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於是,TVB選擇了哪吒。

這個在原著中出現篇幅並不算多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貫穿前後的主角。

TVB最擅長拍人情。

這版《封神榜》一共四十集,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講“愛子情深”,甚至還加入了柳琵琶這樣的家庭“第三者”。

大刀闊斧之下,結構複雜的神話故事硬生生改成了感人肺腑的家庭倫理劇。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於是,TVB選擇了哪吒。

這個在原著中出現篇幅並不算多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貫穿前後的主角。

TVB最擅長拍人情。

這版《封神榜》一共四十集,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講“愛子情深”,甚至還加入了柳琵琶這樣的家庭“第三者”。

大刀闊斧之下,結構複雜的神話故事硬生生改成了感人肺腑的家庭倫理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首先是哪吒的身世。

原著中,哪吒是靈珠轉世,在這裡前世則變成了火德真君。

為了忠心報國,作為大將軍,李靖先後兩次“犧牲”哪吒。

第一次,是哪吒的前世。

為了給大王尋找藥引,李靖射殺了化作鹿形的火德真君,之後轉世投胎成為了他的三兒子。

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取名哪吒。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於是,TVB選擇了哪吒。

這個在原著中出現篇幅並不算多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貫穿前後的主角。

TVB最擅長拍人情。

這版《封神榜》一共四十集,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講“愛子情深”,甚至還加入了柳琵琶這樣的家庭“第三者”。

大刀闊斧之下,結構複雜的神話故事硬生生改成了感人肺腑的家庭倫理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首先是哪吒的身世。

原著中,哪吒是靈珠轉世,在這裡前世則變成了火德真君。

為了忠心報國,作為大將軍,李靖先後兩次“犧牲”哪吒。

第一次,是哪吒的前世。

為了給大王尋找藥引,李靖射殺了化作鹿形的火德真君,之後轉世投胎成為了他的三兒子。

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取名哪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第二次,大王做夢。

揚言哪吒有滅國之禍,不得已李靖夫婦將其送去了飛虎澗,自生自滅。

兩處的改編,其實都很有趣。

一處,某種程度上讓李靖變成了家裡的“反派”。

加深了這對父子間的仇恨。

另外一處,有些類似孫悟空。

大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本就無父無母,而哪吒則是被父母拋棄,性格頑劣也就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此處的改編為哪吒與父母日後的對立埋下了伏筆。

與我們所熟知的哪吒故事相比,算是徹底走上了一條顛覆之路。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於是,TVB選擇了哪吒。

這個在原著中出現篇幅並不算多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貫穿前後的主角。

TVB最擅長拍人情。

這版《封神榜》一共四十集,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講“愛子情深”,甚至還加入了柳琵琶這樣的家庭“第三者”。

大刀闊斧之下,結構複雜的神話故事硬生生改成了感人肺腑的家庭倫理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首先是哪吒的身世。

原著中,哪吒是靈珠轉世,在這裡前世則變成了火德真君。

為了忠心報國,作為大將軍,李靖先後兩次“犧牲”哪吒。

第一次,是哪吒的前世。

為了給大王尋找藥引,李靖射殺了化作鹿形的火德真君,之後轉世投胎成為了他的三兒子。

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取名哪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第二次,大王做夢。

揚言哪吒有滅國之禍,不得已李靖夫婦將其送去了飛虎澗,自生自滅。

兩處的改編,其實都很有趣。

一處,某種程度上讓李靖變成了家裡的“反派”。

加深了這對父子間的仇恨。

另外一處,有些類似孫悟空。

大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本就無父無母,而哪吒則是被父母拋棄,性格頑劣也就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此處的改編為哪吒與父母日後的對立埋下了伏筆。

與我們所熟知的哪吒故事相比,算是徹底走上了一條顛覆之路。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到這裡應該問一句,我們熟知的哪吒是什麼樣子呢?

最顯著的特點是反抗權威,反抗父權。

尤其近幾十年,無論是1979年的動畫長片《哪吒鬧海》,還是兒時的記憶《哪吒傳奇》都努力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懲惡揚善的少年英雄形象。

“削肉還母,削骨還父”,依舊是最經典的故事情節。

但核心其實是——

“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想連累你!”

很顯然,這是敢作敢當的忠孝行為。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於是,TVB選擇了哪吒。

這個在原著中出現篇幅並不算多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貫穿前後的主角。

TVB最擅長拍人情。

這版《封神榜》一共四十集,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講“愛子情深”,甚至還加入了柳琵琶這樣的家庭“第三者”。

大刀闊斧之下,結構複雜的神話故事硬生生改成了感人肺腑的家庭倫理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首先是哪吒的身世。

原著中,哪吒是靈珠轉世,在這裡前世則變成了火德真君。

為了忠心報國,作為大將軍,李靖先後兩次“犧牲”哪吒。

第一次,是哪吒的前世。

為了給大王尋找藥引,李靖射殺了化作鹿形的火德真君,之後轉世投胎成為了他的三兒子。

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取名哪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第二次,大王做夢。

揚言哪吒有滅國之禍,不得已李靖夫婦將其送去了飛虎澗,自生自滅。

兩處的改編,其實都很有趣。

一處,某種程度上讓李靖變成了家裡的“反派”。

加深了這對父子間的仇恨。

另外一處,有些類似孫悟空。

大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本就無父無母,而哪吒則是被父母拋棄,性格頑劣也就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此處的改編為哪吒與父母日後的對立埋下了伏筆。

與我們所熟知的哪吒故事相比,算是徹底走上了一條顛覆之路。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到這裡應該問一句,我們熟知的哪吒是什麼樣子呢?

最顯著的特點是反抗權威,反抗父權。

尤其近幾十年,無論是1979年的動畫長片《哪吒鬧海》,還是兒時的記憶《哪吒傳奇》都努力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懲惡揚善的少年英雄形象。

“削肉還母,削骨還父”,依舊是最經典的故事情節。

但核心其實是——

“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想連累你!”

很顯然,這是敢作敢當的忠孝行為。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而TVB的《封神榜》,在哪吒性格的塑造上,其實更接近原著。

同樣是殺死龍三子,卻不是由於惡龍吃人;同樣是削肉還母,削骨還父,這裡也變成了: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還給你便再無關係。

劇中還有一處細節,便是哪吒一直執念的那五百錢的養育之恩。

不僅僅是骨肉,錢也一分不少。

這便是真正的恩斷義絕,從此兩不相欠。

哪吒渴望的是擺脫血緣的束縛,而非連累父母,與忠孝無關。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於是,TVB選擇了哪吒。

這個在原著中出現篇幅並不算多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貫穿前後的主角。

TVB最擅長拍人情。

這版《封神榜》一共四十集,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講“愛子情深”,甚至還加入了柳琵琶這樣的家庭“第三者”。

大刀闊斧之下,結構複雜的神話故事硬生生改成了感人肺腑的家庭倫理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首先是哪吒的身世。

原著中,哪吒是靈珠轉世,在這裡前世則變成了火德真君。

為了忠心報國,作為大將軍,李靖先後兩次“犧牲”哪吒。

第一次,是哪吒的前世。

為了給大王尋找藥引,李靖射殺了化作鹿形的火德真君,之後轉世投胎成為了他的三兒子。

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取名哪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第二次,大王做夢。

揚言哪吒有滅國之禍,不得已李靖夫婦將其送去了飛虎澗,自生自滅。

兩處的改編,其實都很有趣。

一處,某種程度上讓李靖變成了家裡的“反派”。

加深了這對父子間的仇恨。

另外一處,有些類似孫悟空。

大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本就無父無母,而哪吒則是被父母拋棄,性格頑劣也就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此處的改編為哪吒與父母日後的對立埋下了伏筆。

與我們所熟知的哪吒故事相比,算是徹底走上了一條顛覆之路。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到這裡應該問一句,我們熟知的哪吒是什麼樣子呢?

最顯著的特點是反抗權威,反抗父權。

尤其近幾十年,無論是1979年的動畫長片《哪吒鬧海》,還是兒時的記憶《哪吒傳奇》都努力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懲惡揚善的少年英雄形象。

“削肉還母,削骨還父”,依舊是最經典的故事情節。

但核心其實是——

“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想連累你!”

很顯然,這是敢作敢當的忠孝行為。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而TVB的《封神榜》,在哪吒性格的塑造上,其實更接近原著。

同樣是殺死龍三子,卻不是由於惡龍吃人;同樣是削肉還母,削骨還父,這裡也變成了: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還給你便再無關係。

劇中還有一處細節,便是哪吒一直執念的那五百錢的養育之恩。

不僅僅是骨肉,錢也一分不少。

這便是真正的恩斷義絕,從此兩不相欠。

哪吒渴望的是擺脫血緣的束縛,而非連累父母,與忠孝無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原著裡,有關哪吒弒父的情節便是發生在削肉剔骨之後。

“李靖!我骨肉已交還與你,我與你無相干礙,你為何往翠屏山鞭打我的金身,火燒我的行宮?今日拿你,報一鞭之恨!”

這不是英雄,而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熊孩子。

有恩還恩,有仇報仇。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於是,TVB選擇了哪吒。

這個在原著中出現篇幅並不算多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貫穿前後的主角。

TVB最擅長拍人情。

這版《封神榜》一共四十集,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講“愛子情深”,甚至還加入了柳琵琶這樣的家庭“第三者”。

大刀闊斧之下,結構複雜的神話故事硬生生改成了感人肺腑的家庭倫理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首先是哪吒的身世。

原著中,哪吒是靈珠轉世,在這裡前世則變成了火德真君。

為了忠心報國,作為大將軍,李靖先後兩次“犧牲”哪吒。

第一次,是哪吒的前世。

為了給大王尋找藥引,李靖射殺了化作鹿形的火德真君,之後轉世投胎成為了他的三兒子。

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取名哪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第二次,大王做夢。

揚言哪吒有滅國之禍,不得已李靖夫婦將其送去了飛虎澗,自生自滅。

兩處的改編,其實都很有趣。

一處,某種程度上讓李靖變成了家裡的“反派”。

加深了這對父子間的仇恨。

另外一處,有些類似孫悟空。

大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本就無父無母,而哪吒則是被父母拋棄,性格頑劣也就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此處的改編為哪吒與父母日後的對立埋下了伏筆。

與我們所熟知的哪吒故事相比,算是徹底走上了一條顛覆之路。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到這裡應該問一句,我們熟知的哪吒是什麼樣子呢?

最顯著的特點是反抗權威,反抗父權。

尤其近幾十年,無論是1979年的動畫長片《哪吒鬧海》,還是兒時的記憶《哪吒傳奇》都努力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懲惡揚善的少年英雄形象。

“削肉還母,削骨還父”,依舊是最經典的故事情節。

但核心其實是——

“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想連累你!”

很顯然,這是敢作敢當的忠孝行為。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而TVB的《封神榜》,在哪吒性格的塑造上,其實更接近原著。

同樣是殺死龍三子,卻不是由於惡龍吃人;同樣是削肉還母,削骨還父,這裡也變成了: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還給你便再無關係。

劇中還有一處細節,便是哪吒一直執念的那五百錢的養育之恩。

不僅僅是骨肉,錢也一分不少。

這便是真正的恩斷義絕,從此兩不相欠。

哪吒渴望的是擺脫血緣的束縛,而非連累父母,與忠孝無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原著裡,有關哪吒弒父的情節便是發生在削肉剔骨之後。

“李靖!我骨肉已交還與你,我與你無相干礙,你為何往翠屏山鞭打我的金身,火燒我的行宮?今日拿你,報一鞭之恨!”

這不是英雄,而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熊孩子。

有恩還恩,有仇報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除此以外,這部劇還有一處最大的改編,不得不提。

就是被拋棄的哪吒不僅沒有死,反而在山裡認識了兩個好朋友,雷震子和二郎神楊戩。

三個好兄弟結伴長大。

一個飛天娃多雙翅膀,成天嘮叨;一個三眼娃多隻眼睛,宛如飯桶;一個噴火娃惹事生非,頑劣不馴。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於是,TVB選擇了哪吒。

這個在原著中出現篇幅並不算多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貫穿前後的主角。

TVB最擅長拍人情。

這版《封神榜》一共四十集,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講“愛子情深”,甚至還加入了柳琵琶這樣的家庭“第三者”。

大刀闊斧之下,結構複雜的神話故事硬生生改成了感人肺腑的家庭倫理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首先是哪吒的身世。

原著中,哪吒是靈珠轉世,在這裡前世則變成了火德真君。

為了忠心報國,作為大將軍,李靖先後兩次“犧牲”哪吒。

第一次,是哪吒的前世。

為了給大王尋找藥引,李靖射殺了化作鹿形的火德真君,之後轉世投胎成為了他的三兒子。

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取名哪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第二次,大王做夢。

揚言哪吒有滅國之禍,不得已李靖夫婦將其送去了飛虎澗,自生自滅。

兩處的改編,其實都很有趣。

一處,某種程度上讓李靖變成了家裡的“反派”。

加深了這對父子間的仇恨。

另外一處,有些類似孫悟空。

大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本就無父無母,而哪吒則是被父母拋棄,性格頑劣也就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此處的改編為哪吒與父母日後的對立埋下了伏筆。

與我們所熟知的哪吒故事相比,算是徹底走上了一條顛覆之路。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到這裡應該問一句,我們熟知的哪吒是什麼樣子呢?

最顯著的特點是反抗權威,反抗父權。

尤其近幾十年,無論是1979年的動畫長片《哪吒鬧海》,還是兒時的記憶《哪吒傳奇》都努力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懲惡揚善的少年英雄形象。

“削肉還母,削骨還父”,依舊是最經典的故事情節。

但核心其實是——

“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想連累你!”

很顯然,這是敢作敢當的忠孝行為。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而TVB的《封神榜》,在哪吒性格的塑造上,其實更接近原著。

同樣是殺死龍三子,卻不是由於惡龍吃人;同樣是削肉還母,削骨還父,這裡也變成了: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還給你便再無關係。

劇中還有一處細節,便是哪吒一直執念的那五百錢的養育之恩。

不僅僅是骨肉,錢也一分不少。

這便是真正的恩斷義絕,從此兩不相欠。

哪吒渴望的是擺脫血緣的束縛,而非連累父母,與忠孝無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原著裡,有關哪吒弒父的情節便是發生在削肉剔骨之後。

“李靖!我骨肉已交還與你,我與你無相干礙,你為何往翠屏山鞭打我的金身,火燒我的行宮?今日拿你,報一鞭之恨!”

這不是英雄,而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熊孩子。

有恩還恩,有仇報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除此以外,這部劇還有一處最大的改編,不得不提。

就是被拋棄的哪吒不僅沒有死,反而在山裡認識了兩個好朋友,雷震子和二郎神楊戩。

三個好兄弟結伴長大。

一個飛天娃多雙翅膀,成天嘮叨;一個三眼娃多隻眼睛,宛如飯桶;一個噴火娃惹事生非,頑劣不馴。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少人看到這裡,覺得實在是亂來,這不就是借了一個《封神榜》的殼子嗎?

我認為,也好理解。

還是開頭提到的,TVB喜歡把故事變成自己擅長的節奏——

兄弟情。

儘管在邏輯上算不上盡善盡美,但對人物性格的挖掘的確出彩。

細緻觀察,其實這三兄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不被世俗包容,只能一起報團取暖。

是不是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題很像——

打破成見。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於是,TVB選擇了哪吒。

這個在原著中出現篇幅並不算多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貫穿前後的主角。

TVB最擅長拍人情。

這版《封神榜》一共四十集,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講“愛子情深”,甚至還加入了柳琵琶這樣的家庭“第三者”。

大刀闊斧之下,結構複雜的神話故事硬生生改成了感人肺腑的家庭倫理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首先是哪吒的身世。

原著中,哪吒是靈珠轉世,在這裡前世則變成了火德真君。

為了忠心報國,作為大將軍,李靖先後兩次“犧牲”哪吒。

第一次,是哪吒的前世。

為了給大王尋找藥引,李靖射殺了化作鹿形的火德真君,之後轉世投胎成為了他的三兒子。

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取名哪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第二次,大王做夢。

揚言哪吒有滅國之禍,不得已李靖夫婦將其送去了飛虎澗,自生自滅。

兩處的改編,其實都很有趣。

一處,某種程度上讓李靖變成了家裡的“反派”。

加深了這對父子間的仇恨。

另外一處,有些類似孫悟空。

大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本就無父無母,而哪吒則是被父母拋棄,性格頑劣也就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此處的改編為哪吒與父母日後的對立埋下了伏筆。

與我們所熟知的哪吒故事相比,算是徹底走上了一條顛覆之路。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到這裡應該問一句,我們熟知的哪吒是什麼樣子呢?

最顯著的特點是反抗權威,反抗父權。

尤其近幾十年,無論是1979年的動畫長片《哪吒鬧海》,還是兒時的記憶《哪吒傳奇》都努力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懲惡揚善的少年英雄形象。

“削肉還母,削骨還父”,依舊是最經典的故事情節。

但核心其實是——

“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想連累你!”

很顯然,這是敢作敢當的忠孝行為。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而TVB的《封神榜》,在哪吒性格的塑造上,其實更接近原著。

同樣是殺死龍三子,卻不是由於惡龍吃人;同樣是削肉還母,削骨還父,這裡也變成了: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還給你便再無關係。

劇中還有一處細節,便是哪吒一直執念的那五百錢的養育之恩。

不僅僅是骨肉,錢也一分不少。

這便是真正的恩斷義絕,從此兩不相欠。

哪吒渴望的是擺脫血緣的束縛,而非連累父母,與忠孝無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原著裡,有關哪吒弒父的情節便是發生在削肉剔骨之後。

“李靖!我骨肉已交還與你,我與你無相干礙,你為何往翠屏山鞭打我的金身,火燒我的行宮?今日拿你,報一鞭之恨!”

這不是英雄,而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熊孩子。

有恩還恩,有仇報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除此以外,這部劇還有一處最大的改編,不得不提。

就是被拋棄的哪吒不僅沒有死,反而在山裡認識了兩個好朋友,雷震子和二郎神楊戩。

三個好兄弟結伴長大。

一個飛天娃多雙翅膀,成天嘮叨;一個三眼娃多隻眼睛,宛如飯桶;一個噴火娃惹事生非,頑劣不馴。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少人看到這裡,覺得實在是亂來,這不就是借了一個《封神榜》的殼子嗎?

我認為,也好理解。

還是開頭提到的,TVB喜歡把故事變成自己擅長的節奏——

兄弟情。

儘管在邏輯上算不上盡善盡美,但對人物性格的挖掘的確出彩。

細緻觀察,其實這三兄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不被世俗包容,只能一起報團取暖。

是不是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題很像——

打破成見。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人的成見就像是一座大山。

雷震子長相怪異,無論是誰只看一眼便以為是妖怪,嚇得遠遠的。

楊戩也好不到哪裡去,一生下來就因為有三隻眼睛被當做不詳之物,同樣被家人拋棄。

即便是長大後和父親相認,也由於驚人的飯量屢次犯錯被嫌棄。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於是,TVB選擇了哪吒。

這個在原著中出現篇幅並不算多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貫穿前後的主角。

TVB最擅長拍人情。

這版《封神榜》一共四十集,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講“愛子情深”,甚至還加入了柳琵琶這樣的家庭“第三者”。

大刀闊斧之下,結構複雜的神話故事硬生生改成了感人肺腑的家庭倫理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首先是哪吒的身世。

原著中,哪吒是靈珠轉世,在這裡前世則變成了火德真君。

為了忠心報國,作為大將軍,李靖先後兩次“犧牲”哪吒。

第一次,是哪吒的前世。

為了給大王尋找藥引,李靖射殺了化作鹿形的火德真君,之後轉世投胎成為了他的三兒子。

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取名哪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第二次,大王做夢。

揚言哪吒有滅國之禍,不得已李靖夫婦將其送去了飛虎澗,自生自滅。

兩處的改編,其實都很有趣。

一處,某種程度上讓李靖變成了家裡的“反派”。

加深了這對父子間的仇恨。

另外一處,有些類似孫悟空。

大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本就無父無母,而哪吒則是被父母拋棄,性格頑劣也就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此處的改編為哪吒與父母日後的對立埋下了伏筆。

與我們所熟知的哪吒故事相比,算是徹底走上了一條顛覆之路。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到這裡應該問一句,我們熟知的哪吒是什麼樣子呢?

最顯著的特點是反抗權威,反抗父權。

尤其近幾十年,無論是1979年的動畫長片《哪吒鬧海》,還是兒時的記憶《哪吒傳奇》都努力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懲惡揚善的少年英雄形象。

“削肉還母,削骨還父”,依舊是最經典的故事情節。

但核心其實是——

“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想連累你!”

很顯然,這是敢作敢當的忠孝行為。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而TVB的《封神榜》,在哪吒性格的塑造上,其實更接近原著。

同樣是殺死龍三子,卻不是由於惡龍吃人;同樣是削肉還母,削骨還父,這裡也變成了: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還給你便再無關係。

劇中還有一處細節,便是哪吒一直執念的那五百錢的養育之恩。

不僅僅是骨肉,錢也一分不少。

這便是真正的恩斷義絕,從此兩不相欠。

哪吒渴望的是擺脫血緣的束縛,而非連累父母,與忠孝無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原著裡,有關哪吒弒父的情節便是發生在削肉剔骨之後。

“李靖!我骨肉已交還與你,我與你無相干礙,你為何往翠屏山鞭打我的金身,火燒我的行宮?今日拿你,報一鞭之恨!”

這不是英雄,而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熊孩子。

有恩還恩,有仇報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除此以外,這部劇還有一處最大的改編,不得不提。

就是被拋棄的哪吒不僅沒有死,反而在山裡認識了兩個好朋友,雷震子和二郎神楊戩。

三個好兄弟結伴長大。

一個飛天娃多雙翅膀,成天嘮叨;一個三眼娃多隻眼睛,宛如飯桶;一個噴火娃惹事生非,頑劣不馴。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少人看到這裡,覺得實在是亂來,這不就是借了一個《封神榜》的殼子嗎?

我認為,也好理解。

還是開頭提到的,TVB喜歡把故事變成自己擅長的節奏——

兄弟情。

儘管在邏輯上算不上盡善盡美,但對人物性格的挖掘的確出彩。

細緻觀察,其實這三兄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不被世俗包容,只能一起報團取暖。

是不是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題很像——

打破成見。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人的成見就像是一座大山。

雷震子長相怪異,無論是誰只看一眼便以為是妖怪,嚇得遠遠的。

楊戩也好不到哪裡去,一生下來就因為有三隻眼睛被當做不詳之物,同樣被家人拋棄。

即便是長大後和父親相認,也由於驚人的飯量屢次犯錯被嫌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直到遇見了心愛的女子黃顏。

黃顏的父親黃飛虎為了考驗這個長相奇特的年輕人,決定讓他把石頭煮成雞蛋。

沒想到忠厚老實的楊戩不但接下了任務,而且一煮就是十五天。

“我這個題目,煮一兩天放棄的是正常人,煮三四天的是蠢人,而你卻能煮十五天依舊相信自己,確實是老實人”,最終被楊戩樸實的恆心和毅力所打動。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於是,TVB選擇了哪吒。

這個在原著中出現篇幅並不算多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貫穿前後的主角。

TVB最擅長拍人情。

這版《封神榜》一共四十集,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講“愛子情深”,甚至還加入了柳琵琶這樣的家庭“第三者”。

大刀闊斧之下,結構複雜的神話故事硬生生改成了感人肺腑的家庭倫理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首先是哪吒的身世。

原著中,哪吒是靈珠轉世,在這裡前世則變成了火德真君。

為了忠心報國,作為大將軍,李靖先後兩次“犧牲”哪吒。

第一次,是哪吒的前世。

為了給大王尋找藥引,李靖射殺了化作鹿形的火德真君,之後轉世投胎成為了他的三兒子。

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取名哪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第二次,大王做夢。

揚言哪吒有滅國之禍,不得已李靖夫婦將其送去了飛虎澗,自生自滅。

兩處的改編,其實都很有趣。

一處,某種程度上讓李靖變成了家裡的“反派”。

加深了這對父子間的仇恨。

另外一處,有些類似孫悟空。

大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本就無父無母,而哪吒則是被父母拋棄,性格頑劣也就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此處的改編為哪吒與父母日後的對立埋下了伏筆。

與我們所熟知的哪吒故事相比,算是徹底走上了一條顛覆之路。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到這裡應該問一句,我們熟知的哪吒是什麼樣子呢?

最顯著的特點是反抗權威,反抗父權。

尤其近幾十年,無論是1979年的動畫長片《哪吒鬧海》,還是兒時的記憶《哪吒傳奇》都努力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懲惡揚善的少年英雄形象。

“削肉還母,削骨還父”,依舊是最經典的故事情節。

但核心其實是——

“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想連累你!”

很顯然,這是敢作敢當的忠孝行為。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而TVB的《封神榜》,在哪吒性格的塑造上,其實更接近原著。

同樣是殺死龍三子,卻不是由於惡龍吃人;同樣是削肉還母,削骨還父,這裡也變成了: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還給你便再無關係。

劇中還有一處細節,便是哪吒一直執念的那五百錢的養育之恩。

不僅僅是骨肉,錢也一分不少。

這便是真正的恩斷義絕,從此兩不相欠。

哪吒渴望的是擺脫血緣的束縛,而非連累父母,與忠孝無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原著裡,有關哪吒弒父的情節便是發生在削肉剔骨之後。

“李靖!我骨肉已交還與你,我與你無相干礙,你為何往翠屏山鞭打我的金身,火燒我的行宮?今日拿你,報一鞭之恨!”

這不是英雄,而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熊孩子。

有恩還恩,有仇報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除此以外,這部劇還有一處最大的改編,不得不提。

就是被拋棄的哪吒不僅沒有死,反而在山裡認識了兩個好朋友,雷震子和二郎神楊戩。

三個好兄弟結伴長大。

一個飛天娃多雙翅膀,成天嘮叨;一個三眼娃多隻眼睛,宛如飯桶;一個噴火娃惹事生非,頑劣不馴。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少人看到這裡,覺得實在是亂來,這不就是借了一個《封神榜》的殼子嗎?

我認為,也好理解。

還是開頭提到的,TVB喜歡把故事變成自己擅長的節奏——

兄弟情。

儘管在邏輯上算不上盡善盡美,但對人物性格的挖掘的確出彩。

細緻觀察,其實這三兄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不被世俗包容,只能一起報團取暖。

是不是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題很像——

打破成見。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人的成見就像是一座大山。

雷震子長相怪異,無論是誰只看一眼便以為是妖怪,嚇得遠遠的。

楊戩也好不到哪裡去,一生下來就因為有三隻眼睛被當做不詳之物,同樣被家人拋棄。

即便是長大後和父親相認,也由於驚人的飯量屢次犯錯被嫌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直到遇見了心愛的女子黃顏。

黃顏的父親黃飛虎為了考驗這個長相奇特的年輕人,決定讓他把石頭煮成雞蛋。

沒想到忠厚老實的楊戩不但接下了任務,而且一煮就是十五天。

“我這個題目,煮一兩天放棄的是正常人,煮三四天的是蠢人,而你卻能煮十五天依舊相信自己,確實是老實人”,最終被楊戩樸實的恆心和毅力所打動。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其實不管是雷震子,楊戩還是哪吒,一開始只是幾個天真無邪的小孩子。

他們是有點怪,卻一點也不壞。

當他們打敗山神,走下山去的時候,面對的卻是普通人無窮的排擠。

被當做妖怪、被趕出書院、被無故冤枉...

倘若不是西伯侯的指導,他們很可能會在偏見的深淵裡一直墮落。

所謂命運,便是用來打破的。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於是,TVB選擇了哪吒。

這個在原著中出現篇幅並不算多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貫穿前後的主角。

TVB最擅長拍人情。

這版《封神榜》一共四十集,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講“愛子情深”,甚至還加入了柳琵琶這樣的家庭“第三者”。

大刀闊斧之下,結構複雜的神話故事硬生生改成了感人肺腑的家庭倫理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首先是哪吒的身世。

原著中,哪吒是靈珠轉世,在這裡前世則變成了火德真君。

為了忠心報國,作為大將軍,李靖先後兩次“犧牲”哪吒。

第一次,是哪吒的前世。

為了給大王尋找藥引,李靖射殺了化作鹿形的火德真君,之後轉世投胎成為了他的三兒子。

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取名哪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第二次,大王做夢。

揚言哪吒有滅國之禍,不得已李靖夫婦將其送去了飛虎澗,自生自滅。

兩處的改編,其實都很有趣。

一處,某種程度上讓李靖變成了家裡的“反派”。

加深了這對父子間的仇恨。

另外一處,有些類似孫悟空。

大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本就無父無母,而哪吒則是被父母拋棄,性格頑劣也就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此處的改編為哪吒與父母日後的對立埋下了伏筆。

與我們所熟知的哪吒故事相比,算是徹底走上了一條顛覆之路。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到這裡應該問一句,我們熟知的哪吒是什麼樣子呢?

最顯著的特點是反抗權威,反抗父權。

尤其近幾十年,無論是1979年的動畫長片《哪吒鬧海》,還是兒時的記憶《哪吒傳奇》都努力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懲惡揚善的少年英雄形象。

“削肉還母,削骨還父”,依舊是最經典的故事情節。

但核心其實是——

“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想連累你!”

很顯然,這是敢作敢當的忠孝行為。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而TVB的《封神榜》,在哪吒性格的塑造上,其實更接近原著。

同樣是殺死龍三子,卻不是由於惡龍吃人;同樣是削肉還母,削骨還父,這裡也變成了: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還給你便再無關係。

劇中還有一處細節,便是哪吒一直執念的那五百錢的養育之恩。

不僅僅是骨肉,錢也一分不少。

這便是真正的恩斷義絕,從此兩不相欠。

哪吒渴望的是擺脫血緣的束縛,而非連累父母,與忠孝無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原著裡,有關哪吒弒父的情節便是發生在削肉剔骨之後。

“李靖!我骨肉已交還與你,我與你無相干礙,你為何往翠屏山鞭打我的金身,火燒我的行宮?今日拿你,報一鞭之恨!”

這不是英雄,而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熊孩子。

有恩還恩,有仇報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除此以外,這部劇還有一處最大的改編,不得不提。

就是被拋棄的哪吒不僅沒有死,反而在山裡認識了兩個好朋友,雷震子和二郎神楊戩。

三個好兄弟結伴長大。

一個飛天娃多雙翅膀,成天嘮叨;一個三眼娃多隻眼睛,宛如飯桶;一個噴火娃惹事生非,頑劣不馴。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少人看到這裡,覺得實在是亂來,這不就是借了一個《封神榜》的殼子嗎?

我認為,也好理解。

還是開頭提到的,TVB喜歡把故事變成自己擅長的節奏——

兄弟情。

儘管在邏輯上算不上盡善盡美,但對人物性格的挖掘的確出彩。

細緻觀察,其實這三兄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不被世俗包容,只能一起報團取暖。

是不是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題很像——

打破成見。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人的成見就像是一座大山。

雷震子長相怪異,無論是誰只看一眼便以為是妖怪,嚇得遠遠的。

楊戩也好不到哪裡去,一生下來就因為有三隻眼睛被當做不詳之物,同樣被家人拋棄。

即便是長大後和父親相認,也由於驚人的飯量屢次犯錯被嫌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直到遇見了心愛的女子黃顏。

黃顏的父親黃飛虎為了考驗這個長相奇特的年輕人,決定讓他把石頭煮成雞蛋。

沒想到忠厚老實的楊戩不但接下了任務,而且一煮就是十五天。

“我這個題目,煮一兩天放棄的是正常人,煮三四天的是蠢人,而你卻能煮十五天依舊相信自己,確實是老實人”,最終被楊戩樸實的恆心和毅力所打動。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其實不管是雷震子,楊戩還是哪吒,一開始只是幾個天真無邪的小孩子。

他們是有點怪,卻一點也不壞。

當他們打敗山神,走下山去的時候,面對的卻是普通人無窮的排擠。

被當做妖怪、被趕出書院、被無故冤枉...

倘若不是西伯侯的指導,他們很可能會在偏見的深淵裡一直墮落。

所謂命運,便是用來打破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回顧歷史。

隨著時代的不同,《封神演義》一直在被創作者不斷地顛覆,說書人重新地演繹。

哪吒更不是一天長成。

刷完了《哪吒》,重看了《封神榜》。

只覺得幸運。

"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文/陳佳俊/編輯/鐵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暑期檔大熱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了25億。

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齊劉海、煙燻妝、插著口袋、搞著破壞...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另類的“醜”哪吒會有現在的成績。

打破每個人心目中的成見。

哪吒的火。

雖然始料未及,卻實至名歸。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單單是稱讚。

很多“吒粉”由於影片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早就開始迫不及待地暢想,啥時候可以把「封神宇宙」安排起來?

其實提到封神,與其相關的改編作品,數不勝數。

要說宇宙,也算有了雛形。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一版:

《封神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再刷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看完《哪吒》,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只我一個人。

電視劇中,經典的《封神榜》主要有兩部。

1990年的央視版。

雖然年代久遠,卻比較忠實於原著。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一年前的89版其實更接近原著,由於尺度過大,只播放了五集(上圖為1990版)

2001年的TVB版。

主要勝在故事動情,陣容豪華,最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有帥氣的哪吒(陳浩民)、善良的殷十娘(石榴姐苑瓊丹),還包括很多人心目中最漂亮嫵媚的妲己(溫碧霞)。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今天,當我們走進影院欣賞《哪吒》的時候,有一個詞提及最多——

魔改。

改得好是顛覆,改得差就成了胡說,亂編。

實際上,當我們轉過頭來回顧這部2001年TVB的《封神榜》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和這次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魔改”。

很多地方非常大膽,簡直面目全非。

尤其是主角哪吒,一開始也並非是我們想象中光明磊落的少年英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關於他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隨便拎出一點可能都會槽點滿滿。

可就是這樣一部大型的魔改神話故事,即便是放到今天,很多人再去看第二遍依舊是感動大於嫌棄。

究其原因,只能說當年的TVB實在是太精了。

他們很清楚,觀眾想看什麼。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要知道,改編《封神演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為太雜。

故事的主線武王伐紂,雖然很清晰,可加入的各路神話人物關係卻十分混亂。

如果你讀過原著,甚至還會發現很多地方,人物性格單一,情節大量雷同。一旦遇到解釋不通的地方,也是一句“數定在先,怎逃此厄”便糊弄過去。

從文學性上講,《封神演義》的確很有歷史價值,但從人物塑造和講故事的角度,說不好聽一點,有點類似古時候比較熱門的網絡爽文。

瞭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改編《封神演義》,完全忠實原著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目的,理應做適當的取捨。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於是,TVB選擇了哪吒。

這個在原著中出現篇幅並不算多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貫穿前後的主角。

TVB最擅長拍人情。

這版《封神榜》一共四十集,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講“愛子情深”,甚至還加入了柳琵琶這樣的家庭“第三者”。

大刀闊斧之下,結構複雜的神話故事硬生生改成了感人肺腑的家庭倫理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首先是哪吒的身世。

原著中,哪吒是靈珠轉世,在這裡前世則變成了火德真君。

為了忠心報國,作為大將軍,李靖先後兩次“犧牲”哪吒。

第一次,是哪吒的前世。

為了給大王尋找藥引,李靖射殺了化作鹿形的火德真君,之後轉世投胎成為了他的三兒子。

殷十娘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取名哪吒。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第二次,大王做夢。

揚言哪吒有滅國之禍,不得已李靖夫婦將其送去了飛虎澗,自生自滅。

兩處的改編,其實都很有趣。

一處,某種程度上讓李靖變成了家裡的“反派”。

加深了這對父子間的仇恨。

另外一處,有些類似孫悟空。

大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本就無父無母,而哪吒則是被父母拋棄,性格頑劣也就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此處的改編為哪吒與父母日後的對立埋下了伏筆。

與我們所熟知的哪吒故事相比,算是徹底走上了一條顛覆之路。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到這裡應該問一句,我們熟知的哪吒是什麼樣子呢?

最顯著的特點是反抗權威,反抗父權。

尤其近幾十年,無論是1979年的動畫長片《哪吒鬧海》,還是兒時的記憶《哪吒傳奇》都努力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懲惡揚善的少年英雄形象。

“削肉還母,削骨還父”,依舊是最經典的故事情節。

但核心其實是——

“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想連累你!”

很顯然,這是敢作敢當的忠孝行為。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而TVB的《封神榜》,在哪吒性格的塑造上,其實更接近原著。

同樣是殺死龍三子,卻不是由於惡龍吃人;同樣是削肉還母,削骨還父,這裡也變成了: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還給你便再無關係。

劇中還有一處細節,便是哪吒一直執念的那五百錢的養育之恩。

不僅僅是骨肉,錢也一分不少。

這便是真正的恩斷義絕,從此兩不相欠。

哪吒渴望的是擺脫血緣的束縛,而非連累父母,與忠孝無關。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原著裡,有關哪吒弒父的情節便是發生在削肉剔骨之後。

“李靖!我骨肉已交還與你,我與你無相干礙,你為何往翠屏山鞭打我的金身,火燒我的行宮?今日拿你,報一鞭之恨!”

這不是英雄,而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熊孩子。

有恩還恩,有仇報仇。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除此以外,這部劇還有一處最大的改編,不得不提。

就是被拋棄的哪吒不僅沒有死,反而在山裡認識了兩個好朋友,雷震子和二郎神楊戩。

三個好兄弟結伴長大。

一個飛天娃多雙翅膀,成天嘮叨;一個三眼娃多隻眼睛,宛如飯桶;一個噴火娃惹事生非,頑劣不馴。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不少人看到這裡,覺得實在是亂來,這不就是借了一個《封神榜》的殼子嗎?

我認為,也好理解。

還是開頭提到的,TVB喜歡把故事變成自己擅長的節奏——

兄弟情。

儘管在邏輯上算不上盡善盡美,但對人物性格的挖掘的確出彩。

細緻觀察,其實這三兄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不被世俗包容,只能一起報團取暖。

是不是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題很像——

打破成見。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人的成見就像是一座大山。

雷震子長相怪異,無論是誰只看一眼便以為是妖怪,嚇得遠遠的。

楊戩也好不到哪裡去,一生下來就因為有三隻眼睛被當做不詳之物,同樣被家人拋棄。

即便是長大後和父親相認,也由於驚人的飯量屢次犯錯被嫌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直到遇見了心愛的女子黃顏。

黃顏的父親黃飛虎為了考驗這個長相奇特的年輕人,決定讓他把石頭煮成雞蛋。

沒想到忠厚老實的楊戩不但接下了任務,而且一煮就是十五天。

“我這個題目,煮一兩天放棄的是正常人,煮三四天的是蠢人,而你卻能煮十五天依舊相信自己,確實是老實人”,最終被楊戩樸實的恆心和毅力所打動。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其實不管是雷震子,楊戩還是哪吒,一開始只是幾個天真無邪的小孩子。

他們是有點怪,卻一點也不壞。

當他們打敗山神,走下山去的時候,面對的卻是普通人無窮的排擠。

被當做妖怪、被趕出書院、被無故冤枉...

倘若不是西伯侯的指導,他們很可能會在偏見的深淵裡一直墮落。

所謂命運,便是用來打破的。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回顧歷史。

隨著時代的不同,《封神演義》一直在被創作者不斷地顛覆,說書人重新地演繹。

哪吒更不是一天長成。

刷完了《哪吒》,重看了《封神榜》。

只覺得幸運。

看完《哪吒》,我又刷了一遍這部童年經典

從此以後,我的心裡不再只有一個哪吒。

他也許是英雄,站在高臺拔劍自刎,忠孝兩全。

他也許是魔童,飛揚跋扈咄咄逼人,不可一世。

他也許是“妖怪”,魔珠轉世受人歧視,我命由我不由天。

無論哪一個,我都喜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