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門頭溝 煤炭 體育 服裝 幾米 四川 交通 京西門頭溝 2019-06-29


門頭溝大臺煤礦

是如今北京唯一還在生產的煤礦

按照規劃

未來北京將不再保留煤炭行業

大臺煤礦計劃將會在2020年退出歷史舞臺

煤礦停產在即

坐在井下的班車裡的劉師傅

回想起33年礦工生涯

交通工具從礦車變成車廂

設備也從笨重變得小巧

......

燈火通明的巷道如地鐵站

大臺煤礦地面設施漂亮整潔,抬頭可以看到藍天,隨時可以呼吸到山裡新鮮的空氣;礦工們下井的地方距離住處不過百餘米,大家步行就能到達井口。兩部重型垂直電梯,礦工稱它為“罐籠”,一次能運送40多人。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隨工人師傅下井的一瞬間,就能感受到一種變化,陽光明媚的世界突然消失了,幾秒之後一片漆黑。潮溼感撲面而來,四周傳來滴水的聲音。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大臺煤礦井口所在地的海拔高度是288米,地下每100米佈置一個開採水平,向東西延伸的巷道兩邊設置多個採區。從地表算,目前主要工作區深達800米。垂直升降的罐籠將工人們送到海拔負210米,之後轉乘斜坡“猴車”繼續往深處走。所謂“猴車”就是架空纜車,和地面上滑雪場的纜車相似,工人們坐在懸掛的金屬座椅上。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傾斜的、約有兩米多高的斜巷筆直,每隔幾米掛著一盞吊燈,兩側還有提醒工人們注意安全生產的宣傳牌板。乘“猴車”來到了負410米,巷道仍然挺寬,地面上鋪有鋼軌。這條東西運輸大巷在地下長達11公里,道邊有個約20平方米、掛有各種施工牌板、擺放著桌椅和各種文件夾的硐室,這是礦工師傅召開施收工會的地方。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雖然潮溼,但是直到這裡整個世界都挺亮堂的,頗像是一個小規模的地鐵站。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漆黑狹窄的井下一干8小時

一個風簾將運輸大巷和採區巷道隔開,風簾裡面,巷道陡然變成一米多寬、兩米高傾斜向上的小隧道,用頭燈往裡照射,不過幾米外,燈光便淹沒在了溼氣中,道邊每隔不遠就有鐵柱支護。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地下常年恆溫,冬天稍冷約有16攝氏度,夏天20攝氏度多點兒,所以下井工人一般都會穿秋衣。”趙工程師說,“這裡的坡度也就是20多度,因為狹窄所以顯得特別陡。”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經過一段攀爬,就可以到達工作地點工作地點,這裡的巷道正好能容納一個師傅舉著鐵鍬剷煤,來自四川的文洪志師傅和一位工友一上一下窩坐在巷道中。兩位師傅一臉煤黑,“嘩啦啦”一陣聲響,煤塊從他們身後滑落到腳邊,二人把口罩戴緊,用鐵鍬將煤塊鏟進滑梯般的溜煤板裡。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這一撥煤下來的並不算多,大約幾分鐘後煤塊鏟完。在幹活過程中,兩位師傅並沒有用衣服或者手去擦汗,一臉烏黑完全是臉上的汗水沾上揚起的煤末子。撂下鐵鍬看見鏡頭,文師傅有點兒靦腆地笑了起來,露出一排大白牙,鼻頭上則是黑得發亮的汗珠。

“咱大臺煤礦的生產方式並不算先進,沒有使用機械化採煤,這是因為京西門頭溝的煤礦大都為急傾斜煤層,不適合大型機械化採煤作業。”趙工程師說,“但是燃燒值高,煤質非常好。”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礦工眼中的井下世界最乾淨

這個特殊的地方也伴隨著這種特殊的感情,很多工人師傅都提到一句話,“家有半碗粥,不上門頭溝”,在大家心目中,礦井下這個世界終究是“不體面的”。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但那位老師傅的看法不一樣,“看著是黑色的,但是礦井下的世界其實最乾淨。咱門頭溝的煤礦都是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前地質變動留下的,加上幾百米深,連細菌都沒有,比地面還乾淨呢。”

“礦山不僅僅給了我一份工作,也養育了我、成就了我,還托起了我的家。”自從周圍的煤礦一個個停產,從礦工成長為機電科黨支部書記的劉衛民就常常和工友們聊起煤礦的未來,“雖然說這裡的工作環境差了點兒,但眼看著就要分開了,內心還是有一種失落,真心盼著這裡能遲一天停產。”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工友之間的感情也特殊,一起在井下幹活,互相提醒注意安全生產,還充滿了工作以外的關懷。2017年、2018年,礦上沒有一起安全事故,負責的班組長時常連礦工們的家務事也得過問,這種充滿人情味兒的管理,也是現代煤礦安全保障的一個方面。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回到陽光下那一刻的舒爽


礦工師傅的一個班是8小時,每天三班倒,在井下分不清半夜還是白天。至8小時結束,罐籠操作員師傅笑呵呵地迎接大夥回到地面上,“還是地面上舒服啊。”這句話每天不知要聽多少遍。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升井後交還工具、把礦燈放到專用的架子上開始充電,礦工師傅們便來到更衣室把裡外脫光,赤裸著身子一起走進大澡堂裡。洗澡水帶走大家的疲勞,匯成黑色的河流通往下水道,而這些生活用水也會經過嚴格的處理之後才向外排放。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休息時間,愛運動的礦工師傅可以到體育館打打球,礦上的體育館裡,籃球、羽毛球、乒乓球都是免費開放,且場地相當專業。餓了的話,礦區的大食堂24小時不間斷提供飯菜,路邊還有小飯館可以喝上一杯。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到了這兒,別看離礦井才幾十米遠,您已經看不出誰剛才在井下一臉黑啦。”煤礦工會副主席鄧麒祥說。

春節放長假時,單位會租大巴車接送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的礦工師傅回家過節,解決大家春運買票難的後顧之憂,這種傳統已經持續了幾十年;作為國企,大家的收入水平也與企業效益直接掛鉤,趕上幾年煤炭價格低迷掙錢就少一些,市場效益好可能多掙點兒,“命運和企業直接聯繫著,也是老國企人特有的感情啦。”鄧麒祥說。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期待煤礦的未來更美好

眼圈發紅的羅潔猛不承認自己剛剛哭過。1990年,他和工友們帶著新的“俯偽斜分段密集採煤法”來到大臺煤礦,對當時棄採的、煤質優良的1.6米以下薄煤層進行開採,極大提高了資源回收率,曾為大臺煤礦外銷煤質的提升做出很大貢獻。5月30日那天夜班,隨著最後一套設備拆除運出礦井,這套採煤方法結束了它在北京長達29年的歷史使命。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很多工友當時都哭了。”聊到這裡羅潔猛低著頭。

“也許是因為我們和外面的世界接觸少,大家都很淳樸。很多退休的老工人雖然離開了礦山,可是礦上有些風吹草動,又常常牽動著老工人回來看看,哪裡多蓋一棟樓,路邊多了幾棵小樹,他們都能聊起很多往事。”羅潔猛說。


告別倒計時,走進門頭溝最後一座煤礦!


臨近停產的時候,大家也在猜測煤礦的未來,劉衛民沒事兒的時候就琢磨,那麼多巷道如果用來種蘑菇,地下潮溼恆溫再合適不過;如果能解決好照明、安全、排水等問題,現在的礦道也可以留給後人們參觀,“看咱門頭溝的煤礦是多麼雄偉。”

作為門頭溝乃至全北京唯一一個生產礦井

大臺煤礦停產在即

煤礦的未來究竟是養老院、文化園

或者度假村,或是煤礦博物館

目前已在籌劃

很多礦工師傅談到了一個共同的心願

希望未來我們還能在這裡

看到一個更美的礦區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張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