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就是生活中像零食、自動續費、打車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費,積少成多,樣樣都不比拿鐵少。

窮人拿這些不當回事,殊不知就窮在這些上。

那富人思維又是怎樣的呢?

在窮人家庭積少成多地揮霍財富時,富人家庭則在積少成多地積累財富。

有本叫《貧窮的本質》的書,描述了一群印度菜市場裡的小商販。

早上,他們向借貸人借1000盧比,做小生意,可賺到100盧比。

還1050盧比,自己留下50盧比。

這就是窮人一天的收入了。

他們每天就這樣重複借錢還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就是生活中像零食、自動續費、打車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費,積少成多,樣樣都不比拿鐵少。

窮人拿這些不當回事,殊不知就窮在這些上。

那富人思維又是怎樣的呢?

在窮人家庭積少成多地揮霍財富時,富人家庭則在積少成多地積累財富。

有本叫《貧窮的本質》的書,描述了一群印度菜市場裡的小商販。

早上,他們向借貸人借1000盧比,做小生意,可賺到100盧比。

還1050盧比,自己留下50盧比。

這就是窮人一天的收入了。

他們每天就這樣重複借錢還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而如果小販能每天節省幾盧比,用於第二天進貨。

用不了多久,他們就不用再去問富人借錢,生活會越來越富裕。

但是,沒有多少小商販會這麼做。

他們更看重眼前的享受,少享受一點兒都不行,根本看不到計劃之下光明的未來。

這種積少成多,我深有體會。

4年前,有個朋友介紹我定投一支基金產品。

我當時礙於面子,就隨便投了點兒,也就是一天投十幾二十塊,一個月幾百塊的樣子。

這些錢在我眼中,根本不算什麼錢。

但前幾天我查看賬戶,竟發現裡面躺著好幾萬塊。

我根本毫無察覺,甚至把這事兒忘了。

這錢就跟白撿的一樣,像養了一隻能下金蛋的鵝,它長年累月幫我增加財富。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就是生活中像零食、自動續費、打車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費,積少成多,樣樣都不比拿鐵少。

窮人拿這些不當回事,殊不知就窮在這些上。

那富人思維又是怎樣的呢?

在窮人家庭積少成多地揮霍財富時,富人家庭則在積少成多地積累財富。

有本叫《貧窮的本質》的書,描述了一群印度菜市場裡的小商販。

早上,他們向借貸人借1000盧比,做小生意,可賺到100盧比。

還1050盧比,自己留下50盧比。

這就是窮人一天的收入了。

他們每天就這樣重複借錢還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而如果小販能每天節省幾盧比,用於第二天進貨。

用不了多久,他們就不用再去問富人借錢,生活會越來越富裕。

但是,沒有多少小商販會這麼做。

他們更看重眼前的享受,少享受一點兒都不行,根本看不到計劃之下光明的未來。

這種積少成多,我深有體會。

4年前,有個朋友介紹我定投一支基金產品。

我當時礙於面子,就隨便投了點兒,也就是一天投十幾二十塊,一個月幾百塊的樣子。

這些錢在我眼中,根本不算什麼錢。

但前幾天我查看賬戶,竟發現裡面躺著好幾萬塊。

我根本毫無察覺,甚至把這事兒忘了。

這錢就跟白撿的一樣,像養了一隻能下金蛋的鵝,它長年累月幫我增加財富。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現在這個時代,無數的廣告都在教你買買買,但根本沒人告訴你,平日裡你省下來的錢,足以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因為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有原始積累。

有了原始積累,錢就可以生錢了。

那原始積累哪兒來?一開始還不是要努力掙,用心省?

03

窮人思維

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打理

白白浪費掉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條很有喜感的新聞。

一位來自廈門的陳阿姨,1200塊錢在銀行存了45年。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就是生活中像零食、自動續費、打車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費,積少成多,樣樣都不比拿鐵少。

窮人拿這些不當回事,殊不知就窮在這些上。

那富人思維又是怎樣的呢?

在窮人家庭積少成多地揮霍財富時,富人家庭則在積少成多地積累財富。

有本叫《貧窮的本質》的書,描述了一群印度菜市場裡的小商販。

早上,他們向借貸人借1000盧比,做小生意,可賺到100盧比。

還1050盧比,自己留下50盧比。

這就是窮人一天的收入了。

他們每天就這樣重複借錢還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而如果小販能每天節省幾盧比,用於第二天進貨。

用不了多久,他們就不用再去問富人借錢,生活會越來越富裕。

但是,沒有多少小商販會這麼做。

他們更看重眼前的享受,少享受一點兒都不行,根本看不到計劃之下光明的未來。

這種積少成多,我深有體會。

4年前,有個朋友介紹我定投一支基金產品。

我當時礙於面子,就隨便投了點兒,也就是一天投十幾二十塊,一個月幾百塊的樣子。

這些錢在我眼中,根本不算什麼錢。

但前幾天我查看賬戶,竟發現裡面躺著好幾萬塊。

我根本毫無察覺,甚至把這事兒忘了。

這錢就跟白撿的一樣,像養了一隻能下金蛋的鵝,它長年累月幫我增加財富。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現在這個時代,無數的廣告都在教你買買買,但根本沒人告訴你,平日裡你省下來的錢,足以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因為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有原始積累。

有了原始積累,錢就可以生錢了。

那原始積累哪兒來?一開始還不是要努力掙,用心省?

03

窮人思維

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打理

白白浪費掉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條很有喜感的新聞。

一位來自廈門的陳阿姨,1200塊錢在銀行存了45年。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前幾年陳阿姨去銀行取款。

最終取出了2684.4元。

利息只有1484.04元!

有人幫陳阿姨算了筆帳。

說當年如果買一套北京的四合院,現在拍賣起步價就上億。

如果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要超過1000萬。

如果買黃金,現在價值也能超過百萬。

可是,這筆錢存了銀行......

只得到1484.04元利息,也就夠買張床吧!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就是生活中像零食、自動續費、打車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費,積少成多,樣樣都不比拿鐵少。

窮人拿這些不當回事,殊不知就窮在這些上。

那富人思維又是怎樣的呢?

在窮人家庭積少成多地揮霍財富時,富人家庭則在積少成多地積累財富。

有本叫《貧窮的本質》的書,描述了一群印度菜市場裡的小商販。

早上,他們向借貸人借1000盧比,做小生意,可賺到100盧比。

還1050盧比,自己留下50盧比。

這就是窮人一天的收入了。

他們每天就這樣重複借錢還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而如果小販能每天節省幾盧比,用於第二天進貨。

用不了多久,他們就不用再去問富人借錢,生活會越來越富裕。

但是,沒有多少小商販會這麼做。

他們更看重眼前的享受,少享受一點兒都不行,根本看不到計劃之下光明的未來。

這種積少成多,我深有體會。

4年前,有個朋友介紹我定投一支基金產品。

我當時礙於面子,就隨便投了點兒,也就是一天投十幾二十塊,一個月幾百塊的樣子。

這些錢在我眼中,根本不算什麼錢。

但前幾天我查看賬戶,竟發現裡面躺著好幾萬塊。

我根本毫無察覺,甚至把這事兒忘了。

這錢就跟白撿的一樣,像養了一隻能下金蛋的鵝,它長年累月幫我增加財富。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現在這個時代,無數的廣告都在教你買買買,但根本沒人告訴你,平日裡你省下來的錢,足以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因為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有原始積累。

有了原始積累,錢就可以生錢了。

那原始積累哪兒來?一開始還不是要努力掙,用心省?

03

窮人思維

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打理

白白浪費掉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條很有喜感的新聞。

一位來自廈門的陳阿姨,1200塊錢在銀行存了45年。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前幾年陳阿姨去銀行取款。

最終取出了2684.4元。

利息只有1484.04元!

有人幫陳阿姨算了筆帳。

說當年如果買一套北京的四合院,現在拍賣起步價就上億。

如果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要超過1000萬。

如果買黃金,現在價值也能超過百萬。

可是,這筆錢存了銀行......

只得到1484.04元利息,也就夠買張床吧!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上面的如果,我也沒去核實具體靠不靠譜。

但1200塊在40多年前,確實是鉅款,存銀行也的確貶值太多。

其實這種事兒,我家也有過。

我爺爺在20多年前,把一萬塊錢包在小袋兒裡,裝進瓦罐兒裡,在房屋東北角,挖個坑兒,埋點兒土,就這麼藏了。

那時候,萬元戶還是很少的。

直到爺爺即將去世,才告訴我們他藏了1萬塊錢。

挖出來一看,其中5千塊錢都面孔模糊了。

沒有理財思維,是真的很可怕。

它會讓人拼盡全力工作,也依舊貧窮。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就是生活中像零食、自動續費、打車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費,積少成多,樣樣都不比拿鐵少。

窮人拿這些不當回事,殊不知就窮在這些上。

那富人思維又是怎樣的呢?

在窮人家庭積少成多地揮霍財富時,富人家庭則在積少成多地積累財富。

有本叫《貧窮的本質》的書,描述了一群印度菜市場裡的小商販。

早上,他們向借貸人借1000盧比,做小生意,可賺到100盧比。

還1050盧比,自己留下50盧比。

這就是窮人一天的收入了。

他們每天就這樣重複借錢還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而如果小販能每天節省幾盧比,用於第二天進貨。

用不了多久,他們就不用再去問富人借錢,生活會越來越富裕。

但是,沒有多少小商販會這麼做。

他們更看重眼前的享受,少享受一點兒都不行,根本看不到計劃之下光明的未來。

這種積少成多,我深有體會。

4年前,有個朋友介紹我定投一支基金產品。

我當時礙於面子,就隨便投了點兒,也就是一天投十幾二十塊,一個月幾百塊的樣子。

這些錢在我眼中,根本不算什麼錢。

但前幾天我查看賬戶,竟發現裡面躺著好幾萬塊。

我根本毫無察覺,甚至把這事兒忘了。

這錢就跟白撿的一樣,像養了一隻能下金蛋的鵝,它長年累月幫我增加財富。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現在這個時代,無數的廣告都在教你買買買,但根本沒人告訴你,平日裡你省下來的錢,足以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因為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有原始積累。

有了原始積累,錢就可以生錢了。

那原始積累哪兒來?一開始還不是要努力掙,用心省?

03

窮人思維

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打理

白白浪費掉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條很有喜感的新聞。

一位來自廈門的陳阿姨,1200塊錢在銀行存了45年。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前幾年陳阿姨去銀行取款。

最終取出了2684.4元。

利息只有1484.04元!

有人幫陳阿姨算了筆帳。

說當年如果買一套北京的四合院,現在拍賣起步價就上億。

如果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要超過1000萬。

如果買黃金,現在價值也能超過百萬。

可是,這筆錢存了銀行......

只得到1484.04元利息,也就夠買張床吧!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上面的如果,我也沒去核實具體靠不靠譜。

但1200塊在40多年前,確實是鉅款,存銀行也的確貶值太多。

其實這種事兒,我家也有過。

我爺爺在20多年前,把一萬塊錢包在小袋兒裡,裝進瓦罐兒裡,在房屋東北角,挖個坑兒,埋點兒土,就這麼藏了。

那時候,萬元戶還是很少的。

直到爺爺即將去世,才告訴我們他藏了1萬塊錢。

挖出來一看,其中5千塊錢都面孔模糊了。

沒有理財思維,是真的很可怕。

它會讓人拼盡全力工作,也依舊貧窮。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4

窮人思維

明知有很大風險

也不去未雨綢繆

窮人思維家庭的財富,往往只來自工資。

稍一發生意外,窮人們就會失去收入來源。

但富人卻不一樣。

他們有自己的賺錢系統,哪怕不工作,也會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而且普遍防範意識高,都買了保險。

《貧窮的本質》指出窮人很少有預防的意識,他們看不到未來的風險。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健康花錢:

據說中國人一輩子對健康的投入,絕大部分是花在了去世前的臨終治療上!

窮人一輩子為健康花費的錢並不少,他們寧肯花鉅額錢財去治病,也不花一點點錢去預防,想讓窮人為沒有發生的事付出金錢,是極其困難的。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未來做規劃:

我甚至有個朋友,托福考了,學校申請了,入學日期也定了,而且是好不容易考上的常青藤名校。

但臨走前,父母卻跟他說:“對不起孩子,你不能去了,因為爸爸身體出了問題,沒錢去了。”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就是生活中像零食、自動續費、打車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費,積少成多,樣樣都不比拿鐵少。

窮人拿這些不當回事,殊不知就窮在這些上。

那富人思維又是怎樣的呢?

在窮人家庭積少成多地揮霍財富時,富人家庭則在積少成多地積累財富。

有本叫《貧窮的本質》的書,描述了一群印度菜市場裡的小商販。

早上,他們向借貸人借1000盧比,做小生意,可賺到100盧比。

還1050盧比,自己留下50盧比。

這就是窮人一天的收入了。

他們每天就這樣重複借錢還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而如果小販能每天節省幾盧比,用於第二天進貨。

用不了多久,他們就不用再去問富人借錢,生活會越來越富裕。

但是,沒有多少小商販會這麼做。

他們更看重眼前的享受,少享受一點兒都不行,根本看不到計劃之下光明的未來。

這種積少成多,我深有體會。

4年前,有個朋友介紹我定投一支基金產品。

我當時礙於面子,就隨便投了點兒,也就是一天投十幾二十塊,一個月幾百塊的樣子。

這些錢在我眼中,根本不算什麼錢。

但前幾天我查看賬戶,竟發現裡面躺著好幾萬塊。

我根本毫無察覺,甚至把這事兒忘了。

這錢就跟白撿的一樣,像養了一隻能下金蛋的鵝,它長年累月幫我增加財富。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現在這個時代,無數的廣告都在教你買買買,但根本沒人告訴你,平日裡你省下來的錢,足以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因為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有原始積累。

有了原始積累,錢就可以生錢了。

那原始積累哪兒來?一開始還不是要努力掙,用心省?

03

窮人思維

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打理

白白浪費掉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條很有喜感的新聞。

一位來自廈門的陳阿姨,1200塊錢在銀行存了45年。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前幾年陳阿姨去銀行取款。

最終取出了2684.4元。

利息只有1484.04元!

有人幫陳阿姨算了筆帳。

說當年如果買一套北京的四合院,現在拍賣起步價就上億。

如果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要超過1000萬。

如果買黃金,現在價值也能超過百萬。

可是,這筆錢存了銀行......

只得到1484.04元利息,也就夠買張床吧!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上面的如果,我也沒去核實具體靠不靠譜。

但1200塊在40多年前,確實是鉅款,存銀行也的確貶值太多。

其實這種事兒,我家也有過。

我爺爺在20多年前,把一萬塊錢包在小袋兒裡,裝進瓦罐兒裡,在房屋東北角,挖個坑兒,埋點兒土,就這麼藏了。

那時候,萬元戶還是很少的。

直到爺爺即將去世,才告訴我們他藏了1萬塊錢。

挖出來一看,其中5千塊錢都面孔模糊了。

沒有理財思維,是真的很可怕。

它會讓人拼盡全力工作,也依舊貧窮。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4

窮人思維

明知有很大風險

也不去未雨綢繆

窮人思維家庭的財富,往往只來自工資。

稍一發生意外,窮人們就會失去收入來源。

但富人卻不一樣。

他們有自己的賺錢系統,哪怕不工作,也會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而且普遍防範意識高,都買了保險。

《貧窮的本質》指出窮人很少有預防的意識,他們看不到未來的風險。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健康花錢:

據說中國人一輩子對健康的投入,絕大部分是花在了去世前的臨終治療上!

窮人一輩子為健康花費的錢並不少,他們寧肯花鉅額錢財去治病,也不花一點點錢去預防,想讓窮人為沒有發生的事付出金錢,是極其困難的。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未來做規劃:

我甚至有個朋友,托福考了,學校申請了,入學日期也定了,而且是好不容易考上的常青藤名校。

但臨走前,父母卻跟他說:“對不起孩子,你不能去了,因為爸爸身體出了問題,沒錢去了。”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富人思維是不會這樣的,他們會在孩子出生時,就為孩子準備好教育基金和各類保險。

以保證,不管未來出現什麼風險,都不影響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和醫療資源。

而不是明知未來有風險,還是什麼都不做,來讓孩子自己承擔。

李嘉誠就說過:“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的財富,是給我自己和親人買的充足保險。”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最好的教育規劃。

所以,就算現在李家破產,身無分文,也不影響李家的孩子,受最好的教育。

愛子,即為之計深遠

這是作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就是生活中像零食、自動續費、打車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費,積少成多,樣樣都不比拿鐵少。

窮人拿這些不當回事,殊不知就窮在這些上。

那富人思維又是怎樣的呢?

在窮人家庭積少成多地揮霍財富時,富人家庭則在積少成多地積累財富。

有本叫《貧窮的本質》的書,描述了一群印度菜市場裡的小商販。

早上,他們向借貸人借1000盧比,做小生意,可賺到100盧比。

還1050盧比,自己留下50盧比。

這就是窮人一天的收入了。

他們每天就這樣重複借錢還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而如果小販能每天節省幾盧比,用於第二天進貨。

用不了多久,他們就不用再去問富人借錢,生活會越來越富裕。

但是,沒有多少小商販會這麼做。

他們更看重眼前的享受,少享受一點兒都不行,根本看不到計劃之下光明的未來。

這種積少成多,我深有體會。

4年前,有個朋友介紹我定投一支基金產品。

我當時礙於面子,就隨便投了點兒,也就是一天投十幾二十塊,一個月幾百塊的樣子。

這些錢在我眼中,根本不算什麼錢。

但前幾天我查看賬戶,竟發現裡面躺著好幾萬塊。

我根本毫無察覺,甚至把這事兒忘了。

這錢就跟白撿的一樣,像養了一隻能下金蛋的鵝,它長年累月幫我增加財富。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現在這個時代,無數的廣告都在教你買買買,但根本沒人告訴你,平日裡你省下來的錢,足以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因為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有原始積累。

有了原始積累,錢就可以生錢了。

那原始積累哪兒來?一開始還不是要努力掙,用心省?

03

窮人思維

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打理

白白浪費掉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條很有喜感的新聞。

一位來自廈門的陳阿姨,1200塊錢在銀行存了45年。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前幾年陳阿姨去銀行取款。

最終取出了2684.4元。

利息只有1484.04元!

有人幫陳阿姨算了筆帳。

說當年如果買一套北京的四合院,現在拍賣起步價就上億。

如果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要超過1000萬。

如果買黃金,現在價值也能超過百萬。

可是,這筆錢存了銀行......

只得到1484.04元利息,也就夠買張床吧!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上面的如果,我也沒去核實具體靠不靠譜。

但1200塊在40多年前,確實是鉅款,存銀行也的確貶值太多。

其實這種事兒,我家也有過。

我爺爺在20多年前,把一萬塊錢包在小袋兒裡,裝進瓦罐兒裡,在房屋東北角,挖個坑兒,埋點兒土,就這麼藏了。

那時候,萬元戶還是很少的。

直到爺爺即將去世,才告訴我們他藏了1萬塊錢。

挖出來一看,其中5千塊錢都面孔模糊了。

沒有理財思維,是真的很可怕。

它會讓人拼盡全力工作,也依舊貧窮。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4

窮人思維

明知有很大風險

也不去未雨綢繆

窮人思維家庭的財富,往往只來自工資。

稍一發生意外,窮人們就會失去收入來源。

但富人卻不一樣。

他們有自己的賺錢系統,哪怕不工作,也會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而且普遍防範意識高,都買了保險。

《貧窮的本質》指出窮人很少有預防的意識,他們看不到未來的風險。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健康花錢:

據說中國人一輩子對健康的投入,絕大部分是花在了去世前的臨終治療上!

窮人一輩子為健康花費的錢並不少,他們寧肯花鉅額錢財去治病,也不花一點點錢去預防,想讓窮人為沒有發生的事付出金錢,是極其困難的。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未來做規劃:

我甚至有個朋友,托福考了,學校申請了,入學日期也定了,而且是好不容易考上的常青藤名校。

但臨走前,父母卻跟他說:“對不起孩子,你不能去了,因為爸爸身體出了問題,沒錢去了。”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富人思維是不會這樣的,他們會在孩子出生時,就為孩子準備好教育基金和各類保險。

以保證,不管未來出現什麼風險,都不影響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和醫療資源。

而不是明知未來有風險,還是什麼都不做,來讓孩子自己承擔。

李嘉誠就說過:“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的財富,是給我自己和親人買的充足保險。”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最好的教育規劃。

所以,就算現在李家破產,身無分文,也不影響李家的孩子,受最好的教育。

愛子,即為之計深遠

這是作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5

教育金規劃

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財方式

也是給孩子最基本的保障

其實,窮人之所以不理財。

不光因為他們沒有理財意識。

有的人,非常有理財意識,就比如我。

但是很多年間,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去理財。

總覺得理財的門檻很高,給人一種感覺,沒有幾十萬起步,你理什麼財?

你有財嗎?

而且我也接觸不到靠譜的人指點。

總是怕被騙。

後來認識孫明展老師,我才發現,原來還有適用於普通人的,可以每個月投幾百塊、幾千塊的理財方式。

而且收益率甚至能達到10%,這簡直是良心。

強制儲蓄,專款專用,積少成多,複利增長。

特別適合我這種存不住錢的理財小白。

在孩子還小時開始存,每個月不需要花很多錢,孩子就能得到一筆充足的教育資金。

所謂的充足教育資金,是多少呢?

我們來看看。

目前,一個孩子讀國內普通大學教育的費用,大概是12.15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就是生活中像零食、自動續費、打車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費,積少成多,樣樣都不比拿鐵少。

窮人拿這些不當回事,殊不知就窮在這些上。

那富人思維又是怎樣的呢?

在窮人家庭積少成多地揮霍財富時,富人家庭則在積少成多地積累財富。

有本叫《貧窮的本質》的書,描述了一群印度菜市場裡的小商販。

早上,他們向借貸人借1000盧比,做小生意,可賺到100盧比。

還1050盧比,自己留下50盧比。

這就是窮人一天的收入了。

他們每天就這樣重複借錢還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而如果小販能每天節省幾盧比,用於第二天進貨。

用不了多久,他們就不用再去問富人借錢,生活會越來越富裕。

但是,沒有多少小商販會這麼做。

他們更看重眼前的享受,少享受一點兒都不行,根本看不到計劃之下光明的未來。

這種積少成多,我深有體會。

4年前,有個朋友介紹我定投一支基金產品。

我當時礙於面子,就隨便投了點兒,也就是一天投十幾二十塊,一個月幾百塊的樣子。

這些錢在我眼中,根本不算什麼錢。

但前幾天我查看賬戶,竟發現裡面躺著好幾萬塊。

我根本毫無察覺,甚至把這事兒忘了。

這錢就跟白撿的一樣,像養了一隻能下金蛋的鵝,它長年累月幫我增加財富。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現在這個時代,無數的廣告都在教你買買買,但根本沒人告訴你,平日裡你省下來的錢,足以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因為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有原始積累。

有了原始積累,錢就可以生錢了。

那原始積累哪兒來?一開始還不是要努力掙,用心省?

03

窮人思維

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打理

白白浪費掉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條很有喜感的新聞。

一位來自廈門的陳阿姨,1200塊錢在銀行存了45年。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前幾年陳阿姨去銀行取款。

最終取出了2684.4元。

利息只有1484.04元!

有人幫陳阿姨算了筆帳。

說當年如果買一套北京的四合院,現在拍賣起步價就上億。

如果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要超過1000萬。

如果買黃金,現在價值也能超過百萬。

可是,這筆錢存了銀行......

只得到1484.04元利息,也就夠買張床吧!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上面的如果,我也沒去核實具體靠不靠譜。

但1200塊在40多年前,確實是鉅款,存銀行也的確貶值太多。

其實這種事兒,我家也有過。

我爺爺在20多年前,把一萬塊錢包在小袋兒裡,裝進瓦罐兒裡,在房屋東北角,挖個坑兒,埋點兒土,就這麼藏了。

那時候,萬元戶還是很少的。

直到爺爺即將去世,才告訴我們他藏了1萬塊錢。

挖出來一看,其中5千塊錢都面孔模糊了。

沒有理財思維,是真的很可怕。

它會讓人拼盡全力工作,也依舊貧窮。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4

窮人思維

明知有很大風險

也不去未雨綢繆

窮人思維家庭的財富,往往只來自工資。

稍一發生意外,窮人們就會失去收入來源。

但富人卻不一樣。

他們有自己的賺錢系統,哪怕不工作,也會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而且普遍防範意識高,都買了保險。

《貧窮的本質》指出窮人很少有預防的意識,他們看不到未來的風險。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健康花錢:

據說中國人一輩子對健康的投入,絕大部分是花在了去世前的臨終治療上!

窮人一輩子為健康花費的錢並不少,他們寧肯花鉅額錢財去治病,也不花一點點錢去預防,想讓窮人為沒有發生的事付出金錢,是極其困難的。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未來做規劃:

我甚至有個朋友,托福考了,學校申請了,入學日期也定了,而且是好不容易考上的常青藤名校。

但臨走前,父母卻跟他說:“對不起孩子,你不能去了,因為爸爸身體出了問題,沒錢去了。”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富人思維是不會這樣的,他們會在孩子出生時,就為孩子準備好教育基金和各類保險。

以保證,不管未來出現什麼風險,都不影響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和醫療資源。

而不是明知未來有風險,還是什麼都不做,來讓孩子自己承擔。

李嘉誠就說過:“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的財富,是給我自己和親人買的充足保險。”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最好的教育規劃。

所以,就算現在李家破產,身無分文,也不影響李家的孩子,受最好的教育。

愛子,即為之計深遠

這是作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5

教育金規劃

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財方式

也是給孩子最基本的保障

其實,窮人之所以不理財。

不光因為他們沒有理財意識。

有的人,非常有理財意識,就比如我。

但是很多年間,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去理財。

總覺得理財的門檻很高,給人一種感覺,沒有幾十萬起步,你理什麼財?

你有財嗎?

而且我也接觸不到靠譜的人指點。

總是怕被騙。

後來認識孫明展老師,我才發現,原來還有適用於普通人的,可以每個月投幾百塊、幾千塊的理財方式。

而且收益率甚至能達到10%,這簡直是良心。

強制儲蓄,專款專用,積少成多,複利增長。

特別適合我這種存不住錢的理財小白。

在孩子還小時開始存,每個月不需要花很多錢,孩子就能得到一筆充足的教育資金。

所謂的充足教育資金,是多少呢?

我們來看看。

目前,一個孩子讀國內普通大學教育的費用,大概是12.15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也就是要有12萬多,孩子讀普通國內大學,才是資金充足的。

這個數字,在15年後,會變成32.7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就是生活中像零食、自動續費、打車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費,積少成多,樣樣都不比拿鐵少。

窮人拿這些不當回事,殊不知就窮在這些上。

那富人思維又是怎樣的呢?

在窮人家庭積少成多地揮霍財富時,富人家庭則在積少成多地積累財富。

有本叫《貧窮的本質》的書,描述了一群印度菜市場裡的小商販。

早上,他們向借貸人借1000盧比,做小生意,可賺到100盧比。

還1050盧比,自己留下50盧比。

這就是窮人一天的收入了。

他們每天就這樣重複借錢還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而如果小販能每天節省幾盧比,用於第二天進貨。

用不了多久,他們就不用再去問富人借錢,生活會越來越富裕。

但是,沒有多少小商販會這麼做。

他們更看重眼前的享受,少享受一點兒都不行,根本看不到計劃之下光明的未來。

這種積少成多,我深有體會。

4年前,有個朋友介紹我定投一支基金產品。

我當時礙於面子,就隨便投了點兒,也就是一天投十幾二十塊,一個月幾百塊的樣子。

這些錢在我眼中,根本不算什麼錢。

但前幾天我查看賬戶,竟發現裡面躺著好幾萬塊。

我根本毫無察覺,甚至把這事兒忘了。

這錢就跟白撿的一樣,像養了一隻能下金蛋的鵝,它長年累月幫我增加財富。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現在這個時代,無數的廣告都在教你買買買,但根本沒人告訴你,平日裡你省下來的錢,足以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因為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有原始積累。

有了原始積累,錢就可以生錢了。

那原始積累哪兒來?一開始還不是要努力掙,用心省?

03

窮人思維

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打理

白白浪費掉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條很有喜感的新聞。

一位來自廈門的陳阿姨,1200塊錢在銀行存了45年。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前幾年陳阿姨去銀行取款。

最終取出了2684.4元。

利息只有1484.04元!

有人幫陳阿姨算了筆帳。

說當年如果買一套北京的四合院,現在拍賣起步價就上億。

如果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要超過1000萬。

如果買黃金,現在價值也能超過百萬。

可是,這筆錢存了銀行......

只得到1484.04元利息,也就夠買張床吧!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上面的如果,我也沒去核實具體靠不靠譜。

但1200塊在40多年前,確實是鉅款,存銀行也的確貶值太多。

其實這種事兒,我家也有過。

我爺爺在20多年前,把一萬塊錢包在小袋兒裡,裝進瓦罐兒裡,在房屋東北角,挖個坑兒,埋點兒土,就這麼藏了。

那時候,萬元戶還是很少的。

直到爺爺即將去世,才告訴我們他藏了1萬塊錢。

挖出來一看,其中5千塊錢都面孔模糊了。

沒有理財思維,是真的很可怕。

它會讓人拼盡全力工作,也依舊貧窮。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4

窮人思維

明知有很大風險

也不去未雨綢繆

窮人思維家庭的財富,往往只來自工資。

稍一發生意外,窮人們就會失去收入來源。

但富人卻不一樣。

他們有自己的賺錢系統,哪怕不工作,也會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而且普遍防範意識高,都買了保險。

《貧窮的本質》指出窮人很少有預防的意識,他們看不到未來的風險。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健康花錢:

據說中國人一輩子對健康的投入,絕大部分是花在了去世前的臨終治療上!

窮人一輩子為健康花費的錢並不少,他們寧肯花鉅額錢財去治病,也不花一點點錢去預防,想讓窮人為沒有發生的事付出金錢,是極其困難的。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未來做規劃:

我甚至有個朋友,托福考了,學校申請了,入學日期也定了,而且是好不容易考上的常青藤名校。

但臨走前,父母卻跟他說:“對不起孩子,你不能去了,因為爸爸身體出了問題,沒錢去了。”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富人思維是不會這樣的,他們會在孩子出生時,就為孩子準備好教育基金和各類保險。

以保證,不管未來出現什麼風險,都不影響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和醫療資源。

而不是明知未來有風險,還是什麼都不做,來讓孩子自己承擔。

李嘉誠就說過:“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的財富,是給我自己和親人買的充足保險。”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最好的教育規劃。

所以,就算現在李家破產,身無分文,也不影響李家的孩子,受最好的教育。

愛子,即為之計深遠

這是作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5

教育金規劃

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財方式

也是給孩子最基本的保障

其實,窮人之所以不理財。

不光因為他們沒有理財意識。

有的人,非常有理財意識,就比如我。

但是很多年間,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去理財。

總覺得理財的門檻很高,給人一種感覺,沒有幾十萬起步,你理什麼財?

你有財嗎?

而且我也接觸不到靠譜的人指點。

總是怕被騙。

後來認識孫明展老師,我才發現,原來還有適用於普通人的,可以每個月投幾百塊、幾千塊的理財方式。

而且收益率甚至能達到10%,這簡直是良心。

強制儲蓄,專款專用,積少成多,複利增長。

特別適合我這種存不住錢的理財小白。

在孩子還小時開始存,每個月不需要花很多錢,孩子就能得到一筆充足的教育資金。

所謂的充足教育資金,是多少呢?

我們來看看。

目前,一個孩子讀國內普通大學教育的費用,大概是12.15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也就是要有12萬多,孩子讀普通國內大學,才是資金充足的。

這個數字,在15年後,會變成32.7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15年後新加坡留學花費會是118.9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就是生活中像零食、自動續費、打車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費,積少成多,樣樣都不比拿鐵少。

窮人拿這些不當回事,殊不知就窮在這些上。

那富人思維又是怎樣的呢?

在窮人家庭積少成多地揮霍財富時,富人家庭則在積少成多地積累財富。

有本叫《貧窮的本質》的書,描述了一群印度菜市場裡的小商販。

早上,他們向借貸人借1000盧比,做小生意,可賺到100盧比。

還1050盧比,自己留下50盧比。

這就是窮人一天的收入了。

他們每天就這樣重複借錢還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而如果小販能每天節省幾盧比,用於第二天進貨。

用不了多久,他們就不用再去問富人借錢,生活會越來越富裕。

但是,沒有多少小商販會這麼做。

他們更看重眼前的享受,少享受一點兒都不行,根本看不到計劃之下光明的未來。

這種積少成多,我深有體會。

4年前,有個朋友介紹我定投一支基金產品。

我當時礙於面子,就隨便投了點兒,也就是一天投十幾二十塊,一個月幾百塊的樣子。

這些錢在我眼中,根本不算什麼錢。

但前幾天我查看賬戶,竟發現裡面躺著好幾萬塊。

我根本毫無察覺,甚至把這事兒忘了。

這錢就跟白撿的一樣,像養了一隻能下金蛋的鵝,它長年累月幫我增加財富。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現在這個時代,無數的廣告都在教你買買買,但根本沒人告訴你,平日裡你省下來的錢,足以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因為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有原始積累。

有了原始積累,錢就可以生錢了。

那原始積累哪兒來?一開始還不是要努力掙,用心省?

03

窮人思維

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打理

白白浪費掉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條很有喜感的新聞。

一位來自廈門的陳阿姨,1200塊錢在銀行存了45年。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前幾年陳阿姨去銀行取款。

最終取出了2684.4元。

利息只有1484.04元!

有人幫陳阿姨算了筆帳。

說當年如果買一套北京的四合院,現在拍賣起步價就上億。

如果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要超過1000萬。

如果買黃金,現在價值也能超過百萬。

可是,這筆錢存了銀行......

只得到1484.04元利息,也就夠買張床吧!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上面的如果,我也沒去核實具體靠不靠譜。

但1200塊在40多年前,確實是鉅款,存銀行也的確貶值太多。

其實這種事兒,我家也有過。

我爺爺在20多年前,把一萬塊錢包在小袋兒裡,裝進瓦罐兒裡,在房屋東北角,挖個坑兒,埋點兒土,就這麼藏了。

那時候,萬元戶還是很少的。

直到爺爺即將去世,才告訴我們他藏了1萬塊錢。

挖出來一看,其中5千塊錢都面孔模糊了。

沒有理財思維,是真的很可怕。

它會讓人拼盡全力工作,也依舊貧窮。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4

窮人思維

明知有很大風險

也不去未雨綢繆

窮人思維家庭的財富,往往只來自工資。

稍一發生意外,窮人們就會失去收入來源。

但富人卻不一樣。

他們有自己的賺錢系統,哪怕不工作,也會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而且普遍防範意識高,都買了保險。

《貧窮的本質》指出窮人很少有預防的意識,他們看不到未來的風險。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健康花錢:

據說中國人一輩子對健康的投入,絕大部分是花在了去世前的臨終治療上!

窮人一輩子為健康花費的錢並不少,他們寧肯花鉅額錢財去治病,也不花一點點錢去預防,想讓窮人為沒有發生的事付出金錢,是極其困難的。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未來做規劃:

我甚至有個朋友,托福考了,學校申請了,入學日期也定了,而且是好不容易考上的常青藤名校。

但臨走前,父母卻跟他說:“對不起孩子,你不能去了,因為爸爸身體出了問題,沒錢去了。”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富人思維是不會這樣的,他們會在孩子出生時,就為孩子準備好教育基金和各類保險。

以保證,不管未來出現什麼風險,都不影響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和醫療資源。

而不是明知未來有風險,還是什麼都不做,來讓孩子自己承擔。

李嘉誠就說過:“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的財富,是給我自己和親人買的充足保險。”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最好的教育規劃。

所以,就算現在李家破產,身無分文,也不影響李家的孩子,受最好的教育。

愛子,即為之計深遠

這是作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5

教育金規劃

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財方式

也是給孩子最基本的保障

其實,窮人之所以不理財。

不光因為他們沒有理財意識。

有的人,非常有理財意識,就比如我。

但是很多年間,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去理財。

總覺得理財的門檻很高,給人一種感覺,沒有幾十萬起步,你理什麼財?

你有財嗎?

而且我也接觸不到靠譜的人指點。

總是怕被騙。

後來認識孫明展老師,我才發現,原來還有適用於普通人的,可以每個月投幾百塊、幾千塊的理財方式。

而且收益率甚至能達到10%,這簡直是良心。

強制儲蓄,專款專用,積少成多,複利增長。

特別適合我這種存不住錢的理財小白。

在孩子還小時開始存,每個月不需要花很多錢,孩子就能得到一筆充足的教育資金。

所謂的充足教育資金,是多少呢?

我們來看看。

目前,一個孩子讀國內普通大學教育的費用,大概是12.15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也就是要有12萬多,孩子讀普通國內大學,才是資金充足的。

這個數字,在15年後,會變成32.7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15年後新加坡留學花費會是118.9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15年後美國留學費用會是319.8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就是生活中像零食、自動續費、打車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費,積少成多,樣樣都不比拿鐵少。

窮人拿這些不當回事,殊不知就窮在這些上。

那富人思維又是怎樣的呢?

在窮人家庭積少成多地揮霍財富時,富人家庭則在積少成多地積累財富。

有本叫《貧窮的本質》的書,描述了一群印度菜市場裡的小商販。

早上,他們向借貸人借1000盧比,做小生意,可賺到100盧比。

還1050盧比,自己留下50盧比。

這就是窮人一天的收入了。

他們每天就這樣重複借錢還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而如果小販能每天節省幾盧比,用於第二天進貨。

用不了多久,他們就不用再去問富人借錢,生活會越來越富裕。

但是,沒有多少小商販會這麼做。

他們更看重眼前的享受,少享受一點兒都不行,根本看不到計劃之下光明的未來。

這種積少成多,我深有體會。

4年前,有個朋友介紹我定投一支基金產品。

我當時礙於面子,就隨便投了點兒,也就是一天投十幾二十塊,一個月幾百塊的樣子。

這些錢在我眼中,根本不算什麼錢。

但前幾天我查看賬戶,竟發現裡面躺著好幾萬塊。

我根本毫無察覺,甚至把這事兒忘了。

這錢就跟白撿的一樣,像養了一隻能下金蛋的鵝,它長年累月幫我增加財富。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現在這個時代,無數的廣告都在教你買買買,但根本沒人告訴你,平日裡你省下來的錢,足以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因為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有原始積累。

有了原始積累,錢就可以生錢了。

那原始積累哪兒來?一開始還不是要努力掙,用心省?

03

窮人思維

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打理

白白浪費掉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條很有喜感的新聞。

一位來自廈門的陳阿姨,1200塊錢在銀行存了45年。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前幾年陳阿姨去銀行取款。

最終取出了2684.4元。

利息只有1484.04元!

有人幫陳阿姨算了筆帳。

說當年如果買一套北京的四合院,現在拍賣起步價就上億。

如果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要超過1000萬。

如果買黃金,現在價值也能超過百萬。

可是,這筆錢存了銀行......

只得到1484.04元利息,也就夠買張床吧!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上面的如果,我也沒去核實具體靠不靠譜。

但1200塊在40多年前,確實是鉅款,存銀行也的確貶值太多。

其實這種事兒,我家也有過。

我爺爺在20多年前,把一萬塊錢包在小袋兒裡,裝進瓦罐兒裡,在房屋東北角,挖個坑兒,埋點兒土,就這麼藏了。

那時候,萬元戶還是很少的。

直到爺爺即將去世,才告訴我們他藏了1萬塊錢。

挖出來一看,其中5千塊錢都面孔模糊了。

沒有理財思維,是真的很可怕。

它會讓人拼盡全力工作,也依舊貧窮。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4

窮人思維

明知有很大風險

也不去未雨綢繆

窮人思維家庭的財富,往往只來自工資。

稍一發生意外,窮人們就會失去收入來源。

但富人卻不一樣。

他們有自己的賺錢系統,哪怕不工作,也會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而且普遍防範意識高,都買了保險。

《貧窮的本質》指出窮人很少有預防的意識,他們看不到未來的風險。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健康花錢:

據說中國人一輩子對健康的投入,絕大部分是花在了去世前的臨終治療上!

窮人一輩子為健康花費的錢並不少,他們寧肯花鉅額錢財去治病,也不花一點點錢去預防,想讓窮人為沒有發生的事付出金錢,是極其困難的。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未來做規劃:

我甚至有個朋友,托福考了,學校申請了,入學日期也定了,而且是好不容易考上的常青藤名校。

但臨走前,父母卻跟他說:“對不起孩子,你不能去了,因為爸爸身體出了問題,沒錢去了。”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富人思維是不會這樣的,他們會在孩子出生時,就為孩子準備好教育基金和各類保險。

以保證,不管未來出現什麼風險,都不影響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和醫療資源。

而不是明知未來有風險,還是什麼都不做,來讓孩子自己承擔。

李嘉誠就說過:“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的財富,是給我自己和親人買的充足保險。”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最好的教育規劃。

所以,就算現在李家破產,身無分文,也不影響李家的孩子,受最好的教育。

愛子,即為之計深遠

這是作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5

教育金規劃

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財方式

也是給孩子最基本的保障

其實,窮人之所以不理財。

不光因為他們沒有理財意識。

有的人,非常有理財意識,就比如我。

但是很多年間,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去理財。

總覺得理財的門檻很高,給人一種感覺,沒有幾十萬起步,你理什麼財?

你有財嗎?

而且我也接觸不到靠譜的人指點。

總是怕被騙。

後來認識孫明展老師,我才發現,原來還有適用於普通人的,可以每個月投幾百塊、幾千塊的理財方式。

而且收益率甚至能達到10%,這簡直是良心。

強制儲蓄,專款專用,積少成多,複利增長。

特別適合我這種存不住錢的理財小白。

在孩子還小時開始存,每個月不需要花很多錢,孩子就能得到一筆充足的教育資金。

所謂的充足教育資金,是多少呢?

我們來看看。

目前,一個孩子讀國內普通大學教育的費用,大概是12.15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也就是要有12萬多,孩子讀普通國內大學,才是資金充足的。

這個數字,在15年後,會變成32.7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15年後新加坡留學花費會是118.9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15年後美國留學費用會是319.8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這些還僅僅是大學教育而已。

所以,其實孩子的教育,未來會是個特別大的花銷。

想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會非常困難,但要是把目標量化,從現在就開始存款理財,就會輕鬆太多了。

越早為孩子存教育金,就會越便宜。

而且教育金,也不一定就用於教育,那只是對孩子教育的一個託底保障。

如果孩子以後讀書,用不到這筆錢。

那這筆錢就會自動轉化成養老金,一直複利增長。

越早規劃,壓力越小。

比如,一個20歲開始存的人,跟27歲開始存的人,差別就會非常大。

如果一個人從20歲開始定投基金,每個月投500塊。一直定投到27歲,也就是隻投入7年,就讓這些錢利滾利滾下去,直到60歲拿出來養老。

而另一個人,20歲不想投,直到27歲才開始投,也是每個月投500塊,一直投到60歲退休,才拿出來養老。

他們的年華收益率都是10%,你覺得這倆人誰的錢更多?

在我們的直覺中,第一個人只投了7年本金,而第二個人投了33年本金,當然是第二個人拿到的錢多!

實際上,我們經過計算,反而是第一位的多。

第一個人定投本金合計4.8萬元,按年化收益率10%計算,到60歲累計金額約175萬。

而第二個人,定投持續時間為34年,定投本金共20.4萬,按年化收益率10%計算,到60歲累計金額約162萬。

的確是比第一位少。

僅僅因為晚投了7年,用多4倍多的時間,和多4倍多的金錢,都無法挽回晚投資的損失。

這就是複利的可怕,遲了7年,用一輩子,都趕不上。

所以,理財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必須馬上行動起來。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作者:孫明展

印度電影《起跑線》上映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不少中國家長看完之後表示深有共鳴。但說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中國家長那才真正是首屈一指。

中國父母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和“未雨綢繆”發揮到了極致。看看周圍的家長,即使自己加班加點,大半年捨不得買一件衣服。但在每一個事關教育的節點上,卻會咬咬牙,拿出一筆又一筆“鉅款”。

1歲的早教班,3歲的啟蒙班,5歲的興趣班,8歲的補習班,15歲的家教以及大學學費/留學儲備金……可以預見的是,教育花費在孩子真正獨立前,只會水漲船高。

更要命的是,燒錢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還有中學擇校和大學學費……

難道做父母的就只能像填無底洞一樣,不停的給孩子教育投入投入再投入?回過頭來說,不停投入的結果是否如就能讓孩子學業有成呢?

並不見得。或許,我們節衣縮食給孩子爭取來的教育機會並不適合他。

教育儲蓄規劃究竟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今天特別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教育金的乾貨文,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花3-5分鐘看一下文章~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1

貧窮的本質

不是你想的樣子

前幾天,我一個大學同學,來問我借錢。

讓我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她一直看起來挺有錢的。

在我苦哈哈找工作的時候,她朋友圈一整年,都是全國各地的美照。

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東南亞的廉價航班時,她已經遊遍歐洲,正開著跑車,住著別墅,在夏威夷的海灘晒日光浴。

當我寫稿熬綠眼睛時,她已經嫁於韓國人,婚禮唯美,生活精彩依舊。

只看這生活狀態,絕對是白富美了吧?

但直到最近,她來找我借錢,我才發現她竟然過得那麼慘。

丈夫出車禍身體留下殘疾,高薪事業無法繼續。

而她多年不工作,沒有技能,沒有存款。

為了照顧家庭,只能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靠父母週轉。

我曾以為女同學很有錢,無比羨慕,現在才發現,她家一直都是窮人。

雖然她丈夫的收入很高,但其實還有房貸車貸還,有高消費的老婆孩子要養。

這是典型的窮人生活方式。

導致貧窮的根本,不是掙多少錢,而是怎麼對待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2

窮人思維

只看得到眼前快樂

沒有長遠計劃

理財顧問大衛·巴赫曾提出一個叫“拿鐵效應”的現象。

這是指,如果一對夫妻習慣每天買一杯拿鐵來犒勞自己。

他們覺得小意思,不足掛齒。

那我們算一下帳,就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個財務漏斗了:

兩杯拿鐵的花費70元,一年就是25550元,20年就是51萬元......

這筆錢就算只拿銀行利息1.5%,20年後,都有將近60萬了。

如果懂一些理財,甚至能有將近120萬。

更可怕的是,這種財務漏斗,遠不止一杯拿鐵。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就是生活中像零食、自動續費、打車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費,積少成多,樣樣都不比拿鐵少。

窮人拿這些不當回事,殊不知就窮在這些上。

那富人思維又是怎樣的呢?

在窮人家庭積少成多地揮霍財富時,富人家庭則在積少成多地積累財富。

有本叫《貧窮的本質》的書,描述了一群印度菜市場裡的小商販。

早上,他們向借貸人借1000盧比,做小生意,可賺到100盧比。

還1050盧比,自己留下50盧比。

這就是窮人一天的收入了。

他們每天就這樣重複借錢還錢。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而如果小販能每天節省幾盧比,用於第二天進貨。

用不了多久,他們就不用再去問富人借錢,生活會越來越富裕。

但是,沒有多少小商販會這麼做。

他們更看重眼前的享受,少享受一點兒都不行,根本看不到計劃之下光明的未來。

這種積少成多,我深有體會。

4年前,有個朋友介紹我定投一支基金產品。

我當時礙於面子,就隨便投了點兒,也就是一天投十幾二十塊,一個月幾百塊的樣子。

這些錢在我眼中,根本不算什麼錢。

但前幾天我查看賬戶,竟發現裡面躺著好幾萬塊。

我根本毫無察覺,甚至把這事兒忘了。

這錢就跟白撿的一樣,像養了一隻能下金蛋的鵝,它長年累月幫我增加財富。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現在這個時代,無數的廣告都在教你買買買,但根本沒人告訴你,平日裡你省下來的錢,足以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因為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有原始積累。

有了原始積累,錢就可以生錢了。

那原始積累哪兒來?一開始還不是要努力掙,用心省?

03

窮人思維

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打理

白白浪費掉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條很有喜感的新聞。

一位來自廈門的陳阿姨,1200塊錢在銀行存了45年。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前幾年陳阿姨去銀行取款。

最終取出了2684.4元。

利息只有1484.04元!

有人幫陳阿姨算了筆帳。

說當年如果買一套北京的四合院,現在拍賣起步價就上億。

如果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要超過1000萬。

如果買黃金,現在價值也能超過百萬。

可是,這筆錢存了銀行......

只得到1484.04元利息,也就夠買張床吧!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上面的如果,我也沒去核實具體靠不靠譜。

但1200塊在40多年前,確實是鉅款,存銀行也的確貶值太多。

其實這種事兒,我家也有過。

我爺爺在20多年前,把一萬塊錢包在小袋兒裡,裝進瓦罐兒裡,在房屋東北角,挖個坑兒,埋點兒土,就這麼藏了。

那時候,萬元戶還是很少的。

直到爺爺即將去世,才告訴我們他藏了1萬塊錢。

挖出來一看,其中5千塊錢都面孔模糊了。

沒有理財思維,是真的很可怕。

它會讓人拼盡全力工作,也依舊貧窮。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4

窮人思維

明知有很大風險

也不去未雨綢繆

窮人思維家庭的財富,往往只來自工資。

稍一發生意外,窮人們就會失去收入來源。

但富人卻不一樣。

他們有自己的賺錢系統,哪怕不工作,也會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而且普遍防範意識高,都買了保險。

《貧窮的本質》指出窮人很少有預防的意識,他們看不到未來的風險。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健康花錢:

據說中國人一輩子對健康的投入,絕大部分是花在了去世前的臨終治療上!

窮人一輩子為健康花費的錢並不少,他們寧肯花鉅額錢財去治病,也不花一點點錢去預防,想讓窮人為沒有發生的事付出金錢,是極其困難的。

比如他們不願意為未來做規劃:

我甚至有個朋友,托福考了,學校申請了,入學日期也定了,而且是好不容易考上的常青藤名校。

但臨走前,父母卻跟他說:“對不起孩子,你不能去了,因為爸爸身體出了問題,沒錢去了。”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富人思維是不會這樣的,他們會在孩子出生時,就為孩子準備好教育基金和各類保險。

以保證,不管未來出現什麼風險,都不影響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和醫療資源。

而不是明知未來有風險,還是什麼都不做,來讓孩子自己承擔。

李嘉誠就說過:“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的財富,是給我自己和親人買的充足保險。”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最好的教育規劃。

所以,就算現在李家破產,身無分文,也不影響李家的孩子,受最好的教育。

愛子,即為之計深遠

這是作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05

教育金規劃

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財方式

也是給孩子最基本的保障

其實,窮人之所以不理財。

不光因為他們沒有理財意識。

有的人,非常有理財意識,就比如我。

但是很多年間,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去理財。

總覺得理財的門檻很高,給人一種感覺,沒有幾十萬起步,你理什麼財?

你有財嗎?

而且我也接觸不到靠譜的人指點。

總是怕被騙。

後來認識孫明展老師,我才發現,原來還有適用於普通人的,可以每個月投幾百塊、幾千塊的理財方式。

而且收益率甚至能達到10%,這簡直是良心。

強制儲蓄,專款專用,積少成多,複利增長。

特別適合我這種存不住錢的理財小白。

在孩子還小時開始存,每個月不需要花很多錢,孩子就能得到一筆充足的教育資金。

所謂的充足教育資金,是多少呢?

我們來看看。

目前,一個孩子讀國內普通大學教育的費用,大概是12.15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也就是要有12萬多,孩子讀普通國內大學,才是資金充足的。

這個數字,在15年後,會變成32.7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15年後新加坡留學花費會是118.9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15年後美國留學費用會是319.8萬。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這些還僅僅是大學教育而已。

所以,其實孩子的教育,未來會是個特別大的花銷。

想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會非常困難,但要是把目標量化,從現在就開始存款理財,就會輕鬆太多了。

越早為孩子存教育金,就會越便宜。

而且教育金,也不一定就用於教育,那只是對孩子教育的一個託底保障。

如果孩子以後讀書,用不到這筆錢。

那這筆錢就會自動轉化成養老金,一直複利增長。

越早規劃,壓力越小。

比如,一個20歲開始存的人,跟27歲開始存的人,差別就會非常大。

如果一個人從20歲開始定投基金,每個月投500塊。一直定投到27歲,也就是隻投入7年,就讓這些錢利滾利滾下去,直到60歲拿出來養老。

而另一個人,20歲不想投,直到27歲才開始投,也是每個月投500塊,一直投到60歲退休,才拿出來養老。

他們的年華收益率都是10%,你覺得這倆人誰的錢更多?

在我們的直覺中,第一個人只投了7年本金,而第二個人投了33年本金,當然是第二個人拿到的錢多!

實際上,我們經過計算,反而是第一位的多。

第一個人定投本金合計4.8萬元,按年化收益率10%計算,到60歲累計金額約175萬。

而第二個人,定投持續時間為34年,定投本金共20.4萬,按年化收益率10%計算,到60歲累計金額約162萬。

的確是比第一位少。

僅僅因為晚投了7年,用多4倍多的時間,和多4倍多的金錢,都無法挽回晚投資的損失。

這就是複利的可怕,遲了7年,用一輩子,都趕不上。

所以,理財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必須馬上行動起來。

最怕你有了孩子後,還是窮人思維......

其實說實在話,未來發生什麼,我們根本不知道。

而存的這筆教育金,僅僅是為孩子託底,以預防我們家庭支柱萬一出現問題,孩子也能正常接受教育。

那其實,大概率家庭支柱不會出現問題,孩子讀書不必動用這筆錢,那我們就有了一筆非常穩健而高效的投資。

它就能一直在賬戶中滾利,應付重疾、養老等不時之需。

孫老師團隊的理財師就有個用戶,在理財師的推薦下投了一款教育基金。

每個月只需要7千塊,定投10年,就可以看著這筆錢以8~10%的收益率增長了。

他說,他投這筆錢,僅僅是因為想強制儲蓄,因為如果不投,他就會花掉,根本存不住。

這位朋友是個生意人,他說,當手中有錢,而一個項目看起來特別賺錢時,他是忍不住拿所有錢去做生意的。

但萬一項目虧損,錢就打了水漂,老婆孩子怎麼辦?

所以現在把錢拿去做基金定投,就給了孩子很靠譜的保障。

因為他中途想拿出來,是要有損失的,他捨不得,這就起到了一定的阻止作用。

所以,他存這筆錢,大概率會成為自己的養老金。

那會有多少呢?

等他們五六十歲時,這筆錢就會有600萬!

所以,我之所以說教育金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財方式,就是這意思了。

它前期可以保障孩子教育風險。

如果家庭支柱沒出問題,用不到那筆錢的話,它就可以很靈活的發揮其它功能,是一項收益很不錯的投資。

為了更好地幫助每個家庭配置到適合自己、性價比高的保障方案,孫明展老師還特地研發了“譜藍”人工智能系統,一舉獲得國家科技金獎,並憑藉此幫助數百萬家庭解決了家庭保障需求,獲得了人民網、中國新聞網、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鳳凰網、騰訊網、今日頭條等社會及行業權威媒體的官方報道、傾情推薦。

小樓粉絲福利

免費教育金知識諮詢服務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孩子和家庭保險的內容,這裡有免費體驗規劃的福利,聽聽專業人士的建議

定製化規劃服務包括:

孩子教育目標梳理

家庭成員保障責任綜合評估

現有保險產品的性價比分析比較

基於家庭狀況和需求的綜合保障規劃構建

——本文由孫展明特約發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