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縣岞曲鎮:堅持走生態化產業發展之路效果好'

"

中新網河南新聞8月18日電內鄉縣岞曲鎮距內鄉縣城17公里,全鎮轄16個行政村,216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28.35平方公里,耕地3.6萬畝,林地面積12萬畝,域內淺山丘陵,溝壑縱橫,自然資源豐富,屬於南水北調一類匯水區,南水北調水源地涵養區。

近年來,為了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北送,該鎮黨委政府提出了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之路,經過7年的實踐檢驗,不但初步建成了以華隆商混、鴻圖鈣業、佳磊石材等企業為代表的東部環保建材產業園,而且陳家營、廟灣水晶產業園也初現倪端,同時立足鎮域現有自然資源優勢積極培育和發展壯大生態產業,打造了“茶、菊、蔬、煙、果、艾”六大主導綠色生態產業,為鎮域經濟發展、群眾增收、村集體經濟收入、勞動力轉移就業開闢了新的蹊徑,也為該鎮以農遊一體化規劃平臺引領鎮域產業發展,實現“一帶兩級四區”戰略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生態產業發展的同時,該鎮著重向生態農業+旅遊方向發展,利用農業生態企業勞動密集優勢,帶動周邊群眾就近就業。在產業增收及就業方面,以天隆茶業酈邑貢菊為例,主要通過三種模式:一是通過土地流轉,解放了農村廣大勞動力,使他們不用起早貪黑就能獲得比種植傳統農作物更高的租地收入,還能到企業務工,成為產業工人。用工高峰期,每天需用工400餘人,可帶動貧困戶50餘人就業,確保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二是採取反租倒包形式,把承包農戶的土地,栽上種苗後再返包給農戶,由農戶負責出工施肥、除草、澆水等管理,每畝年承包費750元,採摘工費另計,公司負責加工,這樣又使農戶成為土地的承辦商。公司共有返包農戶36戶,其中貧困戶承包戶6戶,戶均年增收超過12000元;三是採用“公司+農戶+合作社”的形式,吸納農戶土地入股,各自經營管理自己土地,公司每年每畝不但付給農戶地租及管理費用,農戶還能就近取得其他務工收入,另外對管理較好,產量較高的農戶公司每年另外給予畝收益5%的分紅,這樣就使農戶重新成為土地的主人和企業的股東。天隆茶業已入股農戶達到262戶,其中貧困戶47戶,每年可收入8000——20000元,人口多的家庭甚至超過30000元。

為了擴大產業鏈條,增加農業產業附加值,該鎮特聘請北京農林科學院和鄭州農科所,制定了全鎮農遊一體規劃,以吳埡石頭村、石堂山、鄧窯遺址三張名片,立足現有區位、產業、生態、旅遊等基礎優勢,大力植入人才、技術、項目、品牌、資本等元素,逐步打造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多元化、產業化生態農業發展目標。不但讓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群眾錢袋子能夠鼓起來,而且使村鎮集體經濟不斷髮展壯大,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有機融合發展。(王禕 李繼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