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縣大東溝鎮:精準發力撥“窮根”

農村 三農 農民 合作社 山西市場導報新聞驛站 2017-06-15

今年以來,澤州縣大東溝鎮瞄準95戶、182人的扶貧對象,按照“六個精準”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佈局、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統籌發展,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產業扶貧、保障兜底的精準脫貧之路,開拓了脫貧致富新路徑,“扶”出了貧困戶的新希望。

提升“火車頭” 拓展新路徑

鎮黨委堅持問題導向,把脫貧攻堅同基層黨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與精準施策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火車頭”的領軍作用,著力推動農村黨建“活起來”,農村黨員“熱起來”,讓貧困群眾“富起來”。

鎮黨委圍繞“黨建示範引領、項目建設帶動、富民產業支撐”發展思路,大力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通過舉辦“黨員冬訓”“先鋒大講堂”“領頭雁”等培訓,讓全鎮黨員幹部深刻領會黨中央的“精準扶貧”政策,以強村富民為目標,以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層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推動了產業發展、集體增收、農民致富。黑泉溝村黨支部與晉城市摩天地產有限公司簽訂了荒山承包協議,全力打造觀光采摘於一體的休閒農業,不僅使村集體經濟如期實現“破零”,村裡的貧困戶也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脫貧。中街村引導村民發展林下養雞和西瓜、蔬果特色種植,不僅增加了貧困人口的收入,黨支部還迸發了以發展柿子保健醋增加村集體收入的思路。

大力實施村集體經濟“破零”和“增零”工程,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強化了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東溝村依託86集電視連續劇《白鹿原》的取景地“徐家大院”,加大旅遊宣傳力度,同時規劃了明清古建築小吃一條街,目前正在全面實施拆舊建新,建成後可新增街面商鋪40間,創造100餘個就業崗位,在帶動周邊貧困戶增收致富的同時,村集體經濟將實現“增零”。峪南村依託可寒山3A級景區,賈泉村加快美麗鄉村創建,名氣大增,眾多遊客慕名而來,但這兩個村的就餐住宿購物條件等旅遊服務設施卻存在“短板”,鎮政府號召這兩個村將旅遊開發、農家樂建設和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優先扶持有條件的貧困戶建設標準化農家樂,為貧困戶開拓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凝聚“微力量” “輸血”變“造血”

大東溝鎮黨委政府一班人秉承“匯聚社會微力量,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理念,按照“精準幫扶,支部結對,黨員聯戶,一對一幫扶”的工作思路,動員廣大幹部和企業家廣泛開展“微承諾、微行動、微志願”行動,在全鎮營造了“人人見賢思齊、個個守望相助”的濃厚氛圍,湧現出許多開展扶貧公益活動的樣板。

在該鎮產業扶貧示範基地——吸納了周邊23個村、35戶貧困戶的廣興隆養殖專業合作社,一排排現代化的豬舍格外醒目。30剛出頭的張浩浩是這座“現代養豬航母”的負責人。問及聯戶幫扶緣由,他一臉真誠而靦腆地說:“咱是靠著黨的富民政策一步步發展壯大的,又被推選為潤達非公聯合黨支部書記,得謝黨恩聽黨話回饋社會嘛!”

一個月前,該鎮雙河底村的菇豐源農業專業合作社將培養好的500餘袋優質菌棒依次發放到5戶貧困群眾手中,並對他們進行了技術指導。菇豐源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李軍民對記者說:“我當初也是個貧困戶,村裡、鎮裡積極支持我創業,在場地、資金上幫了大忙。如今我還被選為村幹部,就更得帶著大夥一起致富了!”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該鎮積極引導貧困群眾擺脫“等靠要”的思想,樹立自主脫貧信念,同時在物資上給予必要的幫扶,並加大技能培訓、外出務工引導,鼓勵發展種養殖產業等,著力提高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和“造血”功能,更重要的是,不斷為貧困戶引入“金融活水”。在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全鎮31戶貧困戶與澤州農商行大東溝支行簽訂了金融扶貧小額信貸協議,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交口稱讚。

精準伸援手 保障出暖舉

因病致貧的貧困戶需要最耐心的呵護。針對部分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大東溝鎮通過認真調查走訪,不斷擴大保障範圍,提高保障標準。兩年前,東溝村村民韓軍亮遭遇了一場重大車禍,徹底喪失了勞動能力,其妻既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還要照顧他,一時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村裡就韓軍亮的家庭情況及時召開了黨員代表和群眾代表擴大會議,向鎮裡和縣裡申報了精準貧困戶,還遞交了低保申請。當拿到低保救助本時,韓軍亮70歲的老母親激動地說:“多虧了政府來幫忙,要不然我們這一家人可怎麼活下去啊!”

在大東溝鎮,像韓軍亮這樣越來越多家庭困難群眾,享受到了政府低保救助。該鎮建立起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精準識別低保對象,及時將貧困人口中患有重病、重殘、無勞動能力的人員按規定納入低保範圍,有效杜絕了“人情保”、“關係保”。全鎮95戶貧困戶,通過再甄別和再確認,將51戶貧困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對象,2戶貧困戶納入了五保集中供養,3戶貧困戶享受到了在校學生雨露計劃補助,37戶殘疾貧困戶享受到了殘疾人“兩項補貼”,4戶貧困戶領取到了重大疾病醫療救助資金,1戶貧困戶通過在屋頂安裝分佈式光伏發電幫扶擺脫了貧困。

該鎮黨委書記李俊文表示,“越是在脫貧攻堅‘攻營撥寨’的衝刺階段,越要咬定青山不放鬆,做到一剩一戶、不落一人。我們要以人為本,精準幫扶,早日讓困難群眾走出低谷,走向富裕,共享發展陽光。”

記者 賈升亮 通訊員 秦晉香 徐軍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