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代人:生是為了房,活也是為了房|“GDP小康”,我們被平均了'

"

“夜幕降臨時,我回到家,走進我的書房。我在書房門口脫掉我沾滿泥、汗乎乎的工裝,穿上朝袍。穿上這身更莊嚴的衣服,我步入古代的朝堂,受到古人的歡迎,在那裡我品嚐只屬於我的美食,我就是為了它們而生。在哪裡,我大膽地跟他們談話,詢問他們的行為動機,他們仁慈地回答我。四個小時的時間裡,我忘掉了塵世,忘卻了所有的煩惱,不再畏懼貧困,不再懼怕死亡……”——尼科洛.馬基雅維利致弗朗西斯科.維托裡

我們每天都為了“活好”,忙於生活、忙於工作。我們所能獨處的時間寥寥無幾,能在閒暇之餘過著簡單的生活卻成了一種奢求。我們的願望很簡單,有時間停下來泡杯茶,和愛的人看看書、看看電影。而房子就像座大山,壓在了我們青春的歲月上。命運就是這樣,有多少人能跳得過一道坎。

正如歌曲《還有多少個十年》裡面唱的:還有多少個十年,能勇敢做熱血青年;還有多少個十年,能堅持當初的信念;還有多少個十年,能不忘懷回憶點點;還有多少個十年,能記起青春的容顏。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青春無悔,用有限的青春做無限的事。青春本該是多彩多姿的,青春也該有很多選擇的,但我們都做了相同的選擇——買房!

2018年中國GDP人均是9462美元(人民幣64341元左右),GDP位居世界排名第九。與第一名的美國相差6.5倍左右,人均GDP差53452美元(人民幣363473元左右)。按照這二年中國GDP平均增速為6.5%左右,要7年左右才能趕到美國的今天。這二年是房地產經濟支撐GDP增速才能居高不下,現在國家對房地產控制非常嚴格,未來GDP增速肯定會受影響,可能會保持在5%左右。

"

“夜幕降臨時,我回到家,走進我的書房。我在書房門口脫掉我沾滿泥、汗乎乎的工裝,穿上朝袍。穿上這身更莊嚴的衣服,我步入古代的朝堂,受到古人的歡迎,在那裡我品嚐只屬於我的美食,我就是為了它們而生。在哪裡,我大膽地跟他們談話,詢問他們的行為動機,他們仁慈地回答我。四個小時的時間裡,我忘掉了塵世,忘卻了所有的煩惱,不再畏懼貧困,不再懼怕死亡……”——尼科洛.馬基雅維利致弗朗西斯科.維托裡

我們每天都為了“活好”,忙於生活、忙於工作。我們所能獨處的時間寥寥無幾,能在閒暇之餘過著簡單的生活卻成了一種奢求。我們的願望很簡單,有時間停下來泡杯茶,和愛的人看看書、看看電影。而房子就像座大山,壓在了我們青春的歲月上。命運就是這樣,有多少人能跳得過一道坎。

正如歌曲《還有多少個十年》裡面唱的:還有多少個十年,能勇敢做熱血青年;還有多少個十年,能堅持當初的信念;還有多少個十年,能不忘懷回憶點點;還有多少個十年,能記起青春的容顏。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青春無悔,用有限的青春做無限的事。青春本該是多彩多姿的,青春也該有很多選擇的,但我們都做了相同的選擇——買房!

2018年中國GDP人均是9462美元(人民幣64341元左右),GDP位居世界排名第九。與第一名的美國相差6.5倍左右,人均GDP差53452美元(人民幣363473元左右)。按照這二年中國GDP平均增速為6.5%左右,要7年左右才能趕到美國的今天。這二年是房地產經濟支撐GDP增速才能居高不下,現在國家對房地產控制非常嚴格,未來GDP增速肯定會受影響,可能會保持在5%左右。

這代人:生是為了房,活也是為了房|“GDP小康”,我們被平均了

數據來源網絡

2018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而美國2018年人均年薪收入是60555美元(人民幣411774元左右)。從數據上可以看出我們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收入比發達國家低,房價比發達國家高,這形成了嚴重的不對稱性。前幾年快速的發展是靠的地產開發,這幾年制約發展的也是房地產,房價的問題已經成了不得不急於解決的難題。

西漢·劉向《列女傳·卷一·母儀》:“孟子生有淑質孟母三遷,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ǎ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處子也。”乃去,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處子也。”舍市,近於屠,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處子矣。”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曆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處子也。”遂居於此。

孟母三遷的故事是家喻戶曉,為了自己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不斷搬家只為孩子。放到現在,就是我們流行的學區房。現在好多家長為了孩子讀書有個好學校,早早把學區房買好,這就誕生了我們的高價學區房。好的學區房少則百萬,多則上千萬。在一個房子面前感覺就失去了“公平”入學的機會。我們不僅不能“隨意”買房,還不能對學校有選擇的“權力”。

我們找工作時也會考慮房的因素,離房太遠可能不會太適合大多數人。以房為中心,在特定的半徑內找到合適的工作,已經成了束縛我們“圈子”大小的客觀原因。靠近公司房子太貴,只能選擇遠效便宜,每天通勤單邊1-2小時都很正常。常常感覺這樣的生活非常的“累”,但又毫無辦法。

"

“夜幕降臨時,我回到家,走進我的書房。我在書房門口脫掉我沾滿泥、汗乎乎的工裝,穿上朝袍。穿上這身更莊嚴的衣服,我步入古代的朝堂,受到古人的歡迎,在那裡我品嚐只屬於我的美食,我就是為了它們而生。在哪裡,我大膽地跟他們談話,詢問他們的行為動機,他們仁慈地回答我。四個小時的時間裡,我忘掉了塵世,忘卻了所有的煩惱,不再畏懼貧困,不再懼怕死亡……”——尼科洛.馬基雅維利致弗朗西斯科.維托裡

我們每天都為了“活好”,忙於生活、忙於工作。我們所能獨處的時間寥寥無幾,能在閒暇之餘過著簡單的生活卻成了一種奢求。我們的願望很簡單,有時間停下來泡杯茶,和愛的人看看書、看看電影。而房子就像座大山,壓在了我們青春的歲月上。命運就是這樣,有多少人能跳得過一道坎。

正如歌曲《還有多少個十年》裡面唱的:還有多少個十年,能勇敢做熱血青年;還有多少個十年,能堅持當初的信念;還有多少個十年,能不忘懷回憶點點;還有多少個十年,能記起青春的容顏。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青春無悔,用有限的青春做無限的事。青春本該是多彩多姿的,青春也該有很多選擇的,但我們都做了相同的選擇——買房!

2018年中國GDP人均是9462美元(人民幣64341元左右),GDP位居世界排名第九。與第一名的美國相差6.5倍左右,人均GDP差53452美元(人民幣363473元左右)。按照這二年中國GDP平均增速為6.5%左右,要7年左右才能趕到美國的今天。這二年是房地產經濟支撐GDP增速才能居高不下,現在國家對房地產控制非常嚴格,未來GDP增速肯定會受影響,可能會保持在5%左右。

這代人:生是為了房,活也是為了房|“GDP小康”,我們被平均了

數據來源網絡

2018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而美國2018年人均年薪收入是60555美元(人民幣411774元左右)。從數據上可以看出我們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收入比發達國家低,房價比發達國家高,這形成了嚴重的不對稱性。前幾年快速的發展是靠的地產開發,這幾年制約發展的也是房地產,房價的問題已經成了不得不急於解決的難題。

西漢·劉向《列女傳·卷一·母儀》:“孟子生有淑質孟母三遷,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ǎ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處子也。”乃去,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處子也。”舍市,近於屠,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處子矣。”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曆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處子也。”遂居於此。

孟母三遷的故事是家喻戶曉,為了自己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不斷搬家只為孩子。放到現在,就是我們流行的學區房。現在好多家長為了孩子讀書有個好學校,早早把學區房買好,這就誕生了我們的高價學區房。好的學區房少則百萬,多則上千萬。在一個房子面前感覺就失去了“公平”入學的機會。我們不僅不能“隨意”買房,還不能對學校有選擇的“權力”。

我們找工作時也會考慮房的因素,離房太遠可能不會太適合大多數人。以房為中心,在特定的半徑內找到合適的工作,已經成了束縛我們“圈子”大小的客觀原因。靠近公司房子太貴,只能選擇遠效便宜,每天通勤單邊1-2小時都很正常。常常感覺這樣的生活非常的“累”,但又毫無辦法。

這代人:生是為了房,活也是為了房|“GDP小康”,我們被平均了

古代有皇帝,皇帝有奴隸。現在有房,就變成房奴。

80後已經還貸好幾年,90後剛剛揹負了房貸,00後馬上也要接班。這幾代年輕人都是逃不過“房奴”的束縛。這種枷鎖是當代年輕人必須承受的,有人會說了不買房租房。我想這種群體數量在年輕人中不會太多吧,結婚彩禮不說,房是好多女方要求必須有的,難道單身?當擁有了一套房後,大家不是表達出高興,都會感慨“自由生活”結束了。要是放以前,有個一畝三分地那是相當高興的。這幾代人的工資承受了不該承受的壓力,在工資遠遠小於房價的時代,我們還得向“錢”走,不能停下腳步。

有時候會天真的想想,房價便宜,我們隨時可以換房到想去的地方生活,可以不用在一個地方活到老。回過神來,生活還得繼續,生命就這麼長,活在當下,房再貴我們也會向它“低頭”!

*************************************************************************************

中央對深圳的支持,深圳將成為機會無限,發展無限的世界級城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