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現狀:流動人口單身率更高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就單身人群城市分佈情況來看,單身“90後”主要聚集在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東莞。北、上、廣、深位居前四,一線城市單身佔比持續領先。此外,與“本地土著”相比,流動人口的單身比例更高。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現狀:流動人口單身率更高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就單身人群城市分佈情況來看,單身“90後”主要聚集在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東莞。北、上、廣、深位居前四,一線城市單身佔比持續領先。此外,與“本地土著”相比,流動人口的單身比例更高。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男性更迫切脫單

針對婚戀狀況滿意度的調查顯示,超八成(86.28%)單身青年對自己目前的單身狀態表示不滿,渴望改變,同時願意付諸行動來改變現狀。從性別差異看,單身男性(88%)比單身女性(82%)更急於脫單,渴望改變現狀。單身青年脫單的主要動力是對婚姻生活的嚮往(54.55%)和父母催婚的壓力(45.52%),其次是受朋友結婚的影響、難以承受孤獨。

“90後”脫單方式:親戚朋友介紹、工作接觸、婚戀社交網絡平臺接觸

調查顯示,親戚朋友介紹與婚戀社交軟件是當下“90後”單身青年脫單的主流方式,其次為工作環境接觸、相親活動和泛社交活動。就性別差異來看,超半數(54.27%)男性願意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略高於女性(49.42%),而女性更多選擇親戚朋友的介紹(62.54%)。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的青年群體越願意嘗試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等方式脫單。單身青年希望得到的脫單幫助為:獲得參與以興趣愛好為主的社交活動的機會、參與相親活動以及有誠信的線上交友產品。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現狀:流動人口單身率更高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就單身人群城市分佈情況來看,單身“90後”主要聚集在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東莞。北、上、廣、深位居前四,一線城市單身佔比持續領先。此外,與“本地土著”相比,流動人口的單身比例更高。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男性更迫切脫單

針對婚戀狀況滿意度的調查顯示,超八成(86.28%)單身青年對自己目前的單身狀態表示不滿,渴望改變,同時願意付諸行動來改變現狀。從性別差異看,單身男性(88%)比單身女性(82%)更急於脫單,渴望改變現狀。單身青年脫單的主要動力是對婚姻生活的嚮往(54.55%)和父母催婚的壓力(45.52%),其次是受朋友結婚的影響、難以承受孤獨。

“90後”脫單方式:親戚朋友介紹、工作接觸、婚戀社交網絡平臺接觸

調查顯示,親戚朋友介紹與婚戀社交軟件是當下“90後”單身青年脫單的主流方式,其次為工作環境接觸、相親活動和泛社交活動。就性別差異來看,超半數(54.27%)男性願意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略高於女性(49.42%),而女性更多選擇親戚朋友的介紹(62.54%)。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的青年群體越願意嘗試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等方式脫單。單身青年希望得到的脫單幫助為:獲得參與以興趣愛好為主的社交活動的機會、參與相親活動以及有誠信的線上交友產品。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主要幸福感來源:穩定收入、父母健康、職業前景良好

穩定的收入(57.78%)、父母身體健康(57.62%)、職業前景良好(29.99%)、擁有好朋友(25.05%)及充實的業餘生活(24.37%)是單身男女主要的幸福感來源。由此可見,“90後”單身青年重視經濟獨立,渴望自我價值的實現。

“90後”主要壓力來源:脫單壓力、經濟壓力、自我提升壓力

脫髮、熬夜、加班、壓力山大似乎成了單身“90後”的家常便飯。調查顯示,單身男女主要的生活壓力是脫單壓力(44.53%),其次是經濟壓力(15.82%)、自我提升壓力(14.14%)及工作壓力(13.22%)。既為單身狀態焦慮,又要考慮工作、經濟等物質方面的壓力,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現狀:流動人口單身率更高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就單身人群城市分佈情況來看,單身“90後”主要聚集在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東莞。北、上、廣、深位居前四,一線城市單身佔比持續領先。此外,與“本地土著”相比,流動人口的單身比例更高。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男性更迫切脫單

針對婚戀狀況滿意度的調查顯示,超八成(86.28%)單身青年對自己目前的單身狀態表示不滿,渴望改變,同時願意付諸行動來改變現狀。從性別差異看,單身男性(88%)比單身女性(82%)更急於脫單,渴望改變現狀。單身青年脫單的主要動力是對婚姻生活的嚮往(54.55%)和父母催婚的壓力(45.52%),其次是受朋友結婚的影響、難以承受孤獨。

“90後”脫單方式:親戚朋友介紹、工作接觸、婚戀社交網絡平臺接觸

調查顯示,親戚朋友介紹與婚戀社交軟件是當下“90後”單身青年脫單的主流方式,其次為工作環境接觸、相親活動和泛社交活動。就性別差異來看,超半數(54.27%)男性願意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略高於女性(49.42%),而女性更多選擇親戚朋友的介紹(62.54%)。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的青年群體越願意嘗試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等方式脫單。單身青年希望得到的脫單幫助為:獲得參與以興趣愛好為主的社交活動的機會、參與相親活動以及有誠信的線上交友產品。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主要幸福感來源:穩定收入、父母健康、職業前景良好

穩定的收入(57.78%)、父母身體健康(57.62%)、職業前景良好(29.99%)、擁有好朋友(25.05%)及充實的業餘生活(24.37%)是單身男女主要的幸福感來源。由此可見,“90後”單身青年重視經濟獨立,渴望自我價值的實現。

“90後”主要壓力來源:脫單壓力、經濟壓力、自我提升壓力

脫髮、熬夜、加班、壓力山大似乎成了單身“90後”的家常便飯。調查顯示,單身男女主要的生活壓力是脫單壓力(44.53%),其次是經濟壓力(15.82%)、自我提升壓力(14.14%)及工作壓力(13.22%)。既為單身狀態焦慮,又要考慮工作、經濟等物質方面的壓力,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擇偶觀:女性更“聽媽媽的話”

調查顯示,超七成“90後”的父母選擇尊重子女的婚戀生活;子女收入越高,在婚戀選擇方面受到父母干預越少。50%的女性擇偶方面會受到父母意見影響,僅25%的男性會受到父母影響,可見女性比男性更“聽媽媽的話”。從地域來看,“本地土著”青年的在對配偶的選擇上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

“90後”婚姻觀:近六成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

近六成“90後”單身青年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而認為到了年紀就應該結婚、婚姻是愛情的保障的單身男女則不到一成(7.97%);近七成認為成家立業可同時進行,11%認為可以先成家後立業。對於家庭收入的理想性別比,五成單身青年認為丈夫應承擔主要的經濟責任,三成人認為應夫妻共同承擔經濟責任。對於家務分配,近半數單身青年支持分工合作,而不再是男生或女生一人包乾。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現狀:流動人口單身率更高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就單身人群城市分佈情況來看,單身“90後”主要聚集在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東莞。北、上、廣、深位居前四,一線城市單身佔比持續領先。此外,與“本地土著”相比,流動人口的單身比例更高。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男性更迫切脫單

針對婚戀狀況滿意度的調查顯示,超八成(86.28%)單身青年對自己目前的單身狀態表示不滿,渴望改變,同時願意付諸行動來改變現狀。從性別差異看,單身男性(88%)比單身女性(82%)更急於脫單,渴望改變現狀。單身青年脫單的主要動力是對婚姻生活的嚮往(54.55%)和父母催婚的壓力(45.52%),其次是受朋友結婚的影響、難以承受孤獨。

“90後”脫單方式:親戚朋友介紹、工作接觸、婚戀社交網絡平臺接觸

調查顯示,親戚朋友介紹與婚戀社交軟件是當下“90後”單身青年脫單的主流方式,其次為工作環境接觸、相親活動和泛社交活動。就性別差異來看,超半數(54.27%)男性願意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略高於女性(49.42%),而女性更多選擇親戚朋友的介紹(62.54%)。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的青年群體越願意嘗試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等方式脫單。單身青年希望得到的脫單幫助為:獲得參與以興趣愛好為主的社交活動的機會、參與相親活動以及有誠信的線上交友產品。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主要幸福感來源:穩定收入、父母健康、職業前景良好

穩定的收入(57.78%)、父母身體健康(57.62%)、職業前景良好(29.99%)、擁有好朋友(25.05%)及充實的業餘生活(24.37%)是單身男女主要的幸福感來源。由此可見,“90後”單身青年重視經濟獨立,渴望自我價值的實現。

“90後”主要壓力來源:脫單壓力、經濟壓力、自我提升壓力

脫髮、熬夜、加班、壓力山大似乎成了單身“90後”的家常便飯。調查顯示,單身男女主要的生活壓力是脫單壓力(44.53%),其次是經濟壓力(15.82%)、自我提升壓力(14.14%)及工作壓力(13.22%)。既為單身狀態焦慮,又要考慮工作、經濟等物質方面的壓力,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擇偶觀:女性更“聽媽媽的話”

調查顯示,超七成“90後”的父母選擇尊重子女的婚戀生活;子女收入越高,在婚戀選擇方面受到父母干預越少。50%的女性擇偶方面會受到父母意見影響,僅25%的男性會受到父母影響,可見女性比男性更“聽媽媽的話”。從地域來看,“本地土著”青年的在對配偶的選擇上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

“90後”婚姻觀:近六成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

近六成“90後”單身青年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而認為到了年紀就應該結婚、婚姻是愛情的保障的單身男女則不到一成(7.97%);近七成認為成家立業可同時進行,11%認為可以先成家後立業。對於家庭收入的理想性別比,五成單身青年認為丈夫應承擔主要的經濟責任,三成人認為應夫妻共同承擔經濟責任。對於家務分配,近半數單身青年支持分工合作,而不再是男生或女生一人包乾。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新“門當戶對”:學歷、能力和成長背景匹配

調查顯示,超七成單身青年認為“門當戶對”是指結婚對象雙方的學歷、能力、成長背景等匹配。50%的“90後”單身青年贊同“門當戶對”,46%認為只要真心相愛就行。此外,收入越高越贊同“門當戶對”。

超半數“90後”接受租房結婚

調查顯示,近七成“90後”單身青年認為經濟水平不是唯一重要的擇偶標準。近半數(43.97%)“90後”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意願;其中男生(53.87%)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比例高於女性(37%)。在結婚籌備上,女性對經濟的考量多過男性。針對“高房價”“高彩禮”等熱門問題,超半數“90後”接受租房結婚,超四成“90後”對彩禮持理性態度,收入越高,越認為彩禮可有可無。

有緣網發佈《90後大眾婚戀行為報告2019》: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現狀:流動人口單身率更高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就單身人群城市分佈情況來看,單身“90後”主要聚集在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東莞。北、上、廣、深位居前四,一線城市單身佔比持續領先。此外,與“本地土著”相比,流動人口的單身比例更高。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男性更迫切脫單

針對婚戀狀況滿意度的調查顯示,超八成(86.28%)單身青年對自己目前的單身狀態表示不滿,渴望改變,同時願意付諸行動來改變現狀。從性別差異看,單身男性(88%)比單身女性(82%)更急於脫單,渴望改變現狀。單身青年脫單的主要動力是對婚姻生活的嚮往(54.55%)和父母催婚的壓力(45.52%),其次是受朋友結婚的影響、難以承受孤獨。

“90後”脫單方式:親戚朋友介紹、工作接觸、婚戀社交網絡平臺接觸

調查顯示,親戚朋友介紹與婚戀社交軟件是當下“90後”單身青年脫單的主流方式,其次為工作環境接觸、相親活動和泛社交活動。就性別差異來看,超半數(54.27%)男性願意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略高於女性(49.42%),而女性更多選擇親戚朋友的介紹(62.54%)。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的青年群體越願意嘗試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等方式脫單。單身青年希望得到的脫單幫助為:獲得參與以興趣愛好為主的社交活動的機會、參與相親活動以及有誠信的線上交友產品。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主要幸福感來源:穩定收入、父母健康、職業前景良好

穩定的收入(57.78%)、父母身體健康(57.62%)、職業前景良好(29.99%)、擁有好朋友(25.05%)及充實的業餘生活(24.37%)是單身男女主要的幸福感來源。由此可見,“90後”單身青年重視經濟獨立,渴望自我價值的實現。

“90後”主要壓力來源:脫單壓力、經濟壓力、自我提升壓力

脫髮、熬夜、加班、壓力山大似乎成了單身“90後”的家常便飯。調查顯示,單身男女主要的生活壓力是脫單壓力(44.53%),其次是經濟壓力(15.82%)、自我提升壓力(14.14%)及工作壓力(13.22%)。既為單身狀態焦慮,又要考慮工作、經濟等物質方面的壓力,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擇偶觀:女性更“聽媽媽的話”

調查顯示,超七成“90後”的父母選擇尊重子女的婚戀生活;子女收入越高,在婚戀選擇方面受到父母干預越少。50%的女性擇偶方面會受到父母意見影響,僅25%的男性會受到父母影響,可見女性比男性更“聽媽媽的話”。從地域來看,“本地土著”青年的在對配偶的選擇上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

“90後”婚姻觀:近六成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

近六成“90後”單身青年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而認為到了年紀就應該結婚、婚姻是愛情的保障的單身男女則不到一成(7.97%);近七成認為成家立業可同時進行,11%認為可以先成家後立業。對於家庭收入的理想性別比,五成單身青年認為丈夫應承擔主要的經濟責任,三成人認為應夫妻共同承擔經濟責任。對於家務分配,近半數單身青年支持分工合作,而不再是男生或女生一人包乾。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新“門當戶對”:學歷、能力和成長背景匹配

調查顯示,超七成單身青年認為“門當戶對”是指結婚對象雙方的學歷、能力、成長背景等匹配。50%的“90後”單身青年贊同“門當戶對”,46%認為只要真心相愛就行。此外,收入越高越贊同“門當戶對”。

超半數“90後”接受租房結婚

調查顯示,近七成“90後”單身青年認為經濟水平不是唯一重要的擇偶標準。近半數(43.97%)“90後”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意願;其中男生(53.87%)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比例高於女性(37%)。在結婚籌備上,女性對經濟的考量多過男性。針對“高房價”“高彩禮”等熱門問題,超半數“90後”接受租房結婚,超四成“90後”對彩禮持理性態度,收入越高,越認為彩禮可有可無。

有緣網發佈《90後大眾婚戀行為報告2019》: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現狀:流動人口單身率更高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就單身人群城市分佈情況來看,單身“90後”主要聚集在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東莞。北、上、廣、深位居前四,一線城市單身佔比持續領先。此外,與“本地土著”相比,流動人口的單身比例更高。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男性更迫切脫單

針對婚戀狀況滿意度的調查顯示,超八成(86.28%)單身青年對自己目前的單身狀態表示不滿,渴望改變,同時願意付諸行動來改變現狀。從性別差異看,單身男性(88%)比單身女性(82%)更急於脫單,渴望改變現狀。單身青年脫單的主要動力是對婚姻生活的嚮往(54.55%)和父母催婚的壓力(45.52%),其次是受朋友結婚的影響、難以承受孤獨。

“90後”脫單方式:親戚朋友介紹、工作接觸、婚戀社交網絡平臺接觸

調查顯示,親戚朋友介紹與婚戀社交軟件是當下“90後”單身青年脫單的主流方式,其次為工作環境接觸、相親活動和泛社交活動。就性別差異來看,超半數(54.27%)男性願意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略高於女性(49.42%),而女性更多選擇親戚朋友的介紹(62.54%)。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的青年群體越願意嘗試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等方式脫單。單身青年希望得到的脫單幫助為:獲得參與以興趣愛好為主的社交活動的機會、參與相親活動以及有誠信的線上交友產品。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主要幸福感來源:穩定收入、父母健康、職業前景良好

穩定的收入(57.78%)、父母身體健康(57.62%)、職業前景良好(29.99%)、擁有好朋友(25.05%)及充實的業餘生活(24.37%)是單身男女主要的幸福感來源。由此可見,“90後”單身青年重視經濟獨立,渴望自我價值的實現。

“90後”主要壓力來源:脫單壓力、經濟壓力、自我提升壓力

脫髮、熬夜、加班、壓力山大似乎成了單身“90後”的家常便飯。調查顯示,單身男女主要的生活壓力是脫單壓力(44.53%),其次是經濟壓力(15.82%)、自我提升壓力(14.14%)及工作壓力(13.22%)。既為單身狀態焦慮,又要考慮工作、經濟等物質方面的壓力,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擇偶觀:女性更“聽媽媽的話”

調查顯示,超七成“90後”的父母選擇尊重子女的婚戀生活;子女收入越高,在婚戀選擇方面受到父母干預越少。50%的女性擇偶方面會受到父母意見影響,僅25%的男性會受到父母影響,可見女性比男性更“聽媽媽的話”。從地域來看,“本地土著”青年的在對配偶的選擇上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

“90後”婚姻觀:近六成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

近六成“90後”單身青年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而認為到了年紀就應該結婚、婚姻是愛情的保障的單身男女則不到一成(7.97%);近七成認為成家立業可同時進行,11%認為可以先成家後立業。對於家庭收入的理想性別比,五成單身青年認為丈夫應承擔主要的經濟責任,三成人認為應夫妻共同承擔經濟責任。對於家務分配,近半數單身青年支持分工合作,而不再是男生或女生一人包乾。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新“門當戶對”:學歷、能力和成長背景匹配

調查顯示,超七成單身青年認為“門當戶對”是指結婚對象雙方的學歷、能力、成長背景等匹配。50%的“90後”單身青年贊同“門當戶對”,46%認為只要真心相愛就行。此外,收入越高越贊同“門當戶對”。

超半數“90後”接受租房結婚

調查顯示,近七成“90後”單身青年認為經濟水平不是唯一重要的擇偶標準。近半數(43.97%)“90後”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意願;其中男生(53.87%)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比例高於女性(37%)。在結婚籌備上,女性對經濟的考量多過男性。針對“高房價”“高彩禮”等熱門問題,超半數“90後”接受租房結婚,超四成“90後”對彩禮持理性態度,收入越高,越認為彩禮可有可無。

有緣網發佈《90後大眾婚戀行為報告2019》: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現狀:流動人口單身率更高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就單身人群城市分佈情況來看,單身“90後”主要聚集在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東莞。北、上、廣、深位居前四,一線城市單身佔比持續領先。此外,與“本地土著”相比,流動人口的單身比例更高。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男性更迫切脫單

針對婚戀狀況滿意度的調查顯示,超八成(86.28%)單身青年對自己目前的單身狀態表示不滿,渴望改變,同時願意付諸行動來改變現狀。從性別差異看,單身男性(88%)比單身女性(82%)更急於脫單,渴望改變現狀。單身青年脫單的主要動力是對婚姻生活的嚮往(54.55%)和父母催婚的壓力(45.52%),其次是受朋友結婚的影響、難以承受孤獨。

“90後”脫單方式:親戚朋友介紹、工作接觸、婚戀社交網絡平臺接觸

調查顯示,親戚朋友介紹與婚戀社交軟件是當下“90後”單身青年脫單的主流方式,其次為工作環境接觸、相親活動和泛社交活動。就性別差異來看,超半數(54.27%)男性願意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略高於女性(49.42%),而女性更多選擇親戚朋友的介紹(62.54%)。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的青年群體越願意嘗試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等方式脫單。單身青年希望得到的脫單幫助為:獲得參與以興趣愛好為主的社交活動的機會、參與相親活動以及有誠信的線上交友產品。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主要幸福感來源:穩定收入、父母健康、職業前景良好

穩定的收入(57.78%)、父母身體健康(57.62%)、職業前景良好(29.99%)、擁有好朋友(25.05%)及充實的業餘生活(24.37%)是單身男女主要的幸福感來源。由此可見,“90後”單身青年重視經濟獨立,渴望自我價值的實現。

“90後”主要壓力來源:脫單壓力、經濟壓力、自我提升壓力

脫髮、熬夜、加班、壓力山大似乎成了單身“90後”的家常便飯。調查顯示,單身男女主要的生活壓力是脫單壓力(44.53%),其次是經濟壓力(15.82%)、自我提升壓力(14.14%)及工作壓力(13.22%)。既為單身狀態焦慮,又要考慮工作、經濟等物質方面的壓力,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擇偶觀:女性更“聽媽媽的話”

調查顯示,超七成“90後”的父母選擇尊重子女的婚戀生活;子女收入越高,在婚戀選擇方面受到父母干預越少。50%的女性擇偶方面會受到父母意見影響,僅25%的男性會受到父母影響,可見女性比男性更“聽媽媽的話”。從地域來看,“本地土著”青年的在對配偶的選擇上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

“90後”婚姻觀:近六成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

近六成“90後”單身青年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而認為到了年紀就應該結婚、婚姻是愛情的保障的單身男女則不到一成(7.97%);近七成認為成家立業可同時進行,11%認為可以先成家後立業。對於家庭收入的理想性別比,五成單身青年認為丈夫應承擔主要的經濟責任,三成人認為應夫妻共同承擔經濟責任。對於家務分配,近半數單身青年支持分工合作,而不再是男生或女生一人包乾。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新“門當戶對”:學歷、能力和成長背景匹配

調查顯示,超七成單身青年認為“門當戶對”是指結婚對象雙方的學歷、能力、成長背景等匹配。50%的“90後”單身青年贊同“門當戶對”,46%認為只要真心相愛就行。此外,收入越高越贊同“門當戶對”。

超半數“90後”接受租房結婚

調查顯示,近七成“90後”單身青年認為經濟水平不是唯一重要的擇偶標準。近半數(43.97%)“90後”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意願;其中男生(53.87%)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比例高於女性(37%)。在結婚籌備上,女性對經濟的考量多過男性。針對“高房價”“高彩禮”等熱門問題,超半數“90後”接受租房結婚,超四成“90後”對彩禮持理性態度,收入越高,越認為彩禮可有可無。

有緣網發佈《90後大眾婚戀行為報告2019》: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深圳本地寶推薦服務:

私信

回覆【健身】獲取全民健身日活動最新消息

回覆【限行】獲取免限行申請入口

回覆【入戶】獲取入戶資格測試入口

回覆【失業】獲取失業金領取辦理入口

回覆【搖號】測試車牌搖號資格

回覆【居住證】獲取深圳居住證辦理入口

回覆【公租房】獲取深圳最新項目申請入口及項目詳情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現狀:流動人口單身率更高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就單身人群城市分佈情況來看,單身“90後”主要聚集在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東莞。北、上、廣、深位居前四,一線城市單身佔比持續領先。此外,與“本地土著”相比,流動人口的單身比例更高。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男性更迫切脫單

針對婚戀狀況滿意度的調查顯示,超八成(86.28%)單身青年對自己目前的單身狀態表示不滿,渴望改變,同時願意付諸行動來改變現狀。從性別差異看,單身男性(88%)比單身女性(82%)更急於脫單,渴望改變現狀。單身青年脫單的主要動力是對婚姻生活的嚮往(54.55%)和父母催婚的壓力(45.52%),其次是受朋友結婚的影響、難以承受孤獨。

“90後”脫單方式:親戚朋友介紹、工作接觸、婚戀社交網絡平臺接觸

調查顯示,親戚朋友介紹與婚戀社交軟件是當下“90後”單身青年脫單的主流方式,其次為工作環境接觸、相親活動和泛社交活動。就性別差異來看,超半數(54.27%)男性願意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略高於女性(49.42%),而女性更多選擇親戚朋友的介紹(62.54%)。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的青年群體越願意嘗試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等方式脫單。單身青年希望得到的脫單幫助為:獲得參與以興趣愛好為主的社交活動的機會、參與相親活動以及有誠信的線上交友產品。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主要幸福感來源:穩定收入、父母健康、職業前景良好

穩定的收入(57.78%)、父母身體健康(57.62%)、職業前景良好(29.99%)、擁有好朋友(25.05%)及充實的業餘生活(24.37%)是單身男女主要的幸福感來源。由此可見,“90後”單身青年重視經濟獨立,渴望自我價值的實現。

“90後”主要壓力來源:脫單壓力、經濟壓力、自我提升壓力

脫髮、熬夜、加班、壓力山大似乎成了單身“90後”的家常便飯。調查顯示,單身男女主要的生活壓力是脫單壓力(44.53%),其次是經濟壓力(15.82%)、自我提升壓力(14.14%)及工作壓力(13.22%)。既為單身狀態焦慮,又要考慮工作、經濟等物質方面的壓力,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擇偶觀:女性更“聽媽媽的話”

調查顯示,超七成“90後”的父母選擇尊重子女的婚戀生活;子女收入越高,在婚戀選擇方面受到父母干預越少。50%的女性擇偶方面會受到父母意見影響,僅25%的男性會受到父母影響,可見女性比男性更“聽媽媽的話”。從地域來看,“本地土著”青年的在對配偶的選擇上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

“90後”婚姻觀:近六成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

近六成“90後”單身青年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而認為到了年紀就應該結婚、婚姻是愛情的保障的單身男女則不到一成(7.97%);近七成認為成家立業可同時進行,11%認為可以先成家後立業。對於家庭收入的理想性別比,五成單身青年認為丈夫應承擔主要的經濟責任,三成人認為應夫妻共同承擔經濟責任。對於家務分配,近半數單身青年支持分工合作,而不再是男生或女生一人包乾。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新“門當戶對”:學歷、能力和成長背景匹配

調查顯示,超七成單身青年認為“門當戶對”是指結婚對象雙方的學歷、能力、成長背景等匹配。50%的“90後”單身青年贊同“門當戶對”,46%認為只要真心相愛就行。此外,收入越高越贊同“門當戶對”。

超半數“90後”接受租房結婚

調查顯示,近七成“90後”單身青年認為經濟水平不是唯一重要的擇偶標準。近半數(43.97%)“90後”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意願;其中男生(53.87%)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比例高於女性(37%)。在結婚籌備上,女性對經濟的考量多過男性。針對“高房價”“高彩禮”等熱門問題,超半數“90後”接受租房結婚,超四成“90後”對彩禮持理性態度,收入越高,越認為彩禮可有可無。

有緣網發佈《90後大眾婚戀行為報告2019》: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深圳本地寶推薦服務:

私信

回覆【健身】獲取全民健身日活動最新消息

回覆【限行】獲取免限行申請入口

回覆【入戶】獲取入戶資格測試入口

回覆【失業】獲取失業金領取辦理入口

回覆【搖號】測試車牌搖號資格

回覆【居住證】獲取深圳居住證辦理入口

回覆【公租房】獲取深圳最新項目申請入口及項目詳情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說明:本文由深圳本地寶編輯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

▌來源:深圳晚報

▌編輯:小飛俠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評論、收藏、轉發、點贊。想獲取更多深圳本地辦事指南和吃喝玩樂新資訊,敬請關注深圳本地寶!

"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七夕之際,為更好地瞭解“90後”單身群體的婚戀觀及婚戀需求,珍愛網聯合中國青年網、“青春有約”聯誼交友平臺共同發起,由深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支持,針對全國“90後”青年婚戀觀進行抽樣調查,調研的有效樣本量為4590份。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現狀:流動人口單身率更高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就單身人群城市分佈情況來看,單身“90後”主要聚集在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東莞。北、上、廣、深位居前四,一線城市單身佔比持續領先。此外,與“本地土著”相比,流動人口的單身比例更高。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男性更迫切脫單

針對婚戀狀況滿意度的調查顯示,超八成(86.28%)單身青年對自己目前的單身狀態表示不滿,渴望改變,同時願意付諸行動來改變現狀。從性別差異看,單身男性(88%)比單身女性(82%)更急於脫單,渴望改變現狀。單身青年脫單的主要動力是對婚姻生活的嚮往(54.55%)和父母催婚的壓力(45.52%),其次是受朋友結婚的影響、難以承受孤獨。

“90後”脫單方式:親戚朋友介紹、工作接觸、婚戀社交網絡平臺接觸

調查顯示,親戚朋友介紹與婚戀社交軟件是當下“90後”單身青年脫單的主流方式,其次為工作環境接觸、相親活動和泛社交活動。就性別差異來看,超半數(54.27%)男性願意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略高於女性(49.42%),而女性更多選擇親戚朋友的介紹(62.54%)。從學歷背景看,學歷越高的青年群體越願意嘗試使用婚戀社交軟件等方式脫單。單身青年希望得到的脫單幫助為:獲得參與以興趣愛好為主的社交活動的機會、參與相親活動以及有誠信的線上交友產品。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主要幸福感來源:穩定收入、父母健康、職業前景良好

穩定的收入(57.78%)、父母身體健康(57.62%)、職業前景良好(29.99%)、擁有好朋友(25.05%)及充實的業餘生活(24.37%)是單身男女主要的幸福感來源。由此可見,“90後”單身青年重視經濟獨立,渴望自我價值的實現。

“90後”主要壓力來源:脫單壓力、經濟壓力、自我提升壓力

脫髮、熬夜、加班、壓力山大似乎成了單身“90後”的家常便飯。調查顯示,單身男女主要的生活壓力是脫單壓力(44.53%),其次是經濟壓力(15.82%)、自我提升壓力(14.14%)及工作壓力(13.22%)。既為單身狀態焦慮,又要考慮工作、經濟等物質方面的壓力,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90後”擇偶觀:女性更“聽媽媽的話”

調查顯示,超七成“90後”的父母選擇尊重子女的婚戀生活;子女收入越高,在婚戀選擇方面受到父母干預越少。50%的女性擇偶方面會受到父母意見影響,僅25%的男性會受到父母影響,可見女性比男性更“聽媽媽的話”。從地域來看,“本地土著”青年的在對配偶的選擇上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

“90後”婚姻觀:近六成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

近六成“90後”單身青年認為婚姻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生活,而認為到了年紀就應該結婚、婚姻是愛情的保障的單身男女則不到一成(7.97%);近七成認為成家立業可同時進行,11%認為可以先成家後立業。對於家庭收入的理想性別比,五成單身青年認為丈夫應承擔主要的經濟責任,三成人認為應夫妻共同承擔經濟責任。對於家務分配,近半數單身青年支持分工合作,而不再是男生或女生一人包乾。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新“門當戶對”:學歷、能力和成長背景匹配

調查顯示,超七成單身青年認為“門當戶對”是指結婚對象雙方的學歷、能力、成長背景等匹配。50%的“90後”單身青年贊同“門當戶對”,46%認為只要真心相愛就行。此外,收入越高越贊同“門當戶對”。

超半數“90後”接受租房結婚

調查顯示,近七成“90後”單身青年認為經濟水平不是唯一重要的擇偶標準。近半數(43.97%)“90後”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意願;其中男生(53.87%)認為存款多少不影響結婚的比例高於女性(37%)。在結婚籌備上,女性對經濟的考量多過男性。針對“高房價”“高彩禮”等熱門問題,超半數“90後”接受租房結婚,超四成“90後”對彩禮持理性態度,收入越高,越認為彩禮可有可無。

有緣網發佈《90後大眾婚戀行為報告2019》: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深圳本地寶推薦服務:

私信

回覆【健身】獲取全民健身日活動最新消息

回覆【限行】獲取免限行申請入口

回覆【入戶】獲取入戶資格測試入口

回覆【失業】獲取失業金領取辦理入口

回覆【搖號】測試車牌搖號資格

回覆【居住證】獲取深圳居住證辦理入口

回覆【公租房】獲取深圳最新項目申請入口及項目詳情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說明:本文由深圳本地寶編輯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

▌來源:深圳晚報

▌編輯:小飛俠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評論、收藏、轉發、點贊。想獲取更多深圳本地辦事指南和吃喝玩樂新資訊,敬請關注深圳本地寶!

《一線城市單身青年思想圖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