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作為全球最著名的職業籃球聯賽,NBA考驗著全球最頂尖籃球運動員們的“手活兒”,而作為一個成功的商業聯盟,背後的金主們卻更加註重他們的“腳上功夫”。


撰文|二鬧

圖片|來源於網絡


NBA總冠軍之爭背後,還有一場腳上功夫的對決


NBA2018-2019賽季總決賽進行了兩場以後,國外媒體給出了5雙最受觀眾和粉絲關注的球鞋,這一統計對球鞋贊助商們的吸引力恐怕要比比賽結果更大。然而不管是今年的總決賽,還是這份新鮮出爐的球鞋榜單,都不是耐克喜聞樂見的。

在這份榜單中,有兩位小將的戰靴引起了大量粉絲的興趣。

勇士小將魯尼的表現和他的戰靴都十分惹眼。在最近的5場比賽當中,魯尼場均可以砍下10.8分6.2個籃板,發揮十分穩定,而在對陣猛龍的比賽當中,他也成了科爾限制小加索爾和伊巴卡的利器。

這個年輕的小夥子腳上那雙金閃閃的哈登Vol.3伴隨著他的精彩表現成為球迷們關注的焦點。而來自猛龍的另一位小將範弗裡特同樣踩著一雙不同配色的哈登Vol.3。

作為耐克多年的老對手,阿迪已經在榜上佔據了兩席。

在G2之後,考辛斯和他上腳的Puma Uproar Spectra也成功走入了球迷的視線,彪馬憑藉全明星球員考辛斯成功回到了球迷眼中,躋身了本次榜單前三甲。


NBA總冠軍之爭背後,還有一場腳上功夫的對決

在這份榜單中排在第二位的球鞋是Nike Kobe AD,球鞋的穿著者伊戈達拉不僅在比賽中對萊昂納德製造了大量的麻煩,並且在最後階段命中了關鍵性三分球殺死比賽。他腳上的那雙 Kobe AD恐怕也會成為球迷追捧的對象。

位居榜首的球鞋毋庸置疑,正是萊昂納德與他的戰靴New Balance OMN1S。在這份榜單中, Kobe AD雖然高居第二,但是對耐克來說這樣的結果並不順心。

耐克作為萊昂納德的前任,當萊昂納德深陷傷病困擾時選擇了主動與其分手,最終被新百倫竊取了勝利果實,這對耐克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有外媒報道,萊昂納德已經向法院提起對耐克的訴訟,聲稱耐克在當事人不知情的前提下私自對萊昂納德的LOGO進行了版權註冊,並且禁止萊昂納德在非耐克產品中使用自己的LOGO。雖然事件還未實錘,但是對薄公堂恐怕會讓雙方撕破臉。

禍不單行,眾所周知,勇士的當家球星庫裡簽約的是安德瑪,而湯普森則與國內運動品牌安踏牽手,耐克在勇士當中的頭牌只剩下杜蘭特一人,而杜蘭特此時正遭遇傷病困擾,耐克在總決賽的曝光度已經一落千丈。

在NBA球鞋的品牌戰爭中,阿迪始終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但是今年總決賽不僅彪馬重新復甦,新百倫還拔得了頭籌,這對NIKE來說並不是好現象。


NBA總冠軍之爭背後,還有一場腳上功夫的對決



總冠軍營銷下的球鞋王朝

1991年,當邁克爾-喬丹穿著Air Jordan 6捧起奧布萊恩杯時,耐克在NBA中的球鞋王朝就建立起來了。從1988年喬丹的第一個MVP、到年度最佳防守球員、扣籃王、全明星MVP,耐克為他定製的所有款式都成為球迷們爭相購買的大熱門。

就算喬丹在93年退役了兩年時間,耐克仍然有巴克利、卡塞爾、皮蓬這些球星作為臺柱子。在Air Jordan系列沒有營銷熱點時,Air Force Max、Nike Air Swift、Nike Air Flight One這些球鞋幫助耐克度過了缺少喬丹的空白期。每年的總決賽舞臺上,耐克彷彿都能讓身穿自家球鞋的球員大放異彩。

在之後的時間當中,喬丹和Air Jordan系列的故事大家可能已經聽過無數次了,流感之夜、連續第三次總決賽MVP,任何關於喬丹的故事都被賦予在Air Jordan系列球鞋上。在喬丹屢次登上巔峰時,耐克抓住了借勢營銷的機會,將Air Jordan打造成了象徵冠軍與傳奇的日不落品牌。

而在喬丹退役之後,And 1、阿迪、銳步曾短暫的輝煌過一段時間,And 1 Crossover在1999年成為球鞋大熱門,阿迪達斯也在2000年抓住了湖人奪冠的機會,將Kobe 1打造成了爆款。次年,艾弗森的強勢表現又將銳步推上了巔峰。

不過這些品牌在NBA中的熱度都不如耐克來的持久,從2003年開始,耐克又重新在總決賽中佔據了霸主地位,當年的馬刺、湖人和科比、壞小子軍團、熱火和佩頓、騎士和詹姆斯,幾乎每年的總決賽賽場上,耐克的球鞋都能成為主角。

耐克正是用這樣的超級明星+總決賽、總冠軍熱度將自己的產品營銷出去的。這樣的情況在去年依然存在,在克里夫蘭騎士與金州勇士爭奪總冠軍的這些年中,勒布朗-詹姆斯與凱文-杜蘭特成了耐克推銷球鞋的最大助力。

耐克球鞋王朝的危機是從今年開始的,由於臺柱子詹姆斯前往洛杉磯,多年來首次無緣季後賽,耐克已經失去了一張製造熱點的好牌。同時,身在總冠軍隊伍的杜蘭特因傷缺陣也讓耐克損失慘重,沒有了總決賽營銷的兩張好牌,其他品牌趁虛而入,耐克球鞋王朝岌岌可危。


NBA總冠軍之爭背後,還有一場腳上功夫的對決



耐克式微,品牌商開始比拼“腳上功夫”

在NBA總決賽中,最成功的品牌要數安德瑪,在當家球星庫裡的影響力下,安德瑪的球鞋生意做得順風順水,在2018年第四季度,安德瑪銷售額達到了13.9億美元,盈利與銷售額均超過了公司預期。而在總冠軍光環的加持下,安德瑪的股價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50%。

安德瑪的快速崛起無論是對耐克還是阿迪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值得一提的是,球迷消費者對其他品牌的關注度也在提高,以彪馬為例,這一品牌本身就與NBA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微笑刺客”托馬斯、巴克-威廉姆斯、俠盜克萊德、喬治-麥金尼思等“上古神獸”都曾是彪馬旗下的球星,與耐克、阿迪達斯相比,彪馬也算是業內的老前輩。

除此之外,前段時間,彪馬還簽下了著名的說唱藝人Jay-Z作為其籃球創意總監,在說唱文化與籃球文化高度重合的NBA當中,Jay-Z的加入無疑是彪馬對復興其NBA產品線的宣告。

NBA總冠軍之爭背後,還有一場腳上功夫的對決


同樣在歷史上與NBA有過大量合作的匡威也在前幾年再度瞄準了NBA,與其他品牌不同的是,匡威仍然堅持自身的帆布鞋特色,自知無法在技術性能方面建立優勢,便做起了籃球文化鞋的買賣,將產品重點聚焦在了NBA球星的日常生活當中。

而作為新加入的New Balance,也成功憑藉萊昂納德迎來了在NBA中的開門紅,在上個月的發售中,這款球鞋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內被球迷一搶而空,耐克開發的明星+總決賽的營銷方式明顯已經被這些品牌學了過去。

短時間之內,大量品牌開始向NBA扎堆,不難預料,耐克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會持續太久,當總決賽上球員們都各顯神通時,大量品牌贊助商們也將開始比拼“腳下功夫”。

為何運動品牌青睞NBA球鞋生意?

首先,頂級運動賽事能為這些運動品牌帶來足夠的曝光度。今年的NBA季後賽雖然收視率有所下滑,但是數據仍然可觀。據統計,在ESPN上觀看火箭與勇士比賽的觀眾峰值達到了733萬,創下了近7年來的收視紀錄。而今年的總決賽,僅來自加拿大地區的觀眾就超過千萬。百萬甚至千萬級的曝光度對任何品牌來說都充滿誘惑力。

其次,球鞋成為宣傳品牌的最佳載體。在體育賽事當中,球衣與球鞋無疑是運動服飾品牌眼中的最佳載體。隨著阿迪達斯與NBA 11年的合作結束,耐克便與NBA簽下了長達8年的球衣贊助合同,成為NBA官方唯一球衣贊助商,這也表示在球衣方面,耐克已經拿下了獨家版權。

在這樣的前提下,球鞋自然就成了各大品牌的必爭之地。

另外,NBA對球鞋產品的帶貨能力出色。據統計,2017年NBA球星代言球鞋所帶來的總利潤接近3億美元,其中喬丹一人就貢獻了約1.1億美元,在過去的兩年中,球鞋產品的利潤仍在上漲,這樣的高收益自然讓品牌贊助商們將NBA球鞋業務視為香餑餑,只要能夠簽下一個超級明星,每年可以帶來數千萬美元的收入。

諸多利好吸引之下,大量品牌開始向NBA扎堆,不難預料,耐克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會持續太久,當總決賽上球員們都各顯神通時,大量品牌贊助商們也將開始比拼“腳上功夫”。

NBA總冠軍之爭背後,還有一場腳上功夫的對決


廣泛撒網還是重點培養?

在過去,耐克在NBA球鞋贊助領域幾乎是一家獨大,在聯盟內排的上號的球星幾乎都與耐克有合作關係,但是在最近一兩年時間中,這位金主表現頗為反常,不僅流失了哈登、庫裡、湯普森等炙手可熱的球星,還親手將萊昂納德送給了競爭對手。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走廣撒網道路的耐克必定不會將這些明星球員拱手讓人,這樣的反常舉動很可能預示著耐克在球鞋戰略上的轉型,從廣泛撒網向重點培養方向轉移並非沒有可能。畢竟縱觀耐克歷史上簽下的球星,從喬丹到科比,從詹姆斯到杜蘭特,均是在某一時期具有統治力與奪冠實力的超級明星,錯過了哈登、庫裡、克萊、萊昂納德等明星之後,也許耐克正在憋一個大招,為下一個超級明星儲備資金,畢竟連傑裡-韋斯特都說:“錯過錫安就如同錯過了喬丹”,這個被稱為下一個喬丹的男人,必將在各大品牌贊助商之間掀起腥風血雨。

但是話又說回來,將戰略轉換為重點培養,面對部分市場的流失以及競爭對手的逼宮,這樣的思路又能否行得通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