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武器稱之日本武士刀剋星,卻是隨處可見之物

明朝 戚繼光 武器 中國古代史 不正經的老實人 不正經的老實人 2017-10-23

正所謂:兵器越怪,死得越快。可今天小編就要談一談一種冷兵器,其造型獨特,甚至乎有點不像兵器,咋眼一看也不可靠,可是種兵器在當時卻發揮出了重要作用,成功擊退了侵略者,在兵器史上畫上了濃厚的一筆。這種兵器就是今天要說的

“狼筅”

這種武器稱之日本武士刀剋星,卻是隨處可見之物

狼筅(音xiǎn),古代兵器之一。又名長槍,亦稱做狼牙筅,狼筅原是明朝礦工起義軍發明,後為戚繼光抵抗倭寇時所操練“鴛鴦陣”的武器配置之一。其械形體重滯,械首尖銳如槍頭,械端有數層多刃形附枝,呈節密枝堅狀。附枝最長60釐米,最短25釐米。杆長5米。頭與杆均為鐵製成,重約3500克(紀校新書稱牙筅重7斤,舊制1斤16兩約600克,所以應該是4200克),均為力大之人所使用。其技擊方法主要有:攔、拿、挑、據、架、叉、構、掛、纏、鏟、鏜等。

這種武器稱之日本武士刀剋星,卻是隨處可見之物

博物館中的狼筅

這一看,眾人皆疑惑,這不是一根毛竹嗎?怎麼就成了兵器呢?又跟狼有什麼關係呢?原來,叫作狼筅是因為像狼牙棒,故稱呼為狼牙筅,筅就是掃帚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狼牙掃帚。

這種武器稱之日本武士刀剋星,卻是隨處可見之物

日本在中國古代被稱為倭,來自日本的海盜因此被稱為倭寇。四出搶掠時,常分成幾隊、十幾隊甚至幾十隊,以當地奸民為嚮導,用海螺號互相聯絡。刀槍磨得雪亮,且大多用武士刀,殺傷力極強。擅長近身格鬥、火槍射擊,慣於設伏偷襲,常用川字或一字長蛇陣。由於當時明朝軍隊腐敗,明軍開始時常吃敗仗。

這種武器稱之日本武士刀剋星,卻是隨處可見之物

日本倭刀

因為浙江倭患嚴重,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繼光被調任浙江都司僉書,次年升任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此後,戚繼光多次與倭寇作戰,先後取得龍山、岑港、桃渚之戰的勝利。實戰過程中,戚繼光認識到明軍缺乏訓練,作戰不力,多次向上司提出練兵建議,最後得到批准。

當時明軍裝備的刀質量低劣,與倭刀格鬥經常折斷,而且倭人雙手握刀勢大力沉,明軍很不習慣。戚繼光經當地人介紹用老竹烘乾後製成“狼筅”,在竹尖包以鐵頭,長丈餘重達幾十斤,選身強力壯者操之 。倭人依仗倭刀鋒利,將狼筅枝頭一斬而斷,卻不想竹子被削斷後茬口愈加鋒利,經常把倭人捅的渾身是傷甚至被枝杈捅傷眼睛。鴛鴦陣的長槍手和短刀手趁勢依次跟進連刺帶砍,狼筅的頭上,還是有一個槍頭,可以用來扎人的。不過總的來說,狼筅要靠和鴛鴦陣中的其它武器相配合,才能發揮作用。單個狼筅手,丟出去,那根本就是個渣。

或者說,鴛鴦陣中的任何一個單獨的兵種,丟出去單兵和倭寇作戰,都是必敗的。鴛鴦陣的威力,在於長短武器的配合。當然了,相比之下,倭寇的武器也比較單一,以前能玩死明軍,主要還是因為江南地區的特殊地形,普通的兵種配合作戰展不開。而戚繼光的鴛鴦陣,其實就是一種兵種配合的“微型化”。

三十八年(1559),戚繼光無意目睹到義烏礦工與永康礦工打架的場面(幾萬人打架),戚繼光驚呼:“如有此一旅,可抵三軍。”戚繼光在義烏招募了近4000人,進行了嚴格的訓練,這就是著名的戚家軍。三十九年(1560年),戚繼光針對沿海地形多沮澤、倭寇小股分散的特點,創立攻防兼宜的“鴛鴦陣”。四十年(1561),倭寇大舉進犯浙江,戚繼光在臺州十三戰十三捷,基本平息了浙江的倭患。

戚繼光《紀效新書》載:“緣士心臨敵動怯,他器單薄,人膽搖奪,雖平日十分精習,便多張皇失措,忘其故態。惟筅則枝茂盛,遮蔽一身有餘,眼前可恃。足以壯膽助氣,庶人敢站定。”明 戚繼光 《練兵實紀雜集·軍器解上·狼筅解》:“狼筅乃用大毛竹,上截連四旁附枝,節節枒杈,視之粗可二尺,長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勢遮蔽全身,刀鎗叢刺必不能入,故人膽自大,用為前列,乃南方殺倭利器。”

這種武器稱之日本武士刀剋星,卻是隨處可見之物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鴛鴦陣》:“ 戚繼光 每以鴛鴦陣取勝。其法二牌平列,狼筅各跟隨牌,每牌用長鎗二枝夾之,短兵居後。”

這種武器稱之日本武士刀剋星,卻是隨處可見之物

影視作品中的狼筅

影片蕩寇風雲裡面就對狼筅進行了詳細介紹,不過外形好像與歷史上的有很大出入,其實狼筅作為一種防禦性的兵器,並沒有影片裡面表現出的那麼強的進攻性,而且狼筅要配合好陣法才能發揮出其最大的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