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業發展中“摳”出上億元助力教育,這個南安人說榮譽是員工的

繼承爺爺遺志,累計捐贈上億元;將企業“瑞基”二字鑲嵌在各大學校,公益事業也有員工的功勞;生活非常節儉,吃飯後所有菜都要打包。慈善家戴明瑞——

愛心代代傳承 “瑞基”花開全國

從企業發展中“摳”出上億元助力教育,這個南安人說榮譽是員工的

戴明瑞

據《洪瀨華僑志》記載,洪瀨鎮是福建五大商貿古鎮之一,也是南安重點僑鄉之一。這裡擁有旅外僑親、臺港澳同胞11.6萬人。洪瀨華僑無論年代遠近,也無論他鄉故鄉,雖遠隔重洋,卻始終心繫桑梓,情繫故土,特別是在迴歸創業、捐贈公益事業上,為洪瀨經濟社會文化各項事業的騰飛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而這樣的奉獻精神在僑眷間薪火相傳。

一位老華僑時常對他的孫子說:“等你以後賺到錢了,一定要回饋社會,回報家鄉。”正是這樣一句話,深深印在這名少年心中,並以此為信念,用一生去踐行爺爺的遺志。當年的少年如今已年過七旬,他捐建的文化教育等公益事業超億元。

這位老華僑叫戴淑鄙。從菲律賓回國後一直致力於僑聯工作和教育事業。他的孫子叫戴明瑞。在洪瀨,幾乎每一所學校都有一棟標誌性建築物叫“瑞基樓”。戴明瑞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華僑精神的傳承。

熱心僑務成僑眷“貼心人”

洪瀨僑聯大廈4樓洪瀨僑聯辦公室對面,有一間戴淑鄙紀念室。紀念堂內展示了戴淑鄙的一生,及其家族對洪瀨鎮的貢獻。洪瀨鎮僑聯副主席戴三躍告訴記者,紀念室是戴明瑞為紀念其爺爺於2012年捐資設立的。

從企業發展中“摳”出上億元助力教育,這個南安人說榮譽是員工的

從企業發展中“摳”出上億元助力教育,這個南安人說榮譽是員工的

戴淑鄙故居

1890年2月,戴淑鄙出生在洪瀨鎮譙琉村。在戴三躍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位於洪瀨新街頭的戴淑鄙故居。從外觀上看,這座嶄新的紅磚古厝顯然是近代修繕過的,乾淨整潔的大堂,牆面畫有彩色圖案。戴淑鄙就是在這裡度過了他的年少生涯。民國初年,迫於生活壓力,戴淑鄙前往菲律賓謀生。

洪瀨乃至泉南地區流傳著這樣一首《番客歌》:“唱出番客有支歌,流落番邦無投活,離爸離母離某子,為著家窮才外出。親像孤鳥插人群,做牛做馬受拖磨,阮厝某子一大拖,勤勤探,不甘開半瓜。”而這樣一首歌,也唱出了戴淑鄙外出謀生的緣由和艱辛。

雖遠在菲律賓,但戴淑鄙卻惦記著家鄉的教育事業。1927年至1930年,戴淑鄙任註禮小學名譽校長、校董會主席,為家鄉教育事業出謀劃策、傾注愛心,同時發動其他僑親為學校建設添磚加瓦。

戴淑鄙的親戚戴國志告訴記者,小時候自己就讀於註禮小學。當時家裡窮,沒有錢讀書,於是就去找戴淑鄙申請免交學費單。為了保證村裡的孩子有書讀,校董會為貧困家庭提供一些免學費的名額。而他就是受益人。“親戚家沒錢揭不開鍋的時候,找他借錢,他也從來不會找人家要回。”戴國志回憶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日軍南下侵佔菲律賓,戴淑鄙回到中國。“其為人厚道大義,又是歸國華僑,受到鄉人愛戴,被推崇為鄉里老大,也是一名華僑商業家。”戴國志告訴記者。

1952年,適逢洪瀨正在組建、創辦僑聯會,戴淑鄙積極參與組織、發動。僑聯會成立後,他當選為僑委,積極幫助僑眷屬排憂解難,成為廣大僑眷屬的“熱心人”“貼心人”。

1953年,在經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戴淑鄙帶頭捐資籌建僑聯會所。他是一個精打細算的人,所以擔任總務工作。擔任期間,他不拿一分報酬,無私奉獻,為僑聯的建立和穩步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戴三躍說,戴淑鄙的突出貢獻,贏得了僑眷屬的愛戴,也受到了政府的表彰。1956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成立大會上,戴淑鄙作為僑界代表出席,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讓“瑞基”花開滿洪瀨

戴淑鄙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在他的帶動影響下,他的家族形成了一個愛國愛鄉愛僑聯的“家族團體”

“戴明瑞不止一次跟我講述過,他的爺爺戴淑鄙經常教導他,如果以後賺到錢了,記得要貢獻家鄉。”作為戴明瑞的好友,戴三躍十分清楚,戴明瑞如今對於社會的奉獻精神,完全是因為爺爺的言傳身教。

“戴淑鄙十分疼愛戴明瑞,從小便一直呵護著他,對其的關愛程度遠勝過其他親人。”戴三躍說,16歲時,戴明瑞定居香港,爺爺對他的疼愛程度細緻到衣食起居。“經常會跟他說,不要太累了,工作之餘也要注意休息。”

爺爺對自己關愛和對社會的關懷,戴明瑞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他看來,爺爺幾乎是一個完美的人。與此同時,戴明瑞也將爺爺的教誨付諸實踐。上世紀80年代末,遠在深圳創業的戴明瑞獲悉鄉親急缺電灌站設施,他隨即捐贈10萬元修建。這是戴明瑞的第一筆捐贈,從此便開始了他回報桑梓的歷程。

從企業發展中“摳”出上億元助力教育,這個南安人說榮譽是員工的

位於洪瀨鎮中心的瑞基廣場

2000年,記者小學畢業,彼時洪瀨中心小學舊校址改建成“瑞基廣場”,這是記者第一次接觸到“瑞基”。廣場旁一座嶄新的學校拔地而起,一棟棟富有文化韻味的教學樓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教學樓刻著的“瑞基樓”格外醒目。在洪瀨中心小學新建校舍時,戴明瑞捐資100多萬元,協建教學樓。

2001年,記者就讀於新僑中學,全新的瑞基電教樓、瑞基圖書館,對於一個新踏入中學的學生來說,幸福感溢於言表。而這些同樣得益於戴明瑞的捐贈。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戴明瑞得知新僑中學準備申報三級達標中學,但校園的基礎設施還不齊全,戴明瑞作出決定:捐資100多萬元,興建瑞基電教樓。此後,戴明瑞又捐建了圖書館、綜合大樓,助力新僑中學申報二級達標學校。

從企業發展中“摳”出上億元助力教育,這個南安人說榮譽是員工的

洪瀨第三小學校長黃振鴻與戴明瑞(右)合影。

戴明瑞捐贈的學校中,洪瀨第三小學、洪瀨註禮小學可以說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洪瀨第三小學校長黃振鴻說,洪瀨第三小學前身為燕溪小學,2003年學校因年久失修,校舍老化,出現嚴重險情,被封閉停止使用。得知這一消息,戴明瑞決定獨資350萬元遷建學校。“除了捐建瑞基教學樓、瑞基宿舍樓、瑞基校路及學校內部教育教學設施配備等,他還設立瑞基獎教獎學基金,為學校硬件建設和教育可持續發展先後捐資達700多萬元。”

從企業發展中“摳”出上億元助力教育,這個南安人說榮譽是員工的

洪瀨第三中心小學

而在洪瀨註禮小學,2002年以來,戴明瑞再斥巨資800多萬元,全面翻建校園,使得註禮小學辦學條件邁上新臺階。

據不完全統計,戴明瑞為家鄉公益事業累計捐建4000多萬元。

對社會奉獻也有員工的功勞

“瑞基”成為不少洪瀨學子心中不可磨滅的情結,而“瑞基”二字有著特殊的含義。

“瑞基來源於香港瑞基實業有限公司,是戴明瑞所創辦的企業名稱。之前在捐贈時,問他建築物取什麼名字,他想都不想,就說瑞基。他說,瑞基是屬於全體員工的,用瑞基這個名字去捐贈,員工走到哪,看到瑞基兩個字都會有自豪感,因為這項公益事業也有他們的功勞。”戴三躍如是說。

1975年,戴明瑞在香港成立香港瑞記公司,從事手袋來料加工。由於香港是國際金融城市,小作坊的租金和員工工資都非常高,幾年下來,除了維持工廠和家庭基本生活開支外,並沒有多少盈利。

“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吸引了一部分外商、港商前往國內投資。戴明瑞正是看中這一利好時機,也前往深圳考察。”戴三躍告訴記者。機緣巧合,戴明瑞盤下位於深圳紅嶺的一家小型鞋面廠,經過簡單的整改,1982年,瑞記在大陸的加工廠正式成立。

“改革開放初期的深圳,基礎建設剛起步,交通不便,出行困難。為了便於辦事,戴明瑞便買了一輛舊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然而,最為不便的還是通信,要打個電話回香港和客戶聯絡,還要踩著自行車到很遠的地方。”戴三躍說,正是這樣一輛簡單的自行車,伴隨著戴明瑞走過艱難的創業初期。

“創業期雖然是一個小老闆,但他什麼事情依舊親力親為,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是常有的事,經常要香港、深圳兩地跑,也顧不得吃飯,甚至被查出胃出血。”戴三躍說,戴明瑞的奮力拼搏,讓企業在手袋加工廠裡逐漸小有名氣,訂單也不斷增多。

而在企業效益有所改進時,戴明瑞首先想到的是改善員工的工作和居住環境。對工廠進行搬遷,員工的工作環境得到很好的改善。

戴明瑞對產品質量的追求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在他看來,要提升質量,首先是對員工技術水平的提升。在瑞記發展過程中,員工也在不斷增加,從幾十人到幾百人。不少員工都是親友從農村介紹而來,對包袋並不熟悉。彼時,公司也想挑戰高檔次的手袋產品。於是,戴明瑞將一批新員工培養為高技術水平員工。然而,要培訓高水平員工不能求速度,只能求質量,而求質量將意味著有可能虧損或是不盈利,但戴明瑞還是選擇了遠期發展。半年下來,公司的新員工生產的產品質量非常好,受到了客戶青睞,訂單也越來越多。

“1990年,為了方便與國外客戶的往來,戴明瑞註冊了香港瑞基實業有限公司,從此,瑞記公司及所有工廠隸屬瑞基實業有限公司。”戴三躍介紹道,有意思的是,隨著各項成本的增加,公司利用空地養豬、雞、牛、魚等,實現部分生活物資自給自足。“他們還設立了夫妻房,這在當時可謂轟動一時。”

上世紀90年代初期,深圳的發展步入正軌,戴明瑞所掌舵的企業規模也隨之擴大,先後在菲律賓、柬埔寨、廣州、惠州等地開設工廠。

將有限資金投入到無限的教育

“事實上,瑞基的社會公益事業並沒有侷限在南安,全國很多地區都有瑞基熱心公益的足跡。包括江西、貴州、四川、湖南、廣東等地,戴明瑞都傾注了愛心。”戴三躍表示。

從企業發展中“摳”出上億元助力教育,這個南安人說榮譽是員工的

洪瀨僑聯副主席戴三躍

為何戴明瑞會將公益事業做得那麼廣泛?戴三躍告訴記者,戴明瑞只要聽到員工說自己的家鄉教育十分落後,他就會去實地考察,並在當地捐建教學設施或是建立希望小學。而這些同樣是以“瑞基”命名。他可以說將‘飲水思源、致富思本’做到了極致。”

“他並不是學校建完了就不管不顧,而是會時常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學校的發展。”黃振鴻告訴記者,戴明瑞每個學期都會打電話給他,詢問學校的教學情況。“當聽到洪瀨三小在這次畢業考時在全市又取得優異的成績時,他就非常開心。學生的水平提升,對他來說是最欣慰的事情。”。

日前,戴明瑞一行人到貴州一所瑞基希望小學回訪,為學生送去了關愛和祝福。當得知有一名乖巧懂事的學生是孤兒時,戴明瑞讓其留下聯繫方式,並承諾幫助她到大學畢業,哪怕有出國留學的機會。

“在他看來,社會要進步,要從教育入手。有一次,我問他能不能也捐資一下僑聯,卻被他回絕了。他說,僑聯的工作可以找更多華僑資助,而教育事業還有很多需要他的地方,他的錢要用到教育事業上。”戴三躍坦言,戴明瑞並沒有到富甲一方的程度,而這些捐建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的錢,都是戴明瑞在企業發展中“摳”出來的。

不止一人對記者說道,假如戴明瑞走在人群中,你肯定不會想到他是一名企業家。“因為實在是太樸素了。”戴三躍介紹,不管是穿著還是生活上,戴明瑞都非常節儉。“以前去深圳的時候,他請我吃飯,飯桌上掉了一粒米,他都要撿起來吃。吃完飯,他都會把所有的菜打包回去。”

而正是這樣儉樸的人,對公益事業動輒百萬、千萬都在所不惜。在他熱心公益事業的心靈中,搏動著一顆期盼祖國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教育發達的赤子之心!

海絲商報記者 黃睿超 黃奕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