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學生引向他的興趣所在,幫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


"


把學生引向他的興趣所在,幫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什麼樣的老師才是一位好老師?什麼樣的課才是一堂好課?諸如此類的問題經常在老師的腦海中縈繞,優秀的老師就是在不斷地追問和迴應這樣的問題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最近聽的一堂語文課讓我感慨不已,不管是好課,還是好老師,標準都應指向發現學生、解放學生和發展學生,把學生引向他的興趣所在。

D老師講九年級上學期的《江城子·密州出行》一文,她為了讓學生從詩詞中感受蘇軾的豐滿人性,看到蘇軾不僅有豪邁與英氣的一面,亦有婉約與多情的一面,特地補充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詞讓學生賞析。起來發言的同學基本上都能分析出蘇軾思念亡妻的壓抑沉重和深婉執著的心情,D老師也及時地進行了鼓勵性評價,教學似乎就按照D老師預設的節奏往下進行。然而,一位主動站起來發言的女生打破了聽課者的慣性思維,她不但談出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的感悟,還拿納蘭容若的詞進行對比分析,暢談自己的獨到看法。該女生分析很到位,發言很精彩,然而D老師僅僅是淡淡地、習慣地說了一句:“說得好!”然後請該女生就座,繼續按照預設的教學進程進行著下一步的教學,完全忽略了這個預設之外的教學意外。這多少讓我感到失望,為什麼不順勢引導和鼓勵該生,表揚她閱讀面廣,希望其他同學向她學習,甚至引導她進一步研讀蘇軾和納蘭容若的詩詞?該生或許因為老師的這個及時引導和順勢點化而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進而成為蘇軾或納蘭容若的研究專家,甚至是詩詞研究專家。

讓我意外的是,聽課的老師也沒有什麼意外的表情,這個細節或許太細太平常而被毫無遺憾地忽視了。甚至於在課後的評課時,大家對D老師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以及D老師的教師素質給予高度認可,沒有談及這個遺憾之處。事實上,拋開這個細節,D老師這節課的確上得不錯。從教師維度來看,表情豐富多彩而富有親和力,語言乾淨利落而富有感染力,教學節奏順暢自然而富有靈動性,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和突破到位而富有實效性。從學生維度來看,在老師的激情感染和精心引導下,學生參與積極性高,聽課專注,發言踴躍,課堂吸收率高,生成量大。這是一節沒有任何彩排,甚至沒有任何課前師生溝通的借班上課,沒有絲毫的生澀感和違和感,反而給聽者一種師生間有較長時間磨合的默契感。D老師工作經歷僅僅不到6年,上出如此精彩的課確屬不易,因此評課者表達出驚訝與認同是應該的。但是,對老師和課的評價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精彩”上,還要進入到教育的“內核”中,即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生命成長。

魯潔教授認為:“教育的原點是‘育人’,教育的旨歸是‘成人’——使人得以做成一個人。教育的過程實質是一個‘人化’的過程,是引導人不斷地實現和創造人所特有的本質和生存方式的過程。”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使命和責任就是引導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去主動追求和迴應“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教育命題。然而,鑑於學生的未成熟性和興趣廣泛而易漂移的特點,學生需要教師幫助以發現和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而學生就是在發現、選擇、確定和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的過程中逐漸“成人”,或者說“成為他自己”。這就提醒我們,課堂教學絕不是想方設法把知識巧妙而高效地“灌入”學生的大腦那麼簡單,不是隻看老師“講”得多麼精彩,不是隻看氛圍有多麼熱鬧,不是隻看學生聽得多麼認真,還要看學生對“我”發現了多少,對“生活”認識了多少,對“人生”領悟了多少。從常規意義上講,D老師原本上了一節十分精彩的語文課,但白璧微瑕,一個小小的疏忽而使本課褪色不少。

"


把學生引向他的興趣所在,幫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什麼樣的老師才是一位好老師?什麼樣的課才是一堂好課?諸如此類的問題經常在老師的腦海中縈繞,優秀的老師就是在不斷地追問和迴應這樣的問題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最近聽的一堂語文課讓我感慨不已,不管是好課,還是好老師,標準都應指向發現學生、解放學生和發展學生,把學生引向他的興趣所在。

D老師講九年級上學期的《江城子·密州出行》一文,她為了讓學生從詩詞中感受蘇軾的豐滿人性,看到蘇軾不僅有豪邁與英氣的一面,亦有婉約與多情的一面,特地補充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詞讓學生賞析。起來發言的同學基本上都能分析出蘇軾思念亡妻的壓抑沉重和深婉執著的心情,D老師也及時地進行了鼓勵性評價,教學似乎就按照D老師預設的節奏往下進行。然而,一位主動站起來發言的女生打破了聽課者的慣性思維,她不但談出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的感悟,還拿納蘭容若的詞進行對比分析,暢談自己的獨到看法。該女生分析很到位,發言很精彩,然而D老師僅僅是淡淡地、習慣地說了一句:“說得好!”然後請該女生就座,繼續按照預設的教學進程進行著下一步的教學,完全忽略了這個預設之外的教學意外。這多少讓我感到失望,為什麼不順勢引導和鼓勵該生,表揚她閱讀面廣,希望其他同學向她學習,甚至引導她進一步研讀蘇軾和納蘭容若的詩詞?該生或許因為老師的這個及時引導和順勢點化而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進而成為蘇軾或納蘭容若的研究專家,甚至是詩詞研究專家。

讓我意外的是,聽課的老師也沒有什麼意外的表情,這個細節或許太細太平常而被毫無遺憾地忽視了。甚至於在課後的評課時,大家對D老師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以及D老師的教師素質給予高度認可,沒有談及這個遺憾之處。事實上,拋開這個細節,D老師這節課的確上得不錯。從教師維度來看,表情豐富多彩而富有親和力,語言乾淨利落而富有感染力,教學節奏順暢自然而富有靈動性,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和突破到位而富有實效性。從學生維度來看,在老師的激情感染和精心引導下,學生參與積極性高,聽課專注,發言踴躍,課堂吸收率高,生成量大。這是一節沒有任何彩排,甚至沒有任何課前師生溝通的借班上課,沒有絲毫的生澀感和違和感,反而給聽者一種師生間有較長時間磨合的默契感。D老師工作經歷僅僅不到6年,上出如此精彩的課確屬不易,因此評課者表達出驚訝與認同是應該的。但是,對老師和課的評價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精彩”上,還要進入到教育的“內核”中,即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生命成長。

魯潔教授認為:“教育的原點是‘育人’,教育的旨歸是‘成人’——使人得以做成一個人。教育的過程實質是一個‘人化’的過程,是引導人不斷地實現和創造人所特有的本質和生存方式的過程。”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使命和責任就是引導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去主動追求和迴應“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教育命題。然而,鑑於學生的未成熟性和興趣廣泛而易漂移的特點,學生需要教師幫助以發現和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而學生就是在發現、選擇、確定和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的過程中逐漸“成人”,或者說“成為他自己”。這就提醒我們,課堂教學絕不是想方設法把知識巧妙而高效地“灌入”學生的大腦那麼簡單,不是隻看老師“講”得多麼精彩,不是隻看氛圍有多麼熱鬧,不是隻看學生聽得多麼認真,還要看學生對“我”發現了多少,對“生活”認識了多少,對“人生”領悟了多少。從常規意義上講,D老師原本上了一節十分精彩的語文課,但白璧微瑕,一個小小的疏忽而使本課褪色不少。

把學生引向他的興趣所在,幫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教育需要因勢利導地點撥和引導學生,教師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學生的人生,很多人就是因為教師的一句鼓勵和指點而改變人生。對學生的鼓勵、指點和引導,不僅僅是教師出於“羅森塔爾效應”的技巧性行為,更是基於教師的“教育愛”。加拿大教育家範梅南認為,不能把“教育的智慧性和機智性”僅僅當作行為準則、技術或方法,更應當作“一種以兒童為指向的多方面的、複雜的關心品質(mindfulness)”,因此,“教育者對孩子們的教育愛(pedagogical love)成了教育關係發展的先決條件。”教師出於“教育愛”才能提升教師的敏感性。具有真摯而深刻的“教育愛”的教師,不僅用腦子、用科學的思維去認識和對待學生,還以他全部的心靈去擁抱學生,包括關愛、理解、移情體驗等。優秀的教師會在與學生真實的交往中,通過觀察、領悟和解讀學生的各種表達方式,如眼神、表情、動作以及口語和文字表達等,去觸摸和理解學生。這就是魯潔教授所說的,“就我的工作而言,我不但要把人當作人來對待,去關注人的現實存在,更當矚目的卻是人之可能,需要我能夠觸摸到人身上最具人性、最為美好的部分,並通過教育而使它成為生活中‘普照的陽光’。”由此而言,好老師就是深懷“教育愛”而富有“教育敏感性”的教師,他擅長於發現和引導學生,把學生引向他的興趣所在,幫助學生“做最好的自己”。

當然,教師的課不可能堂堂是好課,也不可能時時都把握好教育的契機。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沉悶呆板的課堂、屢教不改的學生等讓人沮喪的時候,既會體驗到挫敗的痛苦,也有無激情的空虛之感。如果教師不能從職業倦怠感中走出來,表現出頹廢、墮落、無所事事、麻木、應付等,就會漸漸喪失對孩子成長的教育敏感性和教育責任感,孩子就會成為犧牲品,自身也會成為“無意義感”的犧牲品。這樣,課堂教學就成了完成任務的過程,學生就成了謀生的手段和對象。此時需要教師去追尋和回味教育的意義世界,方能看到學生渴望知識的眼神、欣賞的目光和合作的舉動,從而激發靈感的源泉、堅守的決心和創造的勇氣。

總之,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以“人的培育”為使命和責任,眼光投向學生成長,以課堂為主陣地去發現、喚醒和激發學生,把學生引向他的興趣所在,幫助他成為“最好的自己”。


作者:毛道生(成都七中副校長、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校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