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終是由天不由我'

""《哪吒之魔童降世》:終是由天不由我

天雷滾滾,寒冰壓城。

隨著哪吒高喊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電影內外被徹底點燃。人們滿含熱淚見證這少年震其六臂力挽狂瀾、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時候,我想,也許不止我一個人認為,哪吒恰恰是“由天不由我”才走到了這一刻。

逃得出宿命成見,逃不出自然法則。儘管最終在敖丙和太乙助力下逃免魂飛魄散的下場,但從影片情節看來,天雷降劫時,這位“不由天”的少年也只是凝望揮手從容以赴,由了這天意,默許了這場離別與失敗。

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天”是無法不由。

換句話說,點燃我們的那句“不由天”不是大多數觀眾直觀理解的意思,我們當然享受這振聾發聵的激情,但若能仔細品味這句話的真正燃點,則能更好地領會東方民族對英雄的塑造和對抗爭的闡釋,解釋影片中那些看似相悖實則巧妙的設計。

在近年來中國動漫的封神宇宙中,經典英雄往往不是性格完美、造型俊朗的,反倒性格固執桀驁、形象叛逆頹廢。譬如2015年《大聖歸來》的悟空就充滿玩世不恭情緒,加之身手不凡,活像一個難以管教亦正亦邪的“痞子”。那麼對於今天這部《魔童降世》中的哪吒,描繪的也不再是由始至終的大義凜然,甚至不再以反對“父為子綱,君為臣綱”為主要矛盾,而是合情合理賦予他類似悟空的感情背景與性格特徵,即從無數次被鎮壓的抗爭中走向狂怒的宣洩再走向覺悟與正義的皈依。對此,不能說導演把哪吒演繹成了悟空,而是“叛逆”英雄的內核就在於此,這是他們共同的成長方式。

"《哪吒之魔童降世》:終是由天不由我

天雷滾滾,寒冰壓城。

隨著哪吒高喊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電影內外被徹底點燃。人們滿含熱淚見證這少年震其六臂力挽狂瀾、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時候,我想,也許不止我一個人認為,哪吒恰恰是“由天不由我”才走到了這一刻。

逃得出宿命成見,逃不出自然法則。儘管最終在敖丙和太乙助力下逃免魂飛魄散的下場,但從影片情節看來,天雷降劫時,這位“不由天”的少年也只是凝望揮手從容以赴,由了這天意,默許了這場離別與失敗。

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天”是無法不由。

換句話說,點燃我們的那句“不由天”不是大多數觀眾直觀理解的意思,我們當然享受這振聾發聵的激情,但若能仔細品味這句話的真正燃點,則能更好地領會東方民族對英雄的塑造和對抗爭的闡釋,解釋影片中那些看似相悖實則巧妙的設計。

在近年來中國動漫的封神宇宙中,經典英雄往往不是性格完美、造型俊朗的,反倒性格固執桀驁、形象叛逆頹廢。譬如2015年《大聖歸來》的悟空就充滿玩世不恭情緒,加之身手不凡,活像一個難以管教亦正亦邪的“痞子”。那麼對於今天這部《魔童降世》中的哪吒,描繪的也不再是由始至終的大義凜然,甚至不再以反對“父為子綱,君為臣綱”為主要矛盾,而是合情合理賦予他類似悟空的感情背景與性格特徵,即從無數次被鎮壓的抗爭中走向狂怒的宣洩再走向覺悟與正義的皈依。對此,不能說導演把哪吒演繹成了悟空,而是“叛逆”英雄的內核就在於此,這是他們共同的成長方式。

《哪吒之魔童降世》:終是由天不由我

哪吒和孫悟空的共同特點是,天賦異稟,但生而被成見包圍。

孫悟空受仙石孕育,沒有仙親神戚,性情草率,故屢次為龍王、太白金星和玉帝所鄙薄,一心想得到與之力量匹配的尊重的他,於是憤起踏碎靈霄,與天庭分庭抗禮。

哪吒則為魔元轉世,生性桀驁,加上人們對他頗具成見的認識造成了巨大傷害和壓力,使他既有對社會的逃避,又有急切想證明自己,卻過猶不及、適得其反的孤獨。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他們生來被喚作心中最厭惡的“妖、惡、孽”,在成見的大山中承受了鎮壓,於是有了《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當然,這些家喻戶曉的故事宗旨並非忤逆與叛亂,而是英雄在成長的過程中為本性的自由、為心中的想往而抗爭,是在不成熟的階段里正常的反應與探索。

他們想證明自己,為此走了太長太崎嶇的路。

人們觀閱這些故事時,是懷抱有深深同情的,因為我們也承認,世道不是非黑即白,天庭對龍族,天尊對申公豹,一時看來確有不公,畢竟這些人物生而逆天,影響了所謂公道與秩序,但是沉浮差別就在於此;受盡罷黜的哪吒在師傅家人的教導下潛移默化形成了大義之心,故陳塘關危難之際,奮然決定拯救那些百姓,所以這並不是某些影評所說的毫無邏輯的突兀之轉。對於敖丙,他的道德與靈珠俱來,但他生而為棋,宿命中充滿龍與豹復仇的陰暗使命,在挫折面前沒有人教會他堅守大義,於是包容不了這誤解,理解不了這灰色世界其實是對邪念剋制的錘鍊。

"《哪吒之魔童降世》:終是由天不由我

天雷滾滾,寒冰壓城。

隨著哪吒高喊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電影內外被徹底點燃。人們滿含熱淚見證這少年震其六臂力挽狂瀾、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時候,我想,也許不止我一個人認為,哪吒恰恰是“由天不由我”才走到了這一刻。

逃得出宿命成見,逃不出自然法則。儘管最終在敖丙和太乙助力下逃免魂飛魄散的下場,但從影片情節看來,天雷降劫時,這位“不由天”的少年也只是凝望揮手從容以赴,由了這天意,默許了這場離別與失敗。

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天”是無法不由。

換句話說,點燃我們的那句“不由天”不是大多數觀眾直觀理解的意思,我們當然享受這振聾發聵的激情,但若能仔細品味這句話的真正燃點,則能更好地領會東方民族對英雄的塑造和對抗爭的闡釋,解釋影片中那些看似相悖實則巧妙的設計。

在近年來中國動漫的封神宇宙中,經典英雄往往不是性格完美、造型俊朗的,反倒性格固執桀驁、形象叛逆頹廢。譬如2015年《大聖歸來》的悟空就充滿玩世不恭情緒,加之身手不凡,活像一個難以管教亦正亦邪的“痞子”。那麼對於今天這部《魔童降世》中的哪吒,描繪的也不再是由始至終的大義凜然,甚至不再以反對“父為子綱,君為臣綱”為主要矛盾,而是合情合理賦予他類似悟空的感情背景與性格特徵,即從無數次被鎮壓的抗爭中走向狂怒的宣洩再走向覺悟與正義的皈依。對此,不能說導演把哪吒演繹成了悟空,而是“叛逆”英雄的內核就在於此,這是他們共同的成長方式。

《哪吒之魔童降世》:終是由天不由我

哪吒和孫悟空的共同特點是,天賦異稟,但生而被成見包圍。

孫悟空受仙石孕育,沒有仙親神戚,性情草率,故屢次為龍王、太白金星和玉帝所鄙薄,一心想得到與之力量匹配的尊重的他,於是憤起踏碎靈霄,與天庭分庭抗禮。

哪吒則為魔元轉世,生性桀驁,加上人們對他頗具成見的認識造成了巨大傷害和壓力,使他既有對社會的逃避,又有急切想證明自己,卻過猶不及、適得其反的孤獨。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他們生來被喚作心中最厭惡的“妖、惡、孽”,在成見的大山中承受了鎮壓,於是有了《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當然,這些家喻戶曉的故事宗旨並非忤逆與叛亂,而是英雄在成長的過程中為本性的自由、為心中的想往而抗爭,是在不成熟的階段里正常的反應與探索。

他們想證明自己,為此走了太長太崎嶇的路。

人們觀閱這些故事時,是懷抱有深深同情的,因為我們也承認,世道不是非黑即白,天庭對龍族,天尊對申公豹,一時看來確有不公,畢竟這些人物生而逆天,影響了所謂公道與秩序,但是沉浮差別就在於此;受盡罷黜的哪吒在師傅家人的教導下潛移默化形成了大義之心,故陳塘關危難之際,奮然決定拯救那些百姓,所以這並不是某些影評所說的毫無邏輯的突兀之轉。對於敖丙,他的道德與靈珠俱來,但他生而為棋,宿命中充滿龍與豹復仇的陰暗使命,在挫折面前沒有人教會他堅守大義,於是包容不了這誤解,理解不了這灰色世界其實是對邪念剋制的錘鍊。

《哪吒之魔童降世》:終是由天不由我

善惡一念,陣已分明。

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反的不是蒼天大道,反的不是乾坤制約,反的不是黑白秩序,而是反對成見對命運之輪的撥動,反對那個為世界的不公所扭曲的自己,反對那個“放肆之我”推翻自己對光明世界的信仰。

“即使世界充滿罪惡,也值得我們為之而戰”。

於是敖丙也受之影響,沒有淪為徹底的反派,背棄家族祭出萬龍甲,選擇追求內心,維護他心中的“白”。總而言之,能直面命運的困難及其造成的人性挫折,在心的正邪博弈中最終成長為博大而光明的人物,才當得了英雄。

儘管逆天而生,富有稱霸之力,但剋制其私慾,治其力於造福,順天而為於是造就英雄——這才是中國人的英雄觀。

"《哪吒之魔童降世》:終是由天不由我

天雷滾滾,寒冰壓城。

隨著哪吒高喊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電影內外被徹底點燃。人們滿含熱淚見證這少年震其六臂力挽狂瀾、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時候,我想,也許不止我一個人認為,哪吒恰恰是“由天不由我”才走到了這一刻。

逃得出宿命成見,逃不出自然法則。儘管最終在敖丙和太乙助力下逃免魂飛魄散的下場,但從影片情節看來,天雷降劫時,這位“不由天”的少年也只是凝望揮手從容以赴,由了這天意,默許了這場離別與失敗。

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天”是無法不由。

換句話說,點燃我們的那句“不由天”不是大多數觀眾直觀理解的意思,我們當然享受這振聾發聵的激情,但若能仔細品味這句話的真正燃點,則能更好地領會東方民族對英雄的塑造和對抗爭的闡釋,解釋影片中那些看似相悖實則巧妙的設計。

在近年來中國動漫的封神宇宙中,經典英雄往往不是性格完美、造型俊朗的,反倒性格固執桀驁、形象叛逆頹廢。譬如2015年《大聖歸來》的悟空就充滿玩世不恭情緒,加之身手不凡,活像一個難以管教亦正亦邪的“痞子”。那麼對於今天這部《魔童降世》中的哪吒,描繪的也不再是由始至終的大義凜然,甚至不再以反對“父為子綱,君為臣綱”為主要矛盾,而是合情合理賦予他類似悟空的感情背景與性格特徵,即從無數次被鎮壓的抗爭中走向狂怒的宣洩再走向覺悟與正義的皈依。對此,不能說導演把哪吒演繹成了悟空,而是“叛逆”英雄的內核就在於此,這是他們共同的成長方式。

《哪吒之魔童降世》:終是由天不由我

哪吒和孫悟空的共同特點是,天賦異稟,但生而被成見包圍。

孫悟空受仙石孕育,沒有仙親神戚,性情草率,故屢次為龍王、太白金星和玉帝所鄙薄,一心想得到與之力量匹配的尊重的他,於是憤起踏碎靈霄,與天庭分庭抗禮。

哪吒則為魔元轉世,生性桀驁,加上人們對他頗具成見的認識造成了巨大傷害和壓力,使他既有對社會的逃避,又有急切想證明自己,卻過猶不及、適得其反的孤獨。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他們生來被喚作心中最厭惡的“妖、惡、孽”,在成見的大山中承受了鎮壓,於是有了《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當然,這些家喻戶曉的故事宗旨並非忤逆與叛亂,而是英雄在成長的過程中為本性的自由、為心中的想往而抗爭,是在不成熟的階段里正常的反應與探索。

他們想證明自己,為此走了太長太崎嶇的路。

人們觀閱這些故事時,是懷抱有深深同情的,因為我們也承認,世道不是非黑即白,天庭對龍族,天尊對申公豹,一時看來確有不公,畢竟這些人物生而逆天,影響了所謂公道與秩序,但是沉浮差別就在於此;受盡罷黜的哪吒在師傅家人的教導下潛移默化形成了大義之心,故陳塘關危難之際,奮然決定拯救那些百姓,所以這並不是某些影評所說的毫無邏輯的突兀之轉。對於敖丙,他的道德與靈珠俱來,但他生而為棋,宿命中充滿龍與豹復仇的陰暗使命,在挫折面前沒有人教會他堅守大義,於是包容不了這誤解,理解不了這灰色世界其實是對邪念剋制的錘鍊。

《哪吒之魔童降世》:終是由天不由我

善惡一念,陣已分明。

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反的不是蒼天大道,反的不是乾坤制約,反的不是黑白秩序,而是反對成見對命運之輪的撥動,反對那個為世界的不公所扭曲的自己,反對那個“放肆之我”推翻自己對光明世界的信仰。

“即使世界充滿罪惡,也值得我們為之而戰”。

於是敖丙也受之影響,沒有淪為徹底的反派,背棄家族祭出萬龍甲,選擇追求內心,維護他心中的“白”。總而言之,能直面命運的困難及其造成的人性挫折,在心的正邪博弈中最終成長為博大而光明的人物,才當得了英雄。

儘管逆天而生,富有稱霸之力,但剋制其私慾,治其力於造福,順天而為於是造就英雄——這才是中國人的英雄觀。

《哪吒之魔童降世》:終是由天不由我

說起東方動漫角色,我不禁想起漫威塑造的東方“英雄”——滿大人。據官方描述,滿大人陰險狡詐,詭計多端,野心勃勃,是非常強大而殘暴的人物。我想,這種人設無疑體現了西方對東方力量的恐懼和荒唐擔憂,他們深諳中國人有能力有資本撼動世界格局,但他們不懂的是,我們可以、但絕不會那樣做,因為五千年的文化教養著我們,教會我們博大厚重,仁愛和諧,我們發展力量不用於主宰侵略,而用於捍衛和平。

這種品質在我們最古老的神話中都可見一斑。正如盤古創世後不會像某些西方神明一樣,上升為主宰,發動洪水懲治人類罪業,而是化為山河哺育眾生,獻身於世代江山。這就是治其力於造福,順天而雄。

當然,中國人在漫威宇宙也不乏正義形象,我不是過度自尊地要求東方形象必須“全正”,可是考慮到好萊塢在全球都具有驚人的文化輸出能力,像“滿大人”或“傅滿洲”這些具有狹隘象徵性的角色,是特殊時期的產物,絕不能簡單地拿來代表中國形象,理應隨時代的進步而淘汰,所以我們必須較真。西方認為的中國與我們自己認為的中國是存在巨大差異的,我們期待的是通過優秀國內外作品展示中國人所崇尚的英雄和價值觀,或激發世界人民瞭解真實中國的願望。

回到電影本身,我很高興看到諸如大聖與哪吒這一類經典英雄被生動塑造,還原了並續寫了深刻的內涵,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也是華夏大地上一切英雄的寫照:不為征服統治拔刀,而為心中正義開戰。

作者:石家祺

“我心中的動漫英雄”英雄動漫主題徵文活動來稿選登

本活動由中國動漫集團、光明網、華僑城文化集團聯合主辦

讓影評成為影響中國動畫產業的力量!

投稿郵箱:animation_review@126.com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