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名河南女工奔赴新疆採棉 電視劇《花開時節》講述青春勞動史詩

當一群充滿活力、善良淳樸的年輕採棉女工,從河南省蘭考縣風塵僕僕奔赴新疆採棉花,當河南的梆子腔遇上新疆的木卡姆,當焦裕祿精神遇上新時期的農民奔小康,會發生怎樣的動人故事?7月11日起,在中央8套黃金時間播出的電視劇《花開時節》,也許會告訴你答案。

反映誠實勞動、青春勵志的30集電視連續劇《花開時節》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創意策劃,中央電視臺、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廣播電視臺等聯合攝製出品。該劇從最基層的普通勞動者寫起,集中展現蘭考縣一群年輕農民女工在副鄉長蘭文明的帶領下,到新疆採棉花的奮鬥故事。

每年9月,當天山腳下的棉花紛紛綻放的時候,黃河岸邊的蘭考大地上,數萬名採棉工就會收拾行囊告別親人,登上綠皮火車,跨越幾千公里奔赴新疆。她們懷揣著希望、歡笑、淚水和淡淡的鄉愁,共同創造著這個世界絕無僅有的人類奇觀。這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勞動遷徙,這是一首青春夢的交響曲,一首關於棉花和勞動的史詩。

劇作者和主創人員多次前往蘭考、新疆採訪體驗生活,和採棉女工一起摘棉花,同吃同住。劇本歷時5年精心打磨,用栩栩如生的形象為上千萬名採棉女工樹碑立傳。

該劇總導演陳勝利採用紀實拍攝手法,並啟用素人出演。70%以上表演者均為非職業演員,他們來自採棉女工、機關幹部、中學教師、報社編輯等行業,女主角飾演者孫萍麗是鄭州外國語學校的一名英語教師。可謂是“草根”演“草根”,整部劇既接地氣也充滿青春活力。

著名文藝評論家陳先義評價,該劇真正反映了新時代,“它表面上講的是花開時節,實際上是講中華民族、中國農民在精神上從站起來、富起來後走向強起來的新的歷史進程中,不僅開了物質之花,更要盛開精神之花”。中國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稱讚,該劇做到了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講好了中國故事,弘揚了中國精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