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國土的最南端是一個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雖然地理位置偏遠苦寒,但這個島嶼卻有著一個與自身氣質完全不符的、熱氣騰騰的名字——火地島。

五百年前,領導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此地幸運地發現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穿越海峽時,他看到南岸遼闊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在夜晚用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大地,便把這片陸地命名為“火地”(Tierra del Fuego)。

如今的火地島西部屬於智利,東部屬於阿根廷,而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


0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烏斯懷亞實在太小了。只要幾個小時,你便可以把它的主要街道全都走個遍,與其說它是城市,不如說是小鎮更貼切。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國土的最南端是一個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雖然地理位置偏遠苦寒,但這個島嶼卻有著一個與自身氣質完全不符的、熱氣騰騰的名字——火地島。

五百年前,領導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此地幸運地發現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穿越海峽時,他看到南岸遼闊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在夜晚用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大地,便把這片陸地命名為“火地”(Tierra del Fuego)。

如今的火地島西部屬於智利,東部屬於阿根廷,而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


0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烏斯懷亞實在太小了。只要幾個小時,你便可以把它的主要街道全都走個遍,與其說它是城市,不如說是小鎮更貼切。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這個美麗的小鎮依山面海而建,背靠森林和雪峰,面朝波光粼粼的比格爾海峽,城裡滿是色彩各異的小木屋和造型別致的現代建築,春天裡街頭巷尾繁花盛開、纖塵不染,彷如童話中的王國。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國土的最南端是一個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雖然地理位置偏遠苦寒,但這個島嶼卻有著一個與自身氣質完全不符的、熱氣騰騰的名字——火地島。

五百年前,領導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此地幸運地發現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穿越海峽時,他看到南岸遼闊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在夜晚用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大地,便把這片陸地命名為“火地”(Tierra del Fuego)。

如今的火地島西部屬於智利,東部屬於阿根廷,而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


0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烏斯懷亞實在太小了。只要幾個小時,你便可以把它的主要街道全都走個遍,與其說它是城市,不如說是小鎮更貼切。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這個美麗的小鎮依山面海而建,背靠森林和雪峰,面朝波光粼粼的比格爾海峽,城裡滿是色彩各異的小木屋和造型別致的現代建築,春天裡街頭巷尾繁花盛開、纖塵不染,彷如童話中的王國。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在碼頭旁邊各個旅行社的小鐵皮屋裡,你可以很容易地預訂到一張短途遊的船票,跟著經驗豐富的船長迎風起航,出海去看那座著名的“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燈塔”。

然而,正當我站在船頭滿心期待地眺望時,我被告知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這個燈塔其實並不是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在它的更南邊其實還有另一個燈塔,但是因為那個燈塔蒙古包一般的非主流外形讓大部分人對它的身份產生了誤會,再加上它所處的海域風急浪大,普通船隻極難到達,因此知名度非常低,於是這個紅白相間的傳統燈塔便撿了個大便宜,靠著一個誤傳的名號吸引了全世界無數的文藝青年們來此打卡朝聖、傾訴悲傷。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國土的最南端是一個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雖然地理位置偏遠苦寒,但這個島嶼卻有著一個與自身氣質完全不符的、熱氣騰騰的名字——火地島。

五百年前,領導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此地幸運地發現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穿越海峽時,他看到南岸遼闊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在夜晚用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大地,便把這片陸地命名為“火地”(Tierra del Fuego)。

如今的火地島西部屬於智利,東部屬於阿根廷,而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


0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烏斯懷亞實在太小了。只要幾個小時,你便可以把它的主要街道全都走個遍,與其說它是城市,不如說是小鎮更貼切。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這個美麗的小鎮依山面海而建,背靠森林和雪峰,面朝波光粼粼的比格爾海峽,城裡滿是色彩各異的小木屋和造型別致的現代建築,春天裡街頭巷尾繁花盛開、纖塵不染,彷如童話中的王國。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在碼頭旁邊各個旅行社的小鐵皮屋裡,你可以很容易地預訂到一張短途遊的船票,跟著經驗豐富的船長迎風起航,出海去看那座著名的“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燈塔”。

然而,正當我站在船頭滿心期待地眺望時,我被告知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這個燈塔其實並不是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在它的更南邊其實還有另一個燈塔,但是因為那個燈塔蒙古包一般的非主流外形讓大部分人對它的身份產生了誤會,再加上它所處的海域風急浪大,普通船隻極難到達,因此知名度非常低,於是這個紅白相間的傳統燈塔便撿了個大便宜,靠著一個誤傳的名號吸引了全世界無數的文藝青年們來此打卡朝聖、傾訴悲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國土的最南端是一個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雖然地理位置偏遠苦寒,但這個島嶼卻有著一個與自身氣質完全不符的、熱氣騰騰的名字——火地島。

五百年前,領導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此地幸運地發現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穿越海峽時,他看到南岸遼闊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在夜晚用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大地,便把這片陸地命名為“火地”(Tierra del Fuego)。

如今的火地島西部屬於智利,東部屬於阿根廷,而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


0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烏斯懷亞實在太小了。只要幾個小時,你便可以把它的主要街道全都走個遍,與其說它是城市,不如說是小鎮更貼切。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這個美麗的小鎮依山面海而建,背靠森林和雪峰,面朝波光粼粼的比格爾海峽,城裡滿是色彩各異的小木屋和造型別致的現代建築,春天裡街頭巷尾繁花盛開、纖塵不染,彷如童話中的王國。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在碼頭旁邊各個旅行社的小鐵皮屋裡,你可以很容易地預訂到一張短途遊的船票,跟著經驗豐富的船長迎風起航,出海去看那座著名的“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燈塔”。

然而,正當我站在船頭滿心期待地眺望時,我被告知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這個燈塔其實並不是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在它的更南邊其實還有另一個燈塔,但是因為那個燈塔蒙古包一般的非主流外形讓大部分人對它的身份產生了誤會,再加上它所處的海域風急浪大,普通船隻極難到達,因此知名度非常低,於是這個紅白相間的傳統燈塔便撿了個大便宜,靠著一個誤傳的名號吸引了全世界無數的文藝青年們來此打卡朝聖、傾訴悲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至於這個燈塔是否如傳說一般有讓人放下悲傷的療效?誰在乎呢。看著眼前這壯麗到不真實的景象,我想起的只有彭坦《燈塔》裡的那句:“這一刻,心如大海。”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國土的最南端是一個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雖然地理位置偏遠苦寒,但這個島嶼卻有著一個與自身氣質完全不符的、熱氣騰騰的名字——火地島。

五百年前,領導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此地幸運地發現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穿越海峽時,他看到南岸遼闊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在夜晚用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大地,便把這片陸地命名為“火地”(Tierra del Fuego)。

如今的火地島西部屬於智利,東部屬於阿根廷,而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


0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烏斯懷亞實在太小了。只要幾個小時,你便可以把它的主要街道全都走個遍,與其說它是城市,不如說是小鎮更貼切。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這個美麗的小鎮依山面海而建,背靠森林和雪峰,面朝波光粼粼的比格爾海峽,城裡滿是色彩各異的小木屋和造型別致的現代建築,春天裡街頭巷尾繁花盛開、纖塵不染,彷如童話中的王國。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在碼頭旁邊各個旅行社的小鐵皮屋裡,你可以很容易地預訂到一張短途遊的船票,跟著經驗豐富的船長迎風起航,出海去看那座著名的“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燈塔”。

然而,正當我站在船頭滿心期待地眺望時,我被告知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這個燈塔其實並不是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在它的更南邊其實還有另一個燈塔,但是因為那個燈塔蒙古包一般的非主流外形讓大部分人對它的身份產生了誤會,再加上它所處的海域風急浪大,普通船隻極難到達,因此知名度非常低,於是這個紅白相間的傳統燈塔便撿了個大便宜,靠著一個誤傳的名號吸引了全世界無數的文藝青年們來此打卡朝聖、傾訴悲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至於這個燈塔是否如傳說一般有讓人放下悲傷的療效?誰在乎呢。看著眼前這壯麗到不真實的景象,我想起的只有彭坦《燈塔》裡的那句:“這一刻,心如大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如果眼前的一切勾起了你對南極大陸的好奇心,沒問題,只要有錢有閒,你可以很容易地在烏斯懷亞搭上南極探險之旅的郵輪。

身處比格爾海峽形成的海灣之畔,烏斯懷亞成為了前往南極探險和考察的人們無可替代的避風港和補給站。雖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也有前往南極洲的起航點,但航程都需要一週以上,而從烏斯懷亞出發經德雷克海峽前往,只要兩天就可以到達。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國土的最南端是一個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雖然地理位置偏遠苦寒,但這個島嶼卻有著一個與自身氣質完全不符的、熱氣騰騰的名字——火地島。

五百年前,領導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此地幸運地發現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穿越海峽時,他看到南岸遼闊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在夜晚用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大地,便把這片陸地命名為“火地”(Tierra del Fuego)。

如今的火地島西部屬於智利,東部屬於阿根廷,而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


0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烏斯懷亞實在太小了。只要幾個小時,你便可以把它的主要街道全都走個遍,與其說它是城市,不如說是小鎮更貼切。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這個美麗的小鎮依山面海而建,背靠森林和雪峰,面朝波光粼粼的比格爾海峽,城裡滿是色彩各異的小木屋和造型別致的現代建築,春天裡街頭巷尾繁花盛開、纖塵不染,彷如童話中的王國。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在碼頭旁邊各個旅行社的小鐵皮屋裡,你可以很容易地預訂到一張短途遊的船票,跟著經驗豐富的船長迎風起航,出海去看那座著名的“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燈塔”。

然而,正當我站在船頭滿心期待地眺望時,我被告知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這個燈塔其實並不是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在它的更南邊其實還有另一個燈塔,但是因為那個燈塔蒙古包一般的非主流外形讓大部分人對它的身份產生了誤會,再加上它所處的海域風急浪大,普通船隻極難到達,因此知名度非常低,於是這個紅白相間的傳統燈塔便撿了個大便宜,靠著一個誤傳的名號吸引了全世界無數的文藝青年們來此打卡朝聖、傾訴悲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至於這個燈塔是否如傳說一般有讓人放下悲傷的療效?誰在乎呢。看著眼前這壯麗到不真實的景象,我想起的只有彭坦《燈塔》裡的那句:“這一刻,心如大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如果眼前的一切勾起了你對南極大陸的好奇心,沒問題,只要有錢有閒,你可以很容易地在烏斯懷亞搭上南極探險之旅的郵輪。

身處比格爾海峽形成的海灣之畔,烏斯懷亞成為了前往南極探險和考察的人們無可替代的避風港和補給站。雖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也有前往南極洲的起航點,但航程都需要一週以上,而從烏斯懷亞出發經德雷克海峽前往,只要兩天就可以到達。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正因如此,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南極科考船隊和滿載遊客的郵輪在烏斯懷亞這個自由港裡停泊,做好最後的補給與準備,然後轉身與人類文明暫別,起航駛向咆哮西風帶的巨浪和純淨壯美的南極洲。

烏斯懷亞是世界的盡頭,更是新的起點。


重回荒野

春暖花開的烏斯懷亞固然美,但我總覺得大雪過後的烏斯懷亞才真正有“世界盡頭”的味道。

雪後初霽,烏斯懷亞的天地間彷彿就只剩下了藍和白兩種顏色,這正是最適合體驗直升機飛行的時刻。從高空俯瞰,即使天氣晴朗,比格爾海峽裡終年盛行的強勁西風還是把平靜的海面生生吹出了一種織物褶皺般的質感。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國土的最南端是一個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雖然地理位置偏遠苦寒,但這個島嶼卻有著一個與自身氣質完全不符的、熱氣騰騰的名字——火地島。

五百年前,領導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此地幸運地發現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穿越海峽時,他看到南岸遼闊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在夜晚用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大地,便把這片陸地命名為“火地”(Tierra del Fuego)。

如今的火地島西部屬於智利,東部屬於阿根廷,而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


0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烏斯懷亞實在太小了。只要幾個小時,你便可以把它的主要街道全都走個遍,與其說它是城市,不如說是小鎮更貼切。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這個美麗的小鎮依山面海而建,背靠森林和雪峰,面朝波光粼粼的比格爾海峽,城裡滿是色彩各異的小木屋和造型別致的現代建築,春天裡街頭巷尾繁花盛開、纖塵不染,彷如童話中的王國。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在碼頭旁邊各個旅行社的小鐵皮屋裡,你可以很容易地預訂到一張短途遊的船票,跟著經驗豐富的船長迎風起航,出海去看那座著名的“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燈塔”。

然而,正當我站在船頭滿心期待地眺望時,我被告知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這個燈塔其實並不是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在它的更南邊其實還有另一個燈塔,但是因為那個燈塔蒙古包一般的非主流外形讓大部分人對它的身份產生了誤會,再加上它所處的海域風急浪大,普通船隻極難到達,因此知名度非常低,於是這個紅白相間的傳統燈塔便撿了個大便宜,靠著一個誤傳的名號吸引了全世界無數的文藝青年們來此打卡朝聖、傾訴悲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至於這個燈塔是否如傳說一般有讓人放下悲傷的療效?誰在乎呢。看著眼前這壯麗到不真實的景象,我想起的只有彭坦《燈塔》裡的那句:“這一刻,心如大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如果眼前的一切勾起了你對南極大陸的好奇心,沒問題,只要有錢有閒,你可以很容易地在烏斯懷亞搭上南極探險之旅的郵輪。

身處比格爾海峽形成的海灣之畔,烏斯懷亞成為了前往南極探險和考察的人們無可替代的避風港和補給站。雖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也有前往南極洲的起航點,但航程都需要一週以上,而從烏斯懷亞出發經德雷克海峽前往,只要兩天就可以到達。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正因如此,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南極科考船隊和滿載遊客的郵輪在烏斯懷亞這個自由港裡停泊,做好最後的補給與準備,然後轉身與人類文明暫別,起航駛向咆哮西風帶的巨浪和純淨壯美的南極洲。

烏斯懷亞是世界的盡頭,更是新的起點。


重回荒野

春暖花開的烏斯懷亞固然美,但我總覺得大雪過後的烏斯懷亞才真正有“世界盡頭”的味道。

雪後初霽,烏斯懷亞的天地間彷彿就只剩下了藍和白兩種顏色,這正是最適合體驗直升機飛行的時刻。從高空俯瞰,即使天氣晴朗,比格爾海峽裡終年盛行的強勁西風還是把平靜的海面生生吹出了一種織物褶皺般的質感。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我在南半球的冬末春初來到了位於烏斯懷亞城郊的“世界盡頭火車站”。這裡運營著一列獨一無二的窄軌蒸汽小火車,歷史上它曾經專門負責運送被流放至此的囚犯,而如今經過改造,煥然一新的它每天運送著來此探奇的遊客們穿越世界盡頭的河川和森林,前往充滿了原始自然奇景的火地島國家公園。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國土的最南端是一個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雖然地理位置偏遠苦寒,但這個島嶼卻有著一個與自身氣質完全不符的、熱氣騰騰的名字——火地島。

五百年前,領導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此地幸運地發現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穿越海峽時,他看到南岸遼闊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在夜晚用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大地,便把這片陸地命名為“火地”(Tierra del Fuego)。

如今的火地島西部屬於智利,東部屬於阿根廷,而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


0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烏斯懷亞實在太小了。只要幾個小時,你便可以把它的主要街道全都走個遍,與其說它是城市,不如說是小鎮更貼切。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這個美麗的小鎮依山面海而建,背靠森林和雪峰,面朝波光粼粼的比格爾海峽,城裡滿是色彩各異的小木屋和造型別致的現代建築,春天裡街頭巷尾繁花盛開、纖塵不染,彷如童話中的王國。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在碼頭旁邊各個旅行社的小鐵皮屋裡,你可以很容易地預訂到一張短途遊的船票,跟著經驗豐富的船長迎風起航,出海去看那座著名的“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燈塔”。

然而,正當我站在船頭滿心期待地眺望時,我被告知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這個燈塔其實並不是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在它的更南邊其實還有另一個燈塔,但是因為那個燈塔蒙古包一般的非主流外形讓大部分人對它的身份產生了誤會,再加上它所處的海域風急浪大,普通船隻極難到達,因此知名度非常低,於是這個紅白相間的傳統燈塔便撿了個大便宜,靠著一個誤傳的名號吸引了全世界無數的文藝青年們來此打卡朝聖、傾訴悲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至於這個燈塔是否如傳說一般有讓人放下悲傷的療效?誰在乎呢。看著眼前這壯麗到不真實的景象,我想起的只有彭坦《燈塔》裡的那句:“這一刻,心如大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如果眼前的一切勾起了你對南極大陸的好奇心,沒問題,只要有錢有閒,你可以很容易地在烏斯懷亞搭上南極探險之旅的郵輪。

身處比格爾海峽形成的海灣之畔,烏斯懷亞成為了前往南極探險和考察的人們無可替代的避風港和補給站。雖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也有前往南極洲的起航點,但航程都需要一週以上,而從烏斯懷亞出發經德雷克海峽前往,只要兩天就可以到達。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正因如此,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南極科考船隊和滿載遊客的郵輪在烏斯懷亞這個自由港裡停泊,做好最後的補給與準備,然後轉身與人類文明暫別,起航駛向咆哮西風帶的巨浪和純淨壯美的南極洲。

烏斯懷亞是世界的盡頭,更是新的起點。


重回荒野

春暖花開的烏斯懷亞固然美,但我總覺得大雪過後的烏斯懷亞才真正有“世界盡頭”的味道。

雪後初霽,烏斯懷亞的天地間彷彿就只剩下了藍和白兩種顏色,這正是最適合體驗直升機飛行的時刻。從高空俯瞰,即使天氣晴朗,比格爾海峽裡終年盛行的強勁西風還是把平靜的海面生生吹出了一種織物褶皺般的質感。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我在南半球的冬末春初來到了位於烏斯懷亞城郊的“世界盡頭火車站”。這裡運營著一列獨一無二的窄軌蒸汽小火車,歷史上它曾經專門負責運送被流放至此的囚犯,而如今經過改造,煥然一新的它每天運送著來此探奇的遊客們穿越世界盡頭的河川和森林,前往充滿了原始自然奇景的火地島國家公園。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國土的最南端是一個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雖然地理位置偏遠苦寒,但這個島嶼卻有著一個與自身氣質完全不符的、熱氣騰騰的名字——火地島。

五百年前,領導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此地幸運地發現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穿越海峽時,他看到南岸遼闊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在夜晚用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大地,便把這片陸地命名為“火地”(Tierra del Fuego)。

如今的火地島西部屬於智利,東部屬於阿根廷,而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


0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烏斯懷亞實在太小了。只要幾個小時,你便可以把它的主要街道全都走個遍,與其說它是城市,不如說是小鎮更貼切。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這個美麗的小鎮依山面海而建,背靠森林和雪峰,面朝波光粼粼的比格爾海峽,城裡滿是色彩各異的小木屋和造型別致的現代建築,春天裡街頭巷尾繁花盛開、纖塵不染,彷如童話中的王國。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在碼頭旁邊各個旅行社的小鐵皮屋裡,你可以很容易地預訂到一張短途遊的船票,跟著經驗豐富的船長迎風起航,出海去看那座著名的“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燈塔”。

然而,正當我站在船頭滿心期待地眺望時,我被告知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這個燈塔其實並不是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在它的更南邊其實還有另一個燈塔,但是因為那個燈塔蒙古包一般的非主流外形讓大部分人對它的身份產生了誤會,再加上它所處的海域風急浪大,普通船隻極難到達,因此知名度非常低,於是這個紅白相間的傳統燈塔便撿了個大便宜,靠著一個誤傳的名號吸引了全世界無數的文藝青年們來此打卡朝聖、傾訴悲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至於這個燈塔是否如傳說一般有讓人放下悲傷的療效?誰在乎呢。看著眼前這壯麗到不真實的景象,我想起的只有彭坦《燈塔》裡的那句:“這一刻,心如大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如果眼前的一切勾起了你對南極大陸的好奇心,沒問題,只要有錢有閒,你可以很容易地在烏斯懷亞搭上南極探險之旅的郵輪。

身處比格爾海峽形成的海灣之畔,烏斯懷亞成為了前往南極探險和考察的人們無可替代的避風港和補給站。雖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也有前往南極洲的起航點,但航程都需要一週以上,而從烏斯懷亞出發經德雷克海峽前往,只要兩天就可以到達。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正因如此,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南極科考船隊和滿載遊客的郵輪在烏斯懷亞這個自由港裡停泊,做好最後的補給與準備,然後轉身與人類文明暫別,起航駛向咆哮西風帶的巨浪和純淨壯美的南極洲。

烏斯懷亞是世界的盡頭,更是新的起點。


重回荒野

春暖花開的烏斯懷亞固然美,但我總覺得大雪過後的烏斯懷亞才真正有“世界盡頭”的味道。

雪後初霽,烏斯懷亞的天地間彷彿就只剩下了藍和白兩種顏色,這正是最適合體驗直升機飛行的時刻。從高空俯瞰,即使天氣晴朗,比格爾海峽裡終年盛行的強勁西風還是把平靜的海面生生吹出了一種織物褶皺般的質感。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我在南半球的冬末春初來到了位於烏斯懷亞城郊的“世界盡頭火車站”。這裡運營著一列獨一無二的窄軌蒸汽小火車,歷史上它曾經專門負責運送被流放至此的囚犯,而如今經過改造,煥然一新的它每天運送著來此探奇的遊客們穿越世界盡頭的河川和森林,前往充滿了原始自然奇景的火地島國家公園。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充滿奇妙色彩的火地島國家公園雖然只有一小部分對公眾開放,但行走其中你必定會瞪大雙眼,被它瑰麗壯闊的景色和充滿野性的自然生命力所震撼。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國土的最南端是一個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雖然地理位置偏遠苦寒,但這個島嶼卻有著一個與自身氣質完全不符的、熱氣騰騰的名字——火地島。

五百年前,領導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此地幸運地發現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穿越海峽時,他看到南岸遼闊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在夜晚用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大地,便把這片陸地命名為“火地”(Tierra del Fuego)。

如今的火地島西部屬於智利,東部屬於阿根廷,而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


0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烏斯懷亞實在太小了。只要幾個小時,你便可以把它的主要街道全都走個遍,與其說它是城市,不如說是小鎮更貼切。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這個美麗的小鎮依山面海而建,背靠森林和雪峰,面朝波光粼粼的比格爾海峽,城裡滿是色彩各異的小木屋和造型別致的現代建築,春天裡街頭巷尾繁花盛開、纖塵不染,彷如童話中的王國。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在碼頭旁邊各個旅行社的小鐵皮屋裡,你可以很容易地預訂到一張短途遊的船票,跟著經驗豐富的船長迎風起航,出海去看那座著名的“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燈塔”。

然而,正當我站在船頭滿心期待地眺望時,我被告知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這個燈塔其實並不是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在它的更南邊其實還有另一個燈塔,但是因為那個燈塔蒙古包一般的非主流外形讓大部分人對它的身份產生了誤會,再加上它所處的海域風急浪大,普通船隻極難到達,因此知名度非常低,於是這個紅白相間的傳統燈塔便撿了個大便宜,靠著一個誤傳的名號吸引了全世界無數的文藝青年們來此打卡朝聖、傾訴悲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至於這個燈塔是否如傳說一般有讓人放下悲傷的療效?誰在乎呢。看著眼前這壯麗到不真實的景象,我想起的只有彭坦《燈塔》裡的那句:“這一刻,心如大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如果眼前的一切勾起了你對南極大陸的好奇心,沒問題,只要有錢有閒,你可以很容易地在烏斯懷亞搭上南極探險之旅的郵輪。

身處比格爾海峽形成的海灣之畔,烏斯懷亞成為了前往南極探險和考察的人們無可替代的避風港和補給站。雖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也有前往南極洲的起航點,但航程都需要一週以上,而從烏斯懷亞出發經德雷克海峽前往,只要兩天就可以到達。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正因如此,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南極科考船隊和滿載遊客的郵輪在烏斯懷亞這個自由港裡停泊,做好最後的補給與準備,然後轉身與人類文明暫別,起航駛向咆哮西風帶的巨浪和純淨壯美的南極洲。

烏斯懷亞是世界的盡頭,更是新的起點。


重回荒野

春暖花開的烏斯懷亞固然美,但我總覺得大雪過後的烏斯懷亞才真正有“世界盡頭”的味道。

雪後初霽,烏斯懷亞的天地間彷彿就只剩下了藍和白兩種顏色,這正是最適合體驗直升機飛行的時刻。從高空俯瞰,即使天氣晴朗,比格爾海峽裡終年盛行的強勁西風還是把平靜的海面生生吹出了一種織物褶皺般的質感。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我在南半球的冬末春初來到了位於烏斯懷亞城郊的“世界盡頭火車站”。這裡運營著一列獨一無二的窄軌蒸汽小火車,歷史上它曾經專門負責運送被流放至此的囚犯,而如今經過改造,煥然一新的它每天運送著來此探奇的遊客們穿越世界盡頭的河川和森林,前往充滿了原始自然奇景的火地島國家公園。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充滿奇妙色彩的火地島國家公園雖然只有一小部分對公眾開放,但行走其中你必定會瞪大雙眼,被它瑰麗壯闊的景色和充滿野性的自然生命力所震撼。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國土的最南端是一個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雖然地理位置偏遠苦寒,但這個島嶼卻有著一個與自身氣質完全不符的、熱氣騰騰的名字——火地島。

五百年前,領導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此地幸運地發現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穿越海峽時,他看到南岸遼闊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在夜晚用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大地,便把這片陸地命名為“火地”(Tierra del Fuego)。

如今的火地島西部屬於智利,東部屬於阿根廷,而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


0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烏斯懷亞實在太小了。只要幾個小時,你便可以把它的主要街道全都走個遍,與其說它是城市,不如說是小鎮更貼切。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這個美麗的小鎮依山面海而建,背靠森林和雪峰,面朝波光粼粼的比格爾海峽,城裡滿是色彩各異的小木屋和造型別致的現代建築,春天裡街頭巷尾繁花盛開、纖塵不染,彷如童話中的王國。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在碼頭旁邊各個旅行社的小鐵皮屋裡,你可以很容易地預訂到一張短途遊的船票,跟著經驗豐富的船長迎風起航,出海去看那座著名的“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燈塔”。

然而,正當我站在船頭滿心期待地眺望時,我被告知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這個燈塔其實並不是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在它的更南邊其實還有另一個燈塔,但是因為那個燈塔蒙古包一般的非主流外形讓大部分人對它的身份產生了誤會,再加上它所處的海域風急浪大,普通船隻極難到達,因此知名度非常低,於是這個紅白相間的傳統燈塔便撿了個大便宜,靠著一個誤傳的名號吸引了全世界無數的文藝青年們來此打卡朝聖、傾訴悲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至於這個燈塔是否如傳說一般有讓人放下悲傷的療效?誰在乎呢。看著眼前這壯麗到不真實的景象,我想起的只有彭坦《燈塔》裡的那句:“這一刻,心如大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如果眼前的一切勾起了你對南極大陸的好奇心,沒問題,只要有錢有閒,你可以很容易地在烏斯懷亞搭上南極探險之旅的郵輪。

身處比格爾海峽形成的海灣之畔,烏斯懷亞成為了前往南極探險和考察的人們無可替代的避風港和補給站。雖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也有前往南極洲的起航點,但航程都需要一週以上,而從烏斯懷亞出發經德雷克海峽前往,只要兩天就可以到達。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正因如此,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南極科考船隊和滿載遊客的郵輪在烏斯懷亞這個自由港裡停泊,做好最後的補給與準備,然後轉身與人類文明暫別,起航駛向咆哮西風帶的巨浪和純淨壯美的南極洲。

烏斯懷亞是世界的盡頭,更是新的起點。


重回荒野

春暖花開的烏斯懷亞固然美,但我總覺得大雪過後的烏斯懷亞才真正有“世界盡頭”的味道。

雪後初霽,烏斯懷亞的天地間彷彿就只剩下了藍和白兩種顏色,這正是最適合體驗直升機飛行的時刻。從高空俯瞰,即使天氣晴朗,比格爾海峽裡終年盛行的強勁西風還是把平靜的海面生生吹出了一種織物褶皺般的質感。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我在南半球的冬末春初來到了位於烏斯懷亞城郊的“世界盡頭火車站”。這裡運營著一列獨一無二的窄軌蒸汽小火車,歷史上它曾經專門負責運送被流放至此的囚犯,而如今經過改造,煥然一新的它每天運送著來此探奇的遊客們穿越世界盡頭的河川和森林,前往充滿了原始自然奇景的火地島國家公園。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充滿奇妙色彩的火地島國家公園雖然只有一小部分對公眾開放,但行走其中你必定會瞪大雙眼,被它瑰麗壯闊的景色和充滿野性的自然生命力所震撼。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在不到十公里的火車旅程中,我就已經看到了無數野生動物:草雁、鸕鶿、穴兔、狐狸……甚至還有一匹死在荒野中的駱馬。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條件反射般地問身邊的阿根廷人:“這匹馬為什麼死在了這裡?就這樣任由它的屍體腐爛嗎?” 沒想到阿根廷人哈哈大笑著說:“這是一匹荒原上的野馬啊,它死在這裡不是很正常嗎?傷病、受困、飢餓,大自然裡能殺死它的東西太多了,又或者,它可能單純就是太老了呢。野馬死在荒野裡,肉體塵歸塵、土歸土,這難道不是最自然的事情嗎?”

我愣了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確實很愚蠢。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千年前《詩經》裡最平凡不過的場景,在我們這些被現代文明馴養和改造過的人眼裡卻成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

“1997年1月,我終於來到世界的盡頭。這裡是美洲大陸南面的最後一個燈塔,再過去就是南極。”“失戀的人都喜歡去那裡,把不開心的東西留下。”—— 《春光乍洩》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張震在電影《春光乍洩》裡的這段臺詞卻似乎依舊是談起烏斯懷亞(Ushuaia)時最好的開場白。


01 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世界盡頭的城市烏斯懷亞就在那裡。

在一個星球上“距離最遠”是怎樣的概念?舉一個沒有操作性但很形象的例子:如果我們從北京往地球的地心插一根無限長的棍子,那麼棍子從地球的另一端破土而出的地方就是阿根廷。

它離我們如此的遠,遠到沒有任何航班可以直達,遠到無論你在轉機時選擇向東往美國、向西往歐洲、向北往俄羅斯還是向南往澳大利亞,到阿根廷的總時長都差不多——畢竟,地球是圓的。

如果說阿根廷已經讓人覺得遙不可及,那麼前往它廣袤荒涼的國境之南,就更會讓人徒生出一種被流放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阿根廷國土的最南端是一個與南極大陸隔海相望的巨大島嶼,雖然地理位置偏遠苦寒,但這個島嶼卻有著一個與自身氣質完全不符的、熱氣騰騰的名字——火地島。

五百年前,領導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此地幸運地發現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穿越海峽時,他看到南岸遼闊島嶼上的土著居民們在夜晚用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大地,便把這片陸地命名為“火地”(Tierra del Fuego)。

如今的火地島西部屬於智利,東部屬於阿根廷,而阿根廷火地島省的首府,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


0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烏斯懷亞實在太小了。只要幾個小時,你便可以把它的主要街道全都走個遍,與其說它是城市,不如說是小鎮更貼切。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這個美麗的小鎮依山面海而建,背靠森林和雪峰,面朝波光粼粼的比格爾海峽,城裡滿是色彩各異的小木屋和造型別致的現代建築,春天裡街頭巷尾繁花盛開、纖塵不染,彷如童話中的王國。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在碼頭旁邊各個旅行社的小鐵皮屋裡,你可以很容易地預訂到一張短途遊的船票,跟著經驗豐富的船長迎風起航,出海去看那座著名的“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燈塔”。

然而,正當我站在船頭滿心期待地眺望時,我被告知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這個燈塔其實並不是世界盡頭的最後一個——在它的更南邊其實還有另一個燈塔,但是因為那個燈塔蒙古包一般的非主流外形讓大部分人對它的身份產生了誤會,再加上它所處的海域風急浪大,普通船隻極難到達,因此知名度非常低,於是這個紅白相間的傳統燈塔便撿了個大便宜,靠著一個誤傳的名號吸引了全世界無數的文藝青年們來此打卡朝聖、傾訴悲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至於這個燈塔是否如傳說一般有讓人放下悲傷的療效?誰在乎呢。看著眼前這壯麗到不真實的景象,我想起的只有彭坦《燈塔》裡的那句:“這一刻,心如大海。”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如果眼前的一切勾起了你對南極大陸的好奇心,沒問題,只要有錢有閒,你可以很容易地在烏斯懷亞搭上南極探險之旅的郵輪。

身處比格爾海峽形成的海灣之畔,烏斯懷亞成為了前往南極探險和考察的人們無可替代的避風港和補給站。雖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也有前往南極洲的起航點,但航程都需要一週以上,而從烏斯懷亞出發經德雷克海峽前往,只要兩天就可以到達。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正因如此,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南極科考船隊和滿載遊客的郵輪在烏斯懷亞這個自由港裡停泊,做好最後的補給與準備,然後轉身與人類文明暫別,起航駛向咆哮西風帶的巨浪和純淨壯美的南極洲。

烏斯懷亞是世界的盡頭,更是新的起點。


重回荒野

春暖花開的烏斯懷亞固然美,但我總覺得大雪過後的烏斯懷亞才真正有“世界盡頭”的味道。

雪後初霽,烏斯懷亞的天地間彷彿就只剩下了藍和白兩種顏色,這正是最適合體驗直升機飛行的時刻。從高空俯瞰,即使天氣晴朗,比格爾海峽裡終年盛行的強勁西風還是把平靜的海面生生吹出了一種織物褶皺般的質感。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我在南半球的冬末春初來到了位於烏斯懷亞城郊的“世界盡頭火車站”。這裡運營著一列獨一無二的窄軌蒸汽小火車,歷史上它曾經專門負責運送被流放至此的囚犯,而如今經過改造,煥然一新的它每天運送著來此探奇的遊客們穿越世界盡頭的河川和森林,前往充滿了原始自然奇景的火地島國家公園。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充滿奇妙色彩的火地島國家公園雖然只有一小部分對公眾開放,但行走其中你必定會瞪大雙眼,被它瑰麗壯闊的景色和充滿野性的自然生命力所震撼。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在不到十公里的火車旅程中,我就已經看到了無數野生動物:草雁、鸕鶿、穴兔、狐狸……甚至還有一匹死在荒野中的駱馬。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條件反射般地問身邊的阿根廷人:“這匹馬為什麼死在了這裡?就這樣任由它的屍體腐爛嗎?” 沒想到阿根廷人哈哈大笑著說:“這是一匹荒原上的野馬啊,它死在這裡不是很正常嗎?傷病、受困、飢餓,大自然裡能殺死它的東西太多了,又或者,它可能單純就是太老了呢。野馬死在荒野裡,肉體塵歸塵、土歸土,這難道不是最自然的事情嗎?”

我愣了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確實很愚蠢。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千年前《詩經》裡最平凡不過的場景,在我們這些被現代文明馴養和改造過的人眼裡卻成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一路向南,直到世界的盡頭

這讓我想起19世紀美國著名的自然文學作家約翰·繆爾所說:

“迴歸野外意味著變酸、變澀、變得奇怪。沒有施肥、未經修剪,強悍、有活力,每一個春天開花驚人的美麗。基本上每一個當代人都是被精心栽培的,但我們也可以返回野外。”

這正是火地島國家公園最可貴的地方——它有一種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荒野精神,這種精神與“國家公園”概念的最初倡導者喬治·卡特林的願景遙相呼應:

“一個國家的公園,人與獸共存於其中,共存於它們最具野性、無比鮮活的天性之美里。”

蒸汽火車在一個小站停了下來。我下車徒步走進一望無際的荒野裡,再次看到了那匹死去的駱馬。它靜靜地躺在初春的荒原上,身邊的冰雪剛剛開始消融。

我覺得這是我在世界的盡頭看到過最美的畫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