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推行農村黨員“分類管理”激發幹事活力

農村 農民 農業 時政 浙江黨建雲平臺 2017-06-25

自“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浙江常山縣針對農村黨員教育管理難、發揮作用難、考核評定難等實際問題,全面推行農村黨員分類管理制度,通過特色性活動、規範化管理、常態化關懷,進一步激發了農村黨員隊伍的活力。今年以來,全縣10619名農村黨員已開展“主題黨日”活動6期1100餘場次,形成了剿劣治水、“跑腿代辦”、募捐扶困等特色主題,推動集中志願服務650餘場次,募捐黨內互助資金170餘萬元,參與率達到98.4%,黨員“不合格”率僅為0.12%。

“主題黨日”激活無職黨員。推行以“主題黨日”為載體的黨員月度活動,各村結合村情、發展目標等,通過每月設定一個主題、每期開展一次服務、每次評出若干標兵,無職黨員鼓足幹勁“爭優”;同時,結合村幹部“五比亮劍”述職,有計劃在“主題黨日”上加入黨員評議、獻策等內容,讓無職黨員對村級事務有奉獻感、參與感。據統計,推行“主題黨日”以來全縣農村無職黨員的到會率提升了4.7%。

“精準服務”關愛睏難黨員。對70週歲以上老齡黨員、困難黨員採取“一聯一、一帶一、一幫一”機制,即年老黨員1名村幹部聯繫、貧困黨員1名致富能手帶富、急難情況1個集體共同幫扶,讓困難黨員有“集體獲得感”;利用“遠教入戶”工程,在年老或長期生病黨員家中免費接入遠程教育學習、視頻系統,足不出戶便可接受教育、服務。僅去年,全縣從黨費中專項列支資金100萬元,慰問幫扶黨員730餘人;400餘戶困難黨員家庭已實現“遠教入戶”。

“異地安家”管理流動黨員。各鄉鎮(街道)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地方設立“紅色小站”,定期集中流動黨員學習、交流等活動;推行“四個一”管理服務方法,每名流動黨員發放一本《流動黨員活動證》,每名流動黨員建立一張基本信息卡,村支部指派專人每月主動聯繫一次流動黨員,每年春節期間進行一次民主評議,讓流動黨員找到“歸屬感”。全縣先後在上海、杭州等地建立“紅色小站”26個,讓1355名流動黨員在異地“安家”。(浙江省常山縣黨建雲平臺供稿——廖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