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孩子,安全性真是讓人操心。到哪家長都得寸步不離看著


不過,也有齊心協力的時候,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倒黴蛋」便會大喊:「要下雨啦!」

所有的小夥伴便會風一般地出現,搶救自己家的醬盆,大人們則會推開門看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額,至於味道,光顧著玩了,胡嚕幾口哄飽肚皮就行了。不過在缺少配菜的年代,西瓜醬的確給不太豐富的飯桌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孩子,安全性真是讓人操心。到哪家長都得寸步不離看著


不過,也有齊心協力的時候,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倒黴蛋」便會大喊:「要下雨啦!」

所有的小夥伴便會風一般地出現,搶救自己家的醬盆,大人們則會推開門看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額,至於味道,光顧著玩了,胡嚕幾口哄飽肚皮就行了。不過在缺少配菜的年代,西瓜醬的確給不太豐富的飯桌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的冰糕箱

提起在外面瘋跑,有趣君可是非常有生活。在屋裡憋悶地太久,家窮又無三兄四弟,更沒小霸王之類的遊戲可解乏悶,只好在外面瘋跑。

許多家庭連個電扇都沒有,你指望一個坐都坐不住的半大小子拿著扇子納涼?

熱極了咋辦?涼水衝,衝完外面涼快了,肚子裡熱啊。接下來就該主角出場了。

冰棍是許多80後童年的美妙回憶吧,不過鄭州人一般管它叫冰糕。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孩子,安全性真是讓人操心。到哪家長都得寸步不離看著


不過,也有齊心協力的時候,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倒黴蛋」便會大喊:「要下雨啦!」

所有的小夥伴便會風一般地出現,搶救自己家的醬盆,大人們則會推開門看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額,至於味道,光顧著玩了,胡嚕幾口哄飽肚皮就行了。不過在缺少配菜的年代,西瓜醬的確給不太豐富的飯桌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的冰糕箱

提起在外面瘋跑,有趣君可是非常有生活。在屋裡憋悶地太久,家窮又無三兄四弟,更沒小霸王之類的遊戲可解乏悶,只好在外面瘋跑。

許多家庭連個電扇都沒有,你指望一個坐都坐不住的半大小子拿著扇子納涼?

熱極了咋辦?涼水衝,衝完外面涼快了,肚子裡熱啊。接下來就該主角出場了。

冰棍是許多80後童年的美妙回憶吧,不過鄭州人一般管它叫冰糕。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慢點吃,小心冰牙

糕這個字,有趣君覺得更有代表性和味道感;棍,會不會太寒酸了。

一般是一個老大爺騎著28自行車,後座上馱著白色的箱子,上面蓋了厚厚的棉被,裡面裝著就是消暑神器--冰糕。

小時候的冰糕,最便宜的有趣君吃過2分錢一根的,能到5分就有奶油了。後來逐漸1毛、2毛,到5毛就是蛋卷之類的奢侈品了。

年代久遠的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有趣君印象最深的是娃娃頭,也有叫花狗臉的,現在不知道為啥統一改叫了一個拗口的名字:「小雪生」。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孩子,安全性真是讓人操心。到哪家長都得寸步不離看著


不過,也有齊心協力的時候,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倒黴蛋」便會大喊:「要下雨啦!」

所有的小夥伴便會風一般地出現,搶救自己家的醬盆,大人們則會推開門看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額,至於味道,光顧著玩了,胡嚕幾口哄飽肚皮就行了。不過在缺少配菜的年代,西瓜醬的確給不太豐富的飯桌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的冰糕箱

提起在外面瘋跑,有趣君可是非常有生活。在屋裡憋悶地太久,家窮又無三兄四弟,更沒小霸王之類的遊戲可解乏悶,只好在外面瘋跑。

許多家庭連個電扇都沒有,你指望一個坐都坐不住的半大小子拿著扇子納涼?

熱極了咋辦?涼水衝,衝完外面涼快了,肚子裡熱啊。接下來就該主角出場了。

冰棍是許多80後童年的美妙回憶吧,不過鄭州人一般管它叫冰糕。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慢點吃,小心冰牙

糕這個字,有趣君覺得更有代表性和味道感;棍,會不會太寒酸了。

一般是一個老大爺騎著28自行車,後座上馱著白色的箱子,上面蓋了厚厚的棉被,裡面裝著就是消暑神器--冰糕。

小時候的冰糕,最便宜的有趣君吃過2分錢一根的,能到5分就有奶油了。後來逐漸1毛、2毛,到5毛就是蛋卷之類的奢侈品了。

年代久遠的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有趣君印象最深的是娃娃頭,也有叫花狗臉的,現在不知道為啥統一改叫了一個拗口的名字:「小雪生」。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是它,是它,就是它

像老冰棍、老廟會、都是後期的產品了。

吃完冰糕後剩下的棍兒,也會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攢幾十個做成小船,後面用皮筋綁好變成簡易發動機,扔到水池裡就能玩一天。

逐漸地,再也聽不到「冰糕,冰糕」走街串巷的叫聲。冰糕們都進了商場、超市、小賣店,價格越來越貴,味道多樣卻乏味。

連冰糕棍的質量也堪憂了起來。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孩子,安全性真是讓人操心。到哪家長都得寸步不離看著


不過,也有齊心協力的時候,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倒黴蛋」便會大喊:「要下雨啦!」

所有的小夥伴便會風一般地出現,搶救自己家的醬盆,大人們則會推開門看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額,至於味道,光顧著玩了,胡嚕幾口哄飽肚皮就行了。不過在缺少配菜的年代,西瓜醬的確給不太豐富的飯桌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的冰糕箱

提起在外面瘋跑,有趣君可是非常有生活。在屋裡憋悶地太久,家窮又無三兄四弟,更沒小霸王之類的遊戲可解乏悶,只好在外面瘋跑。

許多家庭連個電扇都沒有,你指望一個坐都坐不住的半大小子拿著扇子納涼?

熱極了咋辦?涼水衝,衝完外面涼快了,肚子裡熱啊。接下來就該主角出場了。

冰棍是許多80後童年的美妙回憶吧,不過鄭州人一般管它叫冰糕。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慢點吃,小心冰牙

糕這個字,有趣君覺得更有代表性和味道感;棍,會不會太寒酸了。

一般是一個老大爺騎著28自行車,後座上馱著白色的箱子,上面蓋了厚厚的棉被,裡面裝著就是消暑神器--冰糕。

小時候的冰糕,最便宜的有趣君吃過2分錢一根的,能到5分就有奶油了。後來逐漸1毛、2毛,到5毛就是蛋卷之類的奢侈品了。

年代久遠的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有趣君印象最深的是娃娃頭,也有叫花狗臉的,現在不知道為啥統一改叫了一個拗口的名字:「小雪生」。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是它,是它,就是它

像老冰棍、老廟會、都是後期的產品了。

吃完冰糕後剩下的棍兒,也會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攢幾十個做成小船,後面用皮筋綁好變成簡易發動機,扔到水池裡就能玩一天。

逐漸地,再也聽不到「冰糕,冰糕」走街串巷的叫聲。冰糕們都進了商場、超市、小賣店,價格越來越貴,味道多樣卻乏味。

連冰糕棍的質量也堪憂了起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爬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小時候午睡,總會被外面樹上「吱吱吱」的叫聲深惡痛絕,知了的叫聲能把人整到神經衰弱。

你要問現在的孩子,知了是啥,知道的十之七八,但你要是說這玩意小時候可是美味。估計十個有9個都會覺得你是瘋了。

哎,他們哪裡能明白這種樂趣。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孩子,安全性真是讓人操心。到哪家長都得寸步不離看著


不過,也有齊心協力的時候,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倒黴蛋」便會大喊:「要下雨啦!」

所有的小夥伴便會風一般地出現,搶救自己家的醬盆,大人們則會推開門看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額,至於味道,光顧著玩了,胡嚕幾口哄飽肚皮就行了。不過在缺少配菜的年代,西瓜醬的確給不太豐富的飯桌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的冰糕箱

提起在外面瘋跑,有趣君可是非常有生活。在屋裡憋悶地太久,家窮又無三兄四弟,更沒小霸王之類的遊戲可解乏悶,只好在外面瘋跑。

許多家庭連個電扇都沒有,你指望一個坐都坐不住的半大小子拿著扇子納涼?

熱極了咋辦?涼水衝,衝完外面涼快了,肚子裡熱啊。接下來就該主角出場了。

冰棍是許多80後童年的美妙回憶吧,不過鄭州人一般管它叫冰糕。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慢點吃,小心冰牙

糕這個字,有趣君覺得更有代表性和味道感;棍,會不會太寒酸了。

一般是一個老大爺騎著28自行車,後座上馱著白色的箱子,上面蓋了厚厚的棉被,裡面裝著就是消暑神器--冰糕。

小時候的冰糕,最便宜的有趣君吃過2分錢一根的,能到5分就有奶油了。後來逐漸1毛、2毛,到5毛就是蛋卷之類的奢侈品了。

年代久遠的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有趣君印象最深的是娃娃頭,也有叫花狗臉的,現在不知道為啥統一改叫了一個拗口的名字:「小雪生」。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是它,是它,就是它

像老冰棍、老廟會、都是後期的產品了。

吃完冰糕後剩下的棍兒,也會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攢幾十個做成小船,後面用皮筋綁好變成簡易發動機,扔到水池裡就能玩一天。

逐漸地,再也聽不到「冰糕,冰糕」走街串巷的叫聲。冰糕們都進了商場、超市、小賣店,價格越來越貴,味道多樣卻乏味。

連冰糕棍的質量也堪憂了起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爬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小時候午睡,總會被外面樹上「吱吱吱」的叫聲深惡痛絕,知了的叫聲能把人整到神經衰弱。

你要問現在的孩子,知了是啥,知道的十之七八,但你要是說這玩意小時候可是美味。估計十個有9個都會覺得你是瘋了。

哎,他們哪裡能明白這種樂趣。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可樂薯條+漢堡,成了現在孩子的標配

城南路警報山上,那個年代還沒有重建,除了土坡就是樹木,溼潤陰涼,是知了幼蟲極佳的棲息地。

雨後的傍晚,是爬叉出土的時候,它們特別喜歡在土地溼潤、鬆軟的時候往外鑽。

吃過晚飯孩子們撂下飯碗拿起手電筒搶著往警報山上跑,只要看到樹下面的土地上有鬆軟的土包時,就用樹枝輕地一撥,一個螞蟻窩大小的洞口便露了出來,再用手摳開薄薄的一層土,憨頭憨腦的爬叉就出來了。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孩子,安全性真是讓人操心。到哪家長都得寸步不離看著


不過,也有齊心協力的時候,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倒黴蛋」便會大喊:「要下雨啦!」

所有的小夥伴便會風一般地出現,搶救自己家的醬盆,大人們則會推開門看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額,至於味道,光顧著玩了,胡嚕幾口哄飽肚皮就行了。不過在缺少配菜的年代,西瓜醬的確給不太豐富的飯桌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的冰糕箱

提起在外面瘋跑,有趣君可是非常有生活。在屋裡憋悶地太久,家窮又無三兄四弟,更沒小霸王之類的遊戲可解乏悶,只好在外面瘋跑。

許多家庭連個電扇都沒有,你指望一個坐都坐不住的半大小子拿著扇子納涼?

熱極了咋辦?涼水衝,衝完外面涼快了,肚子裡熱啊。接下來就該主角出場了。

冰棍是許多80後童年的美妙回憶吧,不過鄭州人一般管它叫冰糕。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慢點吃,小心冰牙

糕這個字,有趣君覺得更有代表性和味道感;棍,會不會太寒酸了。

一般是一個老大爺騎著28自行車,後座上馱著白色的箱子,上面蓋了厚厚的棉被,裡面裝著就是消暑神器--冰糕。

小時候的冰糕,最便宜的有趣君吃過2分錢一根的,能到5分就有奶油了。後來逐漸1毛、2毛,到5毛就是蛋卷之類的奢侈品了。

年代久遠的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有趣君印象最深的是娃娃頭,也有叫花狗臉的,現在不知道為啥統一改叫了一個拗口的名字:「小雪生」。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是它,是它,就是它

像老冰棍、老廟會、都是後期的產品了。

吃完冰糕後剩下的棍兒,也會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攢幾十個做成小船,後面用皮筋綁好變成簡易發動機,扔到水池裡就能玩一天。

逐漸地,再也聽不到「冰糕,冰糕」走街串巷的叫聲。冰糕們都進了商場、超市、小賣店,價格越來越貴,味道多樣卻乏味。

連冰糕棍的質量也堪憂了起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爬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小時候午睡,總會被外面樹上「吱吱吱」的叫聲深惡痛絕,知了的叫聲能把人整到神經衰弱。

你要問現在的孩子,知了是啥,知道的十之七八,但你要是說這玩意小時候可是美味。估計十個有9個都會覺得你是瘋了。

哎,他們哪裡能明白這種樂趣。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可樂薯條+漢堡,成了現在孩子的標配

城南路警報山上,那個年代還沒有重建,除了土坡就是樹木,溼潤陰涼,是知了幼蟲極佳的棲息地。

雨後的傍晚,是爬叉出土的時候,它們特別喜歡在土地溼潤、鬆軟的時候往外鑽。

吃過晚飯孩子們撂下飯碗拿起手電筒搶著往警報山上跑,只要看到樹下面的土地上有鬆軟的土包時,就用樹枝輕地一撥,一個螞蟻窩大小的洞口便露了出來,再用手摳開薄薄的一層土,憨頭憨腦的爬叉就出來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也許當年抓爬叉的時候再深一點。發現古蹟的可能就是有趣君了


膽大的就拿手直接捏,膽小的用網兜、漁網類的器具往盆裡裝。

如果沒經歷過這些的小夥伴可能真的無法想象吧,這種外表看著有些異形的生物,捉住究竟能做什麼。

吃,炒著吃,炸著吃,下酒吃。

有人把爬叉比作唐僧肉,也有人說它是陸地小龍蝦。的確,爬叉有極高的藥膳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是食用昆蟲中的佼佼者。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孩子,安全性真是讓人操心。到哪家長都得寸步不離看著


不過,也有齊心協力的時候,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倒黴蛋」便會大喊:「要下雨啦!」

所有的小夥伴便會風一般地出現,搶救自己家的醬盆,大人們則會推開門看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額,至於味道,光顧著玩了,胡嚕幾口哄飽肚皮就行了。不過在缺少配菜的年代,西瓜醬的確給不太豐富的飯桌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的冰糕箱

提起在外面瘋跑,有趣君可是非常有生活。在屋裡憋悶地太久,家窮又無三兄四弟,更沒小霸王之類的遊戲可解乏悶,只好在外面瘋跑。

許多家庭連個電扇都沒有,你指望一個坐都坐不住的半大小子拿著扇子納涼?

熱極了咋辦?涼水衝,衝完外面涼快了,肚子裡熱啊。接下來就該主角出場了。

冰棍是許多80後童年的美妙回憶吧,不過鄭州人一般管它叫冰糕。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慢點吃,小心冰牙

糕這個字,有趣君覺得更有代表性和味道感;棍,會不會太寒酸了。

一般是一個老大爺騎著28自行車,後座上馱著白色的箱子,上面蓋了厚厚的棉被,裡面裝著就是消暑神器--冰糕。

小時候的冰糕,最便宜的有趣君吃過2分錢一根的,能到5分就有奶油了。後來逐漸1毛、2毛,到5毛就是蛋卷之類的奢侈品了。

年代久遠的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有趣君印象最深的是娃娃頭,也有叫花狗臉的,現在不知道為啥統一改叫了一個拗口的名字:「小雪生」。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是它,是它,就是它

像老冰棍、老廟會、都是後期的產品了。

吃完冰糕後剩下的棍兒,也會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攢幾十個做成小船,後面用皮筋綁好變成簡易發動機,扔到水池裡就能玩一天。

逐漸地,再也聽不到「冰糕,冰糕」走街串巷的叫聲。冰糕們都進了商場、超市、小賣店,價格越來越貴,味道多樣卻乏味。

連冰糕棍的質量也堪憂了起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爬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小時候午睡,總會被外面樹上「吱吱吱」的叫聲深惡痛絕,知了的叫聲能把人整到神經衰弱。

你要問現在的孩子,知了是啥,知道的十之七八,但你要是說這玩意小時候可是美味。估計十個有9個都會覺得你是瘋了。

哎,他們哪裡能明白這種樂趣。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可樂薯條+漢堡,成了現在孩子的標配

城南路警報山上,那個年代還沒有重建,除了土坡就是樹木,溼潤陰涼,是知了幼蟲極佳的棲息地。

雨後的傍晚,是爬叉出土的時候,它們特別喜歡在土地溼潤、鬆軟的時候往外鑽。

吃過晚飯孩子們撂下飯碗拿起手電筒搶著往警報山上跑,只要看到樹下面的土地上有鬆軟的土包時,就用樹枝輕地一撥,一個螞蟻窩大小的洞口便露了出來,再用手摳開薄薄的一層土,憨頭憨腦的爬叉就出來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也許當年抓爬叉的時候再深一點。發現古蹟的可能就是有趣君了


膽大的就拿手直接捏,膽小的用網兜、漁網類的器具往盆裡裝。

如果沒經歷過這些的小夥伴可能真的無法想象吧,這種外表看著有些異形的生物,捉住究竟能做什麼。

吃,炒著吃,炸著吃,下酒吃。

有人把爬叉比作唐僧肉,也有人說它是陸地小龍蝦。的確,爬叉有極高的藥膳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是食用昆蟲中的佼佼者。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和各種昆蟲配炒,爬叉必須C位出道

食用方法簡單,先用鹽水、料酒之類的佐料醃製,鍋燒熱放入油,六七成熱把醃過的爬叉放入鍋內,炸熟盛入盤中,撒上少許精鹽或椒鹽、孜然口感特別鮮香。

大人則用來下酒,既有肉的味道,蛋白質含量又高,脂肪低。

後來,樹上的爬叉不叫了,地裡的爬叉也抓不到了。想吃就得找了,這玩意貴還難找,動輒6、70一盤,直呼吃不起。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孩子,安全性真是讓人操心。到哪家長都得寸步不離看著


不過,也有齊心協力的時候,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倒黴蛋」便會大喊:「要下雨啦!」

所有的小夥伴便會風一般地出現,搶救自己家的醬盆,大人們則會推開門看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額,至於味道,光顧著玩了,胡嚕幾口哄飽肚皮就行了。不過在缺少配菜的年代,西瓜醬的確給不太豐富的飯桌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的冰糕箱

提起在外面瘋跑,有趣君可是非常有生活。在屋裡憋悶地太久,家窮又無三兄四弟,更沒小霸王之類的遊戲可解乏悶,只好在外面瘋跑。

許多家庭連個電扇都沒有,你指望一個坐都坐不住的半大小子拿著扇子納涼?

熱極了咋辦?涼水衝,衝完外面涼快了,肚子裡熱啊。接下來就該主角出場了。

冰棍是許多80後童年的美妙回憶吧,不過鄭州人一般管它叫冰糕。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慢點吃,小心冰牙

糕這個字,有趣君覺得更有代表性和味道感;棍,會不會太寒酸了。

一般是一個老大爺騎著28自行車,後座上馱著白色的箱子,上面蓋了厚厚的棉被,裡面裝著就是消暑神器--冰糕。

小時候的冰糕,最便宜的有趣君吃過2分錢一根的,能到5分就有奶油了。後來逐漸1毛、2毛,到5毛就是蛋卷之類的奢侈品了。

年代久遠的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有趣君印象最深的是娃娃頭,也有叫花狗臉的,現在不知道為啥統一改叫了一個拗口的名字:「小雪生」。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是它,是它,就是它

像老冰棍、老廟會、都是後期的產品了。

吃完冰糕後剩下的棍兒,也會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攢幾十個做成小船,後面用皮筋綁好變成簡易發動機,扔到水池裡就能玩一天。

逐漸地,再也聽不到「冰糕,冰糕」走街串巷的叫聲。冰糕們都進了商場、超市、小賣店,價格越來越貴,味道多樣卻乏味。

連冰糕棍的質量也堪憂了起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爬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小時候午睡,總會被外面樹上「吱吱吱」的叫聲深惡痛絕,知了的叫聲能把人整到神經衰弱。

你要問現在的孩子,知了是啥,知道的十之七八,但你要是說這玩意小時候可是美味。估計十個有9個都會覺得你是瘋了。

哎,他們哪裡能明白這種樂趣。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可樂薯條+漢堡,成了現在孩子的標配

城南路警報山上,那個年代還沒有重建,除了土坡就是樹木,溼潤陰涼,是知了幼蟲極佳的棲息地。

雨後的傍晚,是爬叉出土的時候,它們特別喜歡在土地溼潤、鬆軟的時候往外鑽。

吃過晚飯孩子們撂下飯碗拿起手電筒搶著往警報山上跑,只要看到樹下面的土地上有鬆軟的土包時,就用樹枝輕地一撥,一個螞蟻窩大小的洞口便露了出來,再用手摳開薄薄的一層土,憨頭憨腦的爬叉就出來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也許當年抓爬叉的時候再深一點。發現古蹟的可能就是有趣君了


膽大的就拿手直接捏,膽小的用網兜、漁網類的器具往盆裡裝。

如果沒經歷過這些的小夥伴可能真的無法想象吧,這種外表看著有些異形的生物,捉住究竟能做什麼。

吃,炒著吃,炸著吃,下酒吃。

有人把爬叉比作唐僧肉,也有人說它是陸地小龍蝦。的確,爬叉有極高的藥膳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是食用昆蟲中的佼佼者。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和各種昆蟲配炒,爬叉必須C位出道

食用方法簡單,先用鹽水、料酒之類的佐料醃製,鍋燒熱放入油,六七成熱把醃過的爬叉放入鍋內,炸熟盛入盤中,撒上少許精鹽或椒鹽、孜然口感特別鮮香。

大人則用來下酒,既有肉的味道,蛋白質含量又高,脂肪低。

後來,樹上的爬叉不叫了,地裡的爬叉也抓不到了。想吃就得找了,這玩意貴還難找,動輒6、70一盤,直呼吃不起。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變小還是長大,這是個問題

有人說懷舊是一種病,也有人說懷舊是一種力量。有趣君無可救藥地堅信著後一種說法。

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盼望著長大,結果某天醒來卻發現自己已經老了,童年一去不復返。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孩子,安全性真是讓人操心。到哪家長都得寸步不離看著


不過,也有齊心協力的時候,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倒黴蛋」便會大喊:「要下雨啦!」

所有的小夥伴便會風一般地出現,搶救自己家的醬盆,大人們則會推開門看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額,至於味道,光顧著玩了,胡嚕幾口哄飽肚皮就行了。不過在缺少配菜的年代,西瓜醬的確給不太豐富的飯桌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的冰糕箱

提起在外面瘋跑,有趣君可是非常有生活。在屋裡憋悶地太久,家窮又無三兄四弟,更沒小霸王之類的遊戲可解乏悶,只好在外面瘋跑。

許多家庭連個電扇都沒有,你指望一個坐都坐不住的半大小子拿著扇子納涼?

熱極了咋辦?涼水衝,衝完外面涼快了,肚子裡熱啊。接下來就該主角出場了。

冰棍是許多80後童年的美妙回憶吧,不過鄭州人一般管它叫冰糕。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慢點吃,小心冰牙

糕這個字,有趣君覺得更有代表性和味道感;棍,會不會太寒酸了。

一般是一個老大爺騎著28自行車,後座上馱著白色的箱子,上面蓋了厚厚的棉被,裡面裝著就是消暑神器--冰糕。

小時候的冰糕,最便宜的有趣君吃過2分錢一根的,能到5分就有奶油了。後來逐漸1毛、2毛,到5毛就是蛋卷之類的奢侈品了。

年代久遠的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有趣君印象最深的是娃娃頭,也有叫花狗臉的,現在不知道為啥統一改叫了一個拗口的名字:「小雪生」。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是它,是它,就是它

像老冰棍、老廟會、都是後期的產品了。

吃完冰糕後剩下的棍兒,也會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攢幾十個做成小船,後面用皮筋綁好變成簡易發動機,扔到水池裡就能玩一天。

逐漸地,再也聽不到「冰糕,冰糕」走街串巷的叫聲。冰糕們都進了商場、超市、小賣店,價格越來越貴,味道多樣卻乏味。

連冰糕棍的質量也堪憂了起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爬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小時候午睡,總會被外面樹上「吱吱吱」的叫聲深惡痛絕,知了的叫聲能把人整到神經衰弱。

你要問現在的孩子,知了是啥,知道的十之七八,但你要是說這玩意小時候可是美味。估計十個有9個都會覺得你是瘋了。

哎,他們哪裡能明白這種樂趣。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可樂薯條+漢堡,成了現在孩子的標配

城南路警報山上,那個年代還沒有重建,除了土坡就是樹木,溼潤陰涼,是知了幼蟲極佳的棲息地。

雨後的傍晚,是爬叉出土的時候,它們特別喜歡在土地溼潤、鬆軟的時候往外鑽。

吃過晚飯孩子們撂下飯碗拿起手電筒搶著往警報山上跑,只要看到樹下面的土地上有鬆軟的土包時,就用樹枝輕地一撥,一個螞蟻窩大小的洞口便露了出來,再用手摳開薄薄的一層土,憨頭憨腦的爬叉就出來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也許當年抓爬叉的時候再深一點。發現古蹟的可能就是有趣君了


膽大的就拿手直接捏,膽小的用網兜、漁網類的器具往盆裡裝。

如果沒經歷過這些的小夥伴可能真的無法想象吧,這種外表看著有些異形的生物,捉住究竟能做什麼。

吃,炒著吃,炸著吃,下酒吃。

有人把爬叉比作唐僧肉,也有人說它是陸地小龍蝦。的確,爬叉有極高的藥膳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是食用昆蟲中的佼佼者。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和各種昆蟲配炒,爬叉必須C位出道

食用方法簡單,先用鹽水、料酒之類的佐料醃製,鍋燒熱放入油,六七成熱把醃過的爬叉放入鍋內,炸熟盛入盤中,撒上少許精鹽或椒鹽、孜然口感特別鮮香。

大人則用來下酒,既有肉的味道,蛋白質含量又高,脂肪低。

後來,樹上的爬叉不叫了,地裡的爬叉也抓不到了。想吃就得找了,這玩意貴還難找,動輒6、70一盤,直呼吃不起。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變小還是長大,這是個問題

有人說懷舊是一種病,也有人說懷舊是一種力量。有趣君無可救藥地堅信著後一種說法。

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盼望著長大,結果某天醒來卻發現自己已經老了,童年一去不復返。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話說咱們小時候想胖也胖不起來

那些瘋狂的、有趣的、動人的事情,終將都會變成一顆顆珍珠,散落在我們的時間記憶裡。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孩子,安全性真是讓人操心。到哪家長都得寸步不離看著


不過,也有齊心協力的時候,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倒黴蛋」便會大喊:「要下雨啦!」

所有的小夥伴便會風一般地出現,搶救自己家的醬盆,大人們則會推開門看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額,至於味道,光顧著玩了,胡嚕幾口哄飽肚皮就行了。不過在缺少配菜的年代,西瓜醬的確給不太豐富的飯桌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的冰糕箱

提起在外面瘋跑,有趣君可是非常有生活。在屋裡憋悶地太久,家窮又無三兄四弟,更沒小霸王之類的遊戲可解乏悶,只好在外面瘋跑。

許多家庭連個電扇都沒有,你指望一個坐都坐不住的半大小子拿著扇子納涼?

熱極了咋辦?涼水衝,衝完外面涼快了,肚子裡熱啊。接下來就該主角出場了。

冰棍是許多80後童年的美妙回憶吧,不過鄭州人一般管它叫冰糕。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慢點吃,小心冰牙

糕這個字,有趣君覺得更有代表性和味道感;棍,會不會太寒酸了。

一般是一個老大爺騎著28自行車,後座上馱著白色的箱子,上面蓋了厚厚的棉被,裡面裝著就是消暑神器--冰糕。

小時候的冰糕,最便宜的有趣君吃過2分錢一根的,能到5分就有奶油了。後來逐漸1毛、2毛,到5毛就是蛋卷之類的奢侈品了。

年代久遠的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有趣君印象最深的是娃娃頭,也有叫花狗臉的,現在不知道為啥統一改叫了一個拗口的名字:「小雪生」。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是它,是它,就是它

像老冰棍、老廟會、都是後期的產品了。

吃完冰糕後剩下的棍兒,也會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攢幾十個做成小船,後面用皮筋綁好變成簡易發動機,扔到水池裡就能玩一天。

逐漸地,再也聽不到「冰糕,冰糕」走街串巷的叫聲。冰糕們都進了商場、超市、小賣店,價格越來越貴,味道多樣卻乏味。

連冰糕棍的質量也堪憂了起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爬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小時候午睡,總會被外面樹上「吱吱吱」的叫聲深惡痛絕,知了的叫聲能把人整到神經衰弱。

你要問現在的孩子,知了是啥,知道的十之七八,但你要是說這玩意小時候可是美味。估計十個有9個都會覺得你是瘋了。

哎,他們哪裡能明白這種樂趣。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可樂薯條+漢堡,成了現在孩子的標配

城南路警報山上,那個年代還沒有重建,除了土坡就是樹木,溼潤陰涼,是知了幼蟲極佳的棲息地。

雨後的傍晚,是爬叉出土的時候,它們特別喜歡在土地溼潤、鬆軟的時候往外鑽。

吃過晚飯孩子們撂下飯碗拿起手電筒搶著往警報山上跑,只要看到樹下面的土地上有鬆軟的土包時,就用樹枝輕地一撥,一個螞蟻窩大小的洞口便露了出來,再用手摳開薄薄的一層土,憨頭憨腦的爬叉就出來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也許當年抓爬叉的時候再深一點。發現古蹟的可能就是有趣君了


膽大的就拿手直接捏,膽小的用網兜、漁網類的器具往盆裡裝。

如果沒經歷過這些的小夥伴可能真的無法想象吧,這種外表看著有些異形的生物,捉住究竟能做什麼。

吃,炒著吃,炸著吃,下酒吃。

有人把爬叉比作唐僧肉,也有人說它是陸地小龍蝦。的確,爬叉有極高的藥膳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是食用昆蟲中的佼佼者。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和各種昆蟲配炒,爬叉必須C位出道

食用方法簡單,先用鹽水、料酒之類的佐料醃製,鍋燒熱放入油,六七成熱把醃過的爬叉放入鍋內,炸熟盛入盤中,撒上少許精鹽或椒鹽、孜然口感特別鮮香。

大人則用來下酒,既有肉的味道,蛋白質含量又高,脂肪低。

後來,樹上的爬叉不叫了,地裡的爬叉也抓不到了。想吃就得找了,這玩意貴還難找,動輒6、70一盤,直呼吃不起。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變小還是長大,這是個問題

有人說懷舊是一種病,也有人說懷舊是一種力量。有趣君無可救藥地堅信著後一種說法。

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盼望著長大,結果某天醒來卻發現自己已經老了,童年一去不復返。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話說咱們小時候想胖也胖不起來

那些瘋狂的、有趣的、動人的事情,終將都會變成一顆顆珍珠,散落在我們的時間記憶裡。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孩子,安全性真是讓人操心。到哪家長都得寸步不離看著


不過,也有齊心協力的時候,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倒黴蛋」便會大喊:「要下雨啦!」

所有的小夥伴便會風一般地出現,搶救自己家的醬盆,大人們則會推開門看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額,至於味道,光顧著玩了,胡嚕幾口哄飽肚皮就行了。不過在缺少配菜的年代,西瓜醬的確給不太豐富的飯桌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的冰糕箱

提起在外面瘋跑,有趣君可是非常有生活。在屋裡憋悶地太久,家窮又無三兄四弟,更沒小霸王之類的遊戲可解乏悶,只好在外面瘋跑。

許多家庭連個電扇都沒有,你指望一個坐都坐不住的半大小子拿著扇子納涼?

熱極了咋辦?涼水衝,衝完外面涼快了,肚子裡熱啊。接下來就該主角出場了。

冰棍是許多80後童年的美妙回憶吧,不過鄭州人一般管它叫冰糕。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慢點吃,小心冰牙

糕這個字,有趣君覺得更有代表性和味道感;棍,會不會太寒酸了。

一般是一個老大爺騎著28自行車,後座上馱著白色的箱子,上面蓋了厚厚的棉被,裡面裝著就是消暑神器--冰糕。

小時候的冰糕,最便宜的有趣君吃過2分錢一根的,能到5分就有奶油了。後來逐漸1毛、2毛,到5毛就是蛋卷之類的奢侈品了。

年代久遠的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有趣君印象最深的是娃娃頭,也有叫花狗臉的,現在不知道為啥統一改叫了一個拗口的名字:「小雪生」。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是它,是它,就是它

像老冰棍、老廟會、都是後期的產品了。

吃完冰糕後剩下的棍兒,也會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攢幾十個做成小船,後面用皮筋綁好變成簡易發動機,扔到水池裡就能玩一天。

逐漸地,再也聽不到「冰糕,冰糕」走街串巷的叫聲。冰糕們都進了商場、超市、小賣店,價格越來越貴,味道多樣卻乏味。

連冰糕棍的質量也堪憂了起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爬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小時候午睡,總會被外面樹上「吱吱吱」的叫聲深惡痛絕,知了的叫聲能把人整到神經衰弱。

你要問現在的孩子,知了是啥,知道的十之七八,但你要是說這玩意小時候可是美味。估計十個有9個都會覺得你是瘋了。

哎,他們哪裡能明白這種樂趣。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可樂薯條+漢堡,成了現在孩子的標配

城南路警報山上,那個年代還沒有重建,除了土坡就是樹木,溼潤陰涼,是知了幼蟲極佳的棲息地。

雨後的傍晚,是爬叉出土的時候,它們特別喜歡在土地溼潤、鬆軟的時候往外鑽。

吃過晚飯孩子們撂下飯碗拿起手電筒搶著往警報山上跑,只要看到樹下面的土地上有鬆軟的土包時,就用樹枝輕地一撥,一個螞蟻窩大小的洞口便露了出來,再用手摳開薄薄的一層土,憨頭憨腦的爬叉就出來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也許當年抓爬叉的時候再深一點。發現古蹟的可能就是有趣君了


膽大的就拿手直接捏,膽小的用網兜、漁網類的器具往盆裡裝。

如果沒經歷過這些的小夥伴可能真的無法想象吧,這種外表看著有些異形的生物,捉住究竟能做什麼。

吃,炒著吃,炸著吃,下酒吃。

有人把爬叉比作唐僧肉,也有人說它是陸地小龍蝦。的確,爬叉有極高的藥膳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是食用昆蟲中的佼佼者。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和各種昆蟲配炒,爬叉必須C位出道

食用方法簡單,先用鹽水、料酒之類的佐料醃製,鍋燒熱放入油,六七成熱把醃過的爬叉放入鍋內,炸熟盛入盤中,撒上少許精鹽或椒鹽、孜然口感特別鮮香。

大人則用來下酒,既有肉的味道,蛋白質含量又高,脂肪低。

後來,樹上的爬叉不叫了,地裡的爬叉也抓不到了。想吃就得找了,這玩意貴還難找,動輒6、70一盤,直呼吃不起。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變小還是長大,這是個問題

有人說懷舊是一種病,也有人說懷舊是一種力量。有趣君無可救藥地堅信著後一種說法。

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盼望著長大,結果某天醒來卻發現自己已經老了,童年一去不復返。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話說咱們小時候想胖也胖不起來

那些瘋狂的、有趣的、動人的事情,終將都會變成一顆顆珍珠,散落在我們的時間記憶裡。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本文及攝影作品版權均歸“有趣鄭州”獨家擁有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任何平臺轉載

法律顧問:河南興言律師事務所 張冕冕 18539972292

"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這是有趣鄭州第401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100

閱讀時間: 7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作為一個對吃及其敏感的小編,對於愛吃的玩意,味道幾十年忘不了。

強調一下,不是好吃的,而是愛吃的。畢竟,好吃不如愛吃。

吃來吃去就把嘴慢慢養叼了,有什麼好吃的就想去試試。不過有趣君發現對於吃這件事,一千個人有一千二百種說法。

就像胡辣湯一樣,有人說方中山太辣,有人說方大同味道太淡,有人說三廠菜市小街裡拐彎的那家店就著包子是絕配。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


所以說,想做個美食欄目真的難,你說好吃的肯定有人說你收錢,你說不好吃的肯定有人罵。

苦呀。

但是,每每和兄弟們喝酒,說起小時候吃的東西,基本論調一致。

好吃,想吃,吃不到。

跟有趣君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吧,有些東西小編是找不到了。可惜。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輕奢食物,低端配置——爆米花

現在去看個電影,唱個K,爆米花很常見,不過動輒2、30一桶,甜到發膩、熱量還高,而且有些爆米花放的時間長了,「皮」的很。

吃一次想起小時候爆米花一次,那「砰」的聲音就像最美的音符。

那時候,爆米花的師傅會推一輛架子車,所有的傢伙事兒都在車上。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爆米花已成現在電影標配

家當很簡單,主體是一個兩頭稍小、肚子圓鼓像炸彈一樣的鐵葫蘆,燒得黢黑。兩端託在支架上,前端有個手搖的柄,鼓起位置接受火焰的洗禮,爐子也是簡易的煤爐,大小要和鐵葫蘆契合,爐子旁邊地上放著圓筒形皮框,頂部開個小四方口,後端連著一條同樣黑乎乎的拼接編織袋。

爆米花的師傅一般是50歲左右的大爺,屁股下面是收錢的小木箱,腳旁是一個碳盆,插著一把鐵鏟子,老人緊盯手柄處的那塊壓力錶,一手搖著手柄,一手或拉風箱,或用鐵鏟往爐裡添碳,隨著風箱的嘎達聲,爐火明暗,映照著老人黑乎乎的滄桑的臉。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小朋友突然聽到爆米花的聲音 恐怕會嚇一跳吧

一杯大米或玉米,5毛錢,就能換來幾天的美食,在那個零食極度匱乏的年代,爆米花的意義相當於一次盛大的篝火晚會,它帶給孩子太多的歡樂與憧憬。

師傅的「沫兒一」咋樣,就看他翻轉的速度和看碼錶的頻率了,魔法師的手速和精算師般的操作,是一個爆米花師傅水平的最高讚譽。

「爆了啊!捂住耳朵。」膽大的孩子嬉皮笑臉,膽小的嘰喳亂叫尋求保護。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閃亮登場。

熱乎乎地入口,就是童年散不去的記憶。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西瓜醬——工序複雜的底層美味

說到西瓜醬,得先聊聊西瓜。

夏天的西瓜,本身就是降溫解暑的利器,加上鄭州周邊的沙地多,又以開封瓜、中牟瓜為佳。

小時候吃瓜真是便宜又方便,拉瓜的架子車一輛接一輛,消費水平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幾分一斤的價格確實讓現在懷念。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沙地瓜,就像品牌一樣

那時吃瓜都是論麻袋買,賣瓜的也熱情,不論你是平房還是樓房,有沒有電梯都會上。

買的瓜多了,吃的就多,剩下的邊角料自會開發出新的吃法。

取新鮮瓜皮洗淨,留有半指紅瓤的為上佳,瓤太多浪費了瓜,太少則影響醬的口感。

黃豆需提前備好,水裡泡漲然後煮熟,瀝乾後用麵粉裹好,有條件的家庭會單獨置一間屋子,封好窗戶和門,把黃豆鋪在涼蓆上,蓋好被子,大約一個星期黃豆上就會長滿「醭」。就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此瓜外號黑美人

瓜皮要新鮮(當然也有用純西瓜的,不過太奢侈,有趣君沒感受過),黃豆要「老」,這兩者相互結合後,放入薑絲、花椒、八角、辣椒末、鹽。攪拌均勻後置入搪瓷盆中,紗布封好放置蚊蟲,有的還會豎進去一支筷子撐著中間,遠處看著,就像一頂帽子。

接下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醬盆需要放在陽光下暴晒,在暑假期間,多少孩子主動請纓看醬盆。其實就是為了在門口兒瘋跑,家長們也都明白,不說穿而已。

孩子們會「錘包刺」,輸的那個倒黴蛋看著門口幾戶人所有的醬盆,如向日葵般的追逐著太陽的腳步挪著醬盆,同時期盼著下一個倒黴蛋的到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現在的孩子,安全性真是讓人操心。到哪家長都得寸步不離看著


不過,也有齊心協力的時候,當天邊的烏雲飄過來,「倒黴蛋」便會大喊:「要下雨啦!」

所有的小夥伴便會風一般地出現,搶救自己家的醬盆,大人們則會推開門看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額,至於味道,光顧著玩了,胡嚕幾口哄飽肚皮就行了。不過在缺少配菜的年代,西瓜醬的確給不太豐富的飯桌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的冰糕箱

提起在外面瘋跑,有趣君可是非常有生活。在屋裡憋悶地太久,家窮又無三兄四弟,更沒小霸王之類的遊戲可解乏悶,只好在外面瘋跑。

許多家庭連個電扇都沒有,你指望一個坐都坐不住的半大小子拿著扇子納涼?

熱極了咋辦?涼水衝,衝完外面涼快了,肚子裡熱啊。接下來就該主角出場了。

冰棍是許多80後童年的美妙回憶吧,不過鄭州人一般管它叫冰糕。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慢點吃,小心冰牙

糕這個字,有趣君覺得更有代表性和味道感;棍,會不會太寒酸了。

一般是一個老大爺騎著28自行車,後座上馱著白色的箱子,上面蓋了厚厚的棉被,裡面裝著就是消暑神器--冰糕。

小時候的冰糕,最便宜的有趣君吃過2分錢一根的,能到5分就有奶油了。後來逐漸1毛、2毛,到5毛就是蛋卷之類的奢侈品了。

年代久遠的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有趣君印象最深的是娃娃頭,也有叫花狗臉的,現在不知道為啥統一改叫了一個拗口的名字:「小雪生」。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是它,是它,就是它

像老冰棍、老廟會、都是後期的產品了。

吃完冰糕後剩下的棍兒,也會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攢幾十個做成小船,後面用皮筋綁好變成簡易發動機,扔到水池裡就能玩一天。

逐漸地,再也聽不到「冰糕,冰糕」走街串巷的叫聲。冰糕們都進了商場、超市、小賣店,價格越來越貴,味道多樣卻乏味。

連冰糕棍的質量也堪憂了起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爬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小時候午睡,總會被外面樹上「吱吱吱」的叫聲深惡痛絕,知了的叫聲能把人整到神經衰弱。

你要問現在的孩子,知了是啥,知道的十之七八,但你要是說這玩意小時候可是美味。估計十個有9個都會覺得你是瘋了。

哎,他們哪裡能明白這種樂趣。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可樂薯條+漢堡,成了現在孩子的標配

城南路警報山上,那個年代還沒有重建,除了土坡就是樹木,溼潤陰涼,是知了幼蟲極佳的棲息地。

雨後的傍晚,是爬叉出土的時候,它們特別喜歡在土地溼潤、鬆軟的時候往外鑽。

吃過晚飯孩子們撂下飯碗拿起手電筒搶著往警報山上跑,只要看到樹下面的土地上有鬆軟的土包時,就用樹枝輕地一撥,一個螞蟻窩大小的洞口便露了出來,再用手摳開薄薄的一層土,憨頭憨腦的爬叉就出來了。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也許當年抓爬叉的時候再深一點。發現古蹟的可能就是有趣君了


膽大的就拿手直接捏,膽小的用網兜、漁網類的器具往盆裡裝。

如果沒經歷過這些的小夥伴可能真的無法想象吧,這種外表看著有些異形的生物,捉住究竟能做什麼。

吃,炒著吃,炸著吃,下酒吃。

有人把爬叉比作唐僧肉,也有人說它是陸地小龍蝦。的確,爬叉有極高的藥膳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是食用昆蟲中的佼佼者。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丨和各種昆蟲配炒,爬叉必須C位出道

食用方法簡單,先用鹽水、料酒之類的佐料醃製,鍋燒熱放入油,六七成熱把醃過的爬叉放入鍋內,炸熟盛入盤中,撒上少許精鹽或椒鹽、孜然口感特別鮮香。

大人則用來下酒,既有肉的味道,蛋白質含量又高,脂肪低。

後來,樹上的爬叉不叫了,地裡的爬叉也抓不到了。想吃就得找了,這玩意貴還難找,動輒6、70一盤,直呼吃不起。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變小還是長大,這是個問題

有人說懷舊是一種病,也有人說懷舊是一種力量。有趣君無可救藥地堅信著後一種說法。

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盼望著長大,結果某天醒來卻發現自己已經老了,童年一去不復返。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話說咱們小時候想胖也胖不起來

那些瘋狂的、有趣的、動人的事情,終將都會變成一顆顆珍珠,散落在我們的時間記憶裡。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本文及攝影作品版權均歸“有趣鄭州”獨家擁有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任何平臺轉載

法律顧問:河南興言律師事務所 張冕冕 18539972292

走街串巷賣冰棍老大爺的呼喊,是鄭州人兒時最期盼的叫賣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