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有個“美食小鎮”,一年做上萬臺宴席,華僑都留戀那裡的菜

原標題:

西陽出大廚 代代傳客味

梅江區西陽鎮欲打造“美食小鎮”弘揚客家美食

民以食為天,圍繞著吃的林林總總,是一座城市文化中最有魅力的部分之一。不少生活在梅州當地的人都知道兩條“美食省道”:S333線、S223線。大大小小的飯店、餐廳,密佈在這兩條省道沿線,據不完全統計,數量達到了200多家。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掌勺”師傅幾乎都是來自梅江區西陽鎮。

西陽鎮素為重點僑鄉,全鎮有旅外“三胞”近3萬人,分佈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西陽鎮的客家美食文化,與其背後的華僑文化密不可分。西陽鎮至今還保留著數不清的華僑建築,彷彿向人們述說著一個又一個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華僑歷經數年終回家,鄉親千里相迎敘情愁,一桌桌客家宴席擺出了祖屋大門外,一道道美味的客家菜也喚起了歸鄉華僑心中的濃濃鄉愁。

西陽鎮不少有名的廚師,便是從這些綿延不絕的華僑宴席中脫穎而出,有的跟隨著華僑走向世界,有的早早外出自立門戶。但大多數廚師還是紮根在本土,將傳統客家烹飪技藝傳承下來的同時,也將華僑之鄉的文化歷史融進了美食之中。

梅州有個“美食小鎮”,一年做上萬臺宴席,華僑都留戀那裡的菜

華僑歸鄉

千席宴引發“學廚熱”

今年76歲的吳錫朋住在西陽鎮白宮圩鎮。他家大門正對著的街道,正是西陽鎮S333線上的美食一條街。“我30多歲跟著師傅學廚,40年來跑遍了梅州的8個縣(市、區),帶出的徒弟徒孫中,有40多名自立門戶,成了餐館老闆……”談到學廚,吳錫朋便滔滔不絕,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吳錫朋口中的“師傅”李裕生,是西陽鎮最早從事廚師行業的那一批人。14歲學廚;新中國成立後在當時的梅縣地區與人合夥開了家裕圓餐廳;後來被邀請到縣委招待所當主廚;1982年回到家鄉,退休不退崗,成為華僑宴席中當仁不讓的“掌勺”人……

李裕生的一生,剛好與西陽鎮“美食文化”的發展歷史聯繫在了一起。

往往越是歷史悠久、文化沉澱厚重的城市,好吃的就越多,市民在吃上就越講究。西陽鎮的飲食文化同樣源遠流長:200多家美食餐館裡,美味的傳統客家美食吸引四海遊客慕名而來;當地還流傳著諸多文化故事,在大快朵頤的同時,聽著餐館老闆將塵封往事娓娓道來,華僑之鄉的歷史畫卷也隨之浮現。

在清朝中後期,政府放開海禁,准許國民出洋謀生。那時,原白宮鎮(2003年劃入西陽鎮)人多地少,發展空間受到了限制;但毗鄰水系,出洋舟楫方便,當地便興起了漂洋過海創業之風,從山的這邊走向了海的那邊。“汕頭出海七洋洲,七日七夜渺茫茫。行船三日吾食飯,記妹言語當乾糧。”一首山歌,唱出了當年客家人漂洋過海的心酸。

梅州是著名的華僑之鄉,華人華僑有500多萬人,遍佈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白宮走出去的華僑人數達到了2萬人。”西陽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如新聯村,全村現有413戶人家,現有人口1700人,華僑戶數佔85%以上;龍崗村常住人口1000多人,國外後裔達到1萬多人;總面積1.06平方公里的閣公嶺村,其華僑後裔遍佈毛里求斯、留尼旺、印尼等地,海外人數達1000多人,該村85%以上的家庭均為僑眷……

漂泊流離為生計,牽腸掛肚是鄉愁。改革開放後,西陽鎮掀起了“華僑歸鄉”的熱潮。成千上萬的華僑回到家鄉,修路建橋,救災扶貧,捐資助學,為當地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同時,華僑每次回鄉,都會在自己祖屋宴請同姓鄉親,從二三十桌到一百多桌不等,還會將從外面帶來的鮑魚、魚翅、海蔘等,交給當地的廚師做菜。當時的鄉親能吃到這些食物,可算是了不得的一件事。”在西陽鎮莆田村長大的鄭文珊告訴記者,在她很小的時候,便看見自家阿婆可以熟練地將海鮮烹飪做菜。因而,在西陽鎮的美食食譜中,海鮮類食物成為梅州地區為數不多的“客家菜”。

梅州有個“美食小鎮”,一年做上萬臺宴席,華僑都留戀那裡的菜

聲名遠揚

西陽廚師奔赴全市各地“掌勺”

“捶丸、開鍋肉丸、粉丸、紅燜肉、水晶肉、圓蹄……這些都是西陽鎮比較出名的客家美食,至今保留著完整的客家制作方法。”吳錫朋說。當時華僑回鄉宴請,大夥找不到能做“大菜”的廚師,便想起了曾經在縣委招待所做過廚師的李裕生。

有了主廚,加上從各家各戶推薦的一些婦女過來幫忙打下手,一盤盤客家菜順利出鍋上桌。一名九十高齡的海外老華僑曾動情地說,“嚐盡山珍海味,喝遍玉液瓊漿,都不如家鄉的農家菜好!”

“當時一桌宴席的價格是100多元,通常一個主家請客,花費都在3000多元以上。在30多年前,這對於普通人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金額。”吳錫朋回憶,看到宴席的生意好做,鎮裡的不少人也向老師傅拜師學藝,拿起了大勺。

“從西陽鎮走出的大廚有個特點,多數以女性為主。最初,在主廚身邊幫忙的都是一些勤勞的客家婦女,她們從最初的端盤洗碟開始做起。後來,廚師會從身邊挑選一些有烹飪天賦的婦女為徒,將自己的烹飪技藝傳授於她們。”吳錫朋說。

也是在這20年間,從西陽鎮走出來的大廚漸漸多了起來,知名度也隨之提高。從第一批以李裕生為代表的幾位大廚,到如今千名廚師遍佈西陽鎮。

華僑回鄉,最想吃的自然是家鄉菜。“太平村、莆田村以及之前的白宮地區……華僑多的地方,出的大廚也很多,平均一名廚師每年承包的宴席都有2000桌。”鄭文珊說。逢年過節,廚師都忙得不可開交。“宴席的高峰期,我曾經一個人一天煮了297桌的菜。”吳錫朋說。

“西陽出大廚”。隨著聲名遠揚,西陽鎮的宴席也擺到了8個縣(市、區)的各個鄉村,不少農村的紅白事也都特地請西陽鎮的廚師過來“掌勺”。

據廚師吳紅蘭描述,請西陽鎮的廚師做宴席,主家可以省不少心,桌椅、餐具、廚具等都是由廚師準備好。前一天,廚師便會根據主家的食譜,準備好所有的食材;第二天天還沒亮,廚師就會帶著團隊出發。

“之前沒有貨車,就用拖拉機拖著這些‘家當’,一趟不夠就兩趟、三趟。”吳錫朋說,有一些珠三角地區的鄉賢辦喜事,也會特地從家鄉請廚師到大城市掌勺,一是價格便宜;二是食材有保障,且味道純正。

梅州有個“美食小鎮”,一年做上萬臺宴席,華僑都留戀那裡的菜

擰繩聚力

發揮資源優勢打造“美食小鎮”

老店與美食,蘊藏著記憶中的客家味道,也是最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隨著社會的發展,“華僑宴席”雖已漸漸消失,但它成為了西陽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者在走訪中瞭解到,當年從“華僑宴席”潮走出來的廚師,一部分被華僑邀請到海外繼續從事本行,將客家菜和客家文化也帶向了世界;一部分外出闖蕩,大廚帶小徒,客家菜餐館在鄭州、深圳、廣州等地遍地開花,“單是在鄭州的西陽籍廚師,就有上百人。”吳紅蘭說。

留在本地的廚師,大多也開起了美食店。沿著S333、S223線而行,星羅棋佈的美食老店門外,常常能看到持“粵M”“粵A”“贛B”“閩F”等外地車牌的汽車停放在門口。

吳紅蘭的餐館也開在了S333線附近。記者採訪當天,吳紅蘭正在廚房忙前忙後,為中午即將開始的喜宴做準備。梅菜扣肉、捶丸、香蝦……各式各樣的菜餚讓人垂涎欲滴。

與她一起在廚房忙碌的,還有丈夫和兩個兒子。“在西陽鎮開餐館的,大多都是夫妻檔、父子檔,一家人做廚、管賬,樣樣都是能手。”長時間待在廚房,吳紅蘭的嗓子有些沙啞,但聊起做廚時,聲音忍不住有些激動。

“我們是上陣父子兵。”純然農家小院的老闆楊柳根樂呵呵地說。楊柳根在兒子楊偉鋒廚藝見長後,便交由他掌勺。隨著店鋪客人越來越多,他們將小店搬到了面積更大、市場更廣的客天下觀光路上。該餐廳也獲得了四星級農家樂、“客家菜師傅”工程農家樂的稱號。

客家美食傳承文化的同時,也將這一群熱愛、研究烹飪美食的西陽人帶上了致富的道路。如今,一臺宴席的價格已經從100多元漲到了3000至5000元。“外加平時的餐飲生意,足夠我們一大家子過上富足的生活。”吳紅蘭笑著說。

“鎮裡的廚師經常會聚在一起,切磋廚藝、交流體會、品嚐新品。”鄭文珊說,西陽鎮的客家菜保留了最傳統的做法,與成年人記憶裡的童年“味道”更接近。

目前,很多客家菜的做法都有故事和文化,但因無人梳理,且缺乏整體的包裝。如何讓客家菜走出西陽,走出梅州,通過美食展示家鄉璀璨的人文風情,讓大家瞭解和愛上這座城市,成為政府相關部門需要思考的一道難題。

“下一步,我們計劃成立一個鎮級的廚師協會,搭建一個客家菜交流培訓平臺,擰成一股繩,利用好鄉廚資源豐富、菜色品種純正的優勢,努力打造一批客家菜名師、名菜、名店,擦亮西陽‘美食小鎮’品牌,助推鄉村振興。”西陽鎮鎮政府負責人說。

梅州有個“美食小鎮”,一年做上萬臺宴席,華僑都留戀那裡的菜

■記者觀察

巧用僑鄉文化 開啟“舌尖上”的鄉村振興路

舌尖上的梅州,是遊子心靈最深處的家鄉。一道菜、一盅湯,裡面都蘊藏著許多故事,那是記憶中童年的味道。

西陽鎮能從一人做廚,到一家掌勺,再到如今廚師村遍佈鄉鎮,源於最初梅州的僑鄉文化。精湛廚藝常見,文化內涵卻不常有。西陽鎮獨有的“僑鄉文化”,其實是一種最樸素、最親切的文化。透過鍋碗瓢盆、素食美味,我們感知的是一種積澱豐厚、歷史悠久的文明。

在城市化不斷推進的今天,在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城市、價值觀加速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心靈深處那段對於故鄉的情結始終被包裹著。當看到自己小時候玩耍、奔跑的地方,看到那一道自己熟得不能再熟的菜餚,能讓人產生很強的歸屬感。很多人為美食而流淚,但更多的人是被美食中透露出的濃烈思鄉情懷所感染。

因而,西陽鎮的客家菜以文化作為根基,博採眾長,才能走得更遠。與其他城建藝術、名著典籍等文化不一樣,美食文化不必慢慢欣賞、揣摩,只要好吃,就能從胃到心,瞬間就能把人征服。

與其他文化一樣的是,美食文化也需要傳承和創新。好吃的菜餚,製作的技法、工藝要傳承,關於美食的故事、記憶也要傳頌。要打響西陽“美食小鎮”的品牌,除了要利用好豐富的廚師資源和良好的美食口碑外,還要進一步找尋其“背後的故事”。

比如,除了獨有的僑鄉文化,西陽鎮還是中國現代美術大師林風眠的故鄉。只有將美食與文化、故事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有效促進“品西陽美食”成為“梅州遊”的重要一環。

客家菜是梅州的一張文化名片,愛吃會吃能吃,也是梅州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因此,用“客家菜師傅”工程來開啟西陽鎮乃至梅江區“舌尖上”的鄉村振興之路,擦亮美食文化的招牌,可謂相得益彰。

同時,成立廚師協會,對當地鄉村廚師進行烹飪基礎理論和實踐操作的系統化教學,還可以提高菜品製作水平,從而讓美食帶動鄉村旅遊發展。一方面,西陽鎮本身有豐富新鮮的食材,經過大廚的妙手烹製,可以讓“美食小鎮”的內涵更豐富。另一方面,結合不同的美食分佈情況,可以製作“美食地圖”,打造出一批鄉村美食旅遊景點和精品線路。

需要強調的是,傳統的烹飪技藝、獨有的客家菜口感不能丟,質量安全更要放在第一位。因此,相關部門也要幫助和扶持更多的美食店、美食街項目走好市場之路,打造更好的食品環境。

西陽鎮美食推薦

粉丸

食材:粉條、豬肉(切碎)、魷魚須(炸香)、新鮮油渣、紅薯粉

製作方法:

1.將一半粉條炸至金黃色,另一半用溫水泡溼絞碎;

2.將豬肉、碎豬油渣捏成龍眼大小的團丸;

3.將團丸均勻地放在洗淨的荷葉上,再放進蒸籠蒸半小時。

客家紅燜肉

食材:五花肉、蒜肉、酒、曲粉、生抽、糖鹽、味精

製作方法:

1.五花肉切大塊,放進鍋裡炒香,後中火燜20分鐘左右;

2.再慢火燜10分鐘左右即可。

客家圓蹄

食材:豬肘子、生抽、糖、鹽、胡椒、味精、蒜肉

製作方法:

1.豬肘子放進鍋裡煮半小時左右,然後撈起來,用油鍋煎炸至金黃色;

2.用冷水浸泡,把豬皮弄淨,再放入鍋裡煮20分鐘左右,又撈起來;

3.在油鍋裡放入蒜肉、蝦仁炒後,用水配料炆幹收汁即可;

4.最後切小塊,豬皮要整大塊,浸泡的香菇放在碗裡面蒸1個半小時左右即可。

水晶肉

食材:豬肉、花生仁、豆方、瓜片、芝麻、豬油

製作方法:

1.將肉切成3寸長,放進鍋裡用開水煮3至5分鐘撈起來;

2.再將肉切成薄片鴛鴦塊,一層糖夾一層肉,放至鍋裡蒸15分鐘左右,直至透明色;

3.將豆方、花生仁絞碎,並把花生芝麻炒香,瓜片切到1寸的長段形;

4.最後把鴛鴦塊打開包好,再慢火蒸30分鐘左右即可。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黃思華

【攝影】何森垚

【通訊員】吳友維 鄭文珊

【作者】 黃思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