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文章”助力荊嶺村脫貧致富——市文廣新局駐荊嶺村下派幫扶工作紀實

農村 農民 三農 黃粉蟲 東營網 2017-06-13

2016年底,墾利區墾利街道荊嶺村順利摘掉省定貧困村帽子,全村6戶12名省定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荊嶺村黨支部書記翟向峰說,荊嶺村能夠摘掉省定貧困村的帽子,多虧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幫扶工作組的幫助。

2015年7月,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幫扶工作組進駐荊嶺村開展下派幫扶工作。幫扶以來,工作組結合荊嶺村實際,積極發揮部門職能優勢,形成了“一個統領、三個著力”的工作模式,即以“抓黨建”為統領,著力做好“脫貧攻堅”、“民生保障”、“文化幫扶”三篇文章,幫扶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產業幫扶 打響脫貧攻堅戰

2014年,荊嶺村被確定為省定貧困村。村民以種植水稻、蓮藕、玉米、棉花等農作物。從產業結構看,該村是比較典型的農業村,主要產業以種植、養殖、勞務輸出為主。工作組針對荊嶺村實際,結合每戶具體情況制定了扶貧規劃,做到精準扶貧。

“光伏發電清潔環保無汙染,技術可靠,效益明顯,收益也穩定。”市文廣新局駐荊嶺村第一書記段濤告訴記者,經過多方考察,他們認定了光伏發電這條脫貧路子。

工作組爭取各級扶貧資金55萬元,分兩批次建設了86千瓦光伏太陽能發電項目,預計年收益能達到11萬元。“截至2016年底已經發了5萬多度電,實現創收5萬多元,給我們荊嶺村集體經濟帶來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提前完成了貧困戶脫貧,村集體創收的任務。”採訪中,翟向峰高興地說。

同時,工作組積極探索“企業+貧困戶”精準幫扶模式,引導貧困戶發展特色養殖產業。2015年11月,工作組帶領村“兩委”及部分貧困戶到北京考察黃粉蟲養殖項目,並在村內進行試養,經過半年試養,首批幼蟲繁殖成功。

正當試養戶為啟動資金髮愁時,工作組積極聯繫市內餐飲企業,東營一家親餐飲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與村裡達成協議,決定扶助荊嶺村發展黃粉蟲養殖項目,提供3000元扶助資金,並研製開發黃粉蟲系列特色菜品,實現企業、養殖戶雙贏。

王增學作為村裡第一個黃粉蟲試養人,在試養成功後,把大部分的黃粉蟲都分配到了貧困戶家裡,免費向他們傳授養殖經驗。今年65歲的貧困戶王京水說:“俺年齡大了沒辦法出去打工,現在村裡提供蟲苗、技術和銷售,俺只負責養,很省事。”

別小瞧這黃粉蟲,村裡的養殖戶憑藉它每年可獲得近3千元的收益。目前,荊嶺村已逐步形成了光伏發電託底保脫貧,特色產業“造血”謀發展,愛心企業助力保效益的脫貧模式。

設施幫扶 改善村民生活條件

多年來,荊嶺村由於集體經濟薄弱,拿不出錢來建設村內基礎設施,村內道路坑窪不平,村民出行難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為此,工作組借勢鄉村文明示範村建設的契機,多方爭取資金110萬元,幫助荊嶺村新建通村公路,硬化村內道路,粉刷牆壁,鋪設花磚,修建地溝。王增學高興地說:“這麼多年俺們村從來沒有發生過這麼大的變化。”

2016年12月,翟向鋒搬進了嶄新的文化大院。“村委大院是以前的老學校,20多年的老房子到處漏雨,抬頭就能看到天。”看到此情形,工作組決定先為荊嶺村新建一處文化大院,由單位、幫扶企業籌措資金50萬元,在村委大院原址上規劃建設了高標準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新大院建成後,村‘兩委’辦公有了新場所,組織群眾學習、培訓有了新場所。村民來的次數也多了,大家都喜歡來這裡坐一坐。”翟向鋒說。

入駐以來,工作組實施村居亮化工程,籌集資金近11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28盞。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工程,為幫扶村協調爭取兩個自然村同時進行電網改造,投資近50萬元,保障了村民的生產、生活用電。

文化幫扶 全力幫扶譜新篇

工作組發揮部門職能優勢,以我市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契機,精心打造了五個文化幫扶項目,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走進荊嶺村文化大院,農家書屋、電子閱覽室、文體活動室等各類惠民活動場所一應俱全,工作組還在村裡籌劃建設了黃河口悅讀書社,使得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同時,工作組多方爭取物資、資金,建設文體廣場,併購置了檯球桌、棋牌桌、電腦、打印機、籃球架等文體器材。為豐富農家書屋內容,工作組聯繫開展“送圖書進村”活動,為荊嶺村籌集了價值4萬元的圖書。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藉助自身職能,結合東營市“進千村樂萬家”文化惠民活動,先後多次在幫扶村開展“送戲下鄉”文藝演出活動。邀請市文化館、市演藝公司等專業演出團體,利用流動演出車、鄉村劇場,結合本土莊戶劇團、藝術團體,為幫扶村打造幾臺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邀請市文化館專業藝術人才隊伍,定點對幫扶村及附近村居的文藝愛好者、文藝骨幹,開展廣場舞、美術、攝影、樂器、歌曲等文藝輔導培訓,培養鄉村文藝骨幹,發揮其文藝帶頭作用,豐富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如今,在荊嶺村,幫扶工作組的影響無處不在。他們以“讓自己有最大成就感,讓百姓有最大獲得感”為理念,讓荊嶺村鄉村面貌發生改變,群眾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記者 李言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