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10年後農業必火的,過來自扇耳光吧'

"

市場上的確存在農業將來必火,農業將超過房地產業成為最賺錢的行業的論調。

持這種論調的,要麼是農業從業者、創業者給自己壯膽或者是擼政策解讀培訓費的。要麼是主流媒體報喜不報憂的調性。如果還有第三種,那就是對農業或許是真無知。

"

市場上的確存在農業將來必火,農業將超過房地產業成為最賺錢的行業的論調。

持這種論調的,要麼是農業從業者、創業者給自己壯膽或者是擼政策解讀培訓費的。要麼是主流媒體報喜不報憂的調性。如果還有第三種,那就是對農業或許是真無知。

說10年後農業必火的,過來自扇耳光吧

農業真的火了,年年火

一直很吃驚這種說法竟然很有市場,也竟然能夠說服相當一部分人。

1、什麼是農業必火?怎麼定義火?

宏觀上從四個方面來掃一掃:

如果從從事農業的人口而言,只能是越來越少,一個也來越少從事的行業,能稱之為火嗎?直播、短視頻行業火了,人家可都是以從業人數的聚集擴大作為重要的唯二指標(唯一是行業經濟規模)

如果從農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而言,原來還能勉強佔到經濟的10%左右。2016年農業僅佔GDP8.4%,一個近半國人從事的行業,產值比重不到10%,叫做火?(將來這個佔比會持續穩定的降低)

"

市場上的確存在農業將來必火,農業將超過房地產業成為最賺錢的行業的論調。

持這種論調的,要麼是農業從業者、創業者給自己壯膽或者是擼政策解讀培訓費的。要麼是主流媒體報喜不報憂的調性。如果還有第三種,那就是對農業或許是真無知。

說10年後農業必火的,過來自扇耳光吧

農業真的火了,年年火

一直很吃驚這種說法竟然很有市場,也竟然能夠說服相當一部分人。

1、什麼是農業必火?怎麼定義火?

宏觀上從四個方面來掃一掃:

如果從從事農業的人口而言,只能是越來越少,一個也來越少從事的行業,能稱之為火嗎?直播、短視頻行業火了,人家可都是以從業人數的聚集擴大作為重要的唯二指標(唯一是行業經濟規模)

如果從農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而言,原來還能勉強佔到經濟的10%左右。2016年農業僅佔GDP8.4%,一個近半國人從事的行業,產值比重不到10%,叫做火?(將來這個佔比會持續穩定的降低)

說10年後農業必火的,過來自扇耳光吧

從歷史進程的角度看,農耕社會已經遠非世界主流,城市文明才是進步的象徵,城鎮化才符合歷史的趨勢。不信,為何每個從事農業的父母都省吃簡用希望孩子上學在城裡謀生而不跟自己一樣修地球。一個不符合將來發展趨勢的產業能稱之為火?

從收益角度看,如果沒有國家鉅額的財政支農補貼,怕是農業本身都難以支撐了吧,一個嚴重依賴於財政支持輸血的行業,能夠稱之為火?

2、不得不變的三農到底有幾個機會?

農業之弱,農村之難,農民之困,農業不得不變才是真,至於火不火的問題,實在是扯淡扯的不著邊際。

"

市場上的確存在農業將來必火,農業將超過房地產業成為最賺錢的行業的論調。

持這種論調的,要麼是農業從業者、創業者給自己壯膽或者是擼政策解讀培訓費的。要麼是主流媒體報喜不報憂的調性。如果還有第三種,那就是對農業或許是真無知。

說10年後農業必火的,過來自扇耳光吧

農業真的火了,年年火

一直很吃驚這種說法竟然很有市場,也竟然能夠說服相當一部分人。

1、什麼是農業必火?怎麼定義火?

宏觀上從四個方面來掃一掃:

如果從從事農業的人口而言,只能是越來越少,一個也來越少從事的行業,能稱之為火嗎?直播、短視頻行業火了,人家可都是以從業人數的聚集擴大作為重要的唯二指標(唯一是行業經濟規模)

如果從農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而言,原來還能勉強佔到經濟的10%左右。2016年農業僅佔GDP8.4%,一個近半國人從事的行業,產值比重不到10%,叫做火?(將來這個佔比會持續穩定的降低)

說10年後農業必火的,過來自扇耳光吧

從歷史進程的角度看,農耕社會已經遠非世界主流,城市文明才是進步的象徵,城鎮化才符合歷史的趨勢。不信,為何每個從事農業的父母都省吃簡用希望孩子上學在城裡謀生而不跟自己一樣修地球。一個不符合將來發展趨勢的產業能稱之為火?

從收益角度看,如果沒有國家鉅額的財政支農補貼,怕是農業本身都難以支撐了吧,一個嚴重依賴於財政支持輸血的行業,能夠稱之為火?

2、不得不變的三農到底有幾個機會?

農業之弱,農村之難,農民之困,農業不得不變才是真,至於火不火的問題,實在是扯淡扯的不著邊際。

說10年後農業必火的,過來自扇耳光吧

糧食安全問題是重啟農村改革的首要原因。隨著農一代的老去,誰來種地?如何種地?如何確保糧食安全的問題越來越破解。其次,社會發展的矛盾也要去必須對農村做出改革,第三農民對於自身改善生活、縮小城鄉差距的期待日益強烈。

於是乎,以農業現代化作為總目標,配套的農村產權改革,農產品價格改革是重點逐步展開,由淺入深,由點到面。新型農業主體的鼓勵、土地流轉、土地託管、土地確權、土地還權附能、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徵地制度改革、宅基地有償退出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陸續推出。

顯然,這個改革是有上限的。農業現代化對於整個農業產值的提升未必有多大。很多人還是看好農村產權交易這個看上去很美且極具想象力的蛋糕。

經過幾年的改革實踐,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在現實中,農村產權改革形成的市場被明顯高估,什麼農村宅基地總市值50萬億,建設用地200萬億,估計拍出這個數的人自己都不敢相信。

"

市場上的確存在農業將來必火,農業將超過房地產業成為最賺錢的行業的論調。

持這種論調的,要麼是農業從業者、創業者給自己壯膽或者是擼政策解讀培訓費的。要麼是主流媒體報喜不報憂的調性。如果還有第三種,那就是對農業或許是真無知。

說10年後農業必火的,過來自扇耳光吧

農業真的火了,年年火

一直很吃驚這種說法竟然很有市場,也竟然能夠說服相當一部分人。

1、什麼是農業必火?怎麼定義火?

宏觀上從四個方面來掃一掃:

如果從從事農業的人口而言,只能是越來越少,一個也來越少從事的行業,能稱之為火嗎?直播、短視頻行業火了,人家可都是以從業人數的聚集擴大作為重要的唯二指標(唯一是行業經濟規模)

如果從農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而言,原來還能勉強佔到經濟的10%左右。2016年農業僅佔GDP8.4%,一個近半國人從事的行業,產值比重不到10%,叫做火?(將來這個佔比會持續穩定的降低)

說10年後農業必火的,過來自扇耳光吧

從歷史進程的角度看,農耕社會已經遠非世界主流,城市文明才是進步的象徵,城鎮化才符合歷史的趨勢。不信,為何每個從事農業的父母都省吃簡用希望孩子上學在城裡謀生而不跟自己一樣修地球。一個不符合將來發展趨勢的產業能稱之為火?

從收益角度看,如果沒有國家鉅額的財政支農補貼,怕是農業本身都難以支撐了吧,一個嚴重依賴於財政支持輸血的行業,能夠稱之為火?

2、不得不變的三農到底有幾個機會?

農業之弱,農村之難,農民之困,農業不得不變才是真,至於火不火的問題,實在是扯淡扯的不著邊際。

說10年後農業必火的,過來自扇耳光吧

糧食安全問題是重啟農村改革的首要原因。隨著農一代的老去,誰來種地?如何種地?如何確保糧食安全的問題越來越破解。其次,社會發展的矛盾也要去必須對農村做出改革,第三農民對於自身改善生活、縮小城鄉差距的期待日益強烈。

於是乎,以農業現代化作為總目標,配套的農村產權改革,農產品價格改革是重點逐步展開,由淺入深,由點到面。新型農業主體的鼓勵、土地流轉、土地託管、土地確權、土地還權附能、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徵地制度改革、宅基地有償退出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陸續推出。

顯然,這個改革是有上限的。農業現代化對於整個農業產值的提升未必有多大。很多人還是看好農村產權交易這個看上去很美且極具想象力的蛋糕。

經過幾年的改革實踐,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在現實中,農村產權改革形成的市場被明顯高估,什麼農村宅基地總市值50萬億,建設用地200萬億,估計拍出這個數的人自己都不敢相信。

說10年後農業必火的,過來自扇耳光吧

沒有配套的政策激活農村土地價值,即使賦予農村土地金融屬性,抵押擔保也是不良資產,除了政策性金融做出幾個試點用於宣傳外,市場化的方式幾乎找不到出路。

唯一看似行得通的重慶的地票制度,還是通過一系列複雜的制度設計,將城市周邊土地的價值轉移到了邊遠農村,一不是農地的自發升值(只是價值轉移),二是依賴於城市用地指標的上限,價值有限。

至少在農地圈看來,農村現在和很長一段時間都要摸索前行,從來也沒敢奢望農業會火。

或許十年後這些鼓吹農業必火的人回過頭來看,真想扇自己幾個耳光。

農地圈微信公號:農地圈,農村改革的觀察者、實踐者,三十萬新農人聚集的社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