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

《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了空前成功,無疑讓哪吒成為了又一個影視作品大IP。後續必將會有更多關於哪吒的作品問世,就像孫悟空一樣。

看完了《哪吒》,有的網友大呼不過癮,那麼,不妨來看看真實的神話故事中,哪吒的前世今生。

"

《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了空前成功,無疑讓哪吒成為了又一個影視作品大IP。後續必將會有更多關於哪吒的作品問世,就像孫悟空一樣。

看完了《哪吒》,有的網友大呼不過癮,那麼,不妨來看看真實的神話故事中,哪吒的前世今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1. 哪吒的起源

哪吒是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是道教的護法神。這樣一位道教的護法大神,卻又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哪吒早期的形象並不是由中國人設立的,而是從古波斯和古印度,隨著佛教文化的流入,由佛教護法軍神“那吒”演變而成。說的直白一點,哪吒就是一個文化的舶來品。

佛教的流入,自然有取經的功勞,而哪吒也正是在唐代開始流傳於世的。我們知道,中國的神話正統是道教,而非佛教。既然出現了一位獨特無雙、神通廣大的童神,又深得百姓的喜愛與信賴,道教又怎麼能沒有這樣一位天神呢?

於是,道教便順理成章的將“那吒”吸收進了道教的體系中,並且改名為“哪吒”。從此,道教便多了一個身穿紅肚兜,脖子戴蓮花,腰繫荷葉裙,腳踩風火輪,手執火尖槍的少年英雄,護法大神哪吒。

"

《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了空前成功,無疑讓哪吒成為了又一個影視作品大IP。後續必將會有更多關於哪吒的作品問世,就像孫悟空一樣。

看完了《哪吒》,有的網友大呼不過癮,那麼,不妨來看看真實的神話故事中,哪吒的前世今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1. 哪吒的起源

哪吒是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是道教的護法神。這樣一位道教的護法大神,卻又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哪吒早期的形象並不是由中國人設立的,而是從古波斯和古印度,隨著佛教文化的流入,由佛教護法軍神“那吒”演變而成。說的直白一點,哪吒就是一個文化的舶來品。

佛教的流入,自然有取經的功勞,而哪吒也正是在唐代開始流傳於世的。我們知道,中國的神話正統是道教,而非佛教。既然出現了一位獨特無雙、神通廣大的童神,又深得百姓的喜愛與信賴,道教又怎麼能沒有這樣一位天神呢?

於是,道教便順理成章的將“那吒”吸收進了道教的體系中,並且改名為“哪吒”。從此,道教便多了一個身穿紅肚兜,脖子戴蓮花,腰繫荷葉裙,腳踩風火輪,手執火尖槍的少年英雄,護法大神哪吒。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2. 哪吒形象的豐滿

既然有了哪吒這樣一位童神,又如此的引人注目,太過突兀的出現總是會讓人心生懷疑。就如我們的玉皇大帝,一樣也有人為其編造一個適合的出身,叫張百忍,是十世修行的善人。哪吒作為一個童神,必然需要一個出身高貴的身份。當然,既然是童神,總也要有一個長不大的理由。

哪吒的記載始於唐末,但卻大成於元明時期。關於哪吒最早的準確記載,是在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在這本書中,第一次將哪吒收錄為道教神祗,並且給了哪吒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生平。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
"

《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了空前成功,無疑讓哪吒成為了又一個影視作品大IP。後續必將會有更多關於哪吒的作品問世,就像孫悟空一樣。

看完了《哪吒》,有的網友大呼不過癮,那麼,不妨來看看真實的神話故事中,哪吒的前世今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1. 哪吒的起源

哪吒是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是道教的護法神。這樣一位道教的護法大神,卻又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哪吒早期的形象並不是由中國人設立的,而是從古波斯和古印度,隨著佛教文化的流入,由佛教護法軍神“那吒”演變而成。說的直白一點,哪吒就是一個文化的舶來品。

佛教的流入,自然有取經的功勞,而哪吒也正是在唐代開始流傳於世的。我們知道,中國的神話正統是道教,而非佛教。既然出現了一位獨特無雙、神通廣大的童神,又深得百姓的喜愛與信賴,道教又怎麼能沒有這樣一位天神呢?

於是,道教便順理成章的將“那吒”吸收進了道教的體系中,並且改名為“哪吒”。從此,道教便多了一個身穿紅肚兜,脖子戴蓮花,腰繫荷葉裙,腳踩風火輪,手執火尖槍的少年英雄,護法大神哪吒。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2. 哪吒形象的豐滿

既然有了哪吒這樣一位童神,又如此的引人注目,太過突兀的出現總是會讓人心生懷疑。就如我們的玉皇大帝,一樣也有人為其編造一個適合的出身,叫張百忍,是十世修行的善人。哪吒作為一個童神,必然需要一個出身高貴的身份。當然,既然是童神,總也要有一個長不大的理由。

哪吒的記載始於唐末,但卻大成於元明時期。關於哪吒最早的準確記載,是在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在這本書中,第一次將哪吒收錄為道教神祗,並且給了哪吒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生平。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至此,哪吒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出處的正宗道教神祗,並且身份尊貴,他是神兵神將的統帥,稱"中壇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永鎮天門。至於托塔天王,是借鑑南亞、西域、中國神話中崇拜的軍神、護軍神毗沙門天王為原型,以唐代名將李靖為名,創造的神話人物(天王的府邸就叫毗沙宮)。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記載,雖然比較詳實,對大體的事件都有了交代,但最終豐滿確是由《封神演義》完成的。在《封神演義》中,對哪吒的故事進行了深入的描述,對他的前世今生都有了一個交代。並且對於哪吒的家庭有了更加詳細的描述。他的父母、兄弟皆是在助周伐商過程中,得道成仙的。這也就解釋了哪吒托胎時,父母皆是凡人,而並不是托塔天王李靖。

《封神演義》中詳細交代了哪吒前生乃是闡教的鎮教奇寶,靈性巨大之靈珠子,孕育仙胎之神物,奉師祖元始法旨下世,經母親孕育三年六個月出生。而不是電影中所說的魔丸降世。對於哪吒的出生,基本各大文獻記載中,都無疑義。

"

《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了空前成功,無疑讓哪吒成為了又一個影視作品大IP。後續必將會有更多關於哪吒的作品問世,就像孫悟空一樣。

看完了《哪吒》,有的網友大呼不過癮,那麼,不妨來看看真實的神話故事中,哪吒的前世今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1. 哪吒的起源

哪吒是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是道教的護法神。這樣一位道教的護法大神,卻又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哪吒早期的形象並不是由中國人設立的,而是從古波斯和古印度,隨著佛教文化的流入,由佛教護法軍神“那吒”演變而成。說的直白一點,哪吒就是一個文化的舶來品。

佛教的流入,自然有取經的功勞,而哪吒也正是在唐代開始流傳於世的。我們知道,中國的神話正統是道教,而非佛教。既然出現了一位獨特無雙、神通廣大的童神,又深得百姓的喜愛與信賴,道教又怎麼能沒有這樣一位天神呢?

於是,道教便順理成章的將“那吒”吸收進了道教的體系中,並且改名為“哪吒”。從此,道教便多了一個身穿紅肚兜,脖子戴蓮花,腰繫荷葉裙,腳踩風火輪,手執火尖槍的少年英雄,護法大神哪吒。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2. 哪吒形象的豐滿

既然有了哪吒這樣一位童神,又如此的引人注目,太過突兀的出現總是會讓人心生懷疑。就如我們的玉皇大帝,一樣也有人為其編造一個適合的出身,叫張百忍,是十世修行的善人。哪吒作為一個童神,必然需要一個出身高貴的身份。當然,既然是童神,總也要有一個長不大的理由。

哪吒的記載始於唐末,但卻大成於元明時期。關於哪吒最早的準確記載,是在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在這本書中,第一次將哪吒收錄為道教神祗,並且給了哪吒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生平。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至此,哪吒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出處的正宗道教神祗,並且身份尊貴,他是神兵神將的統帥,稱"中壇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永鎮天門。至於托塔天王,是借鑑南亞、西域、中國神話中崇拜的軍神、護軍神毗沙門天王為原型,以唐代名將李靖為名,創造的神話人物(天王的府邸就叫毗沙宮)。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記載,雖然比較詳實,對大體的事件都有了交代,但最終豐滿確是由《封神演義》完成的。在《封神演義》中,對哪吒的故事進行了深入的描述,對他的前世今生都有了一個交代。並且對於哪吒的家庭有了更加詳細的描述。他的父母、兄弟皆是在助周伐商過程中,得道成仙的。這也就解釋了哪吒托胎時,父母皆是凡人,而並不是托塔天王李靖。

《封神演義》中詳細交代了哪吒前生乃是闡教的鎮教奇寶,靈性巨大之靈珠子,孕育仙胎之神物,奉師祖元始法旨下世,經母親孕育三年六個月出生。而不是電影中所說的魔丸降世。對於哪吒的出生,基本各大文獻記載中,都無疑義。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封神演義》中,哪吒出生時,是一個肉球,李靖將其拋開,蹦出來一個小孩。由太乙真人賜名哪吒,並收為高徒。而在《西遊記》記載中,哪吒出生是自帶名字,左手哪,右手吒。混天綾和金鐲來歷倒是肯定,是孃胎裡自帶出來的。

《封神演義》12回記載,哪吒出世,肉球裡跳出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孩兒,面如傅粉脣若塗脂,眼運精光白白胖胖,手套金鐲腹圍紅綾,遍體紅光金光射目,滿地上走。

哪吒的生平無論是在《封神》還是《西遊》裡,描述都相差無幾。鬧龍宮、斬三太子抽龍筋,最後剔肉削骨還父母骨血,最後又重生,並肉身成聖。不同的是,《封神》中,剔肉削骨是為了保護父母自願,最後被太乙真人以蓮花重塑肉身。而《西遊》則是被李靖所逼,最後被佛祖用藕身復活。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是燃燈古佛賜予李靖玲瓏寶塔,最後降服哪吒,成為托塔天王。所以,從始至終,哪吒都與佛教有不解之緣。而在西遊中,哪吒更是認如來為義父。

"

《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了空前成功,無疑讓哪吒成為了又一個影視作品大IP。後續必將會有更多關於哪吒的作品問世,就像孫悟空一樣。

看完了《哪吒》,有的網友大呼不過癮,那麼,不妨來看看真實的神話故事中,哪吒的前世今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1. 哪吒的起源

哪吒是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是道教的護法神。這樣一位道教的護法大神,卻又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哪吒早期的形象並不是由中國人設立的,而是從古波斯和古印度,隨著佛教文化的流入,由佛教護法軍神“那吒”演變而成。說的直白一點,哪吒就是一個文化的舶來品。

佛教的流入,自然有取經的功勞,而哪吒也正是在唐代開始流傳於世的。我們知道,中國的神話正統是道教,而非佛教。既然出現了一位獨特無雙、神通廣大的童神,又深得百姓的喜愛與信賴,道教又怎麼能沒有這樣一位天神呢?

於是,道教便順理成章的將“那吒”吸收進了道教的體系中,並且改名為“哪吒”。從此,道教便多了一個身穿紅肚兜,脖子戴蓮花,腰繫荷葉裙,腳踩風火輪,手執火尖槍的少年英雄,護法大神哪吒。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2. 哪吒形象的豐滿

既然有了哪吒這樣一位童神,又如此的引人注目,太過突兀的出現總是會讓人心生懷疑。就如我們的玉皇大帝,一樣也有人為其編造一個適合的出身,叫張百忍,是十世修行的善人。哪吒作為一個童神,必然需要一個出身高貴的身份。當然,既然是童神,總也要有一個長不大的理由。

哪吒的記載始於唐末,但卻大成於元明時期。關於哪吒最早的準確記載,是在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在這本書中,第一次將哪吒收錄為道教神祗,並且給了哪吒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生平。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至此,哪吒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出處的正宗道教神祗,並且身份尊貴,他是神兵神將的統帥,稱"中壇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永鎮天門。至於托塔天王,是借鑑南亞、西域、中國神話中崇拜的軍神、護軍神毗沙門天王為原型,以唐代名將李靖為名,創造的神話人物(天王的府邸就叫毗沙宮)。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記載,雖然比較詳實,對大體的事件都有了交代,但最終豐滿確是由《封神演義》完成的。在《封神演義》中,對哪吒的故事進行了深入的描述,對他的前世今生都有了一個交代。並且對於哪吒的家庭有了更加詳細的描述。他的父母、兄弟皆是在助周伐商過程中,得道成仙的。這也就解釋了哪吒托胎時,父母皆是凡人,而並不是托塔天王李靖。

《封神演義》中詳細交代了哪吒前生乃是闡教的鎮教奇寶,靈性巨大之靈珠子,孕育仙胎之神物,奉師祖元始法旨下世,經母親孕育三年六個月出生。而不是電影中所說的魔丸降世。對於哪吒的出生,基本各大文獻記載中,都無疑義。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封神演義》中,哪吒出生時,是一個肉球,李靖將其拋開,蹦出來一個小孩。由太乙真人賜名哪吒,並收為高徒。而在《西遊記》記載中,哪吒出生是自帶名字,左手哪,右手吒。混天綾和金鐲來歷倒是肯定,是孃胎裡自帶出來的。

《封神演義》12回記載,哪吒出世,肉球裡跳出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孩兒,面如傅粉脣若塗脂,眼運精光白白胖胖,手套金鐲腹圍紅綾,遍體紅光金光射目,滿地上走。

哪吒的生平無論是在《封神》還是《西遊》裡,描述都相差無幾。鬧龍宮、斬三太子抽龍筋,最後剔肉削骨還父母骨血,最後又重生,並肉身成聖。不同的是,《封神》中,剔肉削骨是為了保護父母自願,最後被太乙真人以蓮花重塑肉身。而《西遊》則是被李靖所逼,最後被佛祖用藕身復活。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是燃燈古佛賜予李靖玲瓏寶塔,最後降服哪吒,成為托塔天王。所以,從始至終,哪吒都與佛教有不解之緣。而在西遊中,哪吒更是認如來為義父。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在封神與西遊中,最大的不同是,封神中的哪吒三頭八臂,而西遊中的哪吒卻是三頭六臂。根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哪吒是三頭八臂九眼,顯然封神中的三頭八臂更加貼近傳統,而西遊則有所杜撰。

哪吒一說是玉帝座下大羅仙,一說是闡教的鎮教之寶靈珠子,也有人說是佛教護法軍神演變而來。各種說法各有出處與依據,自然誰也不能說服誰。只能說,哪吒是集儒釋道三體文化精髓而生,得到世人普遍敬仰與喜愛的童神。

03. 哪吒生平成就

前世貴為闡教之寶靈珠化身的哪吒乃殺星生辰降世,元始欽點的天命保周大先鋒,乃玉虛門下三代傳人。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蓋魔有盡而帥之靈通廣大變化無窮。故靈山會上以為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即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天帥元領袖,永鎮天門也。
"

《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了空前成功,無疑讓哪吒成為了又一個影視作品大IP。後續必將會有更多關於哪吒的作品問世,就像孫悟空一樣。

看完了《哪吒》,有的網友大呼不過癮,那麼,不妨來看看真實的神話故事中,哪吒的前世今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1. 哪吒的起源

哪吒是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是道教的護法神。這樣一位道教的護法大神,卻又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哪吒早期的形象並不是由中國人設立的,而是從古波斯和古印度,隨著佛教文化的流入,由佛教護法軍神“那吒”演變而成。說的直白一點,哪吒就是一個文化的舶來品。

佛教的流入,自然有取經的功勞,而哪吒也正是在唐代開始流傳於世的。我們知道,中國的神話正統是道教,而非佛教。既然出現了一位獨特無雙、神通廣大的童神,又深得百姓的喜愛與信賴,道教又怎麼能沒有這樣一位天神呢?

於是,道教便順理成章的將“那吒”吸收進了道教的體系中,並且改名為“哪吒”。從此,道教便多了一個身穿紅肚兜,脖子戴蓮花,腰繫荷葉裙,腳踩風火輪,手執火尖槍的少年英雄,護法大神哪吒。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2. 哪吒形象的豐滿

既然有了哪吒這樣一位童神,又如此的引人注目,太過突兀的出現總是會讓人心生懷疑。就如我們的玉皇大帝,一樣也有人為其編造一個適合的出身,叫張百忍,是十世修行的善人。哪吒作為一個童神,必然需要一個出身高貴的身份。當然,既然是童神,總也要有一個長不大的理由。

哪吒的記載始於唐末,但卻大成於元明時期。關於哪吒最早的準確記載,是在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在這本書中,第一次將哪吒收錄為道教神祗,並且給了哪吒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生平。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至此,哪吒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出處的正宗道教神祗,並且身份尊貴,他是神兵神將的統帥,稱"中壇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永鎮天門。至於托塔天王,是借鑑南亞、西域、中國神話中崇拜的軍神、護軍神毗沙門天王為原型,以唐代名將李靖為名,創造的神話人物(天王的府邸就叫毗沙宮)。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記載,雖然比較詳實,對大體的事件都有了交代,但最終豐滿確是由《封神演義》完成的。在《封神演義》中,對哪吒的故事進行了深入的描述,對他的前世今生都有了一個交代。並且對於哪吒的家庭有了更加詳細的描述。他的父母、兄弟皆是在助周伐商過程中,得道成仙的。這也就解釋了哪吒托胎時,父母皆是凡人,而並不是托塔天王李靖。

《封神演義》中詳細交代了哪吒前生乃是闡教的鎮教奇寶,靈性巨大之靈珠子,孕育仙胎之神物,奉師祖元始法旨下世,經母親孕育三年六個月出生。而不是電影中所說的魔丸降世。對於哪吒的出生,基本各大文獻記載中,都無疑義。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封神演義》中,哪吒出生時,是一個肉球,李靖將其拋開,蹦出來一個小孩。由太乙真人賜名哪吒,並收為高徒。而在《西遊記》記載中,哪吒出生是自帶名字,左手哪,右手吒。混天綾和金鐲來歷倒是肯定,是孃胎裡自帶出來的。

《封神演義》12回記載,哪吒出世,肉球裡跳出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孩兒,面如傅粉脣若塗脂,眼運精光白白胖胖,手套金鐲腹圍紅綾,遍體紅光金光射目,滿地上走。

哪吒的生平無論是在《封神》還是《西遊》裡,描述都相差無幾。鬧龍宮、斬三太子抽龍筋,最後剔肉削骨還父母骨血,最後又重生,並肉身成聖。不同的是,《封神》中,剔肉削骨是為了保護父母自願,最後被太乙真人以蓮花重塑肉身。而《西遊》則是被李靖所逼,最後被佛祖用藕身復活。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是燃燈古佛賜予李靖玲瓏寶塔,最後降服哪吒,成為托塔天王。所以,從始至終,哪吒都與佛教有不解之緣。而在西遊中,哪吒更是認如來為義父。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在封神與西遊中,最大的不同是,封神中的哪吒三頭八臂,而西遊中的哪吒卻是三頭六臂。根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哪吒是三頭八臂九眼,顯然封神中的三頭八臂更加貼近傳統,而西遊則有所杜撰。

哪吒一說是玉帝座下大羅仙,一說是闡教的鎮教之寶靈珠子,也有人說是佛教護法軍神演變而來。各種說法各有出處與依據,自然誰也不能說服誰。只能說,哪吒是集儒釋道三體文化精髓而生,得到世人普遍敬仰與喜愛的童神。

03. 哪吒生平成就

前世貴為闡教之寶靈珠化身的哪吒乃殺星生辰降世,元始欽點的天命保周大先鋒,乃玉虛門下三代傳人。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蓋魔有盡而帥之靈通廣大變化無窮。故靈山會上以為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即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天帥元領袖,永鎮天門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這裡所說的帥便是哪吒,鎮壓天下妖魔鬼怪,包括我們認為無敵的孫大聖,也是哪吒的手下敗將。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便是執掌天兵天將的大元帥,可見其在道教地位的尊崇。

而在《西遊記》中,哪吒則是敗在了美猴王之手,但因圍剿花果山,玉帝親封哪吒為三壇海會大神,其職務亦不在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之下。總之,哪吒是玉帝手下極其重要的領兵大將。

在民間傳說中,哪吒太子是“五營神將”裡的中營主將,是統領五營神兵神將的統帥。五營神將又名五營神兵、五營將軍,以中壇元帥哪吒為首,是所有神將的首領。

由此可見,無論在哪種說法裡,哪吒都是大名鼎鼎的童神。而在全國各地,至今仍有很多哪吒三太子的神廟,供信徒祈禱祭祀。其中,尤以臺灣、天津、四川為最。

"

《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了空前成功,無疑讓哪吒成為了又一個影視作品大IP。後續必將會有更多關於哪吒的作品問世,就像孫悟空一樣。

看完了《哪吒》,有的網友大呼不過癮,那麼,不妨來看看真實的神話故事中,哪吒的前世今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1. 哪吒的起源

哪吒是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是道教的護法神。這樣一位道教的護法大神,卻又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哪吒早期的形象並不是由中國人設立的,而是從古波斯和古印度,隨著佛教文化的流入,由佛教護法軍神“那吒”演變而成。說的直白一點,哪吒就是一個文化的舶來品。

佛教的流入,自然有取經的功勞,而哪吒也正是在唐代開始流傳於世的。我們知道,中國的神話正統是道教,而非佛教。既然出現了一位獨特無雙、神通廣大的童神,又深得百姓的喜愛與信賴,道教又怎麼能沒有這樣一位天神呢?

於是,道教便順理成章的將“那吒”吸收進了道教的體系中,並且改名為“哪吒”。從此,道教便多了一個身穿紅肚兜,脖子戴蓮花,腰繫荷葉裙,腳踩風火輪,手執火尖槍的少年英雄,護法大神哪吒。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2. 哪吒形象的豐滿

既然有了哪吒這樣一位童神,又如此的引人注目,太過突兀的出現總是會讓人心生懷疑。就如我們的玉皇大帝,一樣也有人為其編造一個適合的出身,叫張百忍,是十世修行的善人。哪吒作為一個童神,必然需要一個出身高貴的身份。當然,既然是童神,總也要有一個長不大的理由。

哪吒的記載始於唐末,但卻大成於元明時期。關於哪吒最早的準確記載,是在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在這本書中,第一次將哪吒收錄為道教神祗,並且給了哪吒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生平。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至此,哪吒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出處的正宗道教神祗,並且身份尊貴,他是神兵神將的統帥,稱"中壇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永鎮天門。至於托塔天王,是借鑑南亞、西域、中國神話中崇拜的軍神、護軍神毗沙門天王為原型,以唐代名將李靖為名,創造的神話人物(天王的府邸就叫毗沙宮)。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記載,雖然比較詳實,對大體的事件都有了交代,但最終豐滿確是由《封神演義》完成的。在《封神演義》中,對哪吒的故事進行了深入的描述,對他的前世今生都有了一個交代。並且對於哪吒的家庭有了更加詳細的描述。他的父母、兄弟皆是在助周伐商過程中,得道成仙的。這也就解釋了哪吒托胎時,父母皆是凡人,而並不是托塔天王李靖。

《封神演義》中詳細交代了哪吒前生乃是闡教的鎮教奇寶,靈性巨大之靈珠子,孕育仙胎之神物,奉師祖元始法旨下世,經母親孕育三年六個月出生。而不是電影中所說的魔丸降世。對於哪吒的出生,基本各大文獻記載中,都無疑義。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封神演義》中,哪吒出生時,是一個肉球,李靖將其拋開,蹦出來一個小孩。由太乙真人賜名哪吒,並收為高徒。而在《西遊記》記載中,哪吒出生是自帶名字,左手哪,右手吒。混天綾和金鐲來歷倒是肯定,是孃胎裡自帶出來的。

《封神演義》12回記載,哪吒出世,肉球裡跳出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孩兒,面如傅粉脣若塗脂,眼運精光白白胖胖,手套金鐲腹圍紅綾,遍體紅光金光射目,滿地上走。

哪吒的生平無論是在《封神》還是《西遊》裡,描述都相差無幾。鬧龍宮、斬三太子抽龍筋,最後剔肉削骨還父母骨血,最後又重生,並肉身成聖。不同的是,《封神》中,剔肉削骨是為了保護父母自願,最後被太乙真人以蓮花重塑肉身。而《西遊》則是被李靖所逼,最後被佛祖用藕身復活。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是燃燈古佛賜予李靖玲瓏寶塔,最後降服哪吒,成為托塔天王。所以,從始至終,哪吒都與佛教有不解之緣。而在西遊中,哪吒更是認如來為義父。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在封神與西遊中,最大的不同是,封神中的哪吒三頭八臂,而西遊中的哪吒卻是三頭六臂。根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哪吒是三頭八臂九眼,顯然封神中的三頭八臂更加貼近傳統,而西遊則有所杜撰。

哪吒一說是玉帝座下大羅仙,一說是闡教的鎮教之寶靈珠子,也有人說是佛教護法軍神演變而來。各種說法各有出處與依據,自然誰也不能說服誰。只能說,哪吒是集儒釋道三體文化精髓而生,得到世人普遍敬仰與喜愛的童神。

03. 哪吒生平成就

前世貴為闡教之寶靈珠化身的哪吒乃殺星生辰降世,元始欽點的天命保周大先鋒,乃玉虛門下三代傳人。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蓋魔有盡而帥之靈通廣大變化無窮。故靈山會上以為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即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天帥元領袖,永鎮天門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這裡所說的帥便是哪吒,鎮壓天下妖魔鬼怪,包括我們認為無敵的孫大聖,也是哪吒的手下敗將。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便是執掌天兵天將的大元帥,可見其在道教地位的尊崇。

而在《西遊記》中,哪吒則是敗在了美猴王之手,但因圍剿花果山,玉帝親封哪吒為三壇海會大神,其職務亦不在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之下。總之,哪吒是玉帝手下極其重要的領兵大將。

在民間傳說中,哪吒太子是“五營神將”裡的中營主將,是統領五營神兵神將的統帥。五營神將又名五營神兵、五營將軍,以中壇元帥哪吒為首,是所有神將的首領。

由此可見,無論在哪種說法裡,哪吒都是大名鼎鼎的童神。而在全國各地,至今仍有很多哪吒三太子的神廟,供信徒祈禱祭祀。其中,尤以臺灣、天津、四川為最。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4. 哪吒的出生地到底在哪裡

在所有的文獻中,都清楚的記載,哪吒出生於陳塘關,而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個陳塘關是在天津。天津河西區有個地方叫陳塘莊,陳塘莊怒江道橋南早年間曾建有哪吒廟,廟裡有一座山門、一座主殿、兩間配殿,供奉哪吒和託塔李天王的塑像。

陳塘莊街在歷史上曾有一座“哪吒行宮”,但後來被拆除了。無獨有偶,天津衛的海河,與《封神演義》中提到的“九灣河”十分近似。 此外陳塘莊曾經是海河的入海口,與書中“東海口上”也相吻合。

而《封神演義》第12回寫陳塘關哪吒出世:“不知這河是九灣河,乃東海口上。哪吒將此寶放在水中,把水俱映紅了。擺一擺,江河晃動;搖一搖,乾坤動撼”。
"

《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了空前成功,無疑讓哪吒成為了又一個影視作品大IP。後續必將會有更多關於哪吒的作品問世,就像孫悟空一樣。

看完了《哪吒》,有的網友大呼不過癮,那麼,不妨來看看真實的神話故事中,哪吒的前世今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1. 哪吒的起源

哪吒是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是道教的護法神。這樣一位道教的護法大神,卻又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哪吒早期的形象並不是由中國人設立的,而是從古波斯和古印度,隨著佛教文化的流入,由佛教護法軍神“那吒”演變而成。說的直白一點,哪吒就是一個文化的舶來品。

佛教的流入,自然有取經的功勞,而哪吒也正是在唐代開始流傳於世的。我們知道,中國的神話正統是道教,而非佛教。既然出現了一位獨特無雙、神通廣大的童神,又深得百姓的喜愛與信賴,道教又怎麼能沒有這樣一位天神呢?

於是,道教便順理成章的將“那吒”吸收進了道教的體系中,並且改名為“哪吒”。從此,道教便多了一個身穿紅肚兜,脖子戴蓮花,腰繫荷葉裙,腳踩風火輪,手執火尖槍的少年英雄,護法大神哪吒。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2. 哪吒形象的豐滿

既然有了哪吒這樣一位童神,又如此的引人注目,太過突兀的出現總是會讓人心生懷疑。就如我們的玉皇大帝,一樣也有人為其編造一個適合的出身,叫張百忍,是十世修行的善人。哪吒作為一個童神,必然需要一個出身高貴的身份。當然,既然是童神,總也要有一個長不大的理由。

哪吒的記載始於唐末,但卻大成於元明時期。關於哪吒最早的準確記載,是在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在這本書中,第一次將哪吒收錄為道教神祗,並且給了哪吒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生平。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至此,哪吒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出處的正宗道教神祗,並且身份尊貴,他是神兵神將的統帥,稱"中壇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永鎮天門。至於托塔天王,是借鑑南亞、西域、中國神話中崇拜的軍神、護軍神毗沙門天王為原型,以唐代名將李靖為名,創造的神話人物(天王的府邸就叫毗沙宮)。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記載,雖然比較詳實,對大體的事件都有了交代,但最終豐滿確是由《封神演義》完成的。在《封神演義》中,對哪吒的故事進行了深入的描述,對他的前世今生都有了一個交代。並且對於哪吒的家庭有了更加詳細的描述。他的父母、兄弟皆是在助周伐商過程中,得道成仙的。這也就解釋了哪吒托胎時,父母皆是凡人,而並不是托塔天王李靖。

《封神演義》中詳細交代了哪吒前生乃是闡教的鎮教奇寶,靈性巨大之靈珠子,孕育仙胎之神物,奉師祖元始法旨下世,經母親孕育三年六個月出生。而不是電影中所說的魔丸降世。對於哪吒的出生,基本各大文獻記載中,都無疑義。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封神演義》中,哪吒出生時,是一個肉球,李靖將其拋開,蹦出來一個小孩。由太乙真人賜名哪吒,並收為高徒。而在《西遊記》記載中,哪吒出生是自帶名字,左手哪,右手吒。混天綾和金鐲來歷倒是肯定,是孃胎裡自帶出來的。

《封神演義》12回記載,哪吒出世,肉球裡跳出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孩兒,面如傅粉脣若塗脂,眼運精光白白胖胖,手套金鐲腹圍紅綾,遍體紅光金光射目,滿地上走。

哪吒的生平無論是在《封神》還是《西遊》裡,描述都相差無幾。鬧龍宮、斬三太子抽龍筋,最後剔肉削骨還父母骨血,最後又重生,並肉身成聖。不同的是,《封神》中,剔肉削骨是為了保護父母自願,最後被太乙真人以蓮花重塑肉身。而《西遊》則是被李靖所逼,最後被佛祖用藕身復活。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是燃燈古佛賜予李靖玲瓏寶塔,最後降服哪吒,成為托塔天王。所以,從始至終,哪吒都與佛教有不解之緣。而在西遊中,哪吒更是認如來為義父。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在封神與西遊中,最大的不同是,封神中的哪吒三頭八臂,而西遊中的哪吒卻是三頭六臂。根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哪吒是三頭八臂九眼,顯然封神中的三頭八臂更加貼近傳統,而西遊則有所杜撰。

哪吒一說是玉帝座下大羅仙,一說是闡教的鎮教之寶靈珠子,也有人說是佛教護法軍神演變而來。各種說法各有出處與依據,自然誰也不能說服誰。只能說,哪吒是集儒釋道三體文化精髓而生,得到世人普遍敬仰與喜愛的童神。

03. 哪吒生平成就

前世貴為闡教之寶靈珠化身的哪吒乃殺星生辰降世,元始欽點的天命保周大先鋒,乃玉虛門下三代傳人。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蓋魔有盡而帥之靈通廣大變化無窮。故靈山會上以為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即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天帥元領袖,永鎮天門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這裡所說的帥便是哪吒,鎮壓天下妖魔鬼怪,包括我們認為無敵的孫大聖,也是哪吒的手下敗將。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便是執掌天兵天將的大元帥,可見其在道教地位的尊崇。

而在《西遊記》中,哪吒則是敗在了美猴王之手,但因圍剿花果山,玉帝親封哪吒為三壇海會大神,其職務亦不在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之下。總之,哪吒是玉帝手下極其重要的領兵大將。

在民間傳說中,哪吒太子是“五營神將”裡的中營主將,是統領五營神兵神將的統帥。五營神將又名五營神兵、五營將軍,以中壇元帥哪吒為首,是所有神將的首領。

由此可見,無論在哪種說法裡,哪吒都是大名鼎鼎的童神。而在全國各地,至今仍有很多哪吒三太子的神廟,供信徒祈禱祭祀。其中,尤以臺灣、天津、四川為最。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4. 哪吒的出生地到底在哪裡

在所有的文獻中,都清楚的記載,哪吒出生於陳塘關,而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個陳塘關是在天津。天津河西區有個地方叫陳塘莊,陳塘莊怒江道橋南早年間曾建有哪吒廟,廟裡有一座山門、一座主殿、兩間配殿,供奉哪吒和託塔李天王的塑像。

陳塘莊街在歷史上曾有一座“哪吒行宮”,但後來被拆除了。無獨有偶,天津衛的海河,與《封神演義》中提到的“九灣河”十分近似。 此外陳塘莊曾經是海河的入海口,與書中“東海口上”也相吻合。

而《封神演義》第12回寫陳塘關哪吒出世:“不知這河是九灣河,乃東海口上。哪吒將此寶放在水中,把水俱映紅了。擺一擺,江河晃動;搖一搖,乾坤動撼”。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另一說法,是在四川宜賓。市中區的翠屏山上有一個古老的“哪吒洞”,1991年,臺灣同胞捐資在“哪吒洞”興建了“哪吒行宮”,據稱,這是全國上千個哪吒廟中的主廟。南廣鎮(古名陳塘關),被認為是哪吒的出生地,鎮前長江河心的“龍骨石排”,傳說是哪吒抽取龍太子筋骨後留下的“龍脊”;

而在《封神演義》中,確實有哪吒翠屏顯聖的記載,並由此還讓哪吒父子反目成仇。最後藉助燃燈古佛的玲瓏寶塔,才將這段恩怨化解。巧合的是,宜賓白塔山的白塔,傳說正是哪吒之父李靖手中的玲瓏寶塔。

所以,哪吒到底是哪裡人,至今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

《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了空前成功,無疑讓哪吒成為了又一個影視作品大IP。後續必將會有更多關於哪吒的作品問世,就像孫悟空一樣。

看完了《哪吒》,有的網友大呼不過癮,那麼,不妨來看看真實的神話故事中,哪吒的前世今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1. 哪吒的起源

哪吒是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是道教的護法神。這樣一位道教的護法大神,卻又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哪吒早期的形象並不是由中國人設立的,而是從古波斯和古印度,隨著佛教文化的流入,由佛教護法軍神“那吒”演變而成。說的直白一點,哪吒就是一個文化的舶來品。

佛教的流入,自然有取經的功勞,而哪吒也正是在唐代開始流傳於世的。我們知道,中國的神話正統是道教,而非佛教。既然出現了一位獨特無雙、神通廣大的童神,又深得百姓的喜愛與信賴,道教又怎麼能沒有這樣一位天神呢?

於是,道教便順理成章的將“那吒”吸收進了道教的體系中,並且改名為“哪吒”。從此,道教便多了一個身穿紅肚兜,脖子戴蓮花,腰繫荷葉裙,腳踩風火輪,手執火尖槍的少年英雄,護法大神哪吒。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2. 哪吒形象的豐滿

既然有了哪吒這樣一位童神,又如此的引人注目,太過突兀的出現總是會讓人心生懷疑。就如我們的玉皇大帝,一樣也有人為其編造一個適合的出身,叫張百忍,是十世修行的善人。哪吒作為一個童神,必然需要一個出身高貴的身份。當然,既然是童神,總也要有一個長不大的理由。

哪吒的記載始於唐末,但卻大成於元明時期。關於哪吒最早的準確記載,是在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在這本書中,第一次將哪吒收錄為道教神祗,並且給了哪吒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生平。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至此,哪吒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出處的正宗道教神祗,並且身份尊貴,他是神兵神將的統帥,稱"中壇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永鎮天門。至於托塔天王,是借鑑南亞、西域、中國神話中崇拜的軍神、護軍神毗沙門天王為原型,以唐代名將李靖為名,創造的神話人物(天王的府邸就叫毗沙宮)。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記載,雖然比較詳實,對大體的事件都有了交代,但最終豐滿確是由《封神演義》完成的。在《封神演義》中,對哪吒的故事進行了深入的描述,對他的前世今生都有了一個交代。並且對於哪吒的家庭有了更加詳細的描述。他的父母、兄弟皆是在助周伐商過程中,得道成仙的。這也就解釋了哪吒托胎時,父母皆是凡人,而並不是托塔天王李靖。

《封神演義》中詳細交代了哪吒前生乃是闡教的鎮教奇寶,靈性巨大之靈珠子,孕育仙胎之神物,奉師祖元始法旨下世,經母親孕育三年六個月出生。而不是電影中所說的魔丸降世。對於哪吒的出生,基本各大文獻記載中,都無疑義。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封神演義》中,哪吒出生時,是一個肉球,李靖將其拋開,蹦出來一個小孩。由太乙真人賜名哪吒,並收為高徒。而在《西遊記》記載中,哪吒出生是自帶名字,左手哪,右手吒。混天綾和金鐲來歷倒是肯定,是孃胎裡自帶出來的。

《封神演義》12回記載,哪吒出世,肉球裡跳出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孩兒,面如傅粉脣若塗脂,眼運精光白白胖胖,手套金鐲腹圍紅綾,遍體紅光金光射目,滿地上走。

哪吒的生平無論是在《封神》還是《西遊》裡,描述都相差無幾。鬧龍宮、斬三太子抽龍筋,最後剔肉削骨還父母骨血,最後又重生,並肉身成聖。不同的是,《封神》中,剔肉削骨是為了保護父母自願,最後被太乙真人以蓮花重塑肉身。而《西遊》則是被李靖所逼,最後被佛祖用藕身復活。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是燃燈古佛賜予李靖玲瓏寶塔,最後降服哪吒,成為托塔天王。所以,從始至終,哪吒都與佛教有不解之緣。而在西遊中,哪吒更是認如來為義父。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在封神與西遊中,最大的不同是,封神中的哪吒三頭八臂,而西遊中的哪吒卻是三頭六臂。根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哪吒是三頭八臂九眼,顯然封神中的三頭八臂更加貼近傳統,而西遊則有所杜撰。

哪吒一說是玉帝座下大羅仙,一說是闡教的鎮教之寶靈珠子,也有人說是佛教護法軍神演變而來。各種說法各有出處與依據,自然誰也不能說服誰。只能說,哪吒是集儒釋道三體文化精髓而生,得到世人普遍敬仰與喜愛的童神。

03. 哪吒生平成就

前世貴為闡教之寶靈珠化身的哪吒乃殺星生辰降世,元始欽點的天命保周大先鋒,乃玉虛門下三代傳人。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蓋魔有盡而帥之靈通廣大變化無窮。故靈山會上以為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即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天帥元領袖,永鎮天門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這裡所說的帥便是哪吒,鎮壓天下妖魔鬼怪,包括我們認為無敵的孫大聖,也是哪吒的手下敗將。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便是執掌天兵天將的大元帥,可見其在道教地位的尊崇。

而在《西遊記》中,哪吒則是敗在了美猴王之手,但因圍剿花果山,玉帝親封哪吒為三壇海會大神,其職務亦不在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之下。總之,哪吒是玉帝手下極其重要的領兵大將。

在民間傳說中,哪吒太子是“五營神將”裡的中營主將,是統領五營神兵神將的統帥。五營神將又名五營神兵、五營將軍,以中壇元帥哪吒為首,是所有神將的首領。

由此可見,無論在哪種說法裡,哪吒都是大名鼎鼎的童神。而在全國各地,至今仍有很多哪吒三太子的神廟,供信徒祈禱祭祀。其中,尤以臺灣、天津、四川為最。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4. 哪吒的出生地到底在哪裡

在所有的文獻中,都清楚的記載,哪吒出生於陳塘關,而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個陳塘關是在天津。天津河西區有個地方叫陳塘莊,陳塘莊怒江道橋南早年間曾建有哪吒廟,廟裡有一座山門、一座主殿、兩間配殿,供奉哪吒和託塔李天王的塑像。

陳塘莊街在歷史上曾有一座“哪吒行宮”,但後來被拆除了。無獨有偶,天津衛的海河,與《封神演義》中提到的“九灣河”十分近似。 此外陳塘莊曾經是海河的入海口,與書中“東海口上”也相吻合。

而《封神演義》第12回寫陳塘關哪吒出世:“不知這河是九灣河,乃東海口上。哪吒將此寶放在水中,把水俱映紅了。擺一擺,江河晃動;搖一搖,乾坤動撼”。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另一說法,是在四川宜賓。市中區的翠屏山上有一個古老的“哪吒洞”,1991年,臺灣同胞捐資在“哪吒洞”興建了“哪吒行宮”,據稱,這是全國上千個哪吒廟中的主廟。南廣鎮(古名陳塘關),被認為是哪吒的出生地,鎮前長江河心的“龍骨石排”,傳說是哪吒抽取龍太子筋骨後留下的“龍脊”;

而在《封神演義》中,確實有哪吒翠屏顯聖的記載,並由此還讓哪吒父子反目成仇。最後藉助燃燈古佛的玲瓏寶塔,才將這段恩怨化解。巧合的是,宜賓白塔山的白塔,傳說正是哪吒之父李靖手中的玲瓏寶塔。

所以,哪吒到底是哪裡人,至今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哪吒,是一個古典的神話人物。“哪”指“儺”,本意是驅邪消災,鬼神之偶像。“吒”字為正義,指叱嚇邪惡之意,萬邪諸惡的剋星,象徵叱怒也。無論哪吒最終歸屬佛還是道,都是人民對英雄的嚮往和崇拜。也是人們一種發自內心的願望,希望世界真的有哪吒,可以助人消災避禍。哪吒之所以有多種版本,就是儒釋道三家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所產生的結果。我們不禁感慨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讓哪吒擁有了如此多的傳奇。

"

《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了空前成功,無疑讓哪吒成為了又一個影視作品大IP。後續必將會有更多關於哪吒的作品問世,就像孫悟空一樣。

看完了《哪吒》,有的網友大呼不過癮,那麼,不妨來看看真實的神話故事中,哪吒的前世今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1. 哪吒的起源

哪吒是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是道教的護法神。這樣一位道教的護法大神,卻又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哪吒早期的形象並不是由中國人設立的,而是從古波斯和古印度,隨著佛教文化的流入,由佛教護法軍神“那吒”演變而成。說的直白一點,哪吒就是一個文化的舶來品。

佛教的流入,自然有取經的功勞,而哪吒也正是在唐代開始流傳於世的。我們知道,中國的神話正統是道教,而非佛教。既然出現了一位獨特無雙、神通廣大的童神,又深得百姓的喜愛與信賴,道教又怎麼能沒有這樣一位天神呢?

於是,道教便順理成章的將“那吒”吸收進了道教的體系中,並且改名為“哪吒”。從此,道教便多了一個身穿紅肚兜,脖子戴蓮花,腰繫荷葉裙,腳踩風火輪,手執火尖槍的少年英雄,護法大神哪吒。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2. 哪吒形象的豐滿

既然有了哪吒這樣一位童神,又如此的引人注目,太過突兀的出現總是會讓人心生懷疑。就如我們的玉皇大帝,一樣也有人為其編造一個適合的出身,叫張百忍,是十世修行的善人。哪吒作為一個童神,必然需要一個出身高貴的身份。當然,既然是童神,總也要有一個長不大的理由。

哪吒的記載始於唐末,但卻大成於元明時期。關於哪吒最早的準確記載,是在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在這本書中,第一次將哪吒收錄為道教神祗,並且給了哪吒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生平。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至此,哪吒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有出處的正宗道教神祗,並且身份尊貴,他是神兵神將的統帥,稱"中壇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永鎮天門。至於托塔天王,是借鑑南亞、西域、中國神話中崇拜的軍神、護軍神毗沙門天王為原型,以唐代名將李靖為名,創造的神話人物(天王的府邸就叫毗沙宮)。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記載,雖然比較詳實,對大體的事件都有了交代,但最終豐滿確是由《封神演義》完成的。在《封神演義》中,對哪吒的故事進行了深入的描述,對他的前世今生都有了一個交代。並且對於哪吒的家庭有了更加詳細的描述。他的父母、兄弟皆是在助周伐商過程中,得道成仙的。這也就解釋了哪吒托胎時,父母皆是凡人,而並不是托塔天王李靖。

《封神演義》中詳細交代了哪吒前生乃是闡教的鎮教奇寶,靈性巨大之靈珠子,孕育仙胎之神物,奉師祖元始法旨下世,經母親孕育三年六個月出生。而不是電影中所說的魔丸降世。對於哪吒的出生,基本各大文獻記載中,都無疑義。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封神演義》中,哪吒出生時,是一個肉球,李靖將其拋開,蹦出來一個小孩。由太乙真人賜名哪吒,並收為高徒。而在《西遊記》記載中,哪吒出生是自帶名字,左手哪,右手吒。混天綾和金鐲來歷倒是肯定,是孃胎裡自帶出來的。

《封神演義》12回記載,哪吒出世,肉球裡跳出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孩兒,面如傅粉脣若塗脂,眼運精光白白胖胖,手套金鐲腹圍紅綾,遍體紅光金光射目,滿地上走。

哪吒的生平無論是在《封神》還是《西遊》裡,描述都相差無幾。鬧龍宮、斬三太子抽龍筋,最後剔肉削骨還父母骨血,最後又重生,並肉身成聖。不同的是,《封神》中,剔肉削骨是為了保護父母自願,最後被太乙真人以蓮花重塑肉身。而《西遊》則是被李靖所逼,最後被佛祖用藕身復活。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是燃燈古佛賜予李靖玲瓏寶塔,最後降服哪吒,成為托塔天王。所以,從始至終,哪吒都與佛教有不解之緣。而在西遊中,哪吒更是認如來為義父。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在封神與西遊中,最大的不同是,封神中的哪吒三頭八臂,而西遊中的哪吒卻是三頭六臂。根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哪吒是三頭八臂九眼,顯然封神中的三頭八臂更加貼近傳統,而西遊則有所杜撰。

哪吒一說是玉帝座下大羅仙,一說是闡教的鎮教之寶靈珠子,也有人說是佛教護法軍神演變而來。各種說法各有出處與依據,自然誰也不能說服誰。只能說,哪吒是集儒釋道三體文化精髓而生,得到世人普遍敬仰與喜愛的童神。

03. 哪吒生平成就

前世貴為闡教之寶靈珠化身的哪吒乃殺星生辰降世,元始欽點的天命保周大先鋒,乃玉虛門下三代傳人。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蓋魔有盡而帥之靈通廣大變化無窮。故靈山會上以為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即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 天帥元領袖,永鎮天門也。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這裡所說的帥便是哪吒,鎮壓天下妖魔鬼怪,包括我們認為無敵的孫大聖,也是哪吒的手下敗將。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便是執掌天兵天將的大元帥,可見其在道教地位的尊崇。

而在《西遊記》中,哪吒則是敗在了美猴王之手,但因圍剿花果山,玉帝親封哪吒為三壇海會大神,其職務亦不在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之下。總之,哪吒是玉帝手下極其重要的領兵大將。

在民間傳說中,哪吒太子是“五營神將”裡的中營主將,是統領五營神兵神將的統帥。五營神將又名五營神兵、五營將軍,以中壇元帥哪吒為首,是所有神將的首領。

由此可見,無論在哪種說法裡,哪吒都是大名鼎鼎的童神。而在全國各地,至今仍有很多哪吒三太子的神廟,供信徒祈禱祭祀。其中,尤以臺灣、天津、四川為最。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04. 哪吒的出生地到底在哪裡

在所有的文獻中,都清楚的記載,哪吒出生於陳塘關,而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個陳塘關是在天津。天津河西區有個地方叫陳塘莊,陳塘莊怒江道橋南早年間曾建有哪吒廟,廟裡有一座山門、一座主殿、兩間配殿,供奉哪吒和託塔李天王的塑像。

陳塘莊街在歷史上曾有一座“哪吒行宮”,但後來被拆除了。無獨有偶,天津衛的海河,與《封神演義》中提到的“九灣河”十分近似。 此外陳塘莊曾經是海河的入海口,與書中“東海口上”也相吻合。

而《封神演義》第12回寫陳塘關哪吒出世:“不知這河是九灣河,乃東海口上。哪吒將此寶放在水中,把水俱映紅了。擺一擺,江河晃動;搖一搖,乾坤動撼”。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另一說法,是在四川宜賓。市中區的翠屏山上有一個古老的“哪吒洞”,1991年,臺灣同胞捐資在“哪吒洞”興建了“哪吒行宮”,據稱,這是全國上千個哪吒廟中的主廟。南廣鎮(古名陳塘關),被認為是哪吒的出生地,鎮前長江河心的“龍骨石排”,傳說是哪吒抽取龍太子筋骨後留下的“龍脊”;

而在《封神演義》中,確實有哪吒翠屏顯聖的記載,並由此還讓哪吒父子反目成仇。最後藉助燃燈古佛的玲瓏寶塔,才將這段恩怨化解。巧合的是,宜賓白塔山的白塔,傳說正是哪吒之父李靖手中的玲瓏寶塔。

所以,哪吒到底是哪裡人,至今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哪吒,是一個古典的神話人物。“哪”指“儺”,本意是驅邪消災,鬼神之偶像。“吒”字為正義,指叱嚇邪惡之意,萬邪諸惡的剋星,象徵叱怒也。無論哪吒最終歸屬佛還是道,都是人民對英雄的嚮往和崇拜。也是人們一種發自內心的願望,希望世界真的有哪吒,可以助人消災避禍。哪吒之所以有多種版本,就是儒釋道三家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所產生的結果。我們不禁感慨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讓哪吒擁有了如此多的傳奇。

看了真實的哪吒,就能更好的理解電影《哪吒》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