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日用品賣給外國人賺35億,被評為寧波最佳僱主,卻鼓勵員工離職'

"
"
將日用品賣給外國人賺35億,被評為寧波最佳僱主,卻鼓勵員工離職

寧波自古以來就以貿易聞名。相關數據顯示:寧波有25%的人從事貿易工作,短短10年,外貿總額超過上千億美元,東盟、美國和歐盟佔進出口總額48.2%,分別進出口793億元、1541億元和1801億元,分別增長25%、12%和15%。在這些光鮮數據背後,是一代代寧波人艱辛奮鬥史,一位靠日用品發家的企業家,他的創業經歷,成為萬眾創業的縮影。

"
將日用品賣給外國人賺35億,被評為寧波最佳僱主,卻鼓勵員工離職

寧波自古以來就以貿易聞名。相關數據顯示:寧波有25%的人從事貿易工作,短短10年,外貿總額超過上千億美元,東盟、美國和歐盟佔進出口總額48.2%,分別進出口793億元、1541億元和1801億元,分別增長25%、12%和15%。在這些光鮮數據背後,是一代代寧波人艱辛奮鬥史,一位靠日用品發家的企業家,他的創業經歷,成為萬眾創業的縮影。

將日用品賣給外國人賺35億,被評為寧波最佳僱主,卻鼓勵員工離職

徐平炬,原本是一名普通外貿業務員,主要負責服裝出口工作,憑藉膽大心細很快成長為業務經理。在和外商交談中,他發現一個商機,日用品種類繁多,外商尋找貨源非常麻煩,於是一邊做服裝一邊做日用品出口,4年後,他選擇離職,創立賽爾國貿。

剛開始,他帶著6個員工,夜以繼日尋找和外商合作機會。他先是做家用塑料產品出口,不過很快就轉為全種類日用品出口,這個模式在當時屬於首創,讓他獲得出口先機,背靠義烏小商品市場,短短兩年進出口額就達到500萬美元,此後8年,賽爾像一匹黑馬,馳騁在國際貿易疆場上,出口商品類型超過萬件,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突破1億美元。

"
將日用品賣給外國人賺35億,被評為寧波最佳僱主,卻鼓勵員工離職

寧波自古以來就以貿易聞名。相關數據顯示:寧波有25%的人從事貿易工作,短短10年,外貿總額超過上千億美元,東盟、美國和歐盟佔進出口總額48.2%,分別進出口793億元、1541億元和1801億元,分別增長25%、12%和15%。在這些光鮮數據背後,是一代代寧波人艱辛奮鬥史,一位靠日用品發家的企業家,他的創業經歷,成為萬眾創業的縮影。

將日用品賣給外國人賺35億,被評為寧波最佳僱主,卻鼓勵員工離職

徐平炬,原本是一名普通外貿業務員,主要負責服裝出口工作,憑藉膽大心細很快成長為業務經理。在和外商交談中,他發現一個商機,日用品種類繁多,外商尋找貨源非常麻煩,於是一邊做服裝一邊做日用品出口,4年後,他選擇離職,創立賽爾國貿。

剛開始,他帶著6個員工,夜以繼日尋找和外商合作機會。他先是做家用塑料產品出口,不過很快就轉為全種類日用品出口,這個模式在當時屬於首創,讓他獲得出口先機,背靠義烏小商品市場,短短兩年進出口額就達到500萬美元,此後8年,賽爾像一匹黑馬,馳騁在國際貿易疆場上,出口商品類型超過萬件,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突破1億美元。

將日用品賣給外國人賺35億,被評為寧波最佳僱主,卻鼓勵員工離職

2008年,金融危機到來,外貿首當其衝成為重災區,受匯率波動、貿易摩擦、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賽爾遭受成立以來第一次業績下滑,他並沒有驚慌,深思熟慮之後,堅信日用品屬於剛需,度過這個艱難期就會有好的發展,現在能做的就是修煉內功,早在幾年前,他就鼓勵優秀管理人員帶領團隊離開賽爾總部,成立子公司,業務、財務、人員實行獨立運營,以此將員工個人能力發揮到極致。

為應對金融危機,他先是打造外貿供應鏈平臺,其次實行股權激勵制度,調動員工積極性,用企業文化將每個人團結在一起,提高團隊協作效率,最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拓展新客戶,幫助經營不善的客戶走出困境,就這樣,在外貿形勢整體不佳情況下,賽爾卻逆勢而為,2010年出口額達到2億美元,產品出口到120多個國家,合作商達到近200位,他順勢成立賽爾集團。

"
將日用品賣給外國人賺35億,被評為寧波最佳僱主,卻鼓勵員工離職

寧波自古以來就以貿易聞名。相關數據顯示:寧波有25%的人從事貿易工作,短短10年,外貿總額超過上千億美元,東盟、美國和歐盟佔進出口總額48.2%,分別進出口793億元、1541億元和1801億元,分別增長25%、12%和15%。在這些光鮮數據背後,是一代代寧波人艱辛奮鬥史,一位靠日用品發家的企業家,他的創業經歷,成為萬眾創業的縮影。

將日用品賣給外國人賺35億,被評為寧波最佳僱主,卻鼓勵員工離職

徐平炬,原本是一名普通外貿業務員,主要負責服裝出口工作,憑藉膽大心細很快成長為業務經理。在和外商交談中,他發現一個商機,日用品種類繁多,外商尋找貨源非常麻煩,於是一邊做服裝一邊做日用品出口,4年後,他選擇離職,創立賽爾國貿。

剛開始,他帶著6個員工,夜以繼日尋找和外商合作機會。他先是做家用塑料產品出口,不過很快就轉為全種類日用品出口,這個模式在當時屬於首創,讓他獲得出口先機,背靠義烏小商品市場,短短兩年進出口額就達到500萬美元,此後8年,賽爾像一匹黑馬,馳騁在國際貿易疆場上,出口商品類型超過萬件,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突破1億美元。

將日用品賣給外國人賺35億,被評為寧波最佳僱主,卻鼓勵員工離職

2008年,金融危機到來,外貿首當其衝成為重災區,受匯率波動、貿易摩擦、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賽爾遭受成立以來第一次業績下滑,他並沒有驚慌,深思熟慮之後,堅信日用品屬於剛需,度過這個艱難期就會有好的發展,現在能做的就是修煉內功,早在幾年前,他就鼓勵優秀管理人員帶領團隊離開賽爾總部,成立子公司,業務、財務、人員實行獨立運營,以此將員工個人能力發揮到極致。

為應對金融危機,他先是打造外貿供應鏈平臺,其次實行股權激勵制度,調動員工積極性,用企業文化將每個人團結在一起,提高團隊協作效率,最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拓展新客戶,幫助經營不善的客戶走出困境,就這樣,在外貿形勢整體不佳情況下,賽爾卻逆勢而為,2010年出口額達到2億美元,產品出口到120多個國家,合作商達到近200位,他順勢成立賽爾集團。

將日用品賣給外國人賺35億,被評為寧波最佳僱主,卻鼓勵員工離職

往後的幾年,陸尊、榮御、樂馳等數十家子公司相繼成立,每一個子公司都相當於重新創業,義烏優訊負責人錢天鋒,2003年進入賽爾,曾用2個月,在燥熱的庫房裡,熟悉公司7萬多件產品信息和擺放位置,憑藉優異表現,兩年就獲得徐平炬重用,在他帶領下,優訊為總公司貢獻30%銷售額。在所有子公司和總部相互協作下,短短三年,賽爾進出口額達到5.2億美元(約35億人民幣),創下集團歷史新高,賽爾集團被評為“寧波十佳僱主”。

近兩年,他積極擁抱互聯網,打造賽爾在線平臺,連接供應商和需求方,註冊供應商達到2萬家,國外客戶註冊達到3500家,每月上新產品上萬個,他將業務擴展到國際物流、定製旅遊、國際會展等領域,為客戶提供高價值服務。

在公司內部,創業再次起航,創立優遠、優騰等事業部。對於未來,徐平炬表示:“互聯網+外貿成為行業趨勢,增長潛力巨大,值得所有賽爾人全力以赴,公司內部繼續完善合夥人制度,引進外部優秀人才,將賽爾打造成世界級外貿集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