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呂梁精神,擼起袖子抓扶貧

農村 農村改革 反腐倡廉 政治 中青在線 2017-06-24

6月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到山西考察調研。從北京直飛呂梁,隨後驅車1個半小時到興縣,參觀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習近平說,革命戰爭年代,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用在當今時代,繼續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呂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清代“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和女英雄劉胡蘭的故鄉。這裡有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晉綏邊區政府、晉綏軍區司令部所在地。殘酷的戰爭年代,呂梁人民籌糧籌款、參軍支前,犧牲巨大。抗戰與解放戰爭時期,晉綏邊區支援中央的經費一般要佔到邊區財政一半以上;改革開放時期,離石率先搞起了包產到戶的實踐;1992年和1994年,呂梁率先在全國進行了拍賣“四荒”和土地流轉制度探索。“艱苦奮鬥、顧全大局、自強不息、勇於創新”是呂梁精神的最生動寫照,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呂梁各級領導幹部和人民群眾,更需團結一心,繼承並弘揚呂梁精神的珍貴內涵,共同擼起袖子抓扶貧。

其一,要刷新吏治,重塑呂梁幹群團結一心的政治生態。山西塌方式腐敗,讓呂梁一度成為“腐敗重災區”,許多基層幹部也捲入其中。政治生態被破壞,直接導致了正氣偏離,民心失落。打贏呂梁脫貧攻堅戰,就要首先刷新吏治,將反腐向基層推進,把為人民服務宗旨言行一致、不打折扣地落到群眾心坎中,重塑呂梁老區黨心民心。黨心民心相互依存,擰成一股繩,就不懼任何困難與挑戰。

其二,要在保護好呂梁脆弱的生態環境基礎上,集約發展優勢產業。呂梁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旅遊資源,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示精神,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科技創新、資源融合、產業引領、政策推進,打造一批獨具呂梁優勢的礦產、林果、旅遊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進而帶動當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

其三,要匯聚眾智,因地制宜,規避劣勢,發掘優勢,並借鑑其他革命老區的成功經驗,創造更多扶貧智慧。此次考察調研,習近平走進乾旱缺水的趙家窪村察看玉米和芸豆長勢,並向村民瞭解地膜的保墒作用,察看井裡的蓄水情況,看望扶貧工作隊,察看宋家溝新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這些傳遞了總書記對扶貧政策落實情況與改善扶貧條件的重視。針對呂梁革命老區的條件制約,呂梁市明確提出200萬畝乾果經濟林提質增效、光伏扶貧、護工護理和家政培訓就業“三大扶貧行動”和易地扶貧搬遷、“8+2”產業化扶貧等精準扶貧“十項重點工程”。在推進這些政策具體落實工作中,各級領導幹部更需耐心細緻、責任扛肩,聽取、記錄、參考地方群眾的寶貴意見與建議,匯聚眾智,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不斷將脫貧實效精準對接在各縣各鄉各村、各家各戶各人。

“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呂梁是山西貧困面最大、貧困人口最多的地區,全面小康“一個不落”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也是解決呂梁革命老區發展短板的最大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下,呂梁人民應將“艱苦奮鬥、顧全大局、自強不息、勇於創新”的呂梁精神不斷髮揚光大,轉化為立說立行、善做善成、勵精圖治、擲地有聲的扶貧行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建呂梁新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