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風田:推進農村健康工程功在千秋

農村 三農 農民 農業 環球網 2017-05-28

健康差距在中國城鄉差距中日益顯得突出起來。這不僅體現在大家常常提到的醫療資源差距,更體現在健康觀念、生活習慣、養生及醫療知識等全方位的差距上。提升農民的健康水平是一個功在千秋的系統工程。

不少人都有一個誤區,覺得農村是青山綠水,吃喝住用都是生態健康,但現實情況往往與此反差較大。很多農村地區的環境汙染情況已經頗為嚴重,而農民的環保意識又相對淡薄,監測檢測的環節基本缺位,使得生態健康實際在很大程度上和農村漸行漸遠,這是一個需要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重視的問題。

歷史上的中國農民始終是缺衣少糧,掙扎在溫飽線上,真是再苦也沒有農民苦。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農民的物質生活獲得跨越式改善,老一代的農民常說,現在的生活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對很多農民來說,好日子就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穿什麼就穿什麼——非常樸素的標準,養生健康的意識幾乎是沒有的。

近年來,在一些農村地區,高血壓、糖尿病、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病症高發,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很多尚是壯年的農民,也疾病纏身,重者失去勞動能力,輕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給家人也帶去不可忽視的痛苦。農村地區幾乎沒有體檢,有些病等發現時都已經晚了。

政府一直在加大對農村地區的醫療建設投入,但城鄉醫療資源的差距並沒有明顯縮小。一旦得了病的農民,將面對城市居民很難想象的痛苦。一般都是等真得了病就晚了,所以關鍵還是在農村地區打造一個健康工程,加大在病之前的健康投入。

經濟學有一個長期觀察,那就是健康水平與收入水平密切相關。我國目前城鄉收入差距3.3倍,收入的差距背後是相應的資源擁有以及支付能力,並由此導致城鄉居民間的健康差距。未來縮小城鄉健康差距,一方面應該加大政府投入,向農村傾斜,讓城鄉居民享受到同等的醫療服務水平;另外一方面應該大力加強鄉村的醫療軟件水平建設。城市大醫院要與縣以下鄉鎮、村級建立長期穩定的對口支援和合作制度,採取臨床服務、人員培訓、技術指導、設備支援等方式,幫助其提高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

應該規定各大城市醫院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生在晉升中高級職稱前,必須到鄉村醫療機構服務1年以上,政府也應該對到鄉村工作的高校醫學畢業生進行專門的補貼。另外,通過各種方式,提高農民的健康意識,塑造他們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也是至關重要的。 (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