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美國麗人》是由山姆·曼德斯執導,凱文·史派西,安妮特·貝寧,索拉·伯奇等主演,夢工廠製作的美國電影。它以一個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為例,展示了隱藏在美國社會肌膚內的種種“癌症”。電影於1999年上映。

關鍵詞:

勇敢 聽從內心 

 

《美國麗人》:拒絕中年油膩,聽從內心美的呼喚

山姆·曼德斯導演的這部電影以一種奇特的視角開始切入,以一位老男人的自白開啟了電影畫卷,在徐徐展開的畫卷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面臨的困境,這種困境並不是生活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物質生活永遠無法等同於精神生活,曾經歡樂的一家三口怎麼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三條平等線而不再交叉,這樣的原因並沒有給出,只是水滴石穿慢慢形成的境況。不變的是生活,變的是每個人自我保護的加強和圍城,悲劇就此產生。

看到萊斯特在影片中一開始的自白時,不可避免想到《絕望的主婦》裡Mary在其中一集說過那段經典的旁白:

你遇到過美滿無暇的夫妻嗎?他們是感情永不磨滅的磨滅的靈魂之伴?是從不經受情感危機的愛人?還是彼此信任無疑的夫婦?如果你從沒有遇到完美的情侶,讓我給你引薦一對兒,他們就站在鮮奶蛋糕的頂層,他們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呢?從一開始,他們就從不正視對方。

孤獨的自白

萊斯特這個對生活和工作早就沒有激情的男人,從一個早晨開始醒來時,面對的則又是一個枯燥無聊的一天,可以說,若是生活中再沒有變故,他已經就是一個行屍走肉了。

《美國麗人》:拒絕中年油膩,聽從內心美的呼喚

老婆卡羅琳醉心於房地產並嚮往著創造更大的業績,但是冷暖自知,她也需要安慰,只是她光鮮的表面讓她一直在掩蓋著自己。當代理的房屋一直無法售出時,只能在黑暗中痛哭,然後自我安慰要堅強再堅強。

《美國麗人》:拒絕中年油膩,聽從內心美的呼喚

女兒珍妮已經長大了,父母看上去和氣卻壓抑的環境帶給他的則是無聊,她期盼有人聽他述說,但是並沒有任何人關心她,父母都生活在自我意淫中,晚餐溫柔的燭光中並不能代表家庭的幸福,卻是一種墓氣沉沉的壓抑。

《美國麗人》:拒絕中年油膩,聽從內心美的呼喚

在影片中,鏡頭數次反覆展現房間裡那些靜止的畫像,在這些畫像中,可以看到過去幸福的時光定格了,但那只是過去遺留下來的假象,而真相則是這個看上去幸福的家庭已經處在破碎的邊緣。

搖搖欲墜的家只差最後一點風和雨,而這樣的風和雨已經到來。如同電影中的一些場景發生在下雨的時候,而這個家庭則在風雨飄搖中走向了崩潰,但同時也喻意著另一種新生,只不過這種新生卻在誤解中消亡。

美的激情

美是什麼?美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感受並不相同,可以是裡奇攝像機下在風中隨意飄蕩的廢棄塑料袋,也是萊斯特眼中安吉拉的美麗。

面對美,要不是望而卻步,不想打破那樣的美麗,就是激起雄心萬丈,要去擁抱美,萊斯特就是後者,從此他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和目標,但是這樣的方向和目標在女兒眼中就是一個老色狼,是一種恥辱。在老婆卡羅琳眼中就是發神經病,無可救藥的顛狂

《美國麗人》:拒絕中年油膩,聽從內心美的呼喚

這也是萊斯特生命的轉折,開啟了對生活的期盼和觸摸,從一種美中慢慢找回自我,雖然這種找回自我的代價未免太大了點。

當真正可以得到安吉拉的時候,卻止步了,在這一刻,是萊斯特人性的迴歸,也是他真正對美的欣賞而不是對美的褻瀆,讓萊斯特明白人生還有另一種可能。

《美國麗人》:拒絕中年油膩,聽從內心美的呼喚

當萊斯特自言自語我好極了的時候,人生完全可以開啟不一樣的境界,,只是這一種可能被裡奇的父親誤解而中止了。

《美國麗人》:拒絕中年油膩,聽從內心美的呼喚

在生命的最後一秒,萊斯特終於明白生命的真諦:世界那麼美,不該一直生氣,所有的美都象雨水一樣洗滌我,讓我對我愚蠢的生命,在每一刻都充滿了感激。

是的,很多人並不明白他在說什麼,也正如萊斯特所說的,終有一天你會明白。

平凡的美

香車美女,特別是美女的美麗是我們一直不變的話題,當汽車展覽上以美女襯托之時,汽車這個鋼鐵架子也具有了一種混合的美麗,而不再是冰冷的工業美感;當維多利亞的天使們在舞臺上展示著各種各樣內衣秀的時候,也在展示著青春的美。

這些都是美的話題,但卻還有另一種並不為人知的美,如風吹過森林的輕呼聲,如小溪靜靜的流淌,而小魚蝦在其間遊動的時候,還有被人類製造出來,一直被人類所詬病的白色垃圾袋在風中飛舞的時候。

本片編劇艾倫·鮑爾稱他曾在世貿中心看到隨風飛舞的紙袋,於是產生了創作劇本的靈感,同樣當裡奇展示著攝像機中那飛舞的塑料袋時,卻讓人感覺到一種無可名狀的美。

裡奇展示給珍妮看的這段簡簡單單的影像,卻讓兩個孤獨的靈魂找到了共鳴,裡奇為這種美麗而窒息,與影片最後萊斯特的自白有異曲同工之妙,世界不缺少美,只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罷了。

《美國麗人》:拒絕中年油膩,聽從內心美的呼喚

《美國麗人》這部電影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對於美國中產階級生活的批判,但是若是換一個角度,卻是一個關於人到中年的男人如何重新撿起生活的希望,並且真正覺醒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史派西在談到萊斯特的角色時說:“我認為萊斯特與很多美國男人如出一轍,起初他們生活意圖明確,可在人生脈絡中,他們的想法被壓制了。生活中的某個瞬間讓萊斯特想起了他原本想要的一切,他突然發現自己的生活缺乏誠實和交流,他無法道出實際感受和意圖,沉睡已久的他再度覺醒了。這不是中年危機,而是一次重生,他開始意識到生命是多麼寶貴,儘管這頓悟有些為時已晚。”

理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當迎著朝氣大步邁向社會之時,沒有哪一個人會認為自己的銳氣會被磨滅,自己不會迎來幸福的生活,所有的這一切在年輕的眼睛中都有可能,看著電影中那一張張靜止的相片就會明白,曾經的幸福生活就在那裡存在著。

但是,生活總是充滿了無數變故,不經意間當時光匆匆從指尖流走時,當多數人變成他人眼中的大叔,變成油膩的中年人時,有人淡然,有人漠然,有人放棄,當然也會有人堅持著本心,不管如何每一個人都得要面對真實的生活,沒有例外。

雖然生活的刻刀很鋒利,改變了我們的模樣,但唯獨可以不改變的則是自我對待生活的態度。

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當某一個時點我們選擇在沉默在爆發時,雖然短暫,也可以如煙花般燦爛,然後我們可以對這個世界說一聲:我們曾經來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