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敲打中方的2個好兄弟?作為反擊,該讓日澳吃點苦頭了

美國 日本 中東局勢 洪森 海外探客 海外探客 2017-09-26

  80後是看著香港警匪片長大的,熟悉的劇情就是“當老大,就要罩著小弟”。江湖紛爭往往即使因為A的小弟被B收拾了,然後A帶著幫眾去找B報仇。如果小弟受辱,作為大哥的A忍氣吞聲,輕則本派分崩離析,重則橫屍街頭。

美國敲打中方的2個好兄弟?作為反擊,該讓日澳吃點苦頭了

最近發生了相似的事。美國因為難民問題悍然干涉柬埔寨內政,禁止向柬方外交人員發放簽證,還針對柬埔寨依靠旅遊業的軟肋發佈了“旅行警告”。洪森首相表態:“柬埔寨不是故意找美國麻煩,請美國也不要總看柬埔寨不順眼。”眾所周知的是,柬埔寨一直堅決拒絕美日的拉攏,在海洋爭端上力挺中方立場。2016年7月,就在菲律賓挑起的“非法仲裁案”鬧得沸沸揚揚之時,柬埔寨首相洪森揭露日方人員對其威逼利誘,強迫柬埔寨附和美日。洪森的回答很簡單“我不支持!”

美國還敲打了巴基斯坦,將其當作向印度示好的祭品。美方的理由是“反恐不力”,威脅取消對巴方的援助。為了刺激巴基斯坦,美方還提升了印度的地位,邀請印度進入阿富汗,形成對巴基斯坦的兩面夾擊之勢。印度趁機在阿富汗境內31個省份開展116個項目,將勢力滲透進巴基斯坦的後方。這令巴基斯坦極為震怒和不滿。

保護自己的小弟,是義務,敲打別人的小弟,這就是挑釁了。巴基斯坦和柬埔寨都是“帶路倡議”上的重要支點,也是中國的好兄弟,瓜達爾港、“中巴經濟走廊”和“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都是雙邊合作的成功範例。打壓巴基斯坦和柬埔寨,其實就是敲山震虎。是可忍,孰不可忍?當然,東亞大國也加大了對這2個國家的援助,中巴空軍還進行演習,但“海外探客”認為,還應該採取更直接、更強硬的反擊手段。

美國敲打中方的2個好兄弟?作為反擊,該讓日澳吃點苦頭了

美國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2個跟班就是日本和澳大利亞。日本出動最大軍艦“出雲號”不斷和美軍在敏感海域進行演訓,而澳大利亞則派出包括6艘軍艦和1200名士兵在內的艦隊,參加“印度洋—太平洋奮進2017”軍演,還準備訪問日本、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唯獨漏過東亞大國。這是30多年來澳大利亞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日澳在最近一些年的軍事動作日漸頻繁,既是世界動盪的不祥之音,也是配合美國指揮棒起舞。都覺得不靠譜的特朗普“人生跑馬燈”,結果人家瞅不冷子“出手張三丰”。憑藉一紙條約,就能支使2箇中等強國在亞太地區興風作浪,這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特朗普在認真踐行競選時喊出的“讓美國重新偉大”的口號。他提出了新的國際政治準則:將“美國第一”原則引申為“國家利益優先”(措辭上用“國家的偉大復甦”來形容)。這等於是拋棄了從克林頓、小布什到奧巴馬時期一直堅持的新自由主義和新保守主義等普世價值觀。

眾所周知的是,建立霸權或主導國際秩序需要具備兩個必要條件:一是超強的實力,二是普遍接受的觀念和原則。缺乏所謂的道義,則無法維繫秩序。

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在美國卵翼下才獲得優裕的生活和安定的環境,也都明白這個道理,因此拼命提醒特朗普繼續承擔大哥的責任。但特朗普兩手一攤,表示自己這個大哥不能白當,如果盟友們還想像以往那樣在安全上搭便車,都指望大哥埋單,美國人民絕不同意!這就要求小弟們必須供奉財物,必須提供人力,關鍵時刻還要衝鋒在前。

因此,日本和澳大利亞等舊秩序的維護者就被迫要從後方走上前臺。尤其是關於“自由航行”,對美國來說根本不是問題,因為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對美國遠洋海軍產生威脅,美方並不擔心有誰敢在海上挑戰本國。真正擔心“航行自由”受到威脅的,是美國的盟友們,其中以日本和澳大利亞為最。沒辦法,誰身邊崛起一個龐然大物,誰都不會安心。質量的增大必然要扭曲空間。

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不久就廢止了“亞太再平衡”,當時有不少人歡呼“美國在收縮”。自卑的一個標誌就是容易自我陶醉。特朗普表面上顯得很外行,這不假,問題是美國“讓壞人辦好事”的體制優勢依然具有生命力,特朗普能夠入主白宮是偶然中的必然,是最符合美國利益的不二之選。

美國敲打中方的2個好兄弟?作為反擊,該讓日澳吃點苦頭了

美國的盟友衝鋒在前,這絕不是一個好現象。如今美國雖然將60%的軍力都部署到亞太,卻悄悄將一線交給日澳等國,無疑是採取了一種最精明、最能保存實力的策略。探客在以前的原創文章裡也提到過,美方一直主張在亞太實行“離岸平衡”,如今終於在特朗普時代得到實現。美國有悠久的“光榮孤立”傳統,其核心就是保證國內的穩定與繁榮、在海外佔據市場和賺取利潤、保持歐亞大陸的平衡狀態、推行共有的價值觀、不結盟等等。最能讓美國感到舒服的姿勢就是等待戰爭的雙方都消耗巨大時,再選擇最符合本國利益的一方加入戰局。一戰如此,二戰也是如此。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實際上退回到最高效、最節省國力的模式,坐山觀虎鬥,在鼓動自己的盟友衝鋒在前的同時,削弱與東亞大國交好的國家,不斷消耗東亞大國寶貴的外交資源,此消彼長,繼續維持霸權。

對於美方的調整,東亞大國也在隨機應變。此前一直緊隨美國的新加坡在悄悄轉向,除了緊密的經貿聯繫,中新雙方還強化了防務合作,將啟動下一輪雙邊陸海演習。美國如今最大的軟肋就是為了本國利益而放棄道義責任,譬如保護相關本國企業而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為保護本國製造業而悍然採取貿易保護政策,為了維護本國的片面安全而不惜損害別國的戰略利益。日澳這類國家站在了反動一方,在極力維持不公平的秩序。探客認為,絕不能讓日澳等國從挑釁活動中嚐到甜頭,有必要給予一定程度的回擊,給日澳一點顏色看看,海空軍也可以環繞日本和澳大利亞進行實彈演習等等。

老霸主因為體虛的原因流露出撂挑子不幹的想法,還一味胡乾和蠻幹。而排名第二的大國目前還不具備建立新秩序的條件。為了避免出現動盪期,最好能夠實現“無縫移交”,這就需要爭取時間。日澳其實在給美國創造喘息和修正錯誤的機會。讓日澳吃一些苦頭,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小兄弟信心。面對欺人太甚的情況,能用劍擺平,最好別用錢。(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想看新聞背後的內幕?敬請關注donatehour007。

相關推薦

推薦中...