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貧讓畲鄉綻放希望花

農村 慈善 大學 朋友圈 東部戰區 2017-06-09

“少年軍校是一所可愛的校園,這是勁旅官兵捐資援建……”5月17日下午,是福建上杭縣廬豐畲族鄉中坊小學的音樂課時間,“保障勁旅少年軍校校歌”歌聲悠揚,響徹四里八村。領唱者,是該校五年級學生李雯靜。此刻,和她一起朗聲合唱的,還有全校229名師生。

習主席強調: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20年前,駐閩某部與中坊小學結對幫建,滿腔熱忱扶貧老區教育事業;20年間,該部官兵教育扶貧接力不斷線,延續傳承一份美麗事業,譜寫一曲“愛我人民愛我軍”的時代頌歌。

教育扶貧讓畲鄉綻放希望花

跨越二十年的愛心援助

“同心樓”前笑聲朗

這裡是畲鄉。沿著汀江,山路蜿蜒,大山中盤旋,抵達中坊小學時,已近晌午。

平坦處停了車,留著一頭剛健板寸的賴旭文校長,已在校門外等候。他和記者介紹,中坊村位於上杭縣東麓,上世紀90年代是出了名的山區貧困村,讓娃娃們有書念、有學上,是幾代山裡人心尖尖上的期盼。

“以往的教學樓破舊不堪,更別談像樣的教學設備……山裡人祖祖輩輩的夢想,在部隊來的那一天實現了!”賴校長越講越動情。

時鐘撥回到1997年盛夏,擔負演習任務的駐閩某部官兵開進中坊村駐訓。

村裡來了解放軍,老區沸騰了!大夥兒像當年支援紅軍那樣,義無反顧地擁軍支前。孩子在近似危房的教室裡上自習,把最好的房子騰給部隊;在當時用水用電極其緊張的情況下,優先保障部隊……一進駐,官兵們就時刻被這種溫暖和感動包圍著。

駐訓結束了,軍民故事才剛起頭。

回饋百姓,反哺村民。該部黨委一聲號召,一場“愛心獻給孩子”的捐資助學活動在軍營火熱展開。

“紅旗越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閩西,這片浸透著先輩熱血的土地,今朝再度揚起軍民攜手治貧的風帆。

優良的辦學條件,是教育扶貧的基礎。那一年,聽說部隊要給孩子們新建教學樓,村民自發前往施工工地,幫助清理場地、挖砂鋪路、粉刷圍牆。很快,一棟明亮、寬敞、安全的“勁旅教學樓”在中坊村拔地而起,這棟教學樓也被畲鄉群眾親切地稱為“同心樓”。

“同心樓”前,80歲的藍永金老人笑得合不攏嘴。他對記者說,當年如果不是解放軍的資助,中坊小學可能就沒了,娃娃們就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到鎮上小學讀書,為接送娃娃上學,兒子媳婦就沒法外出掙錢……現在好了,學校就在家門口,兒子媳婦可放心出去打工,一年能多掙幾萬塊。

今年3月30日,是農曆三月初三,畲族傳統節日,“多彩畲鄉、魅力廬豐”文藝匯演上,以部隊官兵援建教育扶貧為題材編排的情景劇《愛的傳遞》登臺亮相,該校18名低年級學生的精彩演出引發轟動,“同心樓”也彷彿一夜換新顏……

“叔叔,我們學校漂亮嗎?”徜徉校園間,孩子們見到記者問的最多的就是這一句。順著稚氣話音,放眼看去:寬敞明亮的教室,紅綠相間的運動場,加上一張張可愛的童真笑臉,誰能想到這是閩西山區的一所鄉村小學?!

“現在的辦學條件‘鳥槍^炮’,一點不比城裡差啊!”賴校長不勝歡喜、如數家珍,“在部隊資助下,學校在全縣首家實現互聯網多媒體教學,還是首家擁有標準化塑膠運動場的農村小學……”

扳著手指,賴校長算了一筆賬:20年來,部隊官兵累計為學校捐款捐物80餘萬元用於改善教學條件,學校也相繼被福建省表彰為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龍巖市農村示範小學。

栽下梧桐樹,何愁金鳳凰?辦學條件的改善,吸引了一批青年教師走進畲鄉。

唐崇琤老師,原是上杭縣實驗小學的一名優秀音樂教師,2011年響應“支援農村薄弱校建設”號召,到中坊小學支教。按政策,滿一年後可調回原單位。但她主動放棄回城,繼續留教。用她自己的話說:“農村小學也能大有作為,成就感和歸宿感才最重要。”

2015年7月,因為生二胎的緣故,唐老師不捨地回了城,從中坊小學走出去的優秀畢業生羅鳳娣接過教鞭,同時還負責起全校的英語教學和少先隊輔導員工作。去年,中心小學英語骨幹教師何婷老師,也加入了這支隊伍……

教育扶貧讓畲鄉綻放希望花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5月的八閩大地,花紅草綠。站在記者面前的藍素紅,烏溜溜的眼睛,小臉晒得微黑。

她有些靦腆地告訴記者,自己父親因傷致殘,幾近喪失勞動能力,一家人全靠母親在家務農維持,如果不是靠著國家“兩免一補”政策和解放軍叔叔的資助,她可能沒有機會繼續坐在教室裡唸書。

“第一個資助我的是鄒順祥叔叔,後來他退伍了,紀淑標、餘果兩位叔叔又先後資助我。”在小素紅眼裡,這幾個解放軍叔叔無疑就是她心中的“天”。

聊著聊著,小素紅的臉上漾開幸福笑容……

在中坊小學,像藍素紅這樣得到官兵資助的貧困學生,還有很多。

“不讓一個貧困孩子失學”,是該部官兵20年教育扶貧的最大心願。該部政委高智斌告訴記者,為讓家庭困難的孩子都能圓“讀書夢”,“1+1”捐資助學活動也延續了20年,頭一年就有38名貧困學生得到愛心捐資,背上書包走進學堂。

2016年5月25日,一名空軍軍官走進中坊小學,為全校四年級以上的學生上了一節聲情並茂的國防教育課,贏得陣陣掌聲。

望著講臺下學弟學妹們稚嫩的臉龐和清澈的目光,臺上的李永明彷彿看到了19年前的自己,不禁溼了眼眶。他,正是當年接受“1+1”捐助的38名學生之一。

當年,李永明的父母體弱多病,幾次面臨輟學,是靠著該部4名官兵接力資助,順利唸完高中。2006年高考時,他被空軍工程大學錄取,實現軍旅夢,現在空軍某部任參謀。如今,已是一身戎裝的他知恩感恩,每月固定從工資中拿出一部分錢,資助西部山區貧困學生,每次休假探親都要回母校“現身說法”,激勵同學們不忘解放軍、追逐人生夢。電話裡,李永明動情地向記者表示:“是解放軍幫助自己實現了夢想,我也要幫助更多的人圓夢。”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時代新篇,串起了一茬茬官兵的扶貧助學夢,也將代代延續。這,僅是“教育扶貧接力賽”的一個縮影。

教育扶貧讓畲鄉綻放希望花

20年來,官兵們崗位調整、老兵退伍時,不僅要交工作交物資,還要將接受他們長期資助的貧困學生鄭重地“交”給接班人。去年12月底,部隊長盧建飛到單位任職不到10天,就驅車趕到學校,與校領導規劃學校建設發展,並現場認領了一名貧困生。

著眼建立長期教育扶貧機制,2012年,他們按照單位量力而行、個人自覺自願的原則,設立“保障勁旅助學基金”,捐助的資金由部隊統一保管,有計劃、有步驟、分批次地對貧困學生實施資助。記者翻看助學基金援助對象名冊,只見上面詳細記錄著受助者基本信息、家庭困難情況,還有聯繫方式、監護人銀行賬號、資助官兵等信息。

感動可以傳遞,如同一次次“熱傳導”。2002年,當地退休幹部黃鐸鳴聽說部隊給學校捐資助學的事後,拿出過生日時兒女孝敬的3000元錢,為學校訂做了一批新課桌椅。老人去世前專門立下遺囑:3萬元積蓄全部捐給學校。

這是一組令中坊村村民深感幸福的數字:20年來,該部官兵先後資助了32名失學兒童完成學業,資助貧困學生1000餘名,200多名貧困學生考入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高等學府……

“僅去年,我們村就有10多名貧困學生考上縣重點高中。未來10年,咱山裡還能出更多的大學生。”帶著無限憧憬,中坊村黨支部李嶽欽書記看到了村子的未來。

教育扶貧讓畲鄉綻放希望花

“山羊大王”嬗變記

“‘家貧子讀書’,要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習主席的話,至今振聾發聵。

李斌,是廬豐畲族鄉遠近聞名的“山羊大王”,也是中坊小學2002屆的畢業生。中考時,他與重點高中擦肩而過,曾一度自卑自棄。

“是當時資助我的解放軍叔叔不斷鼓勵和肯定,自己才找到自信。”後來他參了軍,退伍返鄉後,他瞄準家鄉山多地廣的優勢,選擇承包200畝荒山放養黑山羊。從父親協助購買的五隻種羊起步,經過近十年苦心經營,目前已發展到存欄230多隻的規模,年純收入達30多萬元,還帶動了3戶貧困戶脫貧。

“只有日子好起來,鄉親們才能看到希望,看到知識的價值。”聊起眼下的好日子,李斌的話意味深長。

“山羊大王”成功的背後,正是教育扶貧的初衷所在。

這些年,中坊小學走出去的優秀畢業生一茬接一茬:2001屆畢業生黃麗芬現就職福建省冶金(控股)有限公司,今年被評為“福建省優秀企業法律顧問”;2001屆畢業生賴志丹,2007年考入第二炮兵工程大學,榮立個人三等功; 2010屆畢業生李志豪,現在當地縣政府工作;2016年畢業於集美大學的李瑞文,簽約福建省交通銀行……

“讓每個人都有人生的機會”,在官兵的幫助和注視下,一批批貧困學子從該校畢業走向社會,從大山走向城市,從貧窮走向富足。“知識改變命運”也已成為畲鄉群眾的共識。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該部通過教育扶貧,在資助貧困學生重返校園的同時,注重培養貧困學子用雙手和聰明才智去根除貧困、創造未來的理念。

2012年8月,福建省革命老區首家少數民族“少年軍校”,由該部與龍巖市教育局共同掛牌。

山裡孩子多半靦腆、害羞,不善與人交流,針對這些性格特點,著眼增強“自信、自尊、自強、自立”能力,部隊專門抽調9名素質全面的官兵組成“校外輔導員”,定期到學校教唱部隊歌曲、傳授國防知識;每年“六一”、國慶節,組織學生體驗軍營生活、參觀軍史館,強化愛國主義思想和國防意識,“少年軍校”助學模式,“國防教育進課堂”“軍營一日”“國防與法”等活動也深受師生歡迎。

強其體魄,礪其精神。近兩年,黃智凱、李俊夷、曾曉欣等3名同學獲縣級數學競賽一等獎,曾一度自閉的李曉丹同學前不久剛打破縣小學生田徑運動會鉛球紀錄奪冠……

真心引領成長路,眾手澆開成才花。“少年軍校”成立以來,學校87名學生參加省、市、縣各類競賽獲得名次,獲獎人數在全縣65所農村小學中名列第一。5月15日,學校收到縣裡喜報:李俊夷、李妍兩名同學被評為2016—2017年度上杭縣“著名蘇區好學生”。

大山深處有綻放。奔騰的汀江,會有夢想的勇進,也會有滋潤的魚水情!

來源 | 解放軍報

作者 | 徐國建、高潔、郭晨、陸兵

編輯 | 靳奎

監製 | 代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