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肖驍的成功中,除了屌絲逆襲,我們還看到了什麼?

內地綜藝 肖驍 奇葩說 簡書 小鮮肉的老臘肉 2017-06-25

從肖驍的成功中,除了屌絲逆襲,我們還看到了什麼?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研讀《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鉅作的原理》(Story---Substance,Structure,Style and The Principle Of Screenwriting)中,作者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提到,好萊塢的大片為什麼受歡迎?

因為他們故事的共性都是——屌絲逆襲。

我本不以為然,認為故事無法復刻生活,生活與藝術應該還是有界限的。

而如今在為肖驍的成功而感動的我開始接受這種觀點———真實的勵志事例確實有著強大的力量使觀眾為之動容。

追了四季《奇葩說》,一直以來,肖驍的人設定位在我印象中,是現實勢力的蛇精男,是譁眾取寵的奇葩,是為節目增添笑料的、不可或缺的丑角存在。

蔡康永說他誤判了肖驍,他本以為肖驍接下來會走向演藝圈的慣性道路,而他卻選擇了一條更難更痛苦的路去努力,四季裡一路蛻變成長。或許他的辯論稱不上是名門正派,“妖言惑眾”的論點常常引得觀眾啼笑皆非,但他卻以自己的方式贏得了觀眾的認同,成為了一個可以讓觀眾由心底尊重的藝人。

決賽辯論《認真你就輸了,嗎?》不可謂不精彩。我喜歡肖驍說的那句,“今天在座的各位可以評判比賽的輸贏,但你們評判不了我心中的那個冠軍。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麼嗎?最可怕的不是因為你不努力、你輸了,最可怕的不是後悔,最可怕的是,我本可以。”

當他哽噎的說出“我本可以”這四個字的時候,像是道出了那因為殘酷社會而早已設下的層層防線的人們內心最後一絲的柔軟,讓那些苦苦掙扎的追夢者明白,可能不是所有事認真了都能成功,但認真的意義就是你可以給自己一個交代,至少面對最後失敗的時候,我可以坦然面對。

在陳銘極富感染力的結辯後,他漂亮的絕地反擊再次證明了他所有的付出沒有白費。懸殊的投票結果反映出大眾內心對於那可望不可及的成功的渴望,觀眾願意成就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

因為我們普通人的內心就是極度渴望著這樣一股正能量的聲音——問心無愧是我們唯一穩得的報酬。

肖驍說,他是個不甘做一個平庸的人,他不想要一個平庸的人生。

我們很多人都一樣,不想平庸,但因為自己不夠勇敢,就為自己的平庸找各種客觀因素埋冤他人。

其實,只有他自己知道,放棄夢想的,

是他自己。

面對機會,我們總是害怕。我們怕失望,怕改變,因為這些害怕,我們失去的,恰恰是人生最寶貴的部分,包括更多可能性,不一樣的活法,另一種人生。

午夜夢迴,我會想象自己10年後的生活。

我不知道那一天,我的嘴角是不是會有微笑,我是不是依然對這個世界充滿期待,我是不是還能堅持著做我自己。

肖驍的成功讓我們見證了一個屌絲靠著努力一步步向上成功的動人故事。我們喜歡看到這樣勵志的故事。肖驍不缺乏實力,第二第三季都是亞軍的他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他不努力,他逃避,不追求也不爭取。

而如今的他,會細心的寫下每一位臺上辯手的金句,總結每期優秀辯手獲勝的原因,分析每個人的優劣不足;會為了一道辯題寫下一本書的論點與想法。

他與魔鬼交易,用他的時間,換取最後成功的可能性。

肖驍,謝謝你四季以來的努力蛻變,讓我們這些同樣是在底層的,掙扎向上的普通人有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去努力,去認真,為了更好的明天去傾其所有,你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所有的回報都是必然。

最後我想說,“應得的”從來不會從天而降,而是因為“我很努力”,如果人的一輩子,從來沒有為喜歡的事努力過,拼過,全力以赴過。

這樣的人生,我為你不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