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村級精準監督“最後一公里”

農村 民主 中國發展網 2019-07-09

“今年以來,大中街道黨工委切實加強村紀監委隊伍建設,落實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基層紀監委工作積極性。使全街道涉及村級信訪問題及越級上訪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0%以上,村級監委會功不可沒”。大中街道紀工委書記李雲東介紹說。

近年來,鹽城市大豐區大中街道黨工委著力完善農村基層監督體系,建立村級監督委員會,搭建了村民監督和幹群溝通交流的平臺橋樑,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較之2016年,全街道基層纏訪、重複訪下降11.6%,實現了30%的村組黨員幹部信訪問題反映掌握在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

建立組織,夯實基礎“聚合力”

“3個村監委、5名監委主任獲得街道黨工委表彰,2名監委主任因履職不到位被誡勉談話。”2018年以來,大中街道緊盯農村基層監督缺位問題,加大村級監委管理,激活監督“末梢神經”。

該街道出臺《大中街道村(社區)監委換屆選舉產生辦法》,制定《關於深化村(社區)監委建設的意見》《大中街道村(社區)監委及主任年度考核獎勵暫行辦法》等制度文件,按照每個村選舉產生監督委員會主任1名,委員2至3人要求,全覆蓋選舉產生,確保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有人抓、有人管。街道紀工委堅持每月召開村監委會工作例會,瞭解收集工作開展情況,解決工作中存在的難題和問題;每月20號黨員學習時開展質詢會,對監督中整改的問題限時限期整改落實到位。

制定計劃,多元培訓“提能力”

“只有機構有人員還遠遠不夠,還必須讓這支村級監督力量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大中街道黨工委書記沈剛要求,要通過集中培訓、交流學習等方式,有效解決村監委成員“本領恐慌”的問題。

該街道針對村級監委履職不到位、監督缺位的問題,開展“三個一”培訓工程。強化“半年一次政治培訓”,要求街道紀工委對轄區村級監委主任、委員每年度開展1次政治培訓,強化理論學習,增強政治覺悟;開展“一年一次專題培訓”,圍繞集體項目實施、涉農惠農政策落實、村組幹部履職監督等方面進行履職培訓,不斷提升監督的針對性;實行“一屆內一次交叉培訓”,根據階段時期內脫貧攻堅督戰、徵地搬遷行動、夏秋季秸稈“雙禁”、村級財務清理以及“幹部問政”“百姓問廉”線索收集評議活動,轄區內村與村交叉參與,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著力提升監督質效。

明確責任,監督執紀“添動力”

“以前我沒怎麼履職,不知道記些啥,監督日誌最多記兩三行。現在不一樣了,上級對我們監督什麼、怎麼監督都講得很清楚,今年已經開展監督15次,監督日誌寫了幾頁紙。”該街道恆北村監委主任吳永芝感慨道。

大中街道堅持把黨務、村務、民主理財等分散監督職能全部整合到村監督委員會,實現村務管理和村務監督職能相分離。賦予監督委員會知情權、質詢權、建議權、評判權和監督權,著力實現監督網絡零盲點、民主監督零距離、合理訴求零重訪、群眾信訪零舉報、基層幹部零案件的“五零”目標,今年以來,村級監督委員會共實施監督事項29項,提出質詢意見13條;解決民生問題40多件,有效維護了農村和諧穩定。

圍繞中心,聚焦重點“強定力”

“一點也馬虎不得,必須按照施工標準整改到位!”近日,該街道秦西村五排河疏浚工程驗收過程中,村監委主任周漢衛在工程驗收現場忙個不停。

大中街道村級監委堅持聚焦重大事項決策、工程項目建設、集體“三資”管理、民生政策落實、脫貧攻堅領域等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嚴格做到“一議二進”。即:對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實行“一事一議”;對工程項目建設實行“進場”監督;對脫貧攻堅領域、民生政策落實情況實行“進戶”監督。1-6月份,全街道村級監督委員會開展實地檢查34次,共走訪群眾4644人次,發現並糾正問題149個,有效發揮了監督和保障作用。(盧春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