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支持打仗卻只有15%想參軍:為何美國“00後”不願意當兵?

美國 恐怖襲擊 軍事歷史 文章 諍聞軍事 2017-06-16

今年是2017年,美國的零零後也到了能夠參軍的年紀。但是最近美國“任務與使命”網站刊登的文章認為,問卷調查以及各種觀察顯示,這些美國的新一代參軍的願望並不高。當有恐怖分子襲擊美國及其盟友的時候,這些小屁孩們當然支持美國增加安全措施,支持使用軍隊打擊ISIS這樣的恐怖組織,但是他們卻並不想自己親自上戰場。

死道友,不死貧道。

文章稱,在2015年巴黎發生恐怖襲擊後,哈佛大學政治學院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總共有60%的美國零零後支持使用美軍地面部隊與ISIS作戰。不過,當問到他們是否願意參軍服役,只有不到15%的人願意這麼幹。

60%支持打仗卻只有15%想參軍:為何美國“00後”不願意當兵?

有很多的理論來證實他們為什麼會這樣。不過事實很簡單,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發現,這些零零後比他們的爺爺和父親輩,更缺少參與的意識、興趣和能力。而且美國的零零後基本沒興趣談論政治,也不會當成愛好來研究,更不會走進投票站形勢政治權利。相比之下,美國的七零後和八零後參軍的比例,是美國零零後的2倍。美國六零後則是6倍,而美國戰後嬰兒潮那批爺爺輩,參軍比例是他們孫子的11倍之多

為什麼會有如此明顯的差別?

在一個特定的時期內,美國人的參軍熱情其實並不和其意願相關。在上世紀60年代,參軍對於美國年輕人來說,還是一項很有前途的事業。在越南戰爭期間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儘管當時美軍採取徵兵制,但據計算越南戰爭時期美軍總共有超過908萬軍人服役,只有180萬人是通過徵兵成為軍人,也就是說越南戰爭期間75%的軍人仍然是志願兵。

而從美國結束徵兵制的1973年開始,後代美國人蔘軍的意願就逐步下降。因此不願當兵的潮流,並不是從美國零零後才開始的。在冷戰結束後,參軍還變得越來越困難。現在美國的零零後,儘管可能只有15%的人願意參軍,但是這些人之中還有70%的人由於健康、教育和身體素質沒有達標而無法參軍。因此參軍對於美國的零零後來說,成了一項高不可攀的崗位,而不是值得奮鬥的未來選項。

60%支持打仗卻只有15%想參軍:為何美國“00後”不願意當兵?

另外還要看到有85%的零零後根本沒有興趣參軍。研究發現,現在美國的零零後,相比他們的父輩和祖輩,根本不屑標榜自己是愛國者,沒興趣表明自己擁護共和黨(美國軍人一般擁護共和黨),更不願意顯示對美國社會的信任。因此在這兩年,美國一些大學校園屢屢發生焚燒踐踏美國國旗的事件,引發一些老兵的抗議。這是因為這兩代人存在根本的代溝。皮尤研究中心在一個對反恐戰爭老兵的調查中發現,這一群體往往願意旗幟鮮明地標榜自己是愛國者,而且對社會的信任感極強,這和美國零零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些都預示著美軍未來的隱憂。當然,美國零零後不願意參軍還不意味著美國現在已經喪失保衛自己的能力。雖然恐怖主義一直讓美國感到不快,有時還會是一個令人憤怒的挑釁,但是卻很難成為美國的實際威脅。特別是在911事件發生15年以後,美國本土並沒有再次發生類似的大規模恐怖襲擊。

文章認為,現在的俄羅斯和中國儘管具備一些挑戰美國的能力,但是中俄和美國的鬥爭,卻遠沒有達到冷戰期間那種你死我活、重兵壓境的程度。朝鮮儘管被認為對美國充滿惡意,但是它根本實力上不得檯面。伊朗也一度是邪惡軸心國家的一員,但美國通過制裁和外交手段,已經把伊朗變成了一個沒有核武器的地區強國。正是由於沒有了現實的威脅,參軍的標準又這麼高,因此美國的零零後參軍的興趣才如此低落。

60%支持打仗卻只有15%想參軍:為何美國“00後”不願意當兵?

此外還有調查發現,美國一部分零零後不願意參軍,還因為相比小布什時代的美軍,現在的美軍“打大仗”的機會太少,這就意味著普通人出人頭地的機會更低了。美國的零零後覺得,只有打大仗有升遷的可能,這樣才能夠在美軍長期幹下去,甚至以軍人為終身職業,相反如果沒有出頭的機會,只在美軍混個七八年,那麼在軍隊學習的經驗和技能,在社會上很難發揮,往往要從頭開始。這樣就等於浪費青春,還不如一開始混職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