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小詩,把南宋朝廷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也令詩人千古留名

一首小詩,把南宋朝廷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也令詩人千古留名

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昇的這首絕句,在南宋的詩壇上,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是林昇題寫在南宋皇都臨安的一家旅舍牆壁上,是一首古代的"牆頭詩"。

中國人喜歡到處題字,到今天依然如故,曾經在網絡上掀起了一片的討伐聲,說是中國人沒素質,但其實這是個有著悠久傳統的習慣。如果留意一下,大概中國的每一個詩人都寫過"牆頭詩"。比如令李白不服氣的崔顥的《黃鶴樓》詩,就是題寫在黃鶴樓的牆壁上的。李白第一次到黃鶴樓去遊覽,本來想在那裡題一首詩的,看到崔顥的題詩,就感到底氣不足,沒有在黃鶴樓上題詩,發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感慨。但後來李白終究還是寫了《登金陵鳳凰臺》,總算能夠和崔顥一爭高下。但他終究也沒有寫出來能夠和崔顥的《黃鶴樓》詩相匹敵的描寫黃鶴樓的詩。大家如果去黃鶴樓遊覽,可以看到許多古今名人的題詩和對聯。我這樣寫,等於是給黃鶴樓做了一次廣告,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給我廣告費。

還有一個著名的例子,我前兩天剛說過,就是陸游寫給唐婉的《釵頭鳳》,也是題寫在沈園的牆壁上的。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當然普通人都是題"某某到此一遊",這才是令各地風景名勝管理者們頭疼的事。其祖師爺就是大名鼎鼎的孫悟空了,大家應該還記得吧。孫悟空沒文化,寫不出來詩,只能題一句"老孫到此一遊","猴子體"從此風靡天下。還是奉勸大家,不要學孫猴子到處亂畫。如果你的詩寫得好,或者字寫得好,或者是名滿天下,那就另當別論,估計風景名勝管理處的頭頭們請你去寫你也未必會去。

總之,林昇的這首詩是屬於"牆壁文學"。但是就是這樣一首牆頭詩,卻把南宋朝廷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林昇也憑藉這一首詩,千古留名。

一首小詩,把南宋朝廷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也令詩人千古留名

林昇的生卒年月,生平事蹟,到現在都湮沒無聞。如果不是他的這一首詩,那肯定就不會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反正宋朝官方的史書上沒有關於他的隻言片語。只知道他大概生活於南宋紹興至淳熙年間,這還是根據《平陽縣誌》和《西湖志》等地方文獻的記載得到的。

據平陽八丈的《林氏宗譜》記載,浙江平陽的林氏祖先,是唐代福建人林嵩,唐代元符年間的進士,曾任金州刺史,官至禮部尚書,唐末大順元年(890),由福建遷到浙江橫陽的蓀湖(今蒼南繁枝林坳)。今天平陽、蒼南、泰順三縣林氏的直系嫡傳子孫約有十萬之眾,其中當然也有林昇的子孫在內。林昇的四世祖林時鳴從蓀湖遷居奄江,為廈林始祖。廈林今稱"下林",在蒼南縣靈溪鎮境內。

據上所述,林昇是浙江蒼南人,字雲友、夢屏,娶渡龍(今蒼南靈溪鎮)楊氏為妻,生有兩個兒子林雄和林熙。林昇死後葬於西程山。林昇的兒子林雄,是南宋紹興廿七年(1157)的武進士,授與的官職為承議大夫,娶錢倉的時氏為妻,生有一子林方大。據《東甌詩存》的記載,林昇是一位文人,擅長詩文,但林昇是否考取功名,沒有記載。

一首小詩,把南宋朝廷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也令詩人千古留名

現在我們來賞析他的詩。

首句"山外青山樓外樓"寫景,連綿起伏的青山和鱗次櫛比的樓臺,構成了一副杭州的遠景圖。若單是看這麼一句詩,這是多美好的一幅畫面呀。但詩歌創作中有一種表現手法,是以樂景來寫哀情。那麼,隱藏在這背後的哀情究竟是什麼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次句"西湖歌舞幾時休",即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而要理解這句詩背後蘊含的意思,就要先了解一段歷史。北宋靖康元年,金人攻陷了北宋首都汴梁,侵佔了長江以北的中原國土。兩位皇帝宋徽宗、宋欽宗均被俘虜,只有宋高宗逃到臨安,建立了南宋。但南宋的當政者只求苟且偏安,不求恢復故土,於是便滋生了大量只知縱情聲色的達官顯貴。詩人對這種現象非常憤慨,所以才質問這種醉生夢死的歌舞什麼時候才能結束?並且最後一個"休"字,還飽含了林升對國家現實處境的擔憂和心痛。所以首句中的風景越是美好,林昇的心痛之感便越沉重。

接下來最後兩句,"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則緊承上句"西湖歌舞幾時休",繼續表現了詩人的憤慨之情。和暖的春風將那些"遊人"吹得如醉如痴,完全忘記了自己已是亡國之奴,國家還處在危難之中。

"遊人",在這裡不是指遊客,而是那些紙醉金迷的南宋統治階級。他們在醉生夢死的腐朽的生活中,簡直是把杭州當作了汴州,完全忘記了昔日的國都早已淪陷為敵人的陪都。"杭州"與"汴州"的對比,我們便很容易理解出林升對無視國家前途與命運,只知醉生夢死的那些人的憤怒之情。至於他們的卑劣行為,如果不是還有道德上的限制,我想詩人恐怕早就破口大罵了吧。

綜觀林升的這首詩,短短四句,卻表達出了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同時,還以沒有髒字,卻勝過髒字的諷刺語言,對南宋統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害忠良的憤怒之情。

因為這首詩,林昇不但使自己名揚古今,而且也把南宋朝廷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雖然陸游和辛棄疾等愛國詩人也曾經寫過詩詞表達了對朝廷的不滿和強烈的收復失地的願望,卻都沒有這首詩那麼短小精悍,那麼言辭犀利而又形象鮮明。因為這些特點,使這首詩得到了廣泛的流傳,幾乎每一個宋詩選本都不會遺漏了這首詩。

一首小詩,把南宋朝廷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也令詩人千古留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