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改革定調:成品油定價漸歸位 出口收緊應是常態

能源 石油 中國石油 中石化 中證網 2017-05-27

“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經被詬病多年,現行制度的靈活性已經無法適應目前成品油市場的變化。”一位成品油貿易從業者告訴記者:“因此,向更加市場化的價格機制改變是大勢所趨。”

近日,油氣體制改革意見出臺,儘管沒有對成品油價格機制究竟如何改革提出詳細的方案和時間表,但其中一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市場決定價格的作用,保留政府在價格異常波動時的調控權”為後續改革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引。

不過,就在不久前曾在溫州舉辦的石油流通發展高峰論壇上,作為中國石油流通協會副會長的董秀成就曾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改革,行政的力量還是會大於市場的力量。

作為成品油生產的另一端——成品油出口,在近期也遇到了一些政策方面的波動。在三桶油以外的民營煉油廠今年並沒有獲得成品油出口的配額,同時進口原油使用配額的申請也於5月5日被停止。

“國內尤其是北方的成品油產能過剩情況相當嚴峻,尤其自去年大面積獲得進口原油‘雙權’後,”標普全球普氏亞洲石油分析師周小藝告訴記者:“相關部門會根據本年的進口原油使用情況確定來年的配額,這讓這些煉油廠的生產熱情十分高漲。”

出口路徑的阻塞外加生產積極性的高漲,使得中國尤其是北方的成品油市場的供給十分充足,從而導致市場競爭異常凶悍。

價格機制不能反映市場

“目前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最大問題,就是它本身不能反映整個市場的供求狀況,作為企業本身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標杆價格確定自身的成品油銷售價。”上述成品油貿易從業者告訴記者。

當前,中國採用的成品油定價法則,是於2013年正式發佈並實施的,將成品油調價和計價週期由過去的22個工作日降為10個工作日,並取消上下4%的浮動限制,改為最高限價。

成品油選擇的參照標準,是當次調價前20天,布倫特、迪拜、米納斯三種原油價格平均價格變動情況,“本質上講,這是以企業原料成本價的方式確定最終產品售價,而在現在的實踐中,已經不適合市場的需求,也無法反應市場供需的變動。”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劉孟凱說。

同時,由於目前成品油市場供給十分充足,導致中國北方地區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惡性競爭”的情況。“民營加油站往往在指導價下每升降價1-1.2元的區間內進行銷售,而現在國營加油站也開始了大幅度的降價活動。”劉孟凱說。

據記者瞭解,在北方地區,中石化甚至史無前例地進行每升降價1.5元銷售。“這種競爭難以持續,許多加油站都是虧錢狀態在運作,出臺一個能夠反映供需關係的價格機制,也可以儘量避免這種惡性競爭的情況出現。”上述成品油貿易人士告訴記者。

日前發佈的油氣體制改革意見中,明確要求改革油氣產品定價機制,有效釋放競爭性環節市場活力。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市場決定價格的作用,保留政府在價格異常波動時的調控權。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