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他隱居風水地後人才輩出,該地成4A景點,他是誰

明朝 風水 建築 張士誠 歷史的窗口 2017-05-17

據傳明洪武年間,張谷英為朝廷命官,駐守江西。當時有貪官汙吏,用百萬白銀賄賂張谷英,他不願同流合汙,攜家眷祖業,遷移到嶽州一帶,當看到張谷英村古木森森,四面環山,猶如一個天然屏障,往外面的路只有幾個山坳。便在這裡安居生息。500多年前,他隱居風水地後人才輩出,該地成4A景點,他是誰

又傳十四世紀六十年代,有三個神祕人結伴而行“由吳入楚”,來到幕阜大山的餘脈渭洞山區。這三個人一個姓張名谷英,一個姓劉名萬輔,一個姓李名千金。三人中,張谷英懂風水,沿途定盤擇地,遴選風水,最後被渭洞的奇峻風光所吸引。於是乎,就在這裡定居下來。500多年前,他隱居風水地後人才輩出,該地成4A景點,他是誰

再傳,張谷英為朱元璋的指揮使,朱元璋建立元朝後,不能與眾臣共患難,枉殺功臣。張谷英為了自保,遂隱姓埋名遷居至今岳陽縣張谷英村。

張谷英選擇渭洞山區定居,是因為此地四面環山,山外有山,中間平地,小溪環繞,四面八方看不到出水口,猶如荷花,藏風聚氣,實為風水寶地;而且與山外隔絕,如世外桃源,隱居在此不易被外界發現。500多年前,他隱居風水地後人才輩出,該地成4A景點,他是誰

張谷英定居此地後,至今綿延了26代,一代一代繁衍了8000餘丁。至今500多年裡,出了兩個進士、二十幾個舉人、兩個博士,數十名大學生。張氏成了方圓百里的名門望族,張谷英的子孫們後來為紀念這位創業始祖,將其大屋取其名定為“張谷英”。500多年前,他隱居風水地後人才輩出,該地成4A景點,他是誰

張谷英村有“當大門”、“王家塅”、“上新屋”三棟主體建築。三棟主體建築的門庭各自分東、西、南方向設置,主庭高壁厚簷,圍屋層層相圍,分則自成系統,合則渾然一體。張谷英大屋總建築面積有51000多平方米,房屋1700多間,天井206個。規格不等而又相連的每棟門庭都由過廳、會面堂層、祖宗堂屋、後廳等“四進”及其與廂房、耳房等形成的3個天井組成。 站在後山,順著屋脊望去,張谷英村整個建築就變成了無數個“井”字。廳堂裡廊櫛比、天井棋佈、工整嚴謹,格局對稱,形式、尺度和粉飾色調都趨於和諧統一。體現出高超的建築技藝。建築材料以木為主,青磚花崗石為輔。此建築群雖歷經滄桑,但至今基本上保留了原狀,現在成為了4A旅遊景點,遊客即考察者絡繹不絕。500多年前,他隱居風水地後人才輩出,該地成4A景點,他是誰

那麼張谷英究竟是誰?正史沒有記載,就是張谷英的後人也無法回答。

張谷英是張士誠隱居之說,是近些年來外地和當地學者及民間人士談論較多的話題。張氏家譜卷二始祖世系•高郵堂載:勳成之子積後字士誠號君實世,公生於元英宗至治(公元1322年)丙戍二月初九午時,歿於明洪武庚午(1390年)九月十二寅時(壽高68歲),葬於蘇姑風。劉氏(劉安人),生於元英宗至癸亥十二月十九申時,歿於明洪武丙子十一月十七辰時(壽高73歲),葬於蘇姑南山。此史料證明張士誠和劉安人女士在元末那場紛爭中,沒有自焚和賜死,而且壽高近古稀和逾古稀。

張谷英究竟是誰?還有待後人考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