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組建產業園 引導貧困戶入園發展 實現脫貧增收

農村 合作社 三農 農民 儀隴新聞 2017-03-31
儀隴組建產業園 引導貧困戶入園發展 實現脫貧增收

貧困戶要脫貧致富, 產業是支撐。近年來,儀隴縣針對貧困農民致富奔康無門路、 無資金、無技術、無市場、無膽量的“五無”實際,通過政府引導推動、農民自主建設、企業自願參與、金融積極介入、專合社組織的方式,建立優質糧油、水果、畜牧、 水產等農民脫貧奔康產業園125個, 引導2488戶貧困農民入園發展,8132人實現了持續增收、快速脫貧的目標。形成了政府、農戶、企業、金融多方共贏的產業發展格局, 走出了一條符合儀隴實際的脫貧奔康之路。

一村一品 建脫貧奔康產業園

去年12月,陝西海升果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柑橘產業園項目在儀隴縣賽金鎮潮水壩村開工建設。根據協議,陝西海升集團將在賽金鎮柏埡子、潮水壩、龍背樑、鄭家灣等村建設佔地5000畝的柑橘產業園。從柑橘栽植後的第5年起,陝西海升集團按扶持資金總額的1%每年固定分紅給項目實施村的集體組織。

據儀隴縣農牧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結合村民種養習慣和自然條件,根據不同村情, 確定了在貧困村發展優質糧油、特色水果、生態蔬菜和畜禽養殖四大主導產業,實行“一村一品、一戶一業”,差異發展。

在尊重農民意願搞好產業規劃的前提下,該縣引進廣東溫氏、陝西海升、綠科禽業、中帥果業、康馨家園、寶丰農業等28家農業龍頭企業, 帶動全縣組建合作社458家、家庭農場468個,對具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每戶至少培養一個技術能人。

為有效解決貧困戶產業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 將財政支農資金投入到村集體經濟、專合組織和基礎設施建設所形成資產,以股權形式予以量化,實現“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股權、農民變股民”。依託金融機構的扶貧小額信貸, 鼓勵有產業發展能力的貧困戶積極申請,貧困戶獲得2至5萬元的“無擔保、無抵押、基準利率”的扶貧小額信貸。目前,全縣共發放貸款8300萬元,到位產業週轉金2740萬元,盤活閒散資金3.5億元。

建立無生產能力的貧困戶、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三位一體”的利益聯結機制。 對財政資金投入合作社形成的資產,拿出10%作為優先股量化給無生產能力的貧困戶; 為保證農民發展產業旱澇保收,創建農民“收益保底”機制,龍頭企業與合作社社員簽訂產銷合同,按保底價收購產品,確保農民收益。

五方聯動 催生產業快速發展

3月18日, 馬鞍鎮險巖村眾鑫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大棚裡,工人們正忙著上料,為下半年的香菇種植作準備。 已種了1年多香菇的村民張守方告訴記者,他原先有兩個大棚,去年效益不錯, 今年計劃再多種兩個大棚。在全縣,村民自發成立農民合作社,將一家一戶的力量聯合起來, 統一組織生產、管理、銷售,抱團發展。改變過去單家獨戶闖市場的局面, 降低了市場風險、提升了產業效益。目前,全縣有農民合作社490個。

按照“政府引導、農民自主、龍頭帶動、金融支持、專合社組織”的五方聯動模式,引導土地、資金、政策等發展要素向產業園區集中,讓脫貧奔康產業園成為整合資源、聚焦要素的窪地,催生產業快速發展。

政府牽線搭橋引進龍頭企業和金融組織, 引導農民建立專業合作社和成立產業聯盟, 搞好各個園區路水電等基礎設施配套,發揮組織引導作用。

該縣龍頭企業通過品牌、技術和銷售參與,發揮帶動作用。園區農戶生產出來的產品由公司統一購買,公司貼上自己的品牌,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園區成為企業的生產車間,成為企業產業鏈條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了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無技術、無市場的難題。政府財政出墊底資金,企業參股成立融資擔保公司,在農民無有效的財產抵押的情況下為農民提供貸款擔保和政府貼息, 確保金融單位錢放得出、收得回,解決了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缺資金的難題。

產業支撐 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

據儀隴縣農牧業局糧油和畜牧生產發展股股長劉澤民介紹,如今,農民脫貧奔康產業園最大的特點是讓貧困農民進入園區後, 脫貧致富總是“有想法缺辦法、有勞力缺能力、有願望缺技術”這一難題得到了破解。 關鍵就是在於脫貧奔康產業園這種模式, 抓住了產業扶貧的“牛鼻子”,讓不同的帶動主體通過“互利共贏”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五無”農民實現精準脫貧, 同時也精準壯大一批本土實業、精準培育一批本地產業,拓寬增收渠道,確保貧困農戶持續增收。

儀隴縣引進大山綠、川北客家、四顆米等企業,全託管或半托管貧困戶土地,在貧困村建立糧油基地, 為貧困戶墊資提供農資保底價訂單收購, 市場價高於保底價部分參與二次分紅。實行基地統建、農資統供、技術統訓、病蟲統防、產品統銷,為貧困戶打通銷售渠道,促進貧困戶穩定增收。全縣開展土地流轉、 農副產品種植加工等農業產業化經營, 建成糧油基地27萬畝,標準化果園8.3萬畝、商品蔬菜基地3萬畝,常年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4000餘個,實現貧困戶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農民要致富,企業來幫助。儀隴縣引進廣東溫氏、四川新希望集團推行生豬託養、賒養、租養與農戶合作發展生豬產業,免費提供豬苗飼料、疫苗和物資等,按合理利潤統一回收育肥豬,降低市場風險,破解銷售難題。該縣先後建成雙勝、福臨2個年產10萬頭仔豬繁育場, 帶動發展千頭規模現代化生豬養殖家庭農場320個,每個家庭農場帶動貧困戶3至10戶,政府為貧困戶貼息貸款2萬元入股,戶均年保底分紅2000元,公司優先解決貧困戶進場務工, 實現戶均年增收2.4萬元。

(原標題:資源入股 農民穩收“紅利”)

往期精彩

搜索微信公眾號:yilongxinwen

城事·資訊·文娛

點擊[閱讀原文]瞭解更多儀隴新聞 或者把你身邊的事“報料”給小編,讓更多儀隴人知道,我們一起看儀隴。

公益廣告位:

儀隴組建產業園 引導貧困戶入園發展 實現脫貧增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