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後一座煤礦”移交安徽後,浙江長興、安徽廣德還有新合作'

""“浙江最後一座煤礦”移交安徽後,浙江長興、安徽廣德還有新合作

上午8點,安徽省廣德惠民醫院準時開診,浙醫二院長興院區(長興縣人民醫院)的胃腸腫瘤外科主任吳偉宏迎來了當天的第一位病人。

67歲的廣德市民高桃英右手背上的腫物已經有半年了,直徑超過1.5釐米。跑過幾家醫院,都沒定下手術這個決定。這回是衝著吳偉宏的醫術特意來諮詢的。“如果來得及的話跟上面聯繫一下,今天下午或者中午之前就可以把它開掉。”在二樓的病房,長興縣人民醫院的呼吸內科專家臧發榮應邀來給72歲的周明玉會診。因為惠民醫院不具備相應醫療條件,周明玉兩週前在長興完成了消融手術,術後再回廣德修養,跨省域的雙向轉診讓就醫更加方便。

這是發生在長三角間醫療惠民的新故事。從今年4月開始,長興縣人民醫院派駐70名骨幹專家,往返於長興與廣德間,清晨出發,傍晚返回,不斷將長興的優質醫療資源帶給廣德百姓。

長興縣與安徽廣德市(原廣德縣)毗鄰而居,兩座縣城相距僅50公里,長興縣人民醫院與廣德惠民醫院“牽手”成功,除了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外,還有兩地歷史因素在其中。

長興與廣德結緣於上世紀50年代,這便不得不提長廣煤礦。長廣煤礦位於牛頭山,與安徽廣德交界,浙江長興毗鄰,其下轄的大部分區域屬於安徽。

煤礦各取長興、廣德首字而得名,後稱“長廣煤礦”,1957年12月30日,安徽省將地屬廣德的大小牛頭山、查扉村煤田併入長興煤礦,歸浙江開採。從那以後,形成了“地面安徽管,地下浙江挖”的獨特局面。

長廣煤礦,建於1958年,興於上世紀八十年代。1972年5月21日,因為煤炭運輸的需要,第一趟從牛頭山開往杭州的專列鳴笛發車,這也改變了當地不通火車的歷史。當時全國有22個省市的人員來長廣煤礦參加建設,礦區不僅設置有行使縣級行政職權的礦區公檢法、人武部和工商行政管理機構,還先後建設了大片職工宿舍區、變電所、集貿市場、影劇院、書店、文化宮等服務設施……儼然一座小“礦城”。

2013年8月,隨著最後一個礦井的閉坑,終結了55年的煤炭開採歷史,這裡的礦業全部停產,工人撤離,導致人口銳減,由最興盛時期的8萬多減少到如今留守下來的不足百來戶。今年的7月24日,廣德市與長興縣、浙江長廣集團正式啟動牛頭山礦區資產及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能交接工作,確定的交接最後期限為9月26日。這也就預示著被稱為“浙江最後一座煤礦”的牛頭山礦區確定移交安徽省廣德市管理。

儘管,長廣煤礦結束了它花甲之年的歷史使命,但是長興和廣德之間的密切合作卻以另一種形式在繼續進行——縣域醫院跨省合作辦醫。

一家位於浙北,一家位於皖東,一個姓“公”,一個姓“私”。長興縣人民醫院與廣德惠民醫院,兩家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醫療機構“牽手”成功,是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的新嘗試。

長興縣人民醫院是浙江省醫療衛生領域“雙下沉、兩提升”政策實施以來,縣域醫院成功蛻變的一個代表。自2015年11月,醫院牽手浙大二院組建醫聯體,從省級大批專家下沉坐診、設立專家工作站、開展科聯體建設到實行人財物一體的集團化管理,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縣域醫改的典範,實現了醫療服務水平、管理水平質的飛躍。

在瞭解到長興縣人民醫院近年來發展迅猛後,廣德惠民醫院院長戈照平慕名前來尋求合作,戈照平輾轉找到長興縣人民醫院執行院長徐翔後,兩位院長一拍即合。

今年2月22日,長興縣人民醫院與廣德惠民醫院簽訂合作協議,邁出縣域醫院跨省合作辦醫的新步伐。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建立廣德惠民醫院理事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長興縣人民醫院向廣德派駐醫療業務院長及行政院長,負責醫院的醫療業務、護理、院感、宣傳和質量管理;廣德惠民醫院負責政府事務、人力資源、財務、物資採購、後勤和市場營銷管理。首期合作期限為3年。

短短几個月的醫療合作,讓原本一生病就想到外出就醫的廣德百姓交口稱讚,也讓“原本快散架”的廣德惠民醫院大變樣,今年4月到7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廣德惠民醫院門急診人次增長16.9%,出院人次增長16.6%,二三類手術量增長26.5%。

“長興縣人民醫院通過醫院管理的輸出、醫療技術的支撐、專家資源的共享等方式,同時接收廣德惠民醫院醫務人員的輪訓和進修,助推廣德惠民醫院提升服務能力。此外,我們還將建立基於遠程會診的雙向轉診管理平臺,實行互為優先的雙向轉診。”徐翔說。

兩家醫院合作後,長興縣人民醫院每天派出不同學科不少於4名的專家,讓廣德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普遍高於當地水平的醫療服務。

“立足浙北,輻射蘇皖,建成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區域性醫學高地,是長興縣人民醫院的發展願景。”徐翔說,這場合作是醫院跨區域發展邁出的第一步,也是作為一家公立醫院,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所做的力所能及的嘗試與探索。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陳抒怡 題圖來源:浙江在線 圖片編輯:曹立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