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丸轉世的哪吒怎麼就活成了陳塘關的英雄了呢?'

哪吒 不完美媽媽 李靖 文化 Nana小主 2019-08-08
"

哪吒是魔丸轉世,按命運安排必定要走向邪路、為禍人間,理應三年後承受天劫而灰飛煙滅。然而,為何哪吒最終卻大勝敖丙、申公豹,維護了陳塘關千萬百姓的性命,成為他一直想成為的那個英雄了呢?

敖丙才是靈珠投胎,吸收通天靈氣,又得萬鱗甲護體,顏值、身材、品性、武功皆屬一流,如何就被海夜叉算計欠了哪吒一命,受申公豹教唆進退兩難,救了李靖夫婦和太乙反被拆穿身份而受眾人攻擊,為兄弟情義犧牲自我卻也辜負全族重託,成為一個扭曲不得志的反面人物了呢?

電影中這兩個靈魂人物,似乎正是“虛假自體”“真實自體”精神分析理論的範本。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在其1963年的論文《道德與教育》中談到過:"對嬰兒的不道德是以犧牲其個人生活方式為代價讓其順從的……順從會帶來即刻的報償,成人太容易將順從錯認為是成長。成熟的過程也可以採取一系列的認同,那樣的話,臨床上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虛假的、代理的自體,可能是對他人的模仿。真實或核心自體被隱藏,並被剝奪活著的體驗。"

哪吒雖是魔丸轉世,有天劫厄運,被陳塘關百姓視為異類百般排擠,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從未缺席,最重要的關愛一直都在。母親李夫人承受三年受孕之苦誕下哪吒,對哪吒的疼愛卻未曾減少一分一毫,在太乙欲除掉剛降世的哪吒時疾呼“勿傷我兒性命”,以命相護;為消除百姓對哪吒的恐懼、不滿,不畏艱險日日降妖除魔;工作間隙因陪哪吒踢毽子遍體鱗傷也毫無怨言。父親李靖親去天庭請願,望天尊收回天劫咒,而後得知天劫咒不可解,則甘願以命抵命,換哪吒躲開天劫得以存活。師父太乙雖不著調,但對徒兒毫不吝嗇,將火尖槍、混天綾和一身本領傾囊相授,就連自帶攝像回看功能的豬寶寶神奇坐騎都送了,關鍵無論怎麼被哪吒作弄都不氣惱,後來還為了救護哪吒、敖丙的元神而果斷付出幾百年修為,只能說,有這樣的師父真是無比幸福。

哪吒是為自己而活,哪吒的人生是“真實自體”的鮮活體驗。哪吒對自我個性非常肯定,很縱容自己的壞脾氣,遇到不公絕不忍耐退讓,而是大張旗鼓地發洩情緒、表達不滿,面對那些惡意攻擊他的孩童們,以牙還牙,不受半點委屈。哪吒對自己的能力十二分肯定,對師傅太乙的仙法不屑一顧,學習“障眼法”時受到了挫折,沒有任何自我否定,而是用一天時間掌握了仙法,變成李夫人戲弄了師傅一番,大肆表現了自己無以倫比的聰慧果敢。

敖丙,卻是以“虛假自體”的面目長大的,他的出生是個沉重的過程,他揹負了龍族一脈反轉命運的全部期待,其父龍王以苦大仇深的腔調和毋庸置疑的權威對其進行嚴格管束,時時刻刻不得鬆懈;其師申公豹因出身妖族而被元始天尊冷眼看待從而心懷不忿,總想押寶在敖丙身上從而找機會奪得金仙之位。虛假自體最大的特徵是順從,敖丙的人生作業都是父親和師父安排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順從別人的安排,而沒有自己的想法,或說自己想要的、自己確信的,一直被牢牢壓抑著。簡而言之,敖丙活得“不自在”,從而不自信,不開心,人生目標是別人定下的,自己的努力是被安排的。所以,敖丙在小心翼翼地提出對哪吒的肯定意見時,得到的只有阻止和壓抑。

敖丙在陳塘關身份被拆穿時,就是虛假自體在面對重大選擇時處於無措的狀態,是應該遵循本心,不傷無辜性命,成全與哪吒的兄弟情義,還是按照申公豹的要求,消滅眾人以換取未來可能躋身仙班、拯救族人的機會。終於敖丙還是聽從了師父的話,準備大開殺戒。後來因哪吒手下留情,又重燃內心意念,與哪吒共生死,開始向善的一面轉變。

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人的個體認知是模糊的,大多數時候的社會環境都提倡集體意識,而忽略個體需求。大多數人也一直以“虛假自體”存活於世,卻從不傾聽內心聲音,也不敢面對真實自我。於是,人們以“虛假自體”面目活得久了,也就失去了“真實自體”,從而失去了創造力,失去了自在的可能,更多時候都是依託父母他人及社會的要求而存在,無法自己決定人生選擇和生活方式,也無法獲得真正的自信和快樂,從而回顧一生,難免灰暗晦澀,無法面對,空留遺憾。

“哪吒之魔童轉世”這部作品,受到市場的高呼肯定,未嘗不是觀者們內心的吶喊,誰不希望活成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這句話暗合人們對真實自體的熱切渴望,也是餃子導演最想對觀眾說的點睛之筆。哪吒不完美,但活得自在真實,他被愛包圍,自信強大,所以面對死亡也足夠堅強和有擔當。無論如何,我就是我,我想成為怎樣的人,由我自己決定。

"

哪吒是魔丸轉世,按命運安排必定要走向邪路、為禍人間,理應三年後承受天劫而灰飛煙滅。然而,為何哪吒最終卻大勝敖丙、申公豹,維護了陳塘關千萬百姓的性命,成為他一直想成為的那個英雄了呢?

敖丙才是靈珠投胎,吸收通天靈氣,又得萬鱗甲護體,顏值、身材、品性、武功皆屬一流,如何就被海夜叉算計欠了哪吒一命,受申公豹教唆進退兩難,救了李靖夫婦和太乙反被拆穿身份而受眾人攻擊,為兄弟情義犧牲自我卻也辜負全族重託,成為一個扭曲不得志的反面人物了呢?

電影中這兩個靈魂人物,似乎正是“虛假自體”“真實自體”精神分析理論的範本。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在其1963年的論文《道德與教育》中談到過:"對嬰兒的不道德是以犧牲其個人生活方式為代價讓其順從的……順從會帶來即刻的報償,成人太容易將順從錯認為是成長。成熟的過程也可以採取一系列的認同,那樣的話,臨床上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虛假的、代理的自體,可能是對他人的模仿。真實或核心自體被隱藏,並被剝奪活著的體驗。"

哪吒雖是魔丸轉世,有天劫厄運,被陳塘關百姓視為異類百般排擠,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從未缺席,最重要的關愛一直都在。母親李夫人承受三年受孕之苦誕下哪吒,對哪吒的疼愛卻未曾減少一分一毫,在太乙欲除掉剛降世的哪吒時疾呼“勿傷我兒性命”,以命相護;為消除百姓對哪吒的恐懼、不滿,不畏艱險日日降妖除魔;工作間隙因陪哪吒踢毽子遍體鱗傷也毫無怨言。父親李靖親去天庭請願,望天尊收回天劫咒,而後得知天劫咒不可解,則甘願以命抵命,換哪吒躲開天劫得以存活。師父太乙雖不著調,但對徒兒毫不吝嗇,將火尖槍、混天綾和一身本領傾囊相授,就連自帶攝像回看功能的豬寶寶神奇坐騎都送了,關鍵無論怎麼被哪吒作弄都不氣惱,後來還為了救護哪吒、敖丙的元神而果斷付出幾百年修為,只能說,有這樣的師父真是無比幸福。

哪吒是為自己而活,哪吒的人生是“真實自體”的鮮活體驗。哪吒對自我個性非常肯定,很縱容自己的壞脾氣,遇到不公絕不忍耐退讓,而是大張旗鼓地發洩情緒、表達不滿,面對那些惡意攻擊他的孩童們,以牙還牙,不受半點委屈。哪吒對自己的能力十二分肯定,對師傅太乙的仙法不屑一顧,學習“障眼法”時受到了挫折,沒有任何自我否定,而是用一天時間掌握了仙法,變成李夫人戲弄了師傅一番,大肆表現了自己無以倫比的聰慧果敢。

敖丙,卻是以“虛假自體”的面目長大的,他的出生是個沉重的過程,他揹負了龍族一脈反轉命運的全部期待,其父龍王以苦大仇深的腔調和毋庸置疑的權威對其進行嚴格管束,時時刻刻不得鬆懈;其師申公豹因出身妖族而被元始天尊冷眼看待從而心懷不忿,總想押寶在敖丙身上從而找機會奪得金仙之位。虛假自體最大的特徵是順從,敖丙的人生作業都是父親和師父安排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順從別人的安排,而沒有自己的想法,或說自己想要的、自己確信的,一直被牢牢壓抑著。簡而言之,敖丙活得“不自在”,從而不自信,不開心,人生目標是別人定下的,自己的努力是被安排的。所以,敖丙在小心翼翼地提出對哪吒的肯定意見時,得到的只有阻止和壓抑。

敖丙在陳塘關身份被拆穿時,就是虛假自體在面對重大選擇時處於無措的狀態,是應該遵循本心,不傷無辜性命,成全與哪吒的兄弟情義,還是按照申公豹的要求,消滅眾人以換取未來可能躋身仙班、拯救族人的機會。終於敖丙還是聽從了師父的話,準備大開殺戒。後來因哪吒手下留情,又重燃內心意念,與哪吒共生死,開始向善的一面轉變。

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人的個體認知是模糊的,大多數時候的社會環境都提倡集體意識,而忽略個體需求。大多數人也一直以“虛假自體”存活於世,卻從不傾聽內心聲音,也不敢面對真實自我。於是,人們以“虛假自體”面目活得久了,也就失去了“真實自體”,從而失去了創造力,失去了自在的可能,更多時候都是依託父母他人及社會的要求而存在,無法自己決定人生選擇和生活方式,也無法獲得真正的自信和快樂,從而回顧一生,難免灰暗晦澀,無法面對,空留遺憾。

“哪吒之魔童轉世”這部作品,受到市場的高呼肯定,未嘗不是觀者們內心的吶喊,誰不希望活成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這句話暗合人們對真實自體的熱切渴望,也是餃子導演最想對觀眾說的點睛之筆。哪吒不完美,但活得自在真實,他被愛包圍,自信強大,所以面對死亡也足夠堅強和有擔當。無論如何,我就是我,我想成為怎樣的人,由我自己決定。

魔丸轉世的哪吒怎麼就活成了陳塘關的英雄了呢?

愛咋咋地吧!

"

哪吒是魔丸轉世,按命運安排必定要走向邪路、為禍人間,理應三年後承受天劫而灰飛煙滅。然而,為何哪吒最終卻大勝敖丙、申公豹,維護了陳塘關千萬百姓的性命,成為他一直想成為的那個英雄了呢?

敖丙才是靈珠投胎,吸收通天靈氣,又得萬鱗甲護體,顏值、身材、品性、武功皆屬一流,如何就被海夜叉算計欠了哪吒一命,受申公豹教唆進退兩難,救了李靖夫婦和太乙反被拆穿身份而受眾人攻擊,為兄弟情義犧牲自我卻也辜負全族重託,成為一個扭曲不得志的反面人物了呢?

電影中這兩個靈魂人物,似乎正是“虛假自體”“真實自體”精神分析理論的範本。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在其1963年的論文《道德與教育》中談到過:"對嬰兒的不道德是以犧牲其個人生活方式為代價讓其順從的……順從會帶來即刻的報償,成人太容易將順從錯認為是成長。成熟的過程也可以採取一系列的認同,那樣的話,臨床上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虛假的、代理的自體,可能是對他人的模仿。真實或核心自體被隱藏,並被剝奪活著的體驗。"

哪吒雖是魔丸轉世,有天劫厄運,被陳塘關百姓視為異類百般排擠,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從未缺席,最重要的關愛一直都在。母親李夫人承受三年受孕之苦誕下哪吒,對哪吒的疼愛卻未曾減少一分一毫,在太乙欲除掉剛降世的哪吒時疾呼“勿傷我兒性命”,以命相護;為消除百姓對哪吒的恐懼、不滿,不畏艱險日日降妖除魔;工作間隙因陪哪吒踢毽子遍體鱗傷也毫無怨言。父親李靖親去天庭請願,望天尊收回天劫咒,而後得知天劫咒不可解,則甘願以命抵命,換哪吒躲開天劫得以存活。師父太乙雖不著調,但對徒兒毫不吝嗇,將火尖槍、混天綾和一身本領傾囊相授,就連自帶攝像回看功能的豬寶寶神奇坐騎都送了,關鍵無論怎麼被哪吒作弄都不氣惱,後來還為了救護哪吒、敖丙的元神而果斷付出幾百年修為,只能說,有這樣的師父真是無比幸福。

哪吒是為自己而活,哪吒的人生是“真實自體”的鮮活體驗。哪吒對自我個性非常肯定,很縱容自己的壞脾氣,遇到不公絕不忍耐退讓,而是大張旗鼓地發洩情緒、表達不滿,面對那些惡意攻擊他的孩童們,以牙還牙,不受半點委屈。哪吒對自己的能力十二分肯定,對師傅太乙的仙法不屑一顧,學習“障眼法”時受到了挫折,沒有任何自我否定,而是用一天時間掌握了仙法,變成李夫人戲弄了師傅一番,大肆表現了自己無以倫比的聰慧果敢。

敖丙,卻是以“虛假自體”的面目長大的,他的出生是個沉重的過程,他揹負了龍族一脈反轉命運的全部期待,其父龍王以苦大仇深的腔調和毋庸置疑的權威對其進行嚴格管束,時時刻刻不得鬆懈;其師申公豹因出身妖族而被元始天尊冷眼看待從而心懷不忿,總想押寶在敖丙身上從而找機會奪得金仙之位。虛假自體最大的特徵是順從,敖丙的人生作業都是父親和師父安排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順從別人的安排,而沒有自己的想法,或說自己想要的、自己確信的,一直被牢牢壓抑著。簡而言之,敖丙活得“不自在”,從而不自信,不開心,人生目標是別人定下的,自己的努力是被安排的。所以,敖丙在小心翼翼地提出對哪吒的肯定意見時,得到的只有阻止和壓抑。

敖丙在陳塘關身份被拆穿時,就是虛假自體在面對重大選擇時處於無措的狀態,是應該遵循本心,不傷無辜性命,成全與哪吒的兄弟情義,還是按照申公豹的要求,消滅眾人以換取未來可能躋身仙班、拯救族人的機會。終於敖丙還是聽從了師父的話,準備大開殺戒。後來因哪吒手下留情,又重燃內心意念,與哪吒共生死,開始向善的一面轉變。

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人的個體認知是模糊的,大多數時候的社會環境都提倡集體意識,而忽略個體需求。大多數人也一直以“虛假自體”存活於世,卻從不傾聽內心聲音,也不敢面對真實自我。於是,人們以“虛假自體”面目活得久了,也就失去了“真實自體”,從而失去了創造力,失去了自在的可能,更多時候都是依託父母他人及社會的要求而存在,無法自己決定人生選擇和生活方式,也無法獲得真正的自信和快樂,從而回顧一生,難免灰暗晦澀,無法面對,空留遺憾。

“哪吒之魔童轉世”這部作品,受到市場的高呼肯定,未嘗不是觀者們內心的吶喊,誰不希望活成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這句話暗合人們對真實自體的熱切渴望,也是餃子導演最想對觀眾說的點睛之筆。哪吒不完美,但活得自在真實,他被愛包圍,自信強大,所以面對死亡也足夠堅強和有擔當。無論如何,我就是我,我想成為怎樣的人,由我自己決定。

魔丸轉世的哪吒怎麼就活成了陳塘關的英雄了呢?

愛咋咋地吧!

魔丸轉世的哪吒怎麼就活成了陳塘關的英雄了呢?

我該如何?

"

哪吒是魔丸轉世,按命運安排必定要走向邪路、為禍人間,理應三年後承受天劫而灰飛煙滅。然而,為何哪吒最終卻大勝敖丙、申公豹,維護了陳塘關千萬百姓的性命,成為他一直想成為的那個英雄了呢?

敖丙才是靈珠投胎,吸收通天靈氣,又得萬鱗甲護體,顏值、身材、品性、武功皆屬一流,如何就被海夜叉算計欠了哪吒一命,受申公豹教唆進退兩難,救了李靖夫婦和太乙反被拆穿身份而受眾人攻擊,為兄弟情義犧牲自我卻也辜負全族重託,成為一個扭曲不得志的反面人物了呢?

電影中這兩個靈魂人物,似乎正是“虛假自體”“真實自體”精神分析理論的範本。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在其1963年的論文《道德與教育》中談到過:"對嬰兒的不道德是以犧牲其個人生活方式為代價讓其順從的……順從會帶來即刻的報償,成人太容易將順從錯認為是成長。成熟的過程也可以採取一系列的認同,那樣的話,臨床上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虛假的、代理的自體,可能是對他人的模仿。真實或核心自體被隱藏,並被剝奪活著的體驗。"

哪吒雖是魔丸轉世,有天劫厄運,被陳塘關百姓視為異類百般排擠,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從未缺席,最重要的關愛一直都在。母親李夫人承受三年受孕之苦誕下哪吒,對哪吒的疼愛卻未曾減少一分一毫,在太乙欲除掉剛降世的哪吒時疾呼“勿傷我兒性命”,以命相護;為消除百姓對哪吒的恐懼、不滿,不畏艱險日日降妖除魔;工作間隙因陪哪吒踢毽子遍體鱗傷也毫無怨言。父親李靖親去天庭請願,望天尊收回天劫咒,而後得知天劫咒不可解,則甘願以命抵命,換哪吒躲開天劫得以存活。師父太乙雖不著調,但對徒兒毫不吝嗇,將火尖槍、混天綾和一身本領傾囊相授,就連自帶攝像回看功能的豬寶寶神奇坐騎都送了,關鍵無論怎麼被哪吒作弄都不氣惱,後來還為了救護哪吒、敖丙的元神而果斷付出幾百年修為,只能說,有這樣的師父真是無比幸福。

哪吒是為自己而活,哪吒的人生是“真實自體”的鮮活體驗。哪吒對自我個性非常肯定,很縱容自己的壞脾氣,遇到不公絕不忍耐退讓,而是大張旗鼓地發洩情緒、表達不滿,面對那些惡意攻擊他的孩童們,以牙還牙,不受半點委屈。哪吒對自己的能力十二分肯定,對師傅太乙的仙法不屑一顧,學習“障眼法”時受到了挫折,沒有任何自我否定,而是用一天時間掌握了仙法,變成李夫人戲弄了師傅一番,大肆表現了自己無以倫比的聰慧果敢。

敖丙,卻是以“虛假自體”的面目長大的,他的出生是個沉重的過程,他揹負了龍族一脈反轉命運的全部期待,其父龍王以苦大仇深的腔調和毋庸置疑的權威對其進行嚴格管束,時時刻刻不得鬆懈;其師申公豹因出身妖族而被元始天尊冷眼看待從而心懷不忿,總想押寶在敖丙身上從而找機會奪得金仙之位。虛假自體最大的特徵是順從,敖丙的人生作業都是父親和師父安排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順從別人的安排,而沒有自己的想法,或說自己想要的、自己確信的,一直被牢牢壓抑著。簡而言之,敖丙活得“不自在”,從而不自信,不開心,人生目標是別人定下的,自己的努力是被安排的。所以,敖丙在小心翼翼地提出對哪吒的肯定意見時,得到的只有阻止和壓抑。

敖丙在陳塘關身份被拆穿時,就是虛假自體在面對重大選擇時處於無措的狀態,是應該遵循本心,不傷無辜性命,成全與哪吒的兄弟情義,還是按照申公豹的要求,消滅眾人以換取未來可能躋身仙班、拯救族人的機會。終於敖丙還是聽從了師父的話,準備大開殺戒。後來因哪吒手下留情,又重燃內心意念,與哪吒共生死,開始向善的一面轉變。

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人的個體認知是模糊的,大多數時候的社會環境都提倡集體意識,而忽略個體需求。大多數人也一直以“虛假自體”存活於世,卻從不傾聽內心聲音,也不敢面對真實自我。於是,人們以“虛假自體”面目活得久了,也就失去了“真實自體”,從而失去了創造力,失去了自在的可能,更多時候都是依託父母他人及社會的要求而存在,無法自己決定人生選擇和生活方式,也無法獲得真正的自信和快樂,從而回顧一生,難免灰暗晦澀,無法面對,空留遺憾。

“哪吒之魔童轉世”這部作品,受到市場的高呼肯定,未嘗不是觀者們內心的吶喊,誰不希望活成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這句話暗合人們對真實自體的熱切渴望,也是餃子導演最想對觀眾說的點睛之筆。哪吒不完美,但活得自在真實,他被愛包圍,自信強大,所以面對死亡也足夠堅強和有擔當。無論如何,我就是我,我想成為怎樣的人,由我自己決定。

魔丸轉世的哪吒怎麼就活成了陳塘關的英雄了呢?

愛咋咋地吧!

魔丸轉世的哪吒怎麼就活成了陳塘關的英雄了呢?

我該如何?

魔丸轉世的哪吒怎麼就活成了陳塘關的英雄了呢?

"

哪吒是魔丸轉世,按命運安排必定要走向邪路、為禍人間,理應三年後承受天劫而灰飛煙滅。然而,為何哪吒最終卻大勝敖丙、申公豹,維護了陳塘關千萬百姓的性命,成為他一直想成為的那個英雄了呢?

敖丙才是靈珠投胎,吸收通天靈氣,又得萬鱗甲護體,顏值、身材、品性、武功皆屬一流,如何就被海夜叉算計欠了哪吒一命,受申公豹教唆進退兩難,救了李靖夫婦和太乙反被拆穿身份而受眾人攻擊,為兄弟情義犧牲自我卻也辜負全族重託,成為一個扭曲不得志的反面人物了呢?

電影中這兩個靈魂人物,似乎正是“虛假自體”“真實自體”精神分析理論的範本。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在其1963年的論文《道德與教育》中談到過:"對嬰兒的不道德是以犧牲其個人生活方式為代價讓其順從的……順從會帶來即刻的報償,成人太容易將順從錯認為是成長。成熟的過程也可以採取一系列的認同,那樣的話,臨床上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虛假的、代理的自體,可能是對他人的模仿。真實或核心自體被隱藏,並被剝奪活著的體驗。"

哪吒雖是魔丸轉世,有天劫厄運,被陳塘關百姓視為異類百般排擠,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從未缺席,最重要的關愛一直都在。母親李夫人承受三年受孕之苦誕下哪吒,對哪吒的疼愛卻未曾減少一分一毫,在太乙欲除掉剛降世的哪吒時疾呼“勿傷我兒性命”,以命相護;為消除百姓對哪吒的恐懼、不滿,不畏艱險日日降妖除魔;工作間隙因陪哪吒踢毽子遍體鱗傷也毫無怨言。父親李靖親去天庭請願,望天尊收回天劫咒,而後得知天劫咒不可解,則甘願以命抵命,換哪吒躲開天劫得以存活。師父太乙雖不著調,但對徒兒毫不吝嗇,將火尖槍、混天綾和一身本領傾囊相授,就連自帶攝像回看功能的豬寶寶神奇坐騎都送了,關鍵無論怎麼被哪吒作弄都不氣惱,後來還為了救護哪吒、敖丙的元神而果斷付出幾百年修為,只能說,有這樣的師父真是無比幸福。

哪吒是為自己而活,哪吒的人生是“真實自體”的鮮活體驗。哪吒對自我個性非常肯定,很縱容自己的壞脾氣,遇到不公絕不忍耐退讓,而是大張旗鼓地發洩情緒、表達不滿,面對那些惡意攻擊他的孩童們,以牙還牙,不受半點委屈。哪吒對自己的能力十二分肯定,對師傅太乙的仙法不屑一顧,學習“障眼法”時受到了挫折,沒有任何自我否定,而是用一天時間掌握了仙法,變成李夫人戲弄了師傅一番,大肆表現了自己無以倫比的聰慧果敢。

敖丙,卻是以“虛假自體”的面目長大的,他的出生是個沉重的過程,他揹負了龍族一脈反轉命運的全部期待,其父龍王以苦大仇深的腔調和毋庸置疑的權威對其進行嚴格管束,時時刻刻不得鬆懈;其師申公豹因出身妖族而被元始天尊冷眼看待從而心懷不忿,總想押寶在敖丙身上從而找機會奪得金仙之位。虛假自體最大的特徵是順從,敖丙的人生作業都是父親和師父安排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順從別人的安排,而沒有自己的想法,或說自己想要的、自己確信的,一直被牢牢壓抑著。簡而言之,敖丙活得“不自在”,從而不自信,不開心,人生目標是別人定下的,自己的努力是被安排的。所以,敖丙在小心翼翼地提出對哪吒的肯定意見時,得到的只有阻止和壓抑。

敖丙在陳塘關身份被拆穿時,就是虛假自體在面對重大選擇時處於無措的狀態,是應該遵循本心,不傷無辜性命,成全與哪吒的兄弟情義,還是按照申公豹的要求,消滅眾人以換取未來可能躋身仙班、拯救族人的機會。終於敖丙還是聽從了師父的話,準備大開殺戒。後來因哪吒手下留情,又重燃內心意念,與哪吒共生死,開始向善的一面轉變。

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人的個體認知是模糊的,大多數時候的社會環境都提倡集體意識,而忽略個體需求。大多數人也一直以“虛假自體”存活於世,卻從不傾聽內心聲音,也不敢面對真實自我。於是,人們以“虛假自體”面目活得久了,也就失去了“真實自體”,從而失去了創造力,失去了自在的可能,更多時候都是依託父母他人及社會的要求而存在,無法自己決定人生選擇和生活方式,也無法獲得真正的自信和快樂,從而回顧一生,難免灰暗晦澀,無法面對,空留遺憾。

“哪吒之魔童轉世”這部作品,受到市場的高呼肯定,未嘗不是觀者們內心的吶喊,誰不希望活成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這句話暗合人們對真實自體的熱切渴望,也是餃子導演最想對觀眾說的點睛之筆。哪吒不完美,但活得自在真實,他被愛包圍,自信強大,所以面對死亡也足夠堅強和有擔當。無論如何,我就是我,我想成為怎樣的人,由我自己決定。

魔丸轉世的哪吒怎麼就活成了陳塘關的英雄了呢?

愛咋咋地吧!

魔丸轉世的哪吒怎麼就活成了陳塘關的英雄了呢?

我該如何?

魔丸轉世的哪吒怎麼就活成了陳塘關的英雄了呢?

魔丸轉世的哪吒怎麼就活成了陳塘關的英雄了呢?

只願我兒平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