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絕倭塗用兵

明朝 俞大猷 徐渭 中國古代史 有內涵有故事 2017-04-07

明朝嘉靖年間,有一次倭寇竄擾了紹興。

這天傍晚,在西跨湖橋村子裡,有一位叫姚長子的農民,正在田間打稻,突然見到有三四個強人衝進村來,到處抓人搶物。他想一定是倭寇,就回村拿來稻叉,和倭兵搏鬥。那三四個倭兵打不過姚長子,正準備 逃跑,不料大隊倭兵隨後趕到,把姚長子包圍起來。

倭兵抓住了姚長子,用藤筋穿住姚長子的手掌,要他指引往舟山的去路。原來這批倭寇登陸久了,想下海回舟山去。可姚長子卻把“舟山”錯聽為“州山”了。他想:壞了!現在天色正晚,這批強盜要是到了州 山,黑燈瞎火的,村裡百姓不是要全遭殃嗎?他決定把倭兵引向相反的方向,朝一條爛泥田塍走去。

到了柯山下,忽然隱約聽見巖壁下有窸窸窣窣的聲音。原來是幾個砍柴的同村人,正躲在草叢中。姚長子裝作自言自語的樣子,用土話告訴鄉親們說:“我己被倭兵抓牢,你們趕快告訴村裡百姓,再告知城裡官兵。 待我帶他們走過橋,你們就拆去塘路南北二橋,把倭兵困在化人灘上。”村民們聽了,立即抄小路跑了。

姚長子帶著倭兵下山又繞了幾個彎,往北到了一個大圓塗上,這個大圓塗就是化人灘。化人灘兩邊平地上都長著野草,四面是又闊又深的大河。化人灘從南到北約有三裡多路,南北兩頭都有高高的石橋築在那兒, 南首通到州山,北首通到柯橋。倘若把南北兩橋切斷,化人灘就會成為一條狹長的孤島,被圍在水中央了。

姚長子把倭兵領進化人灘後不久,南北兩橋當即都被人拆斷。倭兵進不能進,退不能退,知道中了計,就把姚長子吊起來毒打。姚長子寧死不屈,最後被倭寇殺害了。

當天夜裡,紹興總兵俞大猷聞報後,親自帶了水軍前來圍剿倭寇。但是倭兵十分狡猾,待官軍一到,便突然從草叢中跳出來廝殺;當官軍離岸,又“轟轟轟”馬上放炮。明朝官軍沒有防備,竟一下子被他們擊沉 了好幾只戰船。俞大猷見損失慘重,只好連連下令後退。

俞大猷回到紹興城裡,正獨自納悶,思忖著破敵之計,忽然有人報告杭州都督府胡宗憲幕僚、山陰秀才徐文長求見。俞大猷知道徐文長很有才略,沿海幾次抗倭大仗,他都出過計謀。當即傳令把徐文長請來。

徐文長到府以後,俞大猷即讓他在正中坐定,置酒談心,並把化人灘失利的事,告訴了他。徐文長聽了,連忙勸慰說:“目前戰局對我有利,總兵何必如此擔憂? ”俞大猷說:“戰局雖然有利,但不能拖延。我擔心 萬一別地倭兵得知,前來援救,就更為棘手。看來還應調集兵力,予以速決。”

徐文長點點頭說:“總兵所言極是。不過以徐某之見,恐怕不宜操之過急。目前倭兵雖處絕境,殊不知‘兵置之死地而後生’,他們必欲拼死求生,因此強攻不得。此次失利,可引以為鑑。常言道:‘知彼知己,百 戰不殆。’現在如果總兵能避敵之長,攻敵之短,順倭兵求生之切,投之以餌,然後發揮吾紹兵民熟悉水性之特長,則大事可成矣!”

俞大猷見徐文長熟諳兵法,見解深切,笑著連連點頭。當晚他們便定下破敵之計。

一天很快過去了。化人灘上的倭兵受飢捱餓,日子越發難過。這天黃昏,他們發現有三條空船從東面溧來,個個喜形於色,驚叫道:“老天幫忙,老天幫忙!”等船溧到岸邊,倭兵當即爭先恐後跳下船去,扳起船 槳開船。不久,三條滿載倭兵的大船就到了州山附近寬闊的江面上了。倭兵們盤算著這樣朝東面駛去,不出兩天,就可出海回舟山了。

可是,正當他們的船來到鑑湖江面最闊的地方,突然,兩岸殺聲四起,鼓聲震天,接著一隻只載著官兵的小船,四散地開出河灣,包抄過去,卻不接近。倭兵要想放炮,但目標太散;要想廝殺,又無從殺起。只 得拼命扳槳,向東逃去。可是那些小船緊緊跟隨著,對他們依然圍而不攻。倭兵船大人多吃水深,無論如何趕不過官兵的小船,心裡正慌,突然,見船底冒出水來。“汩汩汩”,一歇工夫,水就漏進了小半船。一一原 來當地漁民的潛水好手,早等在這裡。他們只等倭兵的三隻船一到,便從水下潛過去,把原先設置在船底的幾個大木塞,統統給拔掉了。倭兵還沒有弄清是怎麼一回事,船就沉了下去。這樣,官兵的小船迅速開近, 不花多少力氣,就一下把幾百個倭兵消滅得乾乾淨淨。

為了紀念英勇犧牲的農民姚長子,後人特地在化人灘上建造了紀念碑和紀念祠,並把化人灘改名為“絕倭塗”。

在絕倭塗上消滅倭兵的戰鬥中,愛國文人徐文長立了大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