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琪羅的最後十年,面臨雙重死亡:一場死亡確知,一場未知而恐懼'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5期,原文標題《米開朗琪羅的最後十年:寧靜終將降臨》,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萬事上帝自有安排,寧靜終將降臨,所以我就不多說了。”
——米開朗琪羅寫給侄子李奧納多的信,1556年10月31日,於羅馬

記者/薛芃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5期,原文標題《米開朗琪羅的最後十年:寧靜終將降臨》,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萬事上帝自有安排,寧靜終將降臨,所以我就不多說了。”
——米開朗琪羅寫給侄子李奧納多的信,1556年10月31日,於羅馬

記者/薛芃

米開朗琪羅的最後十年,面臨雙重死亡:一場死亡確知,一場未知而恐懼

米開朗琪羅23歲時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

1554年,米開朗琪羅的侄子李奧納多當了父親。為了慶祝新生命的誕生,宴席辦得大張旗鼓。雖然米開朗琪羅晚年十分寵愛這個侄子,不斷給他寄錢,可李奧納多是個不太成器的中年人,收到的錢多是打了水漂。這個慶生宴,米開朗琪羅沒去,或許是因為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又或是真的年事已高,本就孤僻的他更加討厭人群了。

這一年他79歲,生命還剩下最後十年。在文藝復興的那個年代,他已是非常長壽的老人了,可他需要面對的,是每一個明天都可能死亡的未知,他不知道這一天何時到來。他甚至沒有什麼經驗可循,也沒有什麼同齡人可以在通向死亡的道路上相互慰藉一下,身邊圍繞的都是年輕人,他能感受到的世態炎涼、人生際遇都是這些年輕人無法體會到的,這讓他更孤獨,比青年、中年的任何時候都更加痛苦,也更悲憫。

年邁的米開朗琪羅早就厭倦了人世間表面的快樂,他在晚年的書信和詩歌中,經常提到死亡,提到不可期許的未來。藝術、文字和他自己,更緊密地融合成了一個整體,共同對抗著最後十年的孤獨、痛苦、絕望和死亡。

慶生宴那年4月,米開朗琪羅給自己的得意門生喬爾喬·瓦薩里(Giogio Vasari)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我並不贊成把(慶生)儀式辦得如此盛大,因為當全世界都在受難的時候,沒有人可以獨享喜悅。李奧納多在慶祝自己孩子誕生的同時,卻忘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行善一生的人正在離我們而去,這是有失考慮的。”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5期,原文標題《米開朗琪羅的最後十年:寧靜終將降臨》,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萬事上帝自有安排,寧靜終將降臨,所以我就不多說了。”
——米開朗琪羅寫給侄子李奧納多的信,1556年10月31日,於羅馬

記者/薛芃

米開朗琪羅的最後十年,面臨雙重死亡:一場死亡確知,一場未知而恐懼

米開朗琪羅23歲時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

1554年,米開朗琪羅的侄子李奧納多當了父親。為了慶祝新生命的誕生,宴席辦得大張旗鼓。雖然米開朗琪羅晚年十分寵愛這個侄子,不斷給他寄錢,可李奧納多是個不太成器的中年人,收到的錢多是打了水漂。這個慶生宴,米開朗琪羅沒去,或許是因為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又或是真的年事已高,本就孤僻的他更加討厭人群了。

這一年他79歲,生命還剩下最後十年。在文藝復興的那個年代,他已是非常長壽的老人了,可他需要面對的,是每一個明天都可能死亡的未知,他不知道這一天何時到來。他甚至沒有什麼經驗可循,也沒有什麼同齡人可以在通向死亡的道路上相互慰藉一下,身邊圍繞的都是年輕人,他能感受到的世態炎涼、人生際遇都是這些年輕人無法體會到的,這讓他更孤獨,比青年、中年的任何時候都更加痛苦,也更悲憫。

年邁的米開朗琪羅早就厭倦了人世間表面的快樂,他在晚年的書信和詩歌中,經常提到死亡,提到不可期許的未來。藝術、文字和他自己,更緊密地融合成了一個整體,共同對抗著最後十年的孤獨、痛苦、絕望和死亡。

慶生宴那年4月,米開朗琪羅給自己的得意門生喬爾喬·瓦薩里(Giogio Vasari)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我並不贊成把(慶生)儀式辦得如此盛大,因為當全世界都在受難的時候,沒有人可以獨享喜悅。李奧納多在慶祝自己孩子誕生的同時,卻忘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行善一生的人正在離我們而去,這是有失考慮的。”

米開朗琪羅的最後十年,面臨雙重死亡:一場死亡確知,一場未知而恐懼

米開朗琪羅(法新社供圖)

早在1512年,37歲的米開朗琪羅就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我和基督一樣過著清貧的生活。”那時,西斯廷禮拜堂天頂畫的繪製接近尾聲,雖然繪畫不是他喜愛的工作,甚至他不願承認自己是個畫家,也一直因為不得不在教皇的指使下做了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而感到痛苦不堪。但抱怨歸抱怨,他還是傾盡全力畫完了西斯廷禮拜堂,並且畫到極致,把這份苦難和對藝術和宗教的信仰都放在了這裡。隨著年齡的增長,晚年米開朗琪羅的宗教情感更加深切,快樂與喜悅離他越來越遠,雖然經濟上富足了很多,但他仍沉浸在清苦的生活狀態中,他本能地拒絕著那些感官享樂。

李昂納多和瓦薩里是他經常寫信的兩個晚輩。在與兩人的對話中,他總是不自覺地切換著自己的身份。米開朗琪羅留下了500多封書信,寫給侄子李奧納多的最多。他知道在李奧納多面前,自己始終是長輩,他會關切地噓寒問暖,囑託要照顧好身體,也會指責他辦事不穩妥。不過更多的還是寵愛,他時常會寄錢給侄子,讓他做些有意義的投資,買一塊土地或找一處好房子。那時米開朗琪羅在羅馬,李昂納多住在佛羅倫薩。

李奧納多雖然做了些毫無回報的投資,揮霍了米開朗琪羅的一片苦心,但他總會時常寄些東西來——香腸和奶酪,可幾乎在每封回信中,米開朗琪羅都會寫到類似的句子:“我不希望你在這方面再多花錢,因為我一個人吃不了多少東西。”但這一點點回報還是會讓米開朗琪羅感到欣慰,他不再像年輕時那麼桀驁,在與家人的書信中,那些溫情是不可能出現在他的藝術中的。

後來也有研究者分析,獨身終老的米開朗琪羅無兒無女,甚至沒有一段正式的愛情,年紀的增長會帶給他對“父性”的渴望,他把一輩子無處安放的父愛都放在了這個沒什麼大出息的侄子身上,終歸是個寄託。偶爾寫信到情深之處時,他會這樣落款——“你親如生父的,米開朗琪羅·博納羅蒂”。

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封信也是寫給侄子的,不過短短几句話,他說“我收到了你的信和12塊馬佐裡諾奶酪,很高興你們一切安好,我也很好。”但在這之前米開朗琪羅很久沒回信了,“因為我的手已經不能寫信了。以後我會託人幫我寫信,然後親手簽名。”

我想象中,年近九十的米開朗琪羅伏在案頭,或是窩在床上,在微弱的光線中,顫顫巍巍地拿起一支鵝毛筆,沾了點墨水,努力握緊,他把全身的力量都轉移到粗糙的手指上,寫下這幾行字,也許手還是太過顫抖,墨水滴了幾滴在紙面上,那一刻他感到自己真的老了。在他終其一生都沒有消殞的自尊心下,他仍想把每一個字都寫得工整,體面地走向死亡,但他的手已經不再是那雙能緊握刻刀、用力地劈下大理石碎屑、從中刨出一個完美的《大衛》的那雙手了,如今他已經連幾行字都寫不了,甚至老眼昏花,全身是傷病,但還是寫下了四個字“我也很好”。這是1563年12月28日,在這封信之後的50天,他去世了。

在米開朗琪羅晚年的詩歌和繪畫裡,十字架是繞不開的元素,對耶穌受難的場景格外鍾情,似乎也暗示著自己的命運。晚年他有兩件以愛到耶穌為主題的雕塑,但都沒完成。

1552年,他開始做這件被稱為《隆達尼尼的哀悼基督》雕塑,現在保存在米蘭的斯福爾扎城堡,並不在城堡的主宮殿區,而是在城堡軍備庭院中的醫院舊址。在西班牙人佔領意大利期間,這裡曾收治傷病的士兵,因為曾是苦難與禱告並存的地方,米開朗琪羅這件未完成的“哀悼基督”放在這裡也恰好合適。1564年2月18日,米開朗琪羅去世那天,這件未完成的雕塑立在他的工作室裡。

好幾年前我去看過一次,但記不住形象,也許是因為未完成,大部分地方仍是抽象的輪廓,後來總能想起當時淡淡的感動,很溫潤卻不是慣有的深刻,跟看到西斯廷禮拜堂天頂畫時瞬間落淚的感動是完全不一樣的,看後者看得熱血澎湃,那是真真切切用生命堆砌出的顏料。但我第一次看《隆達尼尼的哀悼基督》,並沒有如此激動,我看到更多的是不同於同時代人的超前的藝術風格,折服於他的技藝。

幾個月前我去米蘭出差,因為正好在斯福爾扎城堡採訪,就又看了一次。我坐在距離雕塑三米遠的座椅上,盯著那個嶙峋的耶穌的軀體,瘦長,帶著中世紀雕刻的影子,還有中世紀藝術的神祕感。米開朗琪羅是一個可以把人體雕刻得無比完美的人,他有最好的技術和能力,但這一次他沒有這麼做,不再像23歲時做最著名的那個《哀悼基督》時那樣採用完美的比例、人體和表情,而是更主觀地去用一個老者的心態表現基督,這個時候他更懂得死亡是什麼。

大理石表面都是刻刀的痕跡,一刀一刀結結實實地長在石頭上,我想起米開朗琪羅的幾句自述:“我渴望寧靜,嚮往寧靜,如果我要活下去,要創造,周圍就必須寧靜。可是,現時代的生活總是沒完沒了的亂哄哄,喧囂不已,我知道我過於敏感,所以我必須常常離群索居,把自己更嚴實地隱藏起來。”他把自己隱藏在石頭裡,但暴露在了給瓦薩里的文字裡,這樣的意境是他晚年時與瓦薩里書信中常出現的。如果說他晚年把生活寄託給了侄子李奧納多,那麼精神傾訴更多的對象就是瓦薩里了。

米開朗琪羅文字中最有魅力的不是書信,而是詩歌,他的很多詩歌是為別人而寫,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書信。在他人生的最後歲月,幾乎每一篇文字都充斥著對生命的敬畏——“若對生命的熱愛/延長了我在塵世殘喘的時日/死亡仍然一天天臨近/對悲傷的靈魂而言他姍姍來遲/為何渴求長壽和歡樂/如果我們只在悲傷中盼望上帝/幸福長壽的人生,到頭來/只會傷害寄望於它們的靈魂。”

這個晚年未完成的《哀悼基督》,米開朗琪羅花了12年都沒完成,要知道5米高的《大衛》不過刻了3年。很難想象他每一刀是用怎樣的心情刻下去的,他經歷了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動盪與消亡,經歷過幾任教皇和美第奇家族的起落,經歷過文藝復興時代從巔峰走向衰落的近百年,他親歷的那個時代是意大利土地上最複雜豐富也最鮮活的時代,這點點滴滴都在他人生的最後階段不斷浮現出來。80多歲的他想要超越自己的巔峰,再留下一件傳世的奇蹟,但精力已經跟不上了,他面臨著雙重死亡,“一場死亡確知,另一場未知而恐懼”。

再一次去看《隆達尼尼的哀悼基督》,那種感動是綿長而細膩的,還是與西斯廷禮拜堂這樣的“高光時刻”不一樣。生命綿延到最後時刻的喘息和信念不會將人一擊而中,但會像細沙一樣滲入記憶的縫隙——“如今我們的人生告一段落/如同穿過暴風驟雨的破舊小船/到達所有生命終將停靠的港口/在那裡,善與惡都將被清算。”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35期,原文標題《米開朗琪羅的最後十年:寧靜終將降臨》,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萬事上帝自有安排,寧靜終將降臨,所以我就不多說了。”
——米開朗琪羅寫給侄子李奧納多的信,1556年10月31日,於羅馬

記者/薛芃

米開朗琪羅的最後十年,面臨雙重死亡:一場死亡確知,一場未知而恐懼

米開朗琪羅23歲時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

1554年,米開朗琪羅的侄子李奧納多當了父親。為了慶祝新生命的誕生,宴席辦得大張旗鼓。雖然米開朗琪羅晚年十分寵愛這個侄子,不斷給他寄錢,可李奧納多是個不太成器的中年人,收到的錢多是打了水漂。這個慶生宴,米開朗琪羅沒去,或許是因為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又或是真的年事已高,本就孤僻的他更加討厭人群了。

這一年他79歲,生命還剩下最後十年。在文藝復興的那個年代,他已是非常長壽的老人了,可他需要面對的,是每一個明天都可能死亡的未知,他不知道這一天何時到來。他甚至沒有什麼經驗可循,也沒有什麼同齡人可以在通向死亡的道路上相互慰藉一下,身邊圍繞的都是年輕人,他能感受到的世態炎涼、人生際遇都是這些年輕人無法體會到的,這讓他更孤獨,比青年、中年的任何時候都更加痛苦,也更悲憫。

年邁的米開朗琪羅早就厭倦了人世間表面的快樂,他在晚年的書信和詩歌中,經常提到死亡,提到不可期許的未來。藝術、文字和他自己,更緊密地融合成了一個整體,共同對抗著最後十年的孤獨、痛苦、絕望和死亡。

慶生宴那年4月,米開朗琪羅給自己的得意門生喬爾喬·瓦薩里(Giogio Vasari)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我並不贊成把(慶生)儀式辦得如此盛大,因為當全世界都在受難的時候,沒有人可以獨享喜悅。李奧納多在慶祝自己孩子誕生的同時,卻忘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行善一生的人正在離我們而去,這是有失考慮的。”

米開朗琪羅的最後十年,面臨雙重死亡:一場死亡確知,一場未知而恐懼

米開朗琪羅(法新社供圖)

早在1512年,37歲的米開朗琪羅就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我和基督一樣過著清貧的生活。”那時,西斯廷禮拜堂天頂畫的繪製接近尾聲,雖然繪畫不是他喜愛的工作,甚至他不願承認自己是個畫家,也一直因為不得不在教皇的指使下做了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而感到痛苦不堪。但抱怨歸抱怨,他還是傾盡全力畫完了西斯廷禮拜堂,並且畫到極致,把這份苦難和對藝術和宗教的信仰都放在了這裡。隨著年齡的增長,晚年米開朗琪羅的宗教情感更加深切,快樂與喜悅離他越來越遠,雖然經濟上富足了很多,但他仍沉浸在清苦的生活狀態中,他本能地拒絕著那些感官享樂。

李昂納多和瓦薩里是他經常寫信的兩個晚輩。在與兩人的對話中,他總是不自覺地切換著自己的身份。米開朗琪羅留下了500多封書信,寫給侄子李奧納多的最多。他知道在李奧納多面前,自己始終是長輩,他會關切地噓寒問暖,囑託要照顧好身體,也會指責他辦事不穩妥。不過更多的還是寵愛,他時常會寄錢給侄子,讓他做些有意義的投資,買一塊土地或找一處好房子。那時米開朗琪羅在羅馬,李昂納多住在佛羅倫薩。

李奧納多雖然做了些毫無回報的投資,揮霍了米開朗琪羅的一片苦心,但他總會時常寄些東西來——香腸和奶酪,可幾乎在每封回信中,米開朗琪羅都會寫到類似的句子:“我不希望你在這方面再多花錢,因為我一個人吃不了多少東西。”但這一點點回報還是會讓米開朗琪羅感到欣慰,他不再像年輕時那麼桀驁,在與家人的書信中,那些溫情是不可能出現在他的藝術中的。

後來也有研究者分析,獨身終老的米開朗琪羅無兒無女,甚至沒有一段正式的愛情,年紀的增長會帶給他對“父性”的渴望,他把一輩子無處安放的父愛都放在了這個沒什麼大出息的侄子身上,終歸是個寄託。偶爾寫信到情深之處時,他會這樣落款——“你親如生父的,米開朗琪羅·博納羅蒂”。

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封信也是寫給侄子的,不過短短几句話,他說“我收到了你的信和12塊馬佐裡諾奶酪,很高興你們一切安好,我也很好。”但在這之前米開朗琪羅很久沒回信了,“因為我的手已經不能寫信了。以後我會託人幫我寫信,然後親手簽名。”

我想象中,年近九十的米開朗琪羅伏在案頭,或是窩在床上,在微弱的光線中,顫顫巍巍地拿起一支鵝毛筆,沾了點墨水,努力握緊,他把全身的力量都轉移到粗糙的手指上,寫下這幾行字,也許手還是太過顫抖,墨水滴了幾滴在紙面上,那一刻他感到自己真的老了。在他終其一生都沒有消殞的自尊心下,他仍想把每一個字都寫得工整,體面地走向死亡,但他的手已經不再是那雙能緊握刻刀、用力地劈下大理石碎屑、從中刨出一個完美的《大衛》的那雙手了,如今他已經連幾行字都寫不了,甚至老眼昏花,全身是傷病,但還是寫下了四個字“我也很好”。這是1563年12月28日,在這封信之後的50天,他去世了。

在米開朗琪羅晚年的詩歌和繪畫裡,十字架是繞不開的元素,對耶穌受難的場景格外鍾情,似乎也暗示著自己的命運。晚年他有兩件以愛到耶穌為主題的雕塑,但都沒完成。

1552年,他開始做這件被稱為《隆達尼尼的哀悼基督》雕塑,現在保存在米蘭的斯福爾扎城堡,並不在城堡的主宮殿區,而是在城堡軍備庭院中的醫院舊址。在西班牙人佔領意大利期間,這裡曾收治傷病的士兵,因為曾是苦難與禱告並存的地方,米開朗琪羅這件未完成的“哀悼基督”放在這裡也恰好合適。1564年2月18日,米開朗琪羅去世那天,這件未完成的雕塑立在他的工作室裡。

好幾年前我去看過一次,但記不住形象,也許是因為未完成,大部分地方仍是抽象的輪廓,後來總能想起當時淡淡的感動,很溫潤卻不是慣有的深刻,跟看到西斯廷禮拜堂天頂畫時瞬間落淚的感動是完全不一樣的,看後者看得熱血澎湃,那是真真切切用生命堆砌出的顏料。但我第一次看《隆達尼尼的哀悼基督》,並沒有如此激動,我看到更多的是不同於同時代人的超前的藝術風格,折服於他的技藝。

幾個月前我去米蘭出差,因為正好在斯福爾扎城堡採訪,就又看了一次。我坐在距離雕塑三米遠的座椅上,盯著那個嶙峋的耶穌的軀體,瘦長,帶著中世紀雕刻的影子,還有中世紀藝術的神祕感。米開朗琪羅是一個可以把人體雕刻得無比完美的人,他有最好的技術和能力,但這一次他沒有這麼做,不再像23歲時做最著名的那個《哀悼基督》時那樣採用完美的比例、人體和表情,而是更主觀地去用一個老者的心態表現基督,這個時候他更懂得死亡是什麼。

大理石表面都是刻刀的痕跡,一刀一刀結結實實地長在石頭上,我想起米開朗琪羅的幾句自述:“我渴望寧靜,嚮往寧靜,如果我要活下去,要創造,周圍就必須寧靜。可是,現時代的生活總是沒完沒了的亂哄哄,喧囂不已,我知道我過於敏感,所以我必須常常離群索居,把自己更嚴實地隱藏起來。”他把自己隱藏在石頭裡,但暴露在了給瓦薩里的文字裡,這樣的意境是他晚年時與瓦薩里書信中常出現的。如果說他晚年把生活寄託給了侄子李奧納多,那麼精神傾訴更多的對象就是瓦薩里了。

米開朗琪羅文字中最有魅力的不是書信,而是詩歌,他的很多詩歌是為別人而寫,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書信。在他人生的最後歲月,幾乎每一篇文字都充斥著對生命的敬畏——“若對生命的熱愛/延長了我在塵世殘喘的時日/死亡仍然一天天臨近/對悲傷的靈魂而言他姍姍來遲/為何渴求長壽和歡樂/如果我們只在悲傷中盼望上帝/幸福長壽的人生,到頭來/只會傷害寄望於它們的靈魂。”

這個晚年未完成的《哀悼基督》,米開朗琪羅花了12年都沒完成,要知道5米高的《大衛》不過刻了3年。很難想象他每一刀是用怎樣的心情刻下去的,他經歷了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動盪與消亡,經歷過幾任教皇和美第奇家族的起落,經歷過文藝復興時代從巔峰走向衰落的近百年,他親歷的那個時代是意大利土地上最複雜豐富也最鮮活的時代,這點點滴滴都在他人生的最後階段不斷浮現出來。80多歲的他想要超越自己的巔峰,再留下一件傳世的奇蹟,但精力已經跟不上了,他面臨著雙重死亡,“一場死亡確知,另一場未知而恐懼”。

再一次去看《隆達尼尼的哀悼基督》,那種感動是綿長而細膩的,還是與西斯廷禮拜堂這樣的“高光時刻”不一樣。生命綿延到最後時刻的喘息和信念不會將人一擊而中,但會像細沙一樣滲入記憶的縫隙——“如今我們的人生告一段落/如同穿過暴風驟雨的破舊小船/到達所有生命終將停靠的港口/在那裡,善與惡都將被清算。”

米開朗琪羅的最後十年,面臨雙重死亡:一場死亡確知,一場未知而恐懼

《米開朗琪羅手稿:文藝復興大師的素描、書信、詩歌及建築設計手稿》

作者:[美]卡羅琳·沃恩編

譯者:文心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