫暖十味”。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們沙圪堵,一年賣出去的碗托兒,能繞地球5圈,特別好吃,走咱們吃碗託走。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碗托兒

如果說,沙圪堵人的早晨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那麼,沙圪堵人的夜生活,就絕對是在美美地吃上幾個碗託之後開始的。晚上攜親伴友,來到底街的碗託店,吃上幾個清涼的碗託,消暑又解饞,也是這裡的傳統。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今日沙圪堵

把小雜糧做成了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致富著勤勞的農牧民。

準格旗沙圪堵鎮黨委書記 李建文:

民以食為天,這是千百年來印證的真理,沙圪堵盛產小雜糧,我們就要把它做成長久的產業,做成利在千秋的事業,再現美稷古地的風采,成為我們工業發展、城市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的基礎支撐。


小鎮

小鎮與我們

我們

豐收時節,秋野蔥蘢,瓜果飄香,黍谷離離。《小鎮故事》準格爾旗採訪組一行6人踏上準格爾大地,攜手準格爾旗同仁,探訪黃河古渡龍口鎮和美稷之地沙圪堵鎮,用鏡頭寫意兩個鎮70年來的發展變遷。

沙圪堵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記者楊貞、王文軒在沙圪堵鎮鄔楞小的老加工廠裡採訪,這是鄔楞小經營20多年的加工廠,廠子經過不斷的擴建成了現在的規模,如今在沙圪堵鎮無人不知這家小雜糧加工廠。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有夢想就有前進動力,2017年,鄔瑞生投資600多萬元,在沙圪堵鎮建起了精品小雜糧加工廠,引進了五套先進的小雜糧加工生產線,年加工小雜糧能力達到8000多噸,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和全旗800多戶農民簽訂了訂單。對全旗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加工,帶動了近2萬多戶農民,進入了小雜糧產業鏈。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小雜糧豐收在望

在鄔瑞生為夢想奮鬥的路上,沙圪堵鎮的各項利好政策也為他注入了強大推動力。近年來,沙圪堵鎮在全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鎮建設等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掘美稷文化,集中打造優質小雜糧種植基地,推廣種植蕎麥、糜子、豆類等小雜糧,形成了“一村一品”種植規模。還註冊了美稷、沙格達爾、稷香等優質小雜糧商標品牌,利用農牧產品電商平臺,讓沙圪堵小雜糧和特色小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蕎麵碗托兒今年入選內蒙古味道之鄂爾多斯“溫暖十味”。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們沙圪堵,一年賣出去的碗托兒,能繞地球5圈,特別好吃,走咱們吃碗託走。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碗托兒

如果說,沙圪堵人的早晨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那麼,沙圪堵人的夜生活,就絕對是在美美地吃上幾個碗託之後開始的。晚上攜親伴友,來到底街的碗託店,吃上幾個清涼的碗託,消暑又解饞,也是這裡的傳統。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今日沙圪堵

把小雜糧做成了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致富著勤勞的農牧民。

準格旗沙圪堵鎮黨委書記 李建文:

民以食為天,這是千百年來印證的真理,沙圪堵盛產小雜糧,我們就要把它做成長久的產業,做成利在千秋的事業,再現美稷古地的風采,成為我們工業發展、城市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的基礎支撐。


小鎮

小鎮與我們

我們

豐收時節,秋野蔥蘢,瓜果飄香,黍谷離離。《小鎮故事》準格爾旗採訪組一行6人踏上準格爾大地,攜手準格爾旗同仁,探訪黃河古渡龍口鎮和美稷之地沙圪堵鎮,用鏡頭寫意兩個鎮70年來的發展變遷。

沙圪堵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記者楊貞、王文軒在沙圪堵鎮鄔楞小的老加工廠裡採訪,這是鄔楞小經營20多年的加工廠,廠子經過不斷的擴建成了現在的規模,如今在沙圪堵鎮無人不知這家小雜糧加工廠。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記者楊貞、王文軒在鄔楞小兒子鄔瑞生的新加工基地裡拍攝,在老鄔多年經營的基礎上,兒子鄔瑞生新建了加工基地,要帶領村民做“精”糧。

"

70年踏歌而行,70年披荊斬棘,百年老鎮沙圪堵成為名副其實的產城強鎮。今天的小鎮故事,我們就帶您走進沙圪堵,見證她從美稷古地到產城強鎮的滄桑鉅變。

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是蒙古語,意為蕎麥花開的地方。兩千多年前,這裡五穀遍地,被稱為美稷之地。公元前125年,西漢王朝在此設美稷縣,如今在納林村,美稷古城遺蹟清晰可見;1917年,成吉思汗的後裔那森達賴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興建沙圪堵鎮,這裡又被稱為“那公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革命者奇子俊在這裡鬧革命,留下了《二少爺招兵》這支唱響高原的漫瀚調;1950年,準格爾旗人民政府在這裡成立,這塊美稷古地獲得新生,遍地的小雜糧被做成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刀拔蕎麵羊肉湯,三天不吃想得慌”。老沙圪堵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這緣於一種根植於心的故鄉情結。小鎮伴隨清晨醒來,這家位於八一南路的韓氏刀拔蕎麵館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孫青

蕎麵我們每天早上都想吃點,不吃就好像不習慣,反正每天都過來吃上一碗。

準格爾旗沙圪堵鎮居民 高瑞萍

有那種傳統老觀念吧,有小時候的味道,有小時候的感覺。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刀撥蕎麵

韓氏刀撥蕎麵館在沙圪堵有著30多年的聲譽,如今,當年的創始人韓大娘將店鋪傳給了女兒,因為食材地道,做法傳統,贏得了幾代沙圪堵人的口碑。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30年前的小雜糧加工廠

而在這個小鎮裡,四五百家小吃店每天都把當地的地標性美食蕎麵碗托兒、蕎麵涼粉、炸糕圈兒、豆麵等奉獻給當地居民和各地遊人,每天要消耗掉的小雜糧5萬多斤。他們的原料大多來源於這家經營了近30年的小雜糧加工廠。

瑞生小雜糧加工廠是鎮上最早的小雜糧加工作坊,1993年,從沙圪堵鎮五字灣村進城謀生的鄔楞小承包了這個作坊,現在交給小兒子鄔瑞生經營。老鄔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為啥來到沙圪堵鎮討生活,原因就是要供孩子上學。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大集體時候種點糧,交過公糧來就不夠吃了,包產到戶,糧食打下來,夠吃了,娃娃唸書上學就沒錢了,1993年兒子唸書交不起學費,所以出來上來沙圪堵搞的第三產業,承包的加工坊。

有了這個小作坊,老鄔日日夜夜在這裡辛勞,也得到豐厚的回報。當時,準格爾旗旗府設在這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老鄔除了給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加工小雜糧,還收購老鄉們的小雜糧,賣給當地居民,很快就掙了不少錢。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娃娃上學不愁錢了,我也有了錢了,親戚朋友,村裡頭的村民,急需點錢,娃娃們上學,我儘量滿足親戚朋友們的需要。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1999年萬名工人湧進沙圪堵

1999年,為響應西部大開發的利好政策,適應全旗經濟發展的需要,準格爾旗政府駐地搬遷到薛家灣,這個舉動,在當時被很多人不理解,大家擔心百年小鎮會因此人去樓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但在同年,沙圪堵鎮區設立了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一下子招來了94家大工廠,來了1萬多名工人,園區重點發展民生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陶瓷和高嶺土加工、低階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三個產業板塊。沙圪堵鎮也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準格爾旗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薛家灣鎮、大路新區共同形成準格爾旗經濟發展的“金三角”。2018年,沙圪堵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8億元。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隨著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小鎮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使得小鎮的第三產業全面興起。老鄔的小作坊生意也越來越火,但他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小兒子鄔瑞生接手了他的事業,註冊成立的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準格旗沙圪堵鎮居民 鄔楞小:

掙了個幾百萬,三四百萬,讓瑞生不要受苦了,這個營生太累,他不幹,他還繼續擴大再生產,我也挺支持他,又借了不少錢擴大經營,直到現在,我覺得挺好。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楞小60年代所住土窯

站在老家的土窯前,鄔瑞生跟我們講起了藏在他心底的心酸事兒,小時候很少能吃一頓純糧飯,大部分時候飯裡都摻雜著野菜,在他的記憶裡每天最盼望的事兒,就是跟母親一起在村子裡的石碾子上,碾米碾面。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回想起那個時候和我媽推米,拿石碾推米,推出米來回想起來能飽飽的吃一頓,是我們的奢望。現在我想,我的夢想就是能建一座現代化的小雜糧加工廠,能服務我們家鄉的老百姓,把小雜糧推向全國,讓全國老百姓能吃上更好的精品小雜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鄔瑞生現在的現代化小雜糧加工基地

有夢想就有前進動力,2017年,鄔瑞生投資600多萬元,在沙圪堵鎮建起了精品小雜糧加工廠,引進了五套先進的小雜糧加工生產線,年加工小雜糧能力達到8000多噸,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和全旗800多戶農民簽訂了訂單。對全旗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加工,帶動了近2萬多戶農民,進入了小雜糧產業鏈。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小雜糧豐收在望

在鄔瑞生為夢想奮鬥的路上,沙圪堵鎮的各項利好政策也為他注入了強大推動力。近年來,沙圪堵鎮在全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鎮建設等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掘美稷文化,集中打造優質小雜糧種植基地,推廣種植蕎麥、糜子、豆類等小雜糧,形成了“一村一品”種植規模。還註冊了美稷、沙格達爾、稷香等優質小雜糧商標品牌,利用農牧產品電商平臺,讓沙圪堵小雜糧和特色小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蕎麵碗托兒今年入選內蒙古味道之鄂爾多斯“溫暖十味”。

準格爾旗瑞生小雜糧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鄔瑞生:

我們沙圪堵,一年賣出去的碗托兒,能繞地球5圈,特別好吃,走咱們吃碗託走。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沙圪堵名小吃碗托兒

如果說,沙圪堵人的早晨從一碗蕎麵開始的,那麼,沙圪堵人的夜生活,就絕對是在美美地吃上幾個碗託之後開始的。晚上攜親伴友,來到底街的碗託店,吃上幾個清涼的碗託,消暑又解饞,也是這裡的傳統。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今日沙圪堵

把小雜糧做成了大產業,豐富著百姓的後廚、支撐著城鎮的發展、推動著商業的繁榮、致富著勤勞的農牧民。

準格旗沙圪堵鎮黨委書記 李建文:

民以食為天,這是千百年來印證的真理,沙圪堵盛產小雜糧,我們就要把它做成長久的產業,做成利在千秋的事業,再現美稷古地的風采,成為我們工業發展、城市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的基礎支撐。


小鎮

小鎮與我們

我們

豐收時節,秋野蔥蘢,瓜果飄香,黍谷離離。《小鎮故事》準格爾旗採訪組一行6人踏上準格爾大地,攜手準格爾旗同仁,探訪黃河古渡龍口鎮和美稷之地沙圪堵鎮,用鏡頭寫意兩個鎮70年來的發展變遷。

沙圪堵鎮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記者楊貞、王文軒在沙圪堵鎮鄔楞小的老加工廠裡採訪,這是鄔楞小經營20多年的加工廠,廠子經過不斷的擴建成了現在的規模,如今在沙圪堵鎮無人不知這家小雜糧加工廠。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記者楊貞、王文軒在鄔楞小兒子鄔瑞生的新加工基地裡拍攝,在老鄔多年經營的基礎上,兒子鄔瑞生新建了加工基地,要帶領村民做“精”糧。

小鎮故事丨美稷古地沙圪堵

為了拍好黃河日出日落和擺渡人,我們清晨4點到傍晚9點守候黃河古渡,和碩大的蚊子鬥智鬥勇;

為了拍好生長在山間溝壑裡的五穀,我們不辭辛苦地行進在蜿蜒曲折的阡陌,和烈日長風親密擁抱;

一衣汗漬、一身汗臭、一頭亂髮,高溫酷暑不能阻止我們的腳步。五天1000公里,我們用腳步丈量了兩個鎮廣袤的土地、我們用真情刻錄著兩個鎮70年的發展印跡,為大家展示了全面、真實、立體的龍口和沙圪堵小鎮新面貌。

來源: 鄂爾多斯廣播電視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