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貧困村提升"顏值"和"氣質"變美麗鄉村

農村 經濟 農村改革 三農 濱州網 2017-04-20

鋪砌一新的街道,粉刷潔白的牆壁,幽默風趣的愛心公益宣傳畫,古香古韻的路燈,栩栩如生的稻草人……走進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杜店街道南任村,處處都是宜人之景。很難想象,南任村是曾經的貧困村,年集體收入不到1萬元。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扶貧辦副主任張光明介紹,在2016年初,全區仍有貧困戶1072戶、貧困人口1598人,8個市定貧困村,貧困村經濟基礎薄弱,村集體常年沒有穩定經濟收入來源。

2016年,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將精準扶貧要求貫徹始終,通過鄉村旅遊、就業創業、企業幫扶、項目扶持等多種方式,將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全面動員,強力推進。如期完成了8個市定貧困村和1072戶、1598人的“脫貧摘帽”任務,曾經的貧困村經過精準扶貧提升了“顏值”和“氣質”,變成了美麗鄉村。

“自去年開發區實施精準扶貧以來,僅僅2個月時間,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再也不用自打井飲水了,現在村裡都喝上了自來水;家家戶戶通上了天然氣;光伏發電項目帶來了集體收入;村裡鋪設了雨水、汙水管線,排水跟城市一樣。結合全區鄉村旅遊發展規劃,我們又對60畝閒置土地進行流轉,將荒廢舊池塘開發為休閒垂釣園、綠色採摘項目,積極引導群眾開辦農家樂、精品客棧等,村集體年收入增加了9萬元。”曾是全區8個市定貧困村之一的南任村黨支部書記任益元說。如今的南任村成為以鄉村旅遊為主的美麗鄉村示範點。在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樣的美麗鄉村還有很多。

強化產業支撐,築牢美麗鄉村發展根基

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把扶貧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實現互促共進。因地制宜發展群眾幹得了、能增收的產業項目。其中,貧困戶比利時肉兔、波爾山羊、梨木贊肉牛養殖扶貧項目等,戶均增收500餘元,實現貧困戶長期受益。通過這些項目帶動增收,夯實群眾脫貧的基礎,激發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幫助群眾掌握技能,引導群眾自力更生、自主創業、自我脫貧。

筆者在採訪中發現,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美麗鄉村不僅有“面子”,而且有“裡子”,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特色產業。突出產業發展重點,立足村莊資源稟賦,扶優培強特色產業,增強貧困村的經濟發展活力。在裡則街道呂前村,到處都是成片的大棚種植。呂前村黨支部書記呂光岐說:“我們村因地制宜,建成了30多個早春式蔬菜大棚,村集體收入明顯提高了。”而陶家堤口村南美白對蝦立體養殖扶貧項目,實現利潤收益7萬餘元;蘭家村休閒垂釣扶貧項目,實現利潤收益0.6萬元;李椿門村60畝白芷中草藥種植扶貧項目,預計年收益15萬元;庫李村、紅廟村節水灌溉扶貧項目,每畝可節省灌溉費用50元,覆蓋貧困戶22戶。

南任村被納入獅子劉鄉村旅遊片區,通過抓好鄉村旅遊產業發展進一步助推脫貧,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鄉村旅遊產業發展與群眾幸福指數同步提升。同時,黃河大壩北側的市定貧困村蘭家村,通過整合林木、河道、水塘、果蔬及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旅遊資源,重點開發黃河觀光、濱水休閒、果蔬採摘、生態養殖等項目,推出了黃河風情觀光遊、黃河人家生活體驗以及休閒生態農業體驗遊。隨著獅子劉片區及黃河古村風情帶鄉村旅遊等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拓寬致富渠道、促進了群眾增收。

2016年,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整合扶貧資金463.54萬元,村級產業扶貧項目18處,其中,光伏發電項目10處,種植養殖5處,節水灌溉項目2處,貧困戶養殖項目80處。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302千瓦,已全部併網發電,年發電量36萬度,實現收益35萬餘元,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78戶112人。美麗鄉村建設使得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路子更加多元化,農民創業增收能力持續增強。

鞏固城鄉環衛一體化,為美麗鄉村增色添彩

為鞏固扶貧開發成效,提高貧困群眾生活質量,改善居住環境,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計劃用3年時間,對全區8個市定貧困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達到村莊美化、綠化、硬化、淨化、亮化標準,南任村在2016年率先完成了該項任務。

如今,走進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幾個貧困村,映入眼簾的是寬敞平坦的路面、整潔亮堂的房屋、鬱鬱蔥蔥的樹木和生動形象的牆體宣傳畫。所有的一切都讓初次進入村莊的人眼前一亮,用村裡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村裡環境敞亮了,大家夥兒心裡也敞亮了。”在沙河街道辦事處山趙村,每天一早,村民們就把家中的生活垃圾收集起來,投放到村內的垃圾箱中,由垃圾收集車及時拉走。這些變化是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紮實推進鄉村文明行動、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的一個縮影。

堅持以民為本,讓農民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環境更優美了,生活更方便了,打工不出門了,娛樂有場地了。”說起現在的生活變化,呂前村村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為提升農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進一步完善貧困村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在6個貧困村新建高標準農村幸福院,改變貧困村面貌、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居。新建扶貧農村幸福院以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提升農村老年人幸福指數為目標,解決貧困村公共服務設施缺乏問題,幫助困難居民脫貧致富。“我區新建農村幸福院佔地2畝、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床位20張、投資60萬元左右,設有養老區、村委會辦公室、農村衛生室和文化健身廣場等多功能公共設施。居住房內設置休息室、文體活動室、廚房、洗澡間、餐廳等功能室,能滿足在院老年人休息、娛樂、健身、交流、生活等服務需求。目前,6個貧困村的農村幸福院已建成。”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務局局長韓相成說。

“下一步,我區將藉助金融扶貧和自身產業優勢建立長期穩定的產業,倡導支持企業利用人才、市場、科技等多方面優勢通過‘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參與扶貧,建立‘動態管理 聯動清零’長效幫扶機制,提升農民群眾生活水平。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群眾對完善的公共設施、整潔的生活環境、便捷的出行條件、高標準的生活質量,都有著強烈的追求。我們要讓農民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參與者、受益者。”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王廣忠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