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老樑的新機器與小魏的彩鋼廠

農村 樑宏達 合作社 畜牧業 安定發佈 2017-05-14
「中國經濟導報」老樑的新機器與小魏的彩鋼廠

“好了,老樑,你可以試一下新機器了。”甘肅定西安定區供電公司陽坡莊供電所所長虎威待頭頂安全帽的同事從電線杆上下來,安裝電錶的同事也示意安裝完成後,笑著對安定區李家堡鎮窯坡村二社的樑強招手說。

“好,那我試試。”老樑緊了緊草帽,疾步從院子秸稈垛中抱來一捆玉米秸稈,在虎威及其4名班員的安全提示下,樂呵呵地打開了近日新購入的三相鍘草機。瞬間,轟鳴運轉的機器,將老樑塞入喂料臺的秸稈粉碎成片,又從鍘草機出草口噴出,洋洋灑灑拋入了老樑家的草料房。

「中國經濟導報」老樑的新機器與小魏的彩鋼廠

老樑顯然不過癮,一口氣將一大捆秸稈全部鍘成草料,這才關了機器,不住地感謝供電所的5名工作人員,“這下好了,我7頭牛有的吃了。”

老樑所在的甘肅定西,“瘠苦甲於天下”,是全國出了名的貧困地區。帶動老樑家三相鍘草機的叫“動力電”,也叫三相電,與照明電不同主要應用於機床、機械等,小型加工包括個體家庭加工戶一般都需要它。

“‘走水泥路,住磚瓦房,喝自來水,用動力電’,這樣美好的願景,曾以標語形式出現在當地一些農村。”甘肅省電力公司發展策劃部負責農村建設的專工李萬偉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中國經濟導報」老樑的新機器與小魏的彩鋼廠

也正因如此,“24個省(區、市)822個貧困縣約5.4萬個貧困自然村通動力電或實施動力電改造,涉及貧困農村居民1084.5萬人。2017年,除西藏以外,其他地區貧困村全部通動力電。2020年,西藏完成貧困村通動力電”這一目標被寫入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全國小城鎮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和農村機井通電工程2016-2017年實施方案以及貧困村通動力電實施方案》中。

見微知著。老樑所在的甘肅,2016年6月便實現了全省動力電全覆蓋,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年,全省農村用電真正步入了“動力時代”。

“在我們乾旱半乾旱地區,適合發展草畜業。”李家堡鎮鎮長王海濤告訴記者,動力電的到來,對於當地產業發展可謂是革命性的——解放了勞動力,改變了生產方式,提高了生產效率。

「中國經濟導報」老樑的新機器與小魏的彩鋼廠

老樑告訴記者,“以前的兩相鍘草機鍘一天的草,僅夠1頭牛吃2天,但三相鍘草機鍘兩個小時的草就夠7頭牛吃半個月。”

老樑的三相鍘草機是鄰居馬繼國推薦的,老馬的牛棚距老樑草料屋僅幾步之遙。

記者走進老馬家,他正在粉碎機旁製作精飼料。

“除了這臺機器,我還有臺比老樑大的三相鍘草機,就是這個——青貯飼料鍘草機。”他帶記者來到牛棚側面,在存放發酵青貯飼料的斜坡前,他敲了敲一臺半人高的藍色機器說道,“沒有動力電,這些機器根本帶不起來,你看,那個是舊機器。”說著,他指了指角落裡一個紅色小巧的兩相鍘草機。“藍色的一個小時出草6~20噸,那個紅色的一個小時連1噸都出不來。”

“我家2015年9月份通了動力電,之後便建了這個牛棚,最多的時候我養過60頭牛呢。”老馬告訴記者。

讓村民們發展草畜業,是山下專業合作社牽頭引領的。

“懂經營、懂技術的致富能人,把有養殖意願的老百姓組織起來,形成農業專業合作化組織。合作社的負責人主要任務就是引進良種、負責防疫,養殖技術指導、負責市場銷售。”王海濤告訴記者,當地是集中養殖和分散養殖相結合,“老樑、老馬家的牛都屬於合作社的分散養殖。”

「中國經濟導報」老樑的新機器與小魏的彩鋼廠

在合作社,記者看到了兩臺比老樑家更大號的鍘草機——近乎兩人高。

“這個叫‘撕草機’,一小時鍘草料15~20噸,鍘一個小時,夠合作社30頭牛吃1個月。”定西眾生牲畜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經理李兵,指著兩臺機器說,“沒有動力電,養殖沒法上規模,所以我們這個合作社雖然在2014年建成,但卻是在2015年動力電接通之後才開始生產。一年下來,純收益14~15萬元。”

他告訴記者,鑑於產銷狀況,計劃將目前合作社內的單排牛棚改為雙排牛棚,“那樣就可以利用動力電上機器,用飼料裝載機喂牛,省時省力。”

動力電,讓這“瘠苦”之地的傳統養殖發生了鉅變。據王海濤介紹,通動力電後,僅窯坡村住戶243戶中,搞家庭養殖的達82戶,養牛20頭以上的農戶64戶。村辦的養殖、飼料加工、加工等合作社已有3個。

甘肅省動力電全覆蓋工程帶來的變化,在這座小村莊不止於此。“曾經想回鄉創業,土地、人工條件都好,唯獨電是問題,照明用電根本不可能帶動生產設備。”在窯坡村,回鄉創業的90後魏彥軍帶領記者步入他開辦的彩色扣板加工廠。“2015年,聽說這邊會通動力電,我就趕緊回來把廠子建起來了。”

500平方米的廠房內,幾名工人正在生產設備前忙活著,村民王建國在機器面前,將柔韌的彩鋼板通過機器擠壓,變形為挺直U形,再切割成規格的條形扣板。這項工作每年可為他帶來3萬元的收入。

「中國經濟導報」老樑的新機器與小魏的彩鋼廠

“這可是在家務農收入的兩倍。”王建國告訴記者,這個廠子為周邊村民帶來了十多個就業崗位。“通了動力電之後,生產‘有勁兒’,一天可加工3~5噸彩鋼,每噸彩鋼的收入可達3000元左右。”魏彥軍告訴記者,目前試產了半年多,收益達200萬元,“這是咱們這兒第一個彩鋼廠,計劃繼續擴建。”

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背景下,最大限度延伸的0.4千伏三相四線動力線路,著力解決了老百姓用電“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不僅方便用戶就近接電、減少用戶接電投資,還給老樑帶來新機器、讓小魏建起新廠子,昔日的偏僻小村,因電而變,呈現出一派新氣象。(圖/曹應森 雪永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