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殺藍玉的真實原因

藍玉(?―1393年),定遠(今屬安徽定遠縣)人,常遇春妻弟,明朝開國將領。有膽有謀,勇敢善戰,屢立戰功。於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而名震天下。 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1387年)拜徵虜大將軍。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將軍、涼國公。為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太子朱標岳父,藍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極力維護太子的儲君地位 ,與早已覬覦皇位的燕王交惡。朱元璋為兒子朱標組建當時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團班底做為兒子繼承大統徹底清除北元而預備,然太子死皇孫幼,朱標太子的武人集團班底全部被屠戮乾淨,最後落了個周亞夫的下場。[1][2]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謀反罪被殺,剝皮實草,傳示各地。究其黨羽,牽連致死者達一萬五千餘人,史稱“藍玉案”。

朱元璋殺藍玉的真實原因

藍玉從軍的時候,一開始在 開平王常遇春帳下效力,就任管軍鎮撫,做事很有膽有謀,面臨敵人勇敢,只要征戰都是成功的。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誇獎藍玉,後因屢戰積功,由管軍鎮撫升任千戶和指揮使,後升任大都督府僉事。[3]

隨軍征戰

洪武四年(1371年), 藍玉隨徵西將軍傅友德出征四川,攻克錦裡(今四川成都)。

洪武五年(1372年), 朱元璋第二次北征 沙漠之戰中,藍玉隸屬徐達之中路軍。徐達以 都督 僉事,藍玉為先鋒官,開始先出雁門關,在野馬川(今克魯倫河,位於今中蒙邊境)打敗擴廓帖木兒遊騎。又打敗在土剌河(今土拉河,位於蒙古烏蘭巴托西) 擴廓的軍隊,擴廓逃去。

洪武七年(1374年),藍玉又親自帶兵攻克佔領 興和(今河北張北),俘獲元國公貼裡密赤等59人。

洪武十一年(1378年),藍玉與沐英一起征討西蕃的叛變動亂。

洪武十二年(1379年),藍玉的軍隊大勝,班師還朝。同年,藍玉被朱元璋封為永昌侯,俸祿二千五百石,並賜予世襲爵位的憑證。[3]

領兵南征

洪武十四年(1381年),藍玉用左副將軍的官階,跟隨徵南將軍傅友德、右副將軍 沐英率領王師30萬,向南征討雲南 ,藍玉、沐英率領東路軍一部分兵將,沒有攻打就拿下昆明,元朝右丞觀甫保出城投降,盤踞雲南的殘元勢力也被消滅。同時,藍玉又攻佔大理,在曲靖擒獲元廷 平章達裡麻, 樑王在逃亡途中死去,滇地全部平定。 戰後評功,藍玉功勞尤大,增加俸祿五百石,而且藍玉之女被冊封為蜀王朱椿妃。

洪武二十年(1387年),藍玉被明太祖拜為徵虜左副將軍,以徵虜左副將軍身份隨大將軍 馮勝北征元太尉納哈出。二月初三日,馮勝率兵抵達 通州(今北京),當得知 慶州(今內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有元兵駐屯後,於是派遣藍玉率領輕騎冒著大雪出兵,殺元廷平章果來,擒果來的兒子 不蘭奚,並得到了元廷的人馬。後率軍乘勝追擊,當軍隊到納哈出巢穴金山(今吉林雙遼),納哈出來假裝投降,藍玉等將領看出他的計謀並將其生擒,同時,納哈的軍隊都歸順。

征討期間,正碰到馮勝獲罪,明朝廷命藍玉“總管軍事”,拜大將軍,屯兵在 薊州(今天津薊縣),當時,順帝之孫脫古思帖木兒即位,經常騷擾塞上。[3]

北上破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率領王師15萬向北征討,大軍出大寧,進至慶州,探知元主在捕魚兒海,藍玉便抄近路星夜兼程趕到百眼井,此地離捕魚兒海(今貝爾湖)四十里,仍不見敵兵,藍玉想引兵返回。定遠侯王弼說:“我們率軍十多萬人,深入漠北,毫無所獲,就這樣班師回朝的話,我們怎麼去向皇上覆命呢?”藍玉說“:對呀。”便下令軍隊穴地而居,不見煙火,乘夜趕到捕魚兒海南邊。當時敵營還在海東北八十餘里處,藍玉命王弼為前鋒,率騎兵迅速逼近敵營。敵人以為明軍缺乏水草,不能深入,故未加防備,加上大風揚起沙塵,白天都看不見什麼。所以,明軍的行動,元軍毫無察覺。 王弼率軍突然衝至敵營前,元軍大驚,倉促迎戰,大敗,太尉蠻子等被殺,其部眾皆降,僅元主與太子天保奴等數十騎逃走。藍玉派精銳騎兵追擊,但未追上,僅俘獲其次子地保奴、妃嬪、公主以下百餘人,後又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人,以及寶璽、符敕、金銀印信等物品,馬、駝、牛、羊十五萬餘頭,並焚燬其甲仗蓄積無數。捷報奏傳至京,皇帝大喜,賜詔獎勵慰勞,將藍玉比作衛青、李靖。藍玉又攻佔哈剌章營,獲人、畜六萬。班師回朝,晉升為涼國公。[3]

平定西南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藍玉受命督修四川城池。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施南、忠建二宣撫司南蠻反叛,藍玉奉命前往討平。接著,又平定都勻(今屬貴州),安撫司散毛諸洞,被加祿五百石,奉詔還鄉。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朝廷再命藍玉統領蘭州、 莊浪等七衛兵,追討逃寇祁者孫,於是攻取西番罕東之地,當地首領哈昝等逃遁。時逢建昌指揮使月魯帖木兒反叛,藍玉又奉命率軍征討,當藍玉率軍趕到時,都指揮瞿能等已大破其眾,月魯逃往柏興州。藍玉乃派百戶毛海誘捕月魯父子,送往京城處死,又盡降其眾。因此請求增設屯衛,太祖下詔許可。藍玉復請徵當地百姓為兵,討伐朵甘、 百夷,朱元璋下詔不許,藍玉才班師回朝。

居功自傲

中山、開平二王死後,藍玉多次統領大軍,也多次立功,朱元璋對其優禮有加。藍玉便日漸恣意驕橫,蓄養了許多莊奴、義子,乘勢橫行霸道。藍玉曾強佔東昌民田,被御史查問,藍玉大怒,將御史趕走。

藍玉北征南返時,夜抵喜峰關,守關官吏沒能及時開門接納,藍玉便縱兵毀關,破門而入,皇帝聞知,很不高興。 又有人說他與元主的妃子有私,致使元妃羞愧自殺,皇帝為此切責藍玉。當初,朱元璋本欲封藍玉為 樑國公,因藍玉有這些過失,便將樑字改為涼,並命人將這些過失刻在世襲的憑證上。藍玉猶不改過,侍奉皇上酒宴時口出傲語,軍中將校升降進退,大權操於他一人,朱元璋多次責備他。藍玉西征返回後,被封為太子太傅,藍玉不願位居宋、潁兩公之下,說:“我難道不能做太師嗎!”此後上奏言事,朱元璋大多不採納他的建議,藍玉越發怏怏不樂。[3]

告發被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錦衣衛指揮 蔣瓛告發藍玉謀反,下獄鞫訊後,獄詞稱同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 王弼、東筦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 傅友文等謀反,擬定乘朱元璋藉田時發動叛亂。正在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謀反罪將其逮捕下獄,並被剝皮實草,抄家,滅三族,並株連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被殺者約一萬五千人。為警誡群臣,朱元璋手詔佈告天下,並條例爰書(中國古代的一種司法文書。)為《逆臣錄》。史稱“藍玉案”。

軼事典故

朱元璋殺藍玉的真實原因

藍玉案

當太子朱標還健在時,藍玉因為與朱標有親戚關係,經常友好往來。有一次,藍玉從蒙古班師回朝,面見朱標時,他告知太子說:“我觀察燕王朱棣在他的封地,一舉一動與皇帝一模一樣。燕王不是一般人,遲早是要造反的,我找過人望他的氣,有天子氣象,你一定要小心。!”朱標回答藍玉:“燕王對待我非常恭敬,絕不會有這種事情。”藍玉向朱標解釋:“我受到太子您的優待,所以祕密告訴您這件事的厲害,希望我的話不會靈驗,更不被我說中。”朱標沒再說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