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

讓MOI每天以不同的形態陪伴在你身邊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最近,梅姨主演的《大小謊言2》(Big Little Lies)大家都去看過了嗎?作為好萊塢的實力擔當,她的這次加盟讓這部本就廣受矚目的美劇增色不少。

如果你也是一枚梅姨粉,就請跟隨我一起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吧。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1977年的《茱莉亞》是梅姨的第一部作品,電影講述的是兩個女性在特殊年代自身的價值實現與彼此間的認同獲得,她的出場並不多,且比起已是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簡·方達來說無疑是生澀的,但這種驚鴻一瞥的出現卻給人一種驚喜感,這也是梅姨電影的開始。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1979年,斯特里普被伍迪艾倫相中,出演了他的作品《曼哈頓》,這部作品被公認為伍迪艾倫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伍迪艾倫的作品個人風格極其明顯,那些中產階級的荒誕詼諧與敏感的控訴直指美國中產階級精神世界,雖然出演的是女配角,但依然有一定的挑戰性,其精準地找到了前妻這一角色的定位,所以表演時有一種無意識的散漫,這種自由感的透露讓這個角色有了極大的魅力,而她本人的一頭長髮讓電影增色不少。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同年,《克萊默夫婦》這部作品讓她得到了人生中第一個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獎,這部電影讓人看到了她塑造角色的致命殺傷力,即情感的無限融入與演繹崩潰的內心世界的那種動容的毀滅力。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電影圍繞父母為孩子的監護權而打官司這一事件展開敘事,梅姨在電影中是一位現代女性,她受不了丈夫對於家庭的態度,於是選擇離婚追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達斯汀·霍夫曼則接手了所有的家務,在對於兒子的養育中,他也面臨著工作與家庭的雙重挑戰,但是他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更加緊密了,他懂得了妻子曾經的不易與離開的原因。而妻子在看到父子間的愛後,也選擇放棄爭奪撫養權與其達成和解。這其實是一個關於個人的自我實現與家庭的情感和責任之間差距的考量。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這是一次對社會問題極為細緻的關注,社會已經進步到了關注個人情感與生活的地步,在這種關注中我們漸漸發現人的那些不易,也懂得去停下腳步來叩問自己對於生活的態度,我很滿意電影的整體構思,有女權主義的架構,也有對家庭的迴歸的重視,這是美國保守與多元價值觀的一次和解,八十年代的美國影壇也開始進入一種社會問題的關注時期,除去越戰這樣的歷史事件的反思,聚焦於社會家庭、倫理、道德等諸多方面,影響較大。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1982年,梅姨出演了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蘇菲的抉擇》,這部作品讓她奪得了人生中第一個奧斯卡影后,這是對其表演最大的肯定了。電影圍繞蘇菲的情感故事展開,在一段三角戀的故事中,你慢慢地發現隱藏在蘇菲這個完美的善良的女性背後的不為人知的歷史記憶,電影在前半段看起來可能有些冗長,但看完你會發現這種對於蘇菲愛情的緩慢筆調才是電影最讓人痛心的地方,她的演出的節奏可以看出是分了很明顯的層次的,首先是現實生活中的那種表面上的舒心,但在很多瞬間你又能看出這個人物身上細碎的隱藏的憂愁,好似被一朵烏雲環繞,始終看不見具體的方向。所以這個人物表面上侃侃而談,實際上會經常失聲痛哭,而原因的詮釋又是另一層複雜的表演。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其實我特別喜歡這種講述故事的層次感,一層一層地將蘇菲迷人而自我毀滅似的情感融匯成複雜而悲劇化的納粹集中營記憶,這是這個人物最重要的心理損傷,且一直都無法修復,集中營中軍官讓她在兒子與女兒中間做選擇的那一刻她就可能已經死去了,之後的她一直活在這種自責與無力的重壓之下,她無法做好一個母親,當蘇菲本可以在主人公的救贖下走向新的人生路程,但你發現蘇菲最後選擇了自我毀滅,這其實呼應了集中營記憶,她在現實生活中一樣選擇了瘋魔的愛情而不是有所依靠的愛情。蘇菲一次又一次選擇了死亡,而這死亡卻是蘇菲從一而終的解脫。電影中最著名的場景就是集中營中關於選擇的場景,在梅姨的表演之中,我們能發現選擇的艱難與選擇之後的撕心裂肺,也許就是從這個時刻起,蘇菲這個人物其實已經死去了,她已經成為了記憶永遠的囚徒,是一種永遠都無法忘記無法釋懷的記憶,也是在這個程度上納粹集中營是一種夢魘性的存在。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1985年的《走出非洲》是梅姨主演的女性史詩,在非洲土地上一個白人女人的發展史,電影將視角放在了主人公的成長史上,非洲帶給她的不只是一份工作,也不是一個身份,可能也不是那一段愛情,而是內在的自我的覺醒,在非洲的經歷讓她更加確信人生是怎樣的,而不是應該是怎樣的,她得到了一切,她同時也失去了一切,但是對於這個女人來說得到的總是比失去的要多,雖然他最後失去了最重要的愛情,但卻得到了最重的自我理解。她在詮釋中能夠看出那種從容不怕的女性魅力,初期遇到猛虎的驚慌與男人的庇護,後來獨立面對所有問題的決心與魄力,讓這個人物具備了一定的弧光。這也是她第三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第五次提名奧斯卡。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1995年的《廊橋遺夢》是梅姨很重要的作品之一,這部電影也因為它細膩的對婚外戀敏感而又有節制的觀察而逐漸成為影史經典。婚外戀從來都不是特殊的,當然也談不上普遍,只能說是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之一,不得不否認這或許是上帝開的某種玩笑,它讓我們在結婚之後才遇到真正的今生摯愛,但是這之中又有來自於社會價值與倫理道德的束縛與規範,梅姨飾演的女主人公最後的選擇也許不一定是最幸福的,但一定是最符合社會道德期許的,我們的社會或許真的還沒有強大到能接受一個女人因為愛情而拋夫棄子,但我們卻准許這個女人內心對於另外一個男人的嚮往,那是內心的感覺我們無法撼動,為她接受身份的約束而感到欣慰,卻也為她失去愛情而感到惋惜。廊橋遺夢也逐漸成為了對不可能的愛情的代名,梅姨充沛而炙熱的演繹讓她又一次得到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最後敗給了蘇珊·薩蘭登的《死囚漫步》,但不可否認這依然是梅姨表演生涯中最為出色的表演之一。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2002年的《時時刻刻》為梅姨奪得了一個柏林電影節影后,電影通過表現不同年代的女性面臨著相同的困境來體悟女性的內心世界,以梅姨為代表的三個女性永遠都在掙扎,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無論是疾病或健康,抑或是真心或假意,她們永遠在尋求人生的答案,在坦然面對死亡的那一刻,她們終於明白,只有能正視死亡才能獲得活下去的意義,不再懼怕死亡,不再牴觸命運,不再畏懼謊言,哪怕時時刻刻都在掙扎,也要時時刻刻繼續下去,宛如精細體悟女性世界的浮世繪。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電影探究的是女性究竟應該如何更堅決地面對這個男權世界,她們究竟能否獨立於他人而自我的活著,電影在對女性的抉擇的反思上立意十分深刻,對於女性在現實人生的無奈更是訴諸了諸多悲憫感,正如電影結尾所說,永遠銘記那些生命中的愛,永遠銘記那些生命中的時時刻刻,時時刻刻其實就是電影想要留住的,但其實永遠留不住的恰恰是那些生命中的時時刻刻,唯有銘記才能永恆。雖然在電影中妮可·基德曼飾演的伍爾芙給人的反差感更為強烈,那種內心撕裂的表演難度更大,但梅姨的表演依舊讓人過目不忘。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2006年的《穿普拉達的女王》是讓梅姨步入中老年這一階段的強大氣場與女性氣質最為彰顯的一部電影,在時尚領域的霸主姿態讓人印象深刻,即使這個女人無疑背後也有著不為人知的家庭軟肋,但她的一往無前的強悍讓這個人物有了一種女人該有的自信與優雅,電影為其奪得了第79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2007年主演的《獅入羊口》、《暗物質》等均沒有太多水花,值得一提的是《暗物質》是其與中國演員的合作。2008年的《媽媽咪呀》是梅姨的媽媽系列的又一代表。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同年,《虐童疑雲》是梅姨轉變形象的一次,她飾演的修女讓人感覺深不可測,電影也賦予了人物一種多義性,處於正邪之間,她的表演讓這場風波充滿了戲劇性張力與人性的不可捉摸,憑藉著表演的強大奪得了第81屆奧斯卡女主角提名。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2012年梅姨憑藉《鐵娘子:堅固柔情》奪得了第84屆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距離上一次得到最佳女主角已經正好30年了,電影本身乏善可陳,梅姨的表演或是電影最大的亮點。電影最大的意義還是對梅姨表演生涯的肯定,畢竟這是其第17次提名奧斯卡的表演獎了。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2018年的《華盛頓郵報》是梅姨的第21次奧斯卡提名,也是其第17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印象比較深刻的地方和《鐵娘子》如出一轍,女性被男性包裹質疑再有了一席之地,性別的孤獨感最終有了一定消解,梅姨霸氣的表演鎮住了這部作品。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顯而易見的是梅姨前期的作品相對來說比後期作品的質量要高很多,但這並不是的問她題,而是一個時代的問題,電影這一藝術不斷髮展而走向商業化、多元化的結果,其實她本人的表演反倒是日漸精湛與趨於無痕跡了,看著她逐漸老去的面龐,卻絲毫沒有對藝術的退卻,這是歲月帶來最大的感動。雖然她出演的作品水平與質量參差不齊,但不妨礙她成為一名傑出女演員,截至目前為止,其提名了21次奧斯卡,提名了17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手握2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1座奧斯卡最佳女配角、1座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1座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柏林電影節終身成就獎、金球獎終身成就獎等等榮譽,其主演作品《獵鹿人》、《克萊默夫婦》、《走出非洲》均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毋庸置疑,作為在世的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她將會繼續為我們創造更多的奇蹟、帶來更多的感動。

走進梅麗爾·斯特里普的電影世界

Creator:炯之

Editor:Ethan

Copyreader:Grace

Designer:Ji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