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看不慣滿口佛話,一臉佛相,全身佛氣的人

南懷瑾 大學 儒家 先生南懷瑾 先生南懷瑾 2017-09-09

南懷瑾老師:看不慣滿口佛話,一臉佛相,全身佛氣的人

南懷瑾老師:看不慣滿口佛話,一臉佛相,全身佛氣的人

在臺灣的大學裡,佛學社也是正常的學生社團,社團由對佛學感興趣的學生們自行組織,多半會定期集會,共同參研佛學理論和修證方法。父親也曾應邀,到過一些大學社團講演。在跟這些學佛的年輕人接觸後,父親實在有些難過,他常說:“最看不慣有些佛學社的學生,見人就雙手合十,平時動輒低眉垂目,滿口佛話,一臉佛相,全身佛氣,沒有青年該有的天真活潑的樣子。學佛首先要學做人,不可裝出個惹人討厭的模樣。”父親曾寫過一副對聯,上聯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下聯是: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就是提醒學佛的人,先要學做人,人道不成則佛道隔山啊!

南懷瑾老師:看不慣滿口佛話,一臉佛相,全身佛氣的人

對一個人來說,只有真正做好了人,才能有學佛的資糧。父親一再說,要先讀《論語別裁》,先做好一個人,儒家所教的種種舉止進退、待人接物之法,都是做人的基本。這個無關乎學問,一字不識的人也會有這種修養。所以,判斷一個人能否悟道,只要看一看他的言談作風,就心裡有數了。悟道的人,對於“財、色、名、食、睡”,自然就淡泊了,不會像普通人那樣貪財好利,更不會自贊毀他,熱衷名聲。父親不愛聲名,他追求的是至道。

因此,他不僅謙虛,而且渴望聽到他人的批評,這樣真理才愈益澄明。每次對公眾講演時,他都會說自己“一無是處,一無所成”。有一次,劉雨虹女士整理講稿時,就忍不住對父親說:“把這兩句刪掉好不好?你已說過很多次了。”父親說:“不行,不能刪!這就是我內心的想法。”

南懷瑾老師:看不慣滿口佛話,一臉佛相,全身佛氣的人

一個能夠活明白的人,不僅淡泊名利,而且能夠超越愛恨情仇、生老病死,從而達到通達灑脫之境。父親曾有一個熟人,年歲也已甚長,有次住院,醫院向其家屬發出病危通知,但他想再見父親一面。父親立刻趕到醫院,詢問了病情,見他已經不行了,就對他說:“快點走吧!這個世界有什麼可留戀的?提起正念,不要慌亂,從頭頂上出去!”

能夠出言勸病人趕快駕鶴西去的,怕也只有父親了。當然,父親只對那些年齡大,又患有不治之症的老友才會這樣說。畢竟人總是要死的,命數既已將盡,又何必那般苦苦忍受呢,不如早些擺脫身體的困鎖,儘快超脫去吧。

《父親南懷瑾》

更多關注南先生語錄公眾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