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高產棉田中的全程化控技術

棉花 植物 玉米 天山植保 2019-04-17

縮節胺自80年代中期開始大面積推廣應用。目前,市場銷售的縮節胺有粉劑和水劑2種。水劑被稱為助壯素,玉米上使用較多,是一種內吸性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抑制赤黴素形成、調節營養分配、促進氮素代謝的作用,並可抑制細胞和節間的伸長。施用得當,高效安全,成本低,經濟效益好;施用不當則達不到控制效果,甚至造成棉花減產。因此棉花很好的運用縮節胺是增產投入最低成本的重要因素。今天農之道小編就和大家聊聊棉花全程化控達到理想效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因素。

全程化控就是根據種子特性、氣候變化、土壤條件、種植密度及棉花長勢的不同使用縮節胺在不同階段塑造理想株型,群體結構,為通風透光及保花保鈴做好鋪墊。棉花化控就是利用化學藥品抑制或延緩營養器官生長,以控制棉花株型的措施。這類化學藥品能抑制棉花植株內源赤黴素的合成,阻礙內源吲哚乙酸和乙烯的形成,從而抑制細胞的分裂或伸長,調節成花和坐桃,促進生殖生長,增加抗逆性,減少蕾鈴脫落。

新疆棉花高產棉田中的全程化控技術

一、全程化控整枝技術及關鍵時期施用要點

1、苗、蕾期化控要點

從發芽出兩片子葉到2~4片真葉出現,易出現2個突出問題,一是棉花易發生根腐、立枯病,鹽鹼地土壤板結,幹播溼出棉田滴水量過大或遇到下雨,棉苗易發病死亡;二是在高溫情況下,易形成高腳苗。為了增強棉苗對不利條件的抵抗力和防止高腳苗出現,在棉苗出到60%後要噴施縮節胺,用量為1~2克/畝。肥力高的的地用3克/畝,中等地用1.5克畝,鹽鹼地、夏潮地和瘠薄地可以不用。棉苗6~8片真葉時,是抓壯苗的關鍵時期,既要保證根系發達,上層側根數達14條以上,莖杆粗壯,第1~4節間不能超過4cm,又要保證出葉速度快,3~4天出一片葉。這時施用縮節胺控制,用量不能過大,根據苗情以0.6~0.8克/畝為宜。

新疆棉花高產棉田中的全程化控技術

​化控注意

棉花在苗期以地下部生長為主,地上部生長緩慢。高密度棉花此時要防止出現高腳苗,降低始節高度。棉花子葉期如果沒有打縮節胺,化控時間應抓住二至四葉期,用量增加到0.2~0.5克/畝。因為在二至四葉期化控縮節胺對真葉起作用量在0.1~0.2克/畝,但這時期縮節胺95%的藥液都噴灑在地面上,利用率極低。同時,幼苗期葉片氣孔小,藥液吸收少。所以幼苗期化控應適當加大縮節胺用量(尤其是苗期發顆能力強的種子)。

2、頭水前化調措施

這一時期棉花仍屬於營養生長期,但已逐漸向生殖生長過渡。6月底前確保棉株日增長量滴水前不超過1cm,滴水後不超過1.5cm,第6、7、8、11、12節間長度不超過4cm。株高在第1朵花開時控制在45~50cm,葉片直徑控制在8~9cm。為了達到以上指標,縮節胺的使用量控制在1~2.5克/畝,受旱情況下用量要減少用量,旱水半月以上停止藥控。花期是否化控,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滴灌第一水後日生長量限制在1.5cm左右,可以不控;超過2cm用1.5~2克/畝輕控即可。

注意事項

一般在澆水前3~5天化控,當藥效見效時在滴水,使棉株在土壤肥水足、地上部在化學藥劑控制的環境中穩長。化控後,植株吸肥能力增強,光合效率提高,吸肥高峰提前,這時花鈴肥應提早到盛蕾初花期施用。沙性大或瘠薄棉田在不缺水的情況下,提前進頭水,如果化控不及時,化控量掌握不準,就造成棉花水後瘋長。適當推遲頭水時間,有利於促進棉花紮根和提高抗旱能力。一般棉田把握滴頭水後見花,頭水前3~5天化調。

3、打頂後化調

這是當前棉花栽培技術上的誤區。生產中為了用化控代替打旁心,盲目加大縮節胺用量,使棉株出現蕾裹頭現象。事實上只要滴第2水前後棉株不徒長,中下部桃子坐住了,養分有地方去,果枝伸長會受到抑制;反之如果花蕾期穩不住,結桃不多,油條枝就拼命伸長,化調要嚴格控制縮節胺用量,最大用量8~12克/畝。

注意事項

打頂前要掌握好密度和高度的關係,機採棉把棉花高度控制在80cm左右,節間保持在4~6cm,化控要穩中求重,縮節胺用量應掌握8~12克/畝。8月份為防止棉田隱蔽化控,在第滴第一水到第二水化控期需帶吊噴施藥,棉株從上到下都要噴上藥液,防止後期徒長,控制贅芽突發,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新疆棉花高產棉田中的全程化控技術

二、化控中常會出現的問題

1、縮節胺用量不準

苗期害怕不長,棉腿不高影響機採質量,化控時間推遲,縮節胺用量過輕,導致棉花高腳苗和節間伸長過大。滴頭水後棉花溫度和底肥的作用下,生長速度加快,使節間加速伸長。打頂前後對棉花采取封死的辦法,縮節胺超量達到20~30克/畝以上,造成棉花不同程度的藥害,棉花節間出現節間長短不一的不規則生長現象。

2、葉面噴施頻繁

化控時,加入的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種類多,次數頻繁,用水量偏小,特別是施用磷酸二氫鉀時又加入尿素,使棉花葉片過量吸收氮肥,導致葉片加厚,肥大,出現橫向生長,外形濃綠,掩蓋了棉花缺肥缺水症狀,從而忽視補充水肥,結果蕾少花少結鈴小而影響產量(注:縮節胺不能和赤黴酸一起使用)。

新疆棉花高產棉田中的全程化控技術

3、不明確縮節胺作用機理

化控整枝要根據棉花品種特性、土壤肥力、氣候狀況、棉株發育進程和長勢等靈活掌握。一般早熟品種對化學藥劑敏感,用量宜輕;中晚熟品種和長勢強的品種用量相應大些。棉株長勢較旺的品種,用量相應增加;土壤瘠薄和沙性大的棉田,植株長勢差,化控次數要少,用量宜輕。縮節胺化控3~4天后,棉花生長開始減緩,6~12天抑制主莖節間生長達到最大期,15天后藥效逐漸減退,17~18天消失。縮節胺噴灑幾天後就認為棉花控不住,再次增加縮節胺用量,結果導致棉花嚴重萎縮。對縮節胺敏感的品種,棉株受抑制作用明顯。對縮節胺反應較遲鈍的品種,往往會使用戶產生藥物失效的誤導,繼而反覆加大劑量濫用。化控不能和水控相互協調,化控後灌水不及時,水控加化控使棉花生長受到過度抑制;或化控用藥量偏小,灌水又跟得過緊,灌水量過大,造成化控失效,棉花瘋長。

4、用藥注意

用藥需注意縮節胺二次稀釋效果較好,噴藥在晴朗無風天的下午6點後效果最好,上午噴藥一定要等露水下去才行,否則容易影響藥效。

以上僅代表各人觀點,請具體地塊靈活參考。來源:農之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