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縣:整村推進“戶廁改造”實事辦到群眾“心坎”裡

南召 農村 設計 經濟 林業 湖北 環境保護 南陽新聞全知道 2019-06-10

“咱農村人家也能用上了衛生廁所,一點也不比城裡人家差,上面有頂燈、下面鋪磚硬化、中間窗戶透氣,上完廁所輕輕一按按鈕,廢水流入化糞池,糞便經過發酵,還能作為有機肥用到莊稼地裡,這樣不僅節省了肥料錢,而且種出來的蔬菜還是無公害的。你看,整潔乾淨的如廁環境,院內、院外沒有異味,真心的感謝地方黨委、鎮政府,把好事辦到老百姓心坎裡!”南召縣南河店鎮村龍王廟村民李豐東高興地指著自家改造完的水沖廁所興奮的說。

南召縣:整村推進“戶廁改造”實事辦到群眾“心坎”裡

南召縣四棵樹鄉黃土嘴村已改造完成的水衝戶廁

“一個土坑兩塊板,三捆樹梢圍四邊,汙物橫流糞遍地,蚊蠅成群臭熏天”,是典型農村廁所的真實寫照。簡陋的旱廁,如廁環境差、氣味難聞、容易傳播疾病,這與美麗鄉村建設格格不入。“小康不小康,廁所是一樁”,樸素的民間俚語體現了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追求和文明進步的迫切需要。

南召縣順應群眾期盼和形勢發展,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把農村旱廁改造與人居環境改善、“四美鄉村”建設和“七改一增”相結合,積極穩妥地全面推進戶廁改造工作。縣裡成立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領導小組,加強對改廁工作的領導。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主抓脫貧攻堅的副縣長和有關領導任副組長,發改、財政、環保、住建、林業、水利、國土等部門為成員,辦公室設在縣農業農村局,精挑細選10多名同志專門從事改廁工作,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堅持“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補助”,從標準制定、經費保障、規劃用地、宣傳發動、督促考核等多方面統籌協調,明確縣鄉村三級工作職責,上下聯動,分工配合,團隊作戰,整村推進,確保農村旱廁改造實現全面覆蓋,把這項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裡。

南召縣:整村推進“戶廁改造”實事辦到群眾“心坎”裡

南召縣南河店鎮龍王廟村正在改造的戶廁

2019年,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南召縣千方百計從PPP資金中籌措4800多萬元專門用於戶廁改造,在全縣213個行政村、4萬戶實施農村旱廁改造,每個戶廁縣級財政平均投入不低於1200元。在全縣範圍內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動員群眾自兌砂石物料,投工投勞。有條件的鄉村採取對村組和群眾獎補的形式,有效激發廣大群眾改廁積極性。

南召縣組織到湖北省武漢市考察學習、尋求合作,成功引入、推薦使用水泥預製無縫包聯三格式設備和鼓勵使用水泥雙甕設備,在本縣白土崗鎮、南河店鎮批量生產,一勞永逸的解決了漏水滲水問題,成為農村戶廁改造中的“南召方案”。針對各種改廁類型,縣裡聘請專業人員設計不同圖紙。圖紙審定後,下發給試點鄉鎮,嚴格按照圖紙施工。截止5月底,全縣完成改廁11900多戶,安裝改廁設備10000多套,改善了農村居住環境和農民生活條件。

南河店鎮把“廁所革命”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在貧困群眾實施“七改一增”工程中,因地制宜,因戶施策,落地規劃對家庭廁所進行改造。依據地形地貌、農戶庭院和群眾意願,對原沼氣池進行升級改造,建成三聯式沼氣池廁所;有完整下水道和處理終端的改造內部,建成水衝式廁所;地形許可的,建設三格式廁所;山區不好挖坑的,建設碗狀雙甕式廁所,讓群眾住的舒心,用的方便,生活環境變得整潔衛生,精神面貌也發生改變。原來邋遢懶惰越來越少了,現在的乾淨整潔越來越多了,群眾講文明、講衛生、蔚然成風。

南召縣:整村推進“戶廁改造”實事辦到群眾“心坎”裡

南召縣四棵樹鄉黃土嘴村改造完成的乾淨整潔的戶廁

南召縣四棵樹鄉黃土嘴村兩委、駐村工作隊響應號召,充分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通過“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最終決定黃土嘴村271戶廁所未達標的農戶進行廁所革命。由於前期溝通到位、醞釀充分,群眾非常支持廁所改造工作。施工過程十分順利,全部的沙石材料都由群眾自願提供,有勞動力的農戶自願幫忙幹雜工,群眾自我參與意識明顯增強。每戶修建整體廁所,包含蹲便器、沖洗水箱、洗手池、換氣扇、LED燈、百葉窗,牆體為彩鋼輕質牆等,目前,271戶新式廁所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

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說:“物質文明看廚房,精神文明看茅房。廁所革命是關係民生的大事,不僅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農村生態環境改善,更關乎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推進。小廁所,卻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把旱廁改造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推進,科學規劃,穩步實施,整村推進,確保讓全縣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基礎短板。”

(記者 房鬆玉 通訊員 廖濤 王修文 劉春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