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
"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導語: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2020年達成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3680家A股上市公司是中國龐大企業群體(民營企業就有2000多萬家)中的巨人,而66個千億俱樂部(收入超1000億元)成員又是巨人掌上的明珠。

千億俱樂部成員所在行業,集中在“能源、銀證保、零售、房地產、航空”等,這個大家庭可能在2020年有新成員進入,因為乳製品行業老大伊利股份(SH:600887)、老二蒙牛乳業(HK:02319)千億口號的時間節點到了:

伊利2014年提出“五強千億”目標,2020年成為全球乳業五強,營收突破千億;

蒙牛2017年提出“雙千億”目標,計劃三年內收入、市值達千億。

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01 發展質量

我們先看經營結果,2019年上半年:

伊利收入449.7億元,淨利潤37.8億元;

蒙牛收入398.6億元,淨利潤20.8億元。

伊利收入比蒙牛多出51億元,淨利潤比蒙牛多出82%。業績差距的背後,我們認為是長期的高質量發展,戰勝了低質量發展。


"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導語: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2020年達成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3680家A股上市公司是中國龐大企業群體(民營企業就有2000多萬家)中的巨人,而66個千億俱樂部(收入超1000億元)成員又是巨人掌上的明珠。

千億俱樂部成員所在行業,集中在“能源、銀證保、零售、房地產、航空”等,這個大家庭可能在2020年有新成員進入,因為乳製品行業老大伊利股份(SH:600887)、老二蒙牛乳業(HK:02319)千億口號的時間節點到了:

伊利2014年提出“五強千億”目標,2020年成為全球乳業五強,營收突破千億;

蒙牛2017年提出“雙千億”目標,計劃三年內收入、市值達千億。

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01 發展質量

我們先看經營結果,2019年上半年:

伊利收入449.7億元,淨利潤37.8億元;

蒙牛收入398.6億元,淨利潤20.8億元。

伊利收入比蒙牛多出51億元,淨利潤比蒙牛多出82%。業績差距的背後,我們認為是長期的高質量發展,戰勝了低質量發展。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導語: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2020年達成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3680家A股上市公司是中國龐大企業群體(民營企業就有2000多萬家)中的巨人,而66個千億俱樂部(收入超1000億元)成員又是巨人掌上的明珠。

千億俱樂部成員所在行業,集中在“能源、銀證保、零售、房地產、航空”等,這個大家庭可能在2020年有新成員進入,因為乳製品行業老大伊利股份(SH:600887)、老二蒙牛乳業(HK:02319)千億口號的時間節點到了:

伊利2014年提出“五強千億”目標,2020年成為全球乳業五強,營收突破千億;

蒙牛2017年提出“雙千億”目標,計劃三年內收入、市值達千億。

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01 發展質量

我們先看經營結果,2019年上半年:

伊利收入449.7億元,淨利潤37.8億元;

蒙牛收入398.6億元,淨利潤20.8億元。

伊利收入比蒙牛多出51億元,淨利潤比蒙牛多出82%。業績差距的背後,我們認為是長期的高質量發展,戰勝了低質量發展。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點擊可看大圖

高質量發展是什麼?

我們從現金層面和銷售費用層面來說。

2012年之後,伊利的銷售費用率明顯得到控制,與此同時收入卻實現了反超,也就是說廣告打得到卻能賣出更多產品,這證明伊利的品牌力和產品力要更優異。

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強勢,來自2010年以來的一系列動作:

品牌升級;獲得IDF頒發的功能乳製品創新金獎,中國乳品企業在海外獲得最高榮譽;成立亞洲最大的乳業技術研究院,並攻克研發出乳糖不耐相應產品;上線全稱可追溯系統;成立歐洲研發中心,大洋洲生產基地等。


"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導語: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2020年達成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3680家A股上市公司是中國龐大企業群體(民營企業就有2000多萬家)中的巨人,而66個千億俱樂部(收入超1000億元)成員又是巨人掌上的明珠。

千億俱樂部成員所在行業,集中在“能源、銀證保、零售、房地產、航空”等,這個大家庭可能在2020年有新成員進入,因為乳製品行業老大伊利股份(SH:600887)、老二蒙牛乳業(HK:02319)千億口號的時間節點到了:

伊利2014年提出“五強千億”目標,2020年成為全球乳業五強,營收突破千億;

蒙牛2017年提出“雙千億”目標,計劃三年內收入、市值達千億。

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01 發展質量

我們先看經營結果,2019年上半年:

伊利收入449.7億元,淨利潤37.8億元;

蒙牛收入398.6億元,淨利潤20.8億元。

伊利收入比蒙牛多出51億元,淨利潤比蒙牛多出82%。業績差距的背後,我們認為是長期的高質量發展,戰勝了低質量發展。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點擊可看大圖

高質量發展是什麼?

我們從現金層面和銷售費用層面來說。

2012年之後,伊利的銷售費用率明顯得到控制,與此同時收入卻實現了反超,也就是說廣告打得到卻能賣出更多產品,這證明伊利的品牌力和產品力要更優異。

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強勢,來自2010年以來的一系列動作:

品牌升級;獲得IDF頒發的功能乳製品創新金獎,中國乳品企業在海外獲得最高榮譽;成立亞洲最大的乳業技術研究院,並攻克研發出乳糖不耐相應產品;上線全稱可追溯系統;成立歐洲研發中心,大洋洲生產基地等。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差距,需要營銷費來填平。所以我們看到,蒙牛的較高的銷售費用率一直持續至今,2019年上半年在繼續上升,而伊利則較為平穩,甚至有一定減少。

營銷或是產品驅動,決定了企業不同的現金流狀態。品牌和產品更強,有利於對上下游的話語權,能佔用更多資源達到快速發展的目的。

從應收、應付票據和賬款能明顯的看到,伊利在上下游的話語權都要更強,2019年上半年:

伊利下游賒賬17.5億元,蒙牛下游賒賬41.9億元。

伊利欠上游105.7億元,蒙牛欠上游70.2億元。


"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導語: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2020年達成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3680家A股上市公司是中國龐大企業群體(民營企業就有2000多萬家)中的巨人,而66個千億俱樂部(收入超1000億元)成員又是巨人掌上的明珠。

千億俱樂部成員所在行業,集中在“能源、銀證保、零售、房地產、航空”等,這個大家庭可能在2020年有新成員進入,因為乳製品行業老大伊利股份(SH:600887)、老二蒙牛乳業(HK:02319)千億口號的時間節點到了:

伊利2014年提出“五強千億”目標,2020年成為全球乳業五強,營收突破千億;

蒙牛2017年提出“雙千億”目標,計劃三年內收入、市值達千億。

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01 發展質量

我們先看經營結果,2019年上半年:

伊利收入449.7億元,淨利潤37.8億元;

蒙牛收入398.6億元,淨利潤20.8億元。

伊利收入比蒙牛多出51億元,淨利潤比蒙牛多出82%。業績差距的背後,我們認為是長期的高質量發展,戰勝了低質量發展。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點擊可看大圖

高質量發展是什麼?

我們從現金層面和銷售費用層面來說。

2012年之後,伊利的銷售費用率明顯得到控制,與此同時收入卻實現了反超,也就是說廣告打得到卻能賣出更多產品,這證明伊利的品牌力和產品力要更優異。

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強勢,來自2010年以來的一系列動作:

品牌升級;獲得IDF頒發的功能乳製品創新金獎,中國乳品企業在海外獲得最高榮譽;成立亞洲最大的乳業技術研究院,並攻克研發出乳糖不耐相應產品;上線全稱可追溯系統;成立歐洲研發中心,大洋洲生產基地等。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差距,需要營銷費來填平。所以我們看到,蒙牛的較高的銷售費用率一直持續至今,2019年上半年在繼續上升,而伊利則較為平穩,甚至有一定減少。

營銷或是產品驅動,決定了企業不同的現金流狀態。品牌和產品更強,有利於對上下游的話語權,能佔用更多資源達到快速發展的目的。

從應收、應付票據和賬款能明顯的看到,伊利在上下游的話語權都要更強,2019年上半年:

伊利下游賒賬17.5億元,蒙牛下游賒賬41.9億元。

伊利欠上游105.7億元,蒙牛欠上游70.2億元。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導語: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2020年達成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3680家A股上市公司是中國龐大企業群體(民營企業就有2000多萬家)中的巨人,而66個千億俱樂部(收入超1000億元)成員又是巨人掌上的明珠。

千億俱樂部成員所在行業,集中在“能源、銀證保、零售、房地產、航空”等,這個大家庭可能在2020年有新成員進入,因為乳製品行業老大伊利股份(SH:600887)、老二蒙牛乳業(HK:02319)千億口號的時間節點到了:

伊利2014年提出“五強千億”目標,2020年成為全球乳業五強,營收突破千億;

蒙牛2017年提出“雙千億”目標,計劃三年內收入、市值達千億。

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01 發展質量

我們先看經營結果,2019年上半年:

伊利收入449.7億元,淨利潤37.8億元;

蒙牛收入398.6億元,淨利潤20.8億元。

伊利收入比蒙牛多出51億元,淨利潤比蒙牛多出82%。業績差距的背後,我們認為是長期的高質量發展,戰勝了低質量發展。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點擊可看大圖

高質量發展是什麼?

我們從現金層面和銷售費用層面來說。

2012年之後,伊利的銷售費用率明顯得到控制,與此同時收入卻實現了反超,也就是說廣告打得到卻能賣出更多產品,這證明伊利的品牌力和產品力要更優異。

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強勢,來自2010年以來的一系列動作:

品牌升級;獲得IDF頒發的功能乳製品創新金獎,中國乳品企業在海外獲得最高榮譽;成立亞洲最大的乳業技術研究院,並攻克研發出乳糖不耐相應產品;上線全稱可追溯系統;成立歐洲研發中心,大洋洲生產基地等。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差距,需要營銷費來填平。所以我們看到,蒙牛的較高的銷售費用率一直持續至今,2019年上半年在繼續上升,而伊利則較為平穩,甚至有一定減少。

營銷或是產品驅動,決定了企業不同的現金流狀態。品牌和產品更強,有利於對上下游的話語權,能佔用更多資源達到快速發展的目的。

從應收、應付票據和賬款能明顯的看到,伊利在上下游的話語權都要更強,2019年上半年:

伊利下游賒賬17.5億元,蒙牛下游賒賬41.9億元。

伊利欠上游105.7億元,蒙牛欠上游70.2億元。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點擊可看大圖


僅此一項,伊利比蒙牛多出59.8億元現金可以用於其他環節的發展提升。

從常識來判斷,銷售費用和賒賬帶來的低質量發展,從長期來看是無法支撐業績的持續增長的。

俗話說得好,練武不練功,到頭一場空。

02 人的價值

一切商業活動,根本的決定因素是人。是否有一個穩定的高層團隊,對公司的業績是決定性的,其關係到戰略判斷力和連貫性。

伊利的董事長和總裁是潘剛,大學畢業就入職伊利,曾組建液態奶事業部,攻克“乳糖不耐”難題。從最基層升上來的老伊利人,有乳業基因。幾個副總裁、總經理助理都是在職十年以上的老人。

反觀蒙牛,2011年寧高寧時代以來,董事長已經換了四任(寧高寧、馬建平、於旭波、陳朗),總裁也在馬建平接任半年後,由原雅士利總裁盧敏放接替孫伊萍。

我相信這些董事長都是牛人,從長期看,大概率能夠把公司經營得更好。但如果只有很短的時間,那就不好說了。畢竟任何人對行業的認知都要經歷學習曲線,除非是郭士納這種天才(麥肯錫最年輕的合夥人和總監,僅三年時間就盤活了IBM)。

管理層動盪期間,蒙牛的幾個戰略都沒收到太大的成效。

首先是各種併購行為,短期的任職必然會催生短期的價值創造方法,

就比如2013年,蒙牛124.6億元併購的雅士利,收入不僅沒達到預期,反而是連年下滑。有意思的是,2016年雅士利以12.3億港元併購連續多年虧損的多美滋中國,當年這筆交易就為蒙牛帶來了5590.5萬元的虧損。

再比如2018年,蒙牛在數字化營銷建設領域做戰略佈局,以奶昔牛奶慢燃等產品積極探索社交零售,開始拓展微商渠道。但此戰略也沒有給蒙牛帶來預想的效果,據2019年3月27日消息,因管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監管漏洞,導致蒙牛“慢燃”陷入了傳銷風波,全新戰略並沒有能夠改變蒙牛。

伊利這十年人沒變,不斷通過各種方式提升品質和質量,戰略是一以貫之的。

蒙牛和伊利管理團隊任職時長不同,在經營結果上的差異一眼可知(可回頭去看看上面10年期的收入和利潤表):

蒙牛的收入在2012年和2015年有兩個退坡,賣掉君樂寶之後,收入還會有一個大的波動;利潤一直不怎麼穩定,出現幾次停滯,甚至還出現虧損狀況。

伊利的收入和利潤都很穩健,十年裡有九年保持增長,確定性比較強。

不同的發展理念和不同任職時長的管理團隊,奠定了不同的前景。

03 投資未來

投資就是投未來,誰未來前景更好呢?

此前的一篇研究報告裡我們提過,國內乳製品行業基本上已經到頂,從我國牛奶歷年的產量可看出。

"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導語: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2020年達成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3680家A股上市公司是中國龐大企業群體(民營企業就有2000多萬家)中的巨人,而66個千億俱樂部(收入超1000億元)成員又是巨人掌上的明珠。

千億俱樂部成員所在行業,集中在“能源、銀證保、零售、房地產、航空”等,這個大家庭可能在2020年有新成員進入,因為乳製品行業老大伊利股份(SH:600887)、老二蒙牛乳業(HK:02319)千億口號的時間節點到了:

伊利2014年提出“五強千億”目標,2020年成為全球乳業五強,營收突破千億;

蒙牛2017年提出“雙千億”目標,計劃三年內收入、市值達千億。

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01 發展質量

我們先看經營結果,2019年上半年:

伊利收入449.7億元,淨利潤37.8億元;

蒙牛收入398.6億元,淨利潤20.8億元。

伊利收入比蒙牛多出51億元,淨利潤比蒙牛多出82%。業績差距的背後,我們認為是長期的高質量發展,戰勝了低質量發展。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點擊可看大圖

高質量發展是什麼?

我們從現金層面和銷售費用層面來說。

2012年之後,伊利的銷售費用率明顯得到控制,與此同時收入卻實現了反超,也就是說廣告打得到卻能賣出更多產品,這證明伊利的品牌力和產品力要更優異。

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強勢,來自2010年以來的一系列動作:

品牌升級;獲得IDF頒發的功能乳製品創新金獎,中國乳品企業在海外獲得最高榮譽;成立亞洲最大的乳業技術研究院,並攻克研發出乳糖不耐相應產品;上線全稱可追溯系統;成立歐洲研發中心,大洋洲生產基地等。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差距,需要營銷費來填平。所以我們看到,蒙牛的較高的銷售費用率一直持續至今,2019年上半年在繼續上升,而伊利則較為平穩,甚至有一定減少。

營銷或是產品驅動,決定了企業不同的現金流狀態。品牌和產品更強,有利於對上下游的話語權,能佔用更多資源達到快速發展的目的。

從應收、應付票據和賬款能明顯的看到,伊利在上下游的話語權都要更強,2019年上半年:

伊利下游賒賬17.5億元,蒙牛下游賒賬41.9億元。

伊利欠上游105.7億元,蒙牛欠上游70.2億元。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點擊可看大圖


僅此一項,伊利比蒙牛多出59.8億元現金可以用於其他環節的發展提升。

從常識來判斷,銷售費用和賒賬帶來的低質量發展,從長期來看是無法支撐業績的持續增長的。

俗話說得好,練武不練功,到頭一場空。

02 人的價值

一切商業活動,根本的決定因素是人。是否有一個穩定的高層團隊,對公司的業績是決定性的,其關係到戰略判斷力和連貫性。

伊利的董事長和總裁是潘剛,大學畢業就入職伊利,曾組建液態奶事業部,攻克“乳糖不耐”難題。從最基層升上來的老伊利人,有乳業基因。幾個副總裁、總經理助理都是在職十年以上的老人。

反觀蒙牛,2011年寧高寧時代以來,董事長已經換了四任(寧高寧、馬建平、於旭波、陳朗),總裁也在馬建平接任半年後,由原雅士利總裁盧敏放接替孫伊萍。

我相信這些董事長都是牛人,從長期看,大概率能夠把公司經營得更好。但如果只有很短的時間,那就不好說了。畢竟任何人對行業的認知都要經歷學習曲線,除非是郭士納這種天才(麥肯錫最年輕的合夥人和總監,僅三年時間就盤活了IBM)。

管理層動盪期間,蒙牛的幾個戰略都沒收到太大的成效。

首先是各種併購行為,短期的任職必然會催生短期的價值創造方法,

就比如2013年,蒙牛124.6億元併購的雅士利,收入不僅沒達到預期,反而是連年下滑。有意思的是,2016年雅士利以12.3億港元併購連續多年虧損的多美滋中國,當年這筆交易就為蒙牛帶來了5590.5萬元的虧損。

再比如2018年,蒙牛在數字化營銷建設領域做戰略佈局,以奶昔牛奶慢燃等產品積極探索社交零售,開始拓展微商渠道。但此戰略也沒有給蒙牛帶來預想的效果,據2019年3月27日消息,因管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監管漏洞,導致蒙牛“慢燃”陷入了傳銷風波,全新戰略並沒有能夠改變蒙牛。

伊利這十年人沒變,不斷通過各種方式提升品質和質量,戰略是一以貫之的。

蒙牛和伊利管理團隊任職時長不同,在經營結果上的差異一眼可知(可回頭去看看上面10年期的收入和利潤表):

蒙牛的收入在2012年和2015年有兩個退坡,賣掉君樂寶之後,收入還會有一個大的波動;利潤一直不怎麼穩定,出現幾次停滯,甚至還出現虧損狀況。

伊利的收入和利潤都很穩健,十年裡有九年保持增長,確定性比較強。

不同的發展理念和不同任職時長的管理團隊,奠定了不同的前景。

03 投資未來

投資就是投未來,誰未來前景更好呢?

此前的一篇研究報告裡我們提過,國內乳製品行業基本上已經到頂,從我國牛奶歷年的產量可看出。

中國乳業的“千億收入約定”,有人要爽約了?

但牛奶產量的總盤子到頂,並不意味著乳業企業就沒有發展空間了。對於伊利和蒙牛來說,機遇出自這些方面:

國外擴張(尤其是東南亞)的機遇;

國內擴張(份額提升、新品類)的機遇。

【1】國外

伊利2018年收購泰國最大冰淇淋企業Chomthana,藉此快速進入泰國並依地理能把自身產品快速輻射向東南亞;今年3月,收購已有80年曆史的新西蘭乳企Westland100%股權,獲得高質量的原奶產量,以及全球40個國家的渠道,國際化戰略再下一城。

相比之下,蒙牛在國際佈局上則比較落後,只是在新西蘭和印尼各有生產基地,渠道劣勢造成向外輸出的能力不足。

【2】國內

據市場研究機構尼爾森(Nielsen)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伊利和蒙牛在常溫奶領域的份額65%,低溫奶領域的份額是44%左右,從長期看這兩大巨頭的競爭優勢還是挺大的。

其中伊利的發展質量更高,份額提升的潛力更大。今年上半年伊利的重點單品和新品——包括“金典”、“安慕希”、“暢輕”、“每益添”、“Joy Day” 、“金領冠”、“巧樂茲”、“甄稀”、“暢意100%”等——的發展趨勢(即同比30%的增長)可以佐證。

多問一個為什麼,為什麼伊利的產品力更強呢?其實還是來自於研發的支持。2019年上半年伊利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14%至2.01億元,而蒙牛去年全年研發投入也就1.59億元。

研發的強勁,還帶來新品類的機遇,畢竟伊利在渠道這個快消品關鍵能力上遙遙領先,截止2018年有500萬個零售網點,完全有能力在常溫乳酸菌飲料、豆奶、能量飲料和包裝水等細分飲品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04 結語

從發展質量、團隊穩定性和未來前景方面,蒙牛都要弱於伊利,這種情況下其2019年-2020年要實現遠超伊利發展,必須新增310億的收入,每年收入增長要達到20.4%才能完成千億目標,這在從成本里扣錢的乳業行業裡是非常難的。

還必須考慮到,蒙牛今年7月宣佈41億元賣掉君樂寶之後,少了百億級別的業務線,還必須把這個收入空缺填補上。

反觀伊利,2018年收入795.5億元,每年完成12.1%的收入增速就能完成千億目標,難度不大,很有可能提前完成任務。

伊利和蒙牛的“千億收入約定”,你怎麼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